电视进入全高清时代,为何有的人仍热衷于追看怀旧剧集?

~

谢友邀清,先说个看法,电视的高清图像与怀旧剧目是两回事。

由于人的经历,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不同,有人流连于老电视剧目上,一点不奇怪,中外有之。

至于高清图像,是表现形式的升级,与电视剧目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关系不大,故有人停留在从前所好的剧目中,追求着从前的审美,内容和主题思想,是很正常的 社会 形态和艺术观点,也是百花齐放之使然。

浅议。有失处见谅!

人们总会怀念自己的最珍贵的青春岁月,与其说是对那些老电视剧的怀念,不如说是对自己那段青涩年华的追忆。我几乎每隔一两年都会把曾经的经典电视剧【红楼梦】、【聊斋】、【三国演义】等等重温一遍。而且每次重温,总能发现一点新的感悟。

有句话说的有些极端,但也不无道理,“所有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是拍给年轻人的”。而一个人年轻时接触到的东西,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倒向。那些年痴迷老电视剧的人,一定无法忍受当下的电视剧。不是说当下就没有好的作品,而是先入为主的审美偏好,已经让人无法接受一些新鲜的东西。如今痴迷最新电视剧的观众,多年之后,估计也会对以后的东西嗤之以鼻。

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经典。上年纪的人总是喜欢批评当下年轻人种种。可他们似乎总是忘记了自己当年也是在上一辈的批评声中长大的。这似乎是个宿命的轮回一样,永远也无解。人越老,就越觉得以前的什么都好。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候正年轻,就像现在的你一样。

看以前的经典剧,除了是对自己青春的缅怀,另外一点就是,以前的电视剧制作之精良是如今资本为王、流量为王的生态下不可复制,也不可再现的。【红楼梦】当年是怎么制作的,在经费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他们的严谨精神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如今还有哪些公司具备?经典就是经典,时间永远也不会磨灭这些不朽的经典。

如今好像正有一股怀旧风悄然兴起。越看这些年老的东西,越发觉得其味如历久弥香的陈年美酒一样,别有一番风味。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橙宝。

对于怀旧电影电视剧,不管你信不信,过去的影视剧和动画,除了画质,其他各方面都超越现在的水平,你可以对比一下同样的剧情,信息量内容的专业程度,演员的认真程度表演方式,台词的精炼和拍摄周期,这些都是现在影视比不了的。

就拿现在拍摄的吃东西镜头,假吃,错位吃,p上吃东西,谢谢真的是辣眼睛,真当观众都是傻得看不出来吗,想对比同样的济公活佛里面的济公吃得鸡腿,都好几天馊了,但是仍旧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看的时候谁能认为那个鸡腿他是坏的。

再举个例子,《宰相刘罗锅》这部剧我也是很感触,剧情节奏不拖沓,演员表多少大牛,细节和时代背景的贴合,演员是怎么演的人物特色,简单说但是我看刘罗锅吃芋头的镜头,竟然不自觉的去淘宝买了一包,想去吃吃看。

其实现在影视剧不如以前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是钱了,现在拍电影就向钱看齐,演技不咋地,出场费倒是高的吓人,说到这个大家估计统一想到了某baby,真的是演技稀碎。

其次就是拍摄周期,现在这个拍摄是要多快有多快,本来应该一年拍摄的,硬是压缩到了三个月甚至更短。

再就是台词功底差的一比,现在电影基本都是配音,现在基本上没有原声出境的,都是拍摄后后期进行添加的,有时候在电影院看的时候都能听到议论口型不一致。

总而言之,现在 科技 确实发达了,国家也强大了,但是电影认真程度降低了, 娱乐 圈真的是太乱了。

感谢阅读,以上纯属本人个人理解,希望可以帮到你。

虽然剧情清晰早已铭记在心甚至台词都能背下来,但是依然一刷再刷,原因无非是追忆往日时光,回忆当年电视画面出现的彼时彼刻自己所处的那个氛围,身边的那些人及其那时的心理感受,喜怒哀乐再次重温,就像翻来自己的影像集,凝视自己多年前的照片,回忆照片背后的处境故事和 情感 。所以不是追求高清,要的就是当年的那份黑白,那份不高清,那才是真正的怀旧。

1、电视说来了只是载体,只是个工具。

无论是黑白电视剧,彩色电视剧,液晶屏,或是电脑、平板,无论是高清还是标清、普清,对于观众来说其实都不重要。只要有 娱乐 活动就行了。

过去电视少,夏天一大群人挤在院子里看电视,看的就是黑白电视,大家还不是看的津津有味,不愿回家?

随着 科技 进步,网络发展,有了高清、超清等画质,但本质上人们看的还是剧情,只是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更好的罢了!

至于为何热衷于看怀旧剧集?我想有两个原因:

1、无剧可看

虽然现在 娱乐 化无处不在,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但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煽情、注水、狗血,只有你看腻的,没有你想不到的。

比如今年的《完美关系》《如果岁月可回头》,剧情就跟狗屎一样,这还是上星剧,就这水平,你说谁想看?只是除了这个没新剧了,你能怎么办?

2、怀旧

这些怀旧剧基本上是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属于他们记忆中的一部分,印象很深刻。可能是想怀旧、或是温故。

现如今为什么那么多翻拍剧?那么多怀旧情怀的综艺节目?就是因为怀旧情怀现在很吃香。

这也告诫了影视行业从业者: 竞争很激烈,怠慢有风险,且拍且珍惜 !

打动人心的影视剧不会受到时代限制,二十世纪初期的一些影片至今都是经典。

首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我看到这个问题已经有63个回答,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各路大神,欢迎拍砖,也欢迎同行随时交流。

首先我觉得这个题目挺好的,原因有几点,第一,题干包含了对比关系,一语三关,也提出了质疑。下面我做具体阐述。

电视的发展

电视的发展其实是一个非常漫长且艰辛的历程,从1883年12月,德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利用发射图像的实验,为电视机的产生解开了序幕,此后经过很多各国发明者的不断努力,在1930年实现了声画同步,1940年出现了机电式彩电,1954年出现了晶体管的雏形,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数字、液晶屏电视机,发展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随着电视机的不断发展,屏幕的分辨率也在不断变化,由刚开始的模糊到清晰,到现在的我们常说的4k电视。电视机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超平以及纯度平,一直都是沿著画质和音质的主线不断创新和发展。

影片拍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载体的电视不断发展就是为了适应不短发展的影片,其实一开始的是我们制作的都是无声电影,可能大家都知道叫做:“默片”随着摄像机的不断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有标清到高清到超高清到4k甚至是8k都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题目中的怀旧剧其实大部分属于标清,因此在习惯了高清或者超高清的受众看来非常模糊。

这个词可谓一语双关,甚至是三关。

第一: 从时间观念来看,怀旧剧值得是过去依旧的影视节目或者电影电视剧

第二: 从电视/影片的发展来看,怀旧剧就是指高清以前的时代:电影电视剧标清时代

第三: 从受众角度分析,那就是受众觉得:“还是以前的剧”好看,无关乎分辨率和载体,只关乎剧情(故事)和演员的演技等等,其实间接的反映了在如今的超高清时代影片质量和演员演技成反比。(本人有同感)

有了上述完整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

1.载体(电视)的发展是适应于被载体(影片)的发展而发展

2.载体的发展对于被载体的内容不会产生影响,更不会对受众的观看喜爱程度产生影响

3.追怀旧剧不是为了回忆生活,而是受众喜欢其中的故事,喜欢演员真是的演技,相比现在,少了很多 科技 元素在里边。

4.呼吁电影电视制作者,要拍摄制作受众喜爱的电影,取材回归生活,演员要不断锤炼演技,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受众不再回首,而是注视着前方。(当然这里还是要致敬我们伟大的老艺术家们带给我们美好的儿时回忆)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简单表述,希望帮助到题者,可能在某些观点的阐述上并不是特别流程,但是做为一名影视工作者和一名影视行业的从业者,我深感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事业责任很重,文化是推动一切发展的源泉。

最后希望我国的电影电视业蓬勃发展,更上一层楼!我是:“视频制作那些事儿”的作者,欢迎大家随时交流,谢谢大家!

有的老电视剧演的特别经典,所以别人想起来有时候还想再看一遍,像动画片,孙悟空就很好看,还有刘罗锅,纪晓岚,金婚,编辑室故事,我爱我家,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还有很多,这些优秀的电视剧不会忘掉太优秀了。

老剧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曾经我们热衷的老剧,在很多看《渴望》的父母辈里也是呱噪浮夸的,就像现在很多少男少女热衷的热剧,我们看着也味同嚼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

我们在成长,也就更容易怀旧。

我本身就是非常喜欢回味老剧的人,很多童年看过的剧集再拿出来看,因为年龄、认知的不同,看出了更多小时候没有看明白的东西,这是一个怀旧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找新鲜感的过程。那些陪我们走过成长岁月的电视剧,可能制作并没有很优秀,但是回忆滤镜可以包容所有的不精致。

技术上去了,但是内容没跟上。

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视觉质量的区别,但是国内大部分电视剧整体的制作质量没有跟上技术革新的速度。现在的各大视频网站、各大电视台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电视剧,演技不合格的演员,剧情不靠谱的编剧,广告植入满天飞……我们打开遥控器,经常要在翔味的巧克力和巧克力味的翔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选择更多了,也就更加严格了。

看到提问人的三张配图,想到了大部分的我们,小时候只能守着电视台掐着时间等着电视剧的播放,很多时候那种等待和急切情绪的加成,会让我们一些“这部剧太好看”了的错觉。而且那时候电视剧出品数量有限,我们可选择的余地很少,出现一部新的电视剧,无论好赖都会有固定的受众基础。现在各种网站、电视台、APP,让我们选择的方式更多,可选择的内容也更多了,加上大家鉴赏品味的提升,自然就更严格了。

当然还有一些创作上的政策要求,题材上的限制问题等等,总体而言,老剧不单纯是老剧,它承载了时代印记,也承载了我们的回忆。技术在革新,我们在成长,影视圈也在不断的迭代,喜欢看老剧也是一种情怀。

说实话,这是一件好事!好的始终是好的,不会因为画质问题被我们遗弃!因为我们变得越来越有品味!

画质的改善确实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但是我们“看”电视,用的是眼睛,而走的却是心,影视剧最主要的还是故事剧情演员演技支撑,就像做菜一样,味道最重要!以前的剧都是良心剧,剧情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现在的年代变了,对于艺人来说,演技并不是最重要,靠刷脸就能霸屏圈大批粉丝。这个看脸的 社会 !拍戏的意义只是赚钱,从没有从艺术方面去考虑。各种玛丽苏剧情,简直辣眼睛。演员不知自己拍了什么,导演不知自己导了什么,观众甚至粉丝不知道看的什么。因为有流量的支撑,不管拍成什么模样,肯定会有大批粉丝支撑收视率。可见而知 娱乐 圈的风气如此不堪入目。想看一部良心剧情精妙绝伦的剧或电影简直难过登天!


以前没电视的时候光是听收音机里的说书都能兴趣盎然,为什么现在4K高清的影视剧我们却看不下去了?影视剧制作者们该好好反思了!



...有了高清,超清的?还有同一个视频格式,为啥有的清晰,有的很模糊...
答:2002后开始出现高清模式,,2005后开始有的超清模式。视频的清晰度不是看格式的,是看他们制作视频的装备器材牛不牛逼

为什么电信宽带有的电视台是高清,有的不是高清,还有很多重复的...
答:不同的节目源的视频清晰度就不一样,满足不同用户连接观看。所以会产生电视台重复情况,部分是普通电视台,部分是高清电视台才出现节目重复现象。

都已经4K高清时代,为何国内电视还是甩不开“机顶盒”?
答:第一方面原因:还有很多地方没有通光纤和网络,4K高清电视节目主要依靠快速传输的网络来实现;然而现在依然有很多地方处于没有网的状态中,所以还需要依赖机顶盒来传输电视信号。对于这些地方而言,也只有机顶盒这种稳定的信号传输,才能够保证自己看电视的稳定和流畅度;假如将机顶盒淘汰,对于这部分地区而言,可...

电视机全高清和4k高清有什么区别
答:1,超高清电视即4K电视,全高清电视一般指2K电视,4K电视是目前市面上清晰度最好的电视,辨率为3840*2160比分辨率1920*1080的画面理论上高4倍,约是高清(HD.1280×720)的9倍。2K电视分辨率只有1920*1080,像素只有200多万而4K电视分辨率为3840*2160,像素为829.44万,且能接收、解码、显示相应分辨率...

电视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答:电视机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升级。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电视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视机的演变和升级。黑白电视机时代20世纪50年代,黑白电视机悄然进入家庭,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娱乐体验。虽然画面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但电视机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彩色电视机时代20世...

揭秘数字电视:超越模拟时代的高清体验
答:数字电视,是一种使用数字信号传输的电视系统,它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清晰、流畅的视觉体验。本文将为你揭秘数字电视的优势和种类,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新兴技术。什么是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是一种使用数字信号传输的电视系统,它能够保证高清画质,让你看到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数字电视的优势数字电视克服了模拟电视...

电视机清晰度是怎么区分的?
答:因为当时的节目源清晰度极低,电视的物理分辨率也不需要太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越大,看起来感觉清晰度越低;在液晶时代,随着机顶盒的出现,节目源清晰度提升到576P,要看到更清晰的画面效果,电视的物理分辨率必须要提升,电视机进入高清时代(HD:1366*768)分辨率提升后,高清(HD:1366*768)LCD...

全高清,高清和标清的区别
答:目前的高清电视数字讯号,最高支援720P,还没有能够支援1080P的。 高清装置 对于DVD播放机、摄像机、投影仪和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来说,所谓的“高清”,一般就不仅仅是“720P”了,而是指“全高清”,也就是支援1920*1080解析度的视讯输出。这些装置,通常价格昂贵。 高清格式 由于高清视讯资料传输量巨大,所以需要有新的...

高清、超高清、全高清电视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哪个更清晰)
答:从专业角度来说,是不一样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一样的,概念可以互相替换。因为早在2013年,为了结束两者的混淆,消协将其定义为 quot超高清 quot。然而,人们一直在呼唤 quot4K quot;这么长时间,他们可以 暂时不要谈论它。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有人骗你说他家的电视是4K高清的,你会笑:...

高清全图高清全高清
答:18、在这个技术成熟的时代,我们用的高清电视有什么好处?从视频效果来看,高清电视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加清晰,接收电视节目的设备更加完善。最后,在音频效果方面,这款产品的杜比5.1音频流的传输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听觉效果。这就是关于HDTV标准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