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以采用的折旧计提方法有哪些,对比分析它们的特点?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都有哪几种?区别都是什么?~

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例1】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使用年限平均法的优点是:①计算简单、容易理解;②由于每年的折旧额相同,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缺点是:①只着重固定资产使用的长短,忽略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及效率;②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2】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0公里。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600000×(1-5%)/500000=1.14(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4000×1.14=4560(元)本例采用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使用工作量法的优点是:①简单明了、容易计算;②计体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想联系,既充分考虑了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因素的影响,又符合配比原则;③按照实际使用过程磨损程度计算,能正确反映运输工具、精密设备等使用程度,而且把折旧费用与业务成果联系起来。
缺点:①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②工作量法没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③是对固定资产的工作总量难以可靠的估计,也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和自然损耗等问题。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优点是:①计算折旧的基数不是固定资产原值而是净值;②折旧率按同等条件下直线法折旧率的2倍计算;③考虑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缺点是:①计算年折旧额时都比较繁琐,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②计算公式中当直线法折旧大于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时,改用直线法本身也不符合加速折旧的原理。
【例3】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000-144000)-4000]/2=106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本例采用了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或者: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额
使用年数总和法的优点是:①计提折旧的基数不变;考虑了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②充分考虑到无形损耗和自然损耗等问题。缺点是:折旧率逐年降低,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容易出错。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期使用的期限。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可以用该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来表示。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
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会随资产的工作量而不断变化。一般资产在不同年度工作量差别较大的,适于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比如汽车等应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特点:不是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额都是相等的。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考虑净残值)×2/预计使用年限 注意: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相对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开始时计算折旧额较多,在使用结束时计算折旧额较少。是一种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期间以递减状态分配其成本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 1、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尽早收回投资,更新固定资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的产品数量逐年下降,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逐年增加,一方面可以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与成本相匹配,另一方面可以使固定资产在各个时期的使用成本达到平衡。图2。有利于防范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波动风险,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时间价值的损失。在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方法能更好地反映无形损失对折旧的影响。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可以在使用初期收回,既可以减少技术过时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又可以承受通货膨胀等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速折旧法在企业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延迟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期限,符合谨慎性原则。

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哪些
答:计提折旧方法一般有四种,分别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具体介绍如下: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

固定资产折旧有几种方法 各有优缺点
答: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年限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温馨提示:...

折旧方法有哪些
答: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认为其各期损耗较为平均,且各期取得收入的比例差不多。在平均年限法下,折旧的金额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现为一条平行于x轴的射线(起点在V轴上)因此此时折旧是一种固定成本。年折旧额= (原值-预计净...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些
答:解析:年限平均法,又称为直线法,平均即可。(2)工作量法 A企业某固定资产原值100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10 000元,预计可工作时间10 000小时,本月工作时间100小时,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每小时折旧额=(100 000-10 000)/ 10 000=9元/小时 本月折旧额=100×9=900 解析:根据本月工作时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四种
答: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2、工作量法 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般采用哪种方法?
答: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几种?
答: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3种。1、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计算公式:年折旧率=(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 2、工作量...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是哪几种?
答:本月折旧额=4000×1.14=4560(元)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几种?
答: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

固定资产折旧的四种计算方法
答: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2、案例计算:某企业自行建造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30万元,预计净残值0.8万元,使用年限5年。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折旧额如下: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计提折旧额=30x40%=12万元 第二年应计提折旧额=(30-12)x40%=...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