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菜市场花了8块钱买了一只鸡。以9块钱,卖出去了。后来感觉赚太少了,又花了10块钱把鸡买回来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

提示:这是国外某著名商业公司的一道面试题,考查的不是你的数学计算,而是看你会不会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来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据说这道题测试过上千人,正确率不足5%,认真考虑,仔细作答哦!


答案:负2元,就是说亏了两元。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好了)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好了)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
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这道面试题在测试中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加不可思议,,因为连自己什么时候追加了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脑袋进水的范畴。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了。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鸡在C手里,成本是11元),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的(就是说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再具体解释一下这2元亏在哪里了。

把ABC三人的收支情况列个表:

A 8支 9收 10支 11收
B N/A 9支 10收 N/A
C N/A N/A N/A? 11支

如果不执行上面的步骤(i)至(v),而是直接卖给C的话,则只有A的“8支11收”和C的“11支”(上表中蓝色部分)的交易发生,则其他的收支状况是多余的(上表中红色部分),就是这些多余的交易导致了A的亏损: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根本没有B参与其中(B应该收支平衡),但事实情况是B赚了1元(B 9支 10收),这1元就是A亏的;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A也没有必要从B那里把9元卖出去的东西再花10元买回来(A 9收 10支),这里亏的1元也得A自己埋单。由此就可以看出A是亏了2元。

有人会在一点上有疑问:如果没有步骤(i)至(v)的交易,鸡的成本也不会涨到11元,也就没有“应该赚3元”的概念了。

这种想法是错的,B和C在买A的鸡的时候,都不知道鸡原来的成本,他们认为出9元(B)和11元(C)买这只鸡是划算的,或者说就算他们知道鸡的成本,仍然愿意出此价钱购买。所以如果A直接找到C,就可以11元把鸡卖给他,C不会管A是多少钱买到这只鸡的,他只关心自己的出价,就像你看到称心的商品想买下来的时候会在乎商家净挣了多少钱么?你一定只是想“恩,这价钱我可以接受,买了吧”。所以说C会11元买这只鸡,和A之前与B的交易完全没有关系,是他的个人行为。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步骤(i)至(v),只要C买了这只鸡,鸡的成本就会涨到11元,就会出现“A应该赚3元”的情况。

赚了。
有四种算法:
1、9-8=1,11-10=1,1+1=2,所以最后赚2元。
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所以是赚3块。
3、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所以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整个过程:1-1+1=1元。

从单方面看他赚了两元,9-8 11-10 ,从生意人的角度看他赔了,八块买九块卖,这里成本只有八块,十块买十一块卖,这里成本十块,比之前增加了两块,所以赔了两块。

就赚了一元,因为他8元买的那只鸡赚的一块钱又贴到买10元那只鸡了 ,前面一来一回平掉了,后面卖11我猜只赚了1块钱。
重在参与对不对不管了^o^

赔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是亏了两元,因为本来这个人可以赚四元的

总共两次卖了20元 两次成本18元 就是两块呀

第一次挣了1元,第二次挣了1元,一共2元。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
答:赚了2元钱。假设,这个人本来有10元钱,第一次,花8元钱买鸡,那么,现在还有10-8=2元钱,再加一只鸡;第二次,将鸡以9元价格卖出,那么,现在只有钱2+9=11元了;第三次,又以10元的价格把鸡买回,那么,现在有11-10=1元,再加一只鸡;第四次,再以11元的价格卖出这只鸡,那么,...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卖给...
答:如果把这个题目中的问他赚了多少?改为他赔掉了多少,你就明白了。。。A这个人如果有2只鸡的话,可以赚到B,1块钱,赚到C,3块钱(也就是在交易过程中,本应该赚到4块钱的),但实际赚到2块钱,其实就是因为,他本来是从B那赚一块钱的,但在B那里把赚的1块钱赔掉了,并且又还得再给...

一个人花了8块钱买了一只鸡,卖了9块钱,又花了10块钱买了回来,又卖了1...
答:~就那银行的钱来大比喻.~你拿了银行的8万买了只鸡~~买出去9万赚一万.~你多少你又要问银行拿一万重新买回~那你是亏了一万~~因为你就增加了一万的投资~本是八万的鸡你变成了十万~~因为赚的一万变成9万买你鸡的人了~~鸡还是你的鸡~~你就赚了一万~~~那赚的一万你花十万从9万那买来了~...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
答:解:-8+9-10+11 =20-18 =2(元)答:他赚了2元钱。亲,请【采纳答案】,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谢谢。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又觉得不划算,花10块
答:这题可以从多种角度分析,但是答案也是一样的,第一种方式,他第一笔投资8买9卖赚了一块,第二笔投资,借了一元后做第二次交易10买11卖总的赚了一块,再把一块还掉,两笔交易都赚一块总的来说赚两块。第二种方式,一开始8块买来,因为估计错行情借了一块做了一个9卖10买亏一块的交易,...

一个人花八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10块钱又买回来,11块又卖掉,他赚...
答:笨法(直观方法):假设这个人的财富为X。花八块钱买了一只鸡: X-8 9块钱卖掉: X-8+9 = X+1 10块钱又买回来: X+1-10 = X-9 11块又卖掉,X-9+11 = X +2 他赚了多少? 2块钱。简单的就如上面说的,一买一卖,各赚1块,加一起2块。

一个人花了8元钱买了只鸡,9元卖掉。10元又买回来,11元再卖掉,问这人...
答:请注意,这里有个成本及利润核算的问题,这里说明的是他赚钱,(赚钱包括成本与利润一起赚回来)而不是在除成本以外的的基础上赚多少,应该把成本加进去计算.注意看题目: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快卖给另外一个人 问他赚了多少钱?我的计算...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
答:PS:错误观点一:1元利润 “8元买入,9元卖出”=1 “9元卖出,10元买进”=-1 “10元买进,11元卖出”=1 PS:错误观点二:0元利润 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11块又卖了,赚了一块.没倒贴也没赚!ps:错误观点三:3元利润 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9块钱卖了,又10块钱买回来,11块钱又卖了,他赚...
答:正确答案是-2 其实2跟只赚一块钱也是正确的答案 但是在一个巨型企业大型公司的话 -2 才是正确的 因为这个题目就是一个国外某著名商业公司的一道面试题 他们的要求就是看你能不能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润 原本可以花8块钱买的东西 却花10块钱买了 是不是亏了2块?原本可以11卖出去的东西...

【测试题】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
答: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9块钱卖了,又10块钱买回来,11块钱又卖了,他赚了多少钱?这是IBM面试时的题目,有四种算法: 1、9-8=1,11-10=1,1+1=2,所以最后赚2元。 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 所以是赚3块; 3、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