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而不是说宁~

上世纪80年代
上海市区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平米
为了解决住房困难,一些单位在浦东建房
但是过江难,黄浦江上没有大桥、底下没有地铁。
唯一过江方式只能依靠轮渡,再加上那时候的浦东就是农村,生活不便。
所以才有了这句话。

我建议你网上搜索一下“1987年12月10日轮渡踩踏”了解一下那段悲惨历史。

李嘉诚说地段,老百姓认地头。上海流传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也正是对住在哪儿有讲究的一个典型例证,浦东当时在上海人眼里,比起浦西的繁荣来讲简直就是荒郊野外,住在浦东的是下里巴人。与此相对应的也有广州名句“宁要河北(珠江以北)一张床,不要河南(珠江以南)一间房”。
过去,上海有句的老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而今,这句话已经被浦东的飞速发展冲刷得几乎要无影无踪了。浦东的房现在到底有多受宠呢?看看下面这组数字:2004年上半年,浦东商品房成交均价超过7000元/平方米,同比去年上半年,涨幅达到26.17%,这标志着浦东楼市发展已经进入中高档层次。从全市排名看,浦东目前的房价水平仅次于静安、黄浦、徐汇、卢湾、长宁等中心城区而排名第六。

“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是一句上海的谚语,意思是当时浦西的发展要比浦东快许多。在那时,上海人分为浦西人和浦东人,浦东的发展速度还赶不上浦西,依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也就是上海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乡下人”。凡是和田地庄稼耕种搭上边的就是“乡下人,农民”。上海人不仅排外,还排内。


不管上海人走到哪里,骨子里都透露着自己的“傲气”。骄傲,不低头,不认输(打死也不认输),在人群中很容易被分辨出来他们的“不一般”。可是上海人也有自己悲哀的一面,只是上海人的含蓄与羞涩全都被一股傲慢掩盖了,掩盖在内心深处,只要没有人触及到,就不会迸发出内心的哀伤与酸涩。


上海民间谚语还有如下:


一丈不到,万丈无功;


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


一代净钢,三代白铁;


苍蝇飞过,晓得雌雄


勿识字有饭吃,勿识人头饿煞


吃尽天边盐好,走尽天边娘好


廊檐下滴水,滴滴不错分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床底下放鹞子(风筝),大高而不妙


铜钿眼里穿跟斗

扩展资料: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参考资料:谚语 百度百科




字面上的意思是宁肯住在浦西的亭子间里挤死,也不要浦东宽敞的一套住房。

当时的浦东刚刚开始开发,虽然新建造了一些比较宽大的住房,但是交通出行娱乐购物等等相当不便几乎是没有的,包括政府机构也没有.浦西各个方面相当方便,唯一就是住房是很拥挤的,往往是一家七.八口甚至十几口住十几平米的石库门房子。

到了86-90年,光荣妈妈们的很多的孩子到了结婚年龄,但是没有住房成了大问题结不了婚,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提倡开发和发展浦东包括住房的给予搬过去的人优惠政策,但是一些人还是不肯去,就使得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的那句话成了流行语言.

其中的意思是上海在八十年代时,发展极不均衡浦东十分落后全是农田而浦西却经济发展良好。这一点也是邓小平下决心要开发浦东新区的原因之一。浦东新旧照片如下:

扩展资料:

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浦东。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

1993年1月,浦东新区正式成立(党工委和管委会)。3月,杨浦区歇浦路街道、南市区浦东地区的周家渡、塘桥、南码头、上钢新村4个街道及杨思镇、原上海县的三林乡及黄浦区的浦东部分正式划归浦东新区。

2016年,浦东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731.84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610.6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715元。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浦东新区      新华网:上海变化



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上海人的观念,当时的浦东刚刚开始开发,虽然新建造了一些比较宽大的住房,但是交通出行娱乐购物等等相当不便几乎是没有的,包括政府机构也没有.浦西各个方面相当方便,唯一就是住房是很拥挤的,往往是一家七.八口甚至十几口住十几平米的石库门房子.到了86-90年,光荣妈妈们的很多的孩子到了结婚年龄,但是没有住房成了大问题结不了婚,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提倡开发和发展浦东包括住房的给予搬过去的人优惠政策,但是一些人还是不肯去,就使得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的那句话成了流行语言.

因为以前浦东等于是穷乡僻壤,没人愿意去。而且以前国营企业都会分房给员工,可是要大点的房子就只能去浦东。但是当时没人愿意去浦东,所以宁肯要浦西小一点的房子,夸张点就是一张床大小的房子,也不要浦东的大房子。

对,当时浦东比浦西落后很多,房屋破旧,完全一副荒郊野外的样子,而浦东人很多上班地点又在浦西,所以上班的时候还要摆渡,造成轮渡极其拥挤,民生路渡口还发生过踩踏事故,这样的生活当然是去浦西过更好。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