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手机当中,只听说别人说垃圾小米却没听说过有人说垃圾华为等其他牌子,小米这么招黑么?

小米手机和华为哪个质量好,都有哪些毛病~

小米手机和华为质量都各有可取之处,也都存在一些小毛病。
小米手机的弱势:
1、耗电快,使用的时候经常发热发烫。
2、打电话偶尔会有杂音。
3、外观很朴素,没有其他机型好看。
华为手机的弱势:
1、华为手机虽然很不错,但是价格也同样不低,同配置的手机价格往往会比小米,奇酷高好几百块,就连走低价路线的子品牌荣耀,其手机价格也比红米稍微贵一些。
2、华为的手机除了近期出来的几款高端旗舰之外,其他手机全部是指纹识别后置。


扩展资料:
一、小米系列

1、小米 1
2011年8月16日,小米1发布,小米1是国内首款双核1.5GHz主频手机。
搭载高通MSM8260双核1.5GHz主频CPU,采用Adreno 220图形芯片;配置1GB内存、4GB机身存储,支持32GB MicroSD。
2、小米手机青春版
2012年5月18日,小米手机青春版正式面向预定用户发售。小米手机青春版采用了双核1.2GHz处理器、4.0英寸屏幕、 800万像素摄像头、768MB运行内存以及1930毫安时容量电池。
二、华为手机品牌理念
“Make It Possible(以行践言)”是华为在2013年MWC上展示的全新品牌理念,代表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创造卓越的品牌精神力量。
2015年华为入选Brand 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百强,位列科技领域品牌排名第16位。
西班牙巴塞罗那时间2016年3月17日,华为宣布五届FIFA金球奖得主梅西成为华为全球品牌大使。
英寸屏幕、 800万像素摄像头、768MB运行内存以及1930毫安时容量电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为手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米手机

首先,咱先记住个大前提——不管华为还是小米,都是好样的。
记住了那咱就来好好唠唠。
首先,小米走的是小清新,亲民风格,经济实惠,不偏不倚是个小家碧玉。这么说吧,小米是中国的良心,华为是中国的技术。

华为大姐大属于大家闺秀型,豪门企业,动不动就大把大把地砸钱,眼都不带眨一下的,只要能给我搞出来,多少钱都不是事儿。这资金和技术的积累,它也不是盖的。
第二个就是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原来就是进口材料,组个装就了不得了。现在讲产业升级,华为大姐大就很好地瞄准了这一方向,不惜成本搞科研,正面杠上美国,成功走上了海外中高端市场。
可小米同学在这里就显得小家子气了些,面向的还是印度韩国,搞得还是组装那一套,没自己的硬件。
第三个是影响力啊,媒体宣传,没知名度那还谈什么。这方面孰高孰低很明显了吧,你看人华为没事就上个新闻联播热热身,天天搁各国媒体上晃悠,多少也算在国际市场上小有名气,可担得起“名媛”了吧。

可小米同学还是小清新的路子,清新有余,而霸气不足啊。想也知道茉莉难与牡丹争色,小米同学终究只是个校花。
第四个目标不同,小米同学只限于“价格公道,感动人心”,而华为大姐大说要“撼动苹果和三星”,这燕雀和鸿鹄的差别,不用说了吧。可咱不能乱喷小米,它惠民的方向是好的,华为技术革新的方向也是好的,这个时候请再默念一遍——不管华为还是小米,都是好样的。
最后,吹一波华为荣耀10青春版,我现在用的也是这一款,渐变蓝太美了,完全无法抗拒。ai逆光影响技术,再也不惧逆光拍照,再加上自适应美颜相机,现在华为p30系列也出来了,这谁顶得住啊!

每个品牌手机都有招黑的风险,关注度不同而已。黑华为的也有,黑OPPO的也有,黑vivo的也有,除了国产手机招黑外,苹果,三星同样的招黑。但这几大品牌手机商依然是做的风生水起,也就三星在国内市场不行了,但依然挡不住人家世界销量第一的势头。
所以,树大招风的道理是很适合这些手机行业的,一个企业毕竟做大做强,承受的不仅仅是赞美,更因为自己有着独特的经营特点而被遭人诟病,这点很好理解,尤其是新兴的国产手机,更因为发展迅速而被人们关注颇多,尤其像小米这一初始秉承为发烧而生的理念,将以往所谓奢侈品的智能手机的高昂的价格局面给打破,从此进入了手机战国纷争的时代。但毕竟受益者是老百姓,而不满意者也是出自老百姓,人性的特点就是想用最廉价的价格去享受最好的品质服务,说白了就是要占尽便宜,加上小米曾经屡试不爽的饥饿营销,更容易将自己的品牌推上风口浪尖,所以,说小米招黑,其实就是老百姓对它的期望高所造成的一种负面因素罢了。

小米曾经的发烧之友,走的是高性价比的路,打开市场之后,现在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样子!手机发烧依旧,但是价格却已经和华为OPPO和vivo看齐。
他进步的是售价,所以让很多人失望了!

因为黑小米的全是华为样的海狗, 同样的配置华为的敢比小米贵2-3000,吹得什么自研芯片肯定要贵,其实跟高通苹果比起来就是垃圾,除了铺天盖地的爱国情怀 吹嘘作假那些,这种公司早晚会倒闭

呵呵,666。
小米手机烫得跟什么呢,无话可说,可以当暖宝宝了,我用的时候感觉随时都会炸,我的天哪,提心吊胆的。
你知道一边玩游戏,一边担心手机爆炸的心理吗,真的太吓人了。
所以,狠下心来换个手机,再也不用担心了。哈哈。
还有小米一开始是走性价比路线的,本应很受欢迎,回来,我觉得它飘了,价格,呵呵,性价比呢。

这个小米手机呀,确实质量不好。不管是从内存上啊,还是外观上啊,都没有华为用用着好用。华为手机就是太抗用了。手术的就是特别的。嗯,金庸结实。而且也挺追求那个,呃,外国那个苹果牌子那些功能几乎也都有。小米儿内存啥都没有华为好。

为什么只听到中美韩三国的手机?其他国家的呢?
答:因为中美韩三国的手机在全球手机制造领域是处于一个核心地位。中美韩三个国家的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所以比较经常听到的都是中美韩三国的手机,其它国家的时候占据的份额比较少,很多人并不大了解其它的国家的手机。如今是科技时代,手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几乎都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科技...

国产手机中,为什么说小米最有能力挑战华为?
答:国产手机当中最有能力挑战华为的当然就是小米手机,其实华为最核心的业务就是在通信方面,不过这个方面也不能够完全的体现出来。相比其他的国产手机,小米手机的性价比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小米手机的销量也是国产手机前列,一部普普通通的红米系列,就能卖出几千万的销量。而对比华为手机,小米的手机不管是从低...

明明都是国产手机,为什么都要用英文来命名而不用中文?
答:首先是 历史 遗留,曾经何时中国手机市场高端几乎全部国外品牌垄断,而国产手机只是山寨低端的代名词,根本上不了台面,而英文名的手机就给人一种高大上的印象。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 无缝的把这种高大上衔接过来了可以让用户更快的接受国产高端手机。其次就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了,在国外肯定要用英文命名,大...

国产的手机质量不行,是公认的,但为什么中国产手机在国外大受欢迎?_百 ...
答:中国的手机在价格上是很有竞争力的,同时出口的机型在使用的元件材质和品质方面经常是使用比国内销售的要高等级。手机现在已经是一个技术相对很成熟的产品了,特别是在中低档方面,因此中国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应该现在都能够达到,因此产品的品质的关键就是使用的元器件的等级问题了。

为什么国产手机外观都是模仿iPhone,没有模仿三星的?
答:1、第1个原因是国产用户本身的心理期待度问题。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理解,因为国产手机的用户一般会把苹果品牌当成高端品牌,很多人对苹果品牌以及苹果系统有着一种执念,所以很多人会优先选择外观像iPhone手机的国产手机品牌。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国产手机品牌自然会迎合用户的需求,所以会设计出相应样式的机型...

手机店名字,为什么全世界卖的手机似乎大多都是中
答:事实上国内很多人可能压根就没听说过这家手机厂商的名字。物理学上的惯性定律认为:若无外力作用物体将始终维持既定的运动状态,而物体质量越大则惯性大。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也遵循这一规律:在上一轮变革过程中的胜出者由于过于适应于成功经验而往往成为下一轮进化或变革过程中最先淘汰出局者。 这种纯理论的...

众多国产手机我为什么只支持华为?
答:历代旗舰机采用骁龙处理器,小米组装机被称之为国产,可谓是重新定义国产,屏幕,处理器等核心配件无一国产,我们希望有中国芯。我们大概可以这样形容,小米一直有做性价比品质好的手机是为了让更多人有更好的手机体验,而华为则是身批使命做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倍受美国打压 依然砥砺前行 华为的企业竞争力...

国产手机的圈子为什么这么乱?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国内有一小撮人为了利益,而在挖空心思地恶意诋毁对手。另外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竞争激烈,为了打击对手,雇佣水军,在网络上带节奏,用情怀,爱国,理想等等手段来吹嘘自己贬低对手,恶意竞争无处不在。其实,手机只是一个生活工具而已,不论怎么吹贬,它也只是一部手机,远远达不到能彰显身份,提供爱国...

现在国产手机做的不错,可为什么有些人还是非得要苹果?
答:一、有些人心底里还是不相信国产手机比苹果手机做得好。有些人是绝对的崇洋卖外,觉得外面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哪怕是国产手机华为,小米和OV已经做得很好了,他们还是觉得比不上苹果,在他们的眼中,苹果手机就是好用。这种思想之下,他们根本就不会选择国产手机,只会觉得苹果手机才是一款高大上的...

同样是国产手机,为什么华为被称为民族骄傲而小米却不是?
答:华为手机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非常值得我们信赖,也被称为是民族骄傲。但同样是国产手机,小米的性价比很高,况且销量也不错,为什么大家只认为华为是民族骄傲的品牌,而小米并不是呢?手机是一种工具,信息传递的工具,用什么品牌手机是个人的喜好和体验,一元的启瓶器能开低档红酒,也能开高档红酒。是不...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