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纣王自称孤,秦始皇自称寡人,其他皇帝都是自称朕?

什么叫历史?~

中国历史年代表∶
1、原始社会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汉朝∶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
7、宋元时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辽金夏
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时期
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
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
二、奴隶社会
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
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
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
三、封建社会
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
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
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
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
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
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
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喜欢历史的人会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商周时的君王通常自称为“孤”、还有的自称为“寡人”,为什么自秦始皇之后,皇帝都是自称为“朕”?这有什么来历吗?

1

1、“孤”、“寡人”的自称源自先秦


“孤”是形声字,是婴孩躺在瓜的旁边,瓜是表声,指哭泣声。字的意思是婴孩独自啼哭,无人料理,意指孤儿。“寡”字在金文中是象形为屋里只有一个人,“无夫无妻通谓之寡”,意指寡夫、寡妇,没有伴侣的人。


商周时君王、诸侯自称“孤家”、“孤王”、“寡人”是一种自谦的表示。这里的“寡人”通常解释为“寡德之人”。不过,春秋战国时的君王、诸侯多自称为“寡人”而少自称为“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2

2、“孤”、“寡人”自称的区别


虽然“孤”、“寡人”都是先秦君王、诸侯自称,但根据《礼记》记载的周制,只有四方小诸侯自称“孤”,大国诸侯要自称“寡人”。由此可见“孤”的地位比“寡人”低了很多。那么,大国诸侯能自称“孤”吗?答案是:可以!但只在特定时期。


君王、诸侯服丧时(其在凶服)可自称“孤”(曰适子孤),表示自责也可称“孤”,比如春秋时楚庄王克郑,郑伯肉袒牵羊:“孤不天,不能事君,孤之罪也。”孟明视败于晋,秦伯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这都是自降身份的谦称。

3

3、三国时,“孤”的地位高于“寡人”


究其本源,“孤”的地位不如“寡人”,大国诸侯自称“孤”有自我贬损、自责之意。战国时一些小国诸侯不愿参与纷争,也以“孤”自称,不愿与“寡人”为伍。比如卫国、陶国“世世称孤”,就是自降身份,甘愿为“孤”。

三国时情况发生反转,曹操、孙权、刘备都自称“孤”,比如曹操所说“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孙权、刘备称帝后也不自称“朕”,反而称“孤”。唐末诸侯纷争时,同样出现过这种情况。这只能说明,乱世不讲礼法,奸雄也好,枭雄也罢,看来都不太懂周礼。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朕”的来历和用法


“朕”字用法首创者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大臣建议秦始皇自称“朕”,秦始皇表示同意。为什么弃“孤”、“寡人”不用而用“朕”?“朕”字本意是一人持橹驾船,延伸意为河上行船无人可依,只能靠自己。


秦始皇用“朕”自称表现了一种雄心和霸气,有独上高楼、傲视众生的气概。最后要说明的是,“寡人”、“朕”在唐宋之前一直混用,用哪个词多凭皇帝本人喜好。明清两代,“朕”成为唯一用词,也许自视甚大的他们,认为自己早已不是“寡德之人”了。



”孤“指占据一方的首领代表君主和诸侯;从秦始皇开始更改为寡人和朕;"寡人"指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朕”开始作为皇帝的专用词,其他人不得使用

孤,寡人,以及朕都是皇帝的称谓,而朕是从秦始皇以后皇帝独有的称呼,这一称呼沿用了上千年。

孤、寡人和朕这三个称呼,皇帝都可以用来自称,是可以循环使用的,秦始皇也自称为朕,也可以叫寡人,别的皇帝也是一样,并没有他们只自称一种叫法。

"孤"的来历
答:“孤”从春秋时期开始,用作诸侯王在遭遇危难而丧败后的贬损自称;但在秦、汉时期,词性慢慢转变成了帝王的雄称。孤家,简称孤,跟寡人意思相近,多与寡人合称“孤家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

孤在哪个朝代的称呼是皇上 古代皇上为什么叫孤
答:1、孤在东周前是诸侯王的自称。而皇帝制始于秦始皇,帝王一般自称朕,孤则作为皇帝或诸侯王自谦时的称谓。2、孤,古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出处:《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皇帝尊贵称呼与众不同,各朝各代皇帝如何自称?
答:在秦朝以前,就连都能黎民百姓们也能可以如此称呼自己。尽管秦朝以后朕成为了皇帝的专属称呼,其他人不能以此代称,但是这也并不是代表着皇帝从此以后就自称为朕了。嬴政为什么称为“皇帝”,其实与他自小而生的强大自信,可能从他出生开始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无论打哪个国家,或许过程有点艰辛...

古代有的皇帝为什么自称“孤”和“寡人”?老佛爷自称“哀家”?如题 谢...
答: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

新封神榜里纣王为什么自称“孤”?
答:“孤”古代君王、诸侯的自称 当时还没有皇帝之称(要到秦统一六国以后)一般都自称“孤”或“孤王”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自称“朕”或者“孤”呢?
答:因此,王侯以“孤”“寡”自称,以一种“低姿态”示人,反而能更好的保住高位。其次,皇帝自称为“朕”,始于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业超越古代任何一位君王,便捣鼓出“皇帝”尊号,为了有别于王侯的自称,他又把“朕&...

为什么过去的皇帝要自称“郑”或者“寡人”“孤王(孤)”
答:一个人 高高在上,做什么事都是自己一句话的事而已。身边的二干信任的又有几个。古称自己为孤王,或者寡人。 从唐朝以后皇帝都成自己为朕,,“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此后遂专为帝王...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称自己为孤?
答:孤的说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诸侯们自嘲为孤,就像孤家寡人一样。根据清代学者赵翼的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路诸侯中,实力较强的诸侯,往往自称寡人;实力较弱的诸侯,往往自称孤。这些诸侯虽然实力较弱,可毕竟是一国之主。他们在国家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生杀予夺,...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以孤、寡来自称?
答:一、皇帝是没有朋友的,坐在这张龙椅上,不仅要为国事操心,更要提放身边的兄弟、臣子的叵测之心,不然很容易被人在后背捅刀子,所以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疑心重重,像朱元璋、刘邦这些为了巩固江山,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一人漏网的心理,连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都杀得一干二净,因此,成为孤家寡人...

秦始皇的自称是什么?_?孤,寡人,还是朕?
答: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他还是“秦王”,所以他和当时的其他诸侯王一样,自称“寡人”(“寡人”这个自称可以理解是当时的潮流,大家都这么自称)。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不满足先前的王号,自封“皇帝”之号,专用“朕”自称。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