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宝熊猫没有熊的本性反而更喜欢吃竹子呢?

大熊猫本来为肉食动物,为什么最后吃竹子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大熊猫主要是吃肉的,但是后来随着环境的改变,大熊猫为了适应环境,所以才会吃竹子。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经过进化后99%的食物都是竹子,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大熊猫吃竹子其实跟生活环境变化有关,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留存在四川、甘肃一带的大熊猫只有逐渐改变食性才能生活下去,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大熊猫从食肉变为食竹,臼齿也变得特别宽大,适于磨碎竹的纤维。


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熊猫植物饮食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食肉动物相似,食肉动物从其他动物身上获得超过70%的能量。而大熊猫的能量摄入量百分之50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与野猫和狼相似。
大熊猫每天要花14个小时进食,吃掉大约12.5千克的竹叶和竹干,但只能消化其中的17%左右。其实大熊猫并不是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如果自己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
那熊猫吃竹子怎么相当于吃肉的呢?草食性饮食导致了熊猫处理竹子所需的牙齿,头骨和假拇指的进化适应。但熊猫的肠道和消化系统几乎没有变化,这表明大熊猫只对其祖先状态进行最小的进化修改用来处理竹子。它们的短肠使熊猫能够消耗和处理大量的竹子,从而弥补了这种纤维饮食的低消化效率。

熊猫吃竹子与生活环境因素变化有关。
始熊猫的主支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
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
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扩展资料熊猫的特征:
1、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毫米,尾长100~12毫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2、大熊猫的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3、大熊猫性情通常情况下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4、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一、因为大熊猫是为了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更好的生活,慢慢改变了自己的食性,他们就从食肉动物变成了吃竹子的动物,而且他们的牙齿变得也是非常的宽,可以很好地去磨碎竹子的纤维,为了吃竹笋,他们会准时的到固定的地方去,他们的食量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比较爱喝水的,但是他们也会吃一些比较小的动物。

二、大熊猫是一种除了吃饭就是睡觉,醒来继续开始吃东西的动物。世界上的大熊猫一般都是产于中国,分布在中国高山上。它们极为罕见,被称为“国宝”。由于竹子有一个起伏的周期,大约50~60年开花一次就会死亡。此时,大熊猫食物短缺,生命受到威胁。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大熊猫保护区,还组织了大熊猫的大规模抢救、人工繁育,使这一“国宝”永垂不朽。

三、并不是说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但在那个地方没有别的吃得了。他们只能吃竹子来维持生命。如果你让肉和竹子自己选择,它就会选择肉。熊猫的食谱很特别。几乎所有的竹子都可以在高山上找到。大熊猫也偶尔吃肉(通常动物的身体有时是竹鼠)。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为“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已经进化适应了这个配方。

在野外,除了睡觉或短途活动外,大熊猫每天最多14小时进食。大熊猫每天吃的食物重量几乎占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竹子营养最丰富、纤维素含量最高的,一般有大熊猫的地方都会至少有两种竹子。



因为现在的熊猫都是饲养的熊猫,已经去掉了那些野性了,它们的食物都是张口即来的,不需要自己奋力去找。

熊猫生气的时候也像熊一样的,我觉得应该是当时食物比较少,他们不得不吃东西来维持生命,所以慢慢就改成了吃竹子。

因为熊猫被发现的地方就是竹子比较丰盛,它们也是物竞天择吧,没有那么多的动物只能吃竹子了。

这就是生物进化慢慢形成的一个原因吧,熊猫也吃肉的,只是熊猫更喜欢吃竹子,因为当地的地方竹子比较多。

国宝大熊猫是猫还是熊?
答:从生物学的分类上来说,熊猫属于熊而不是猫。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机缘巧合发展成为植食动物改变了熊吃肉的本性,但本质上来说熊猫还是熊。

国宝大熊猫真的不像看上去那样温顺可以吗?
答:大熊猫毕竟属于猫科动物,本性和棕熊狗熊这些动物没多大区别,而且也是它也是杂食动物(会吃肉),所以它也会有杂食动物的暴躁和凶狠,纯手打 望采纳~谢谢

熊和熊猫有什么区别?
答:5、生活习性不同 大熊猫随着气候和食物分布的变化,大熊猫有垂直迁移习性,夏季上移高山、撵笋觅食,秋冬高山积雪则下移到中低山地区。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而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在冬眠过程中如果被惊动它会立即苏醒,偶然也会出洞活动。参...

熊和熊猫有什么区别呢?
答:1、分布地区不同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熊在北半球分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的北部,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找到它。2、体型不同 大熊猫一般体重在80到120公斤之间,可达180公斤。北极熊(540公斤)、棕熊(1000/100公斤)最大,其次是美洲黑熊(450公斤)、...

为什么大家喜欢熊猫鄙视棕熊?
答:棕熊,几乎没人会觉得它可爱...其实很多人并不是鄙视棕熊,而是害怕棕熊。棕熊体型更大,性情比大熊猫凶猛得多。大熊猫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可爱,而且还会卖萌,是我们的国宝,当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啦。不过,玩具熊公仔都是以熊为原型制作的,深受女生的喜欢。这萌货黑白照,自带慢镜头重慢放,树懒慢,...

阅读题《国宝大熊猫》
答: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

...生活在什么地方?三,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答: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肉食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

熊猫明明象熊为什么不叫猫熊啊
答:熊猫本质上是熊,而不是猫。所以它本来的名字叫“猫熊”。在民国时代,政府在重庆的一个展览会上采取了国际通用准则,使用中英文按照从左向右列出每一件展品的名字,但由于国内的阅读顺序还是从右至左,另外当时的大熊猫还不像现在这样作为国宝世人皆知。只有极少人知道它。所以大家都认为它的名字是“...

大熊猫明明是熊科动物,为什么总有人把它当成猫科?
答:所以,大熊猫虽然是熊科动物,但不属于熊,因为它属于独立的大熊猫属。至于猫,当然不是了,猫属于猫科动物,与熊科一点关系也没有。其实,大熊猫的分类一直有争议,不过近年来比较趋向于将大熊猫独立出来,成为单科单属单种,因为大熊猫和现存的其他物种都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染色体和其他一些手段也证明...

为什么大熊猫有的更像熊,有的更像猫?
答:不过,由于大熊猫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肉类的味觉能力,所以不管是像熊的四川大熊猫还是像猫的秦岭大熊猫,它们都是“吃素的”。最后,从体型上来看,秦岭大熊猫的体积,整整比四川大熊猫大了一圈,而且秦岭大熊猫的基因本身比较特殊,所以有时候会出现棕色、白色相间的大熊猫,所以...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