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的存折可以跨省取钱吗?手续费怎么算?

农村信用社跨省取款要收多少手续费~

农村信用社的异地取款手续费省内不收手续费。
同地异行每笔2元 每天只能5000以内,异地异行每笔2元+交易金额的1%。异地柜台存/取款是要收手续费的0.2%,0.5%不满1元按1元收取,存/取款手续费最低20元,最高50元。

扩展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农村信用社、农信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属于集体所有性质。广大农民在开展农地作业时遇到资金困难时可以向该金融机构申请一些低息贷款。
简介:
概念: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 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状况:
由省政府负责成立各省省级联社,对本省信用社进行统一管理,并接受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监管,没有全国性统一管理机构。在沿海的信用社发展业务比较迅猛,效益好。很多已经改制为信用银行,并少量信用银行已经上市。而西部的情况改制才刚完成几年,业务刚刚走上正轨,扭转的亏损情况。得益于社会的稳定和2000年的改制,丢掉了历史的包袱,所以信用社(银行)发展参差不齐。但发展很快,每年招聘大量的高素质,大专以上高学历,专业对口的人员充实信用社,为信用社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业务:
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都基本具备,基础业务。存、取、转、汇、贷款等等一应俱全,而且得益于省政府成立信用社的省级管理,带有些”官“的色彩。所以接到很多代(收)发款的业务,如补助,低保,农保等等。各项业务开展的很好!一个镇级信用社,年收入利润达几百万!(中国中部平均),一些信用银行业务做得完善的,已经开始建设或开通了信用社网上银行系统,一般也是以省级为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村合作信用(银行)社

农村信用社存折可以异地取钱。如果在同一省份范围内,农村信用社存折有密码并且通兑是可以在农商银行取钱。
农村信用社存折只要开通全国通存通兑,可以全国范围内存/取款,异地存取款要带办理人的身份证,五万以上要存折户主身份证,跨市跨省都要收取手续费的。

农村信用社的异地取款费省内不收手续费,同地异行每笔2元,每天只能取5000元以内,异地异行每笔2元手续费和交易金额的1%。
拓展资料:
存折,或存款簿,俗称红簿仔,是用来记录存款户口的银行交易的簿子。
存折取款方法:1.本人持存折到银行营业厅办理取款业务。2.向营业员说明取款金额。3.输入密码后,签写回执单,即可取款。

参考资料:票据宝--存折异地取款规定、学习啦--存折取款方法

农村信用社存折只要开通全国通存通兑,可以全国范围内存/取款,异地存取款要带办理人的身份证,五万以上要存折户主身份证,跨市跨省都要收取手续费的。
一般代发工资的大多是结算户,应该是有开通通存通兑,差别是市通兑,省通兑还是全国通兑,不同通兑适用于不同的范围。存折上应该有得看的。没有的话,应该是全国通兑的。
农村信用社的异地取款手续费省内不收手续费,同地异行每笔2元 每天只能5000以内,异地异行每笔2元+交易金额的1%。
异地柜台存/取款是要收手续费的0.2%,0.5%(湖南)不满1元按1元收取存/取款手续费最高20,50元

农村信用社的存折可以跨省取钱,前提是存折上有“通存通兑”字样,手续费为商业银行的一半,即0.5%+2元每笔,最高52元。

通存通兑(Universal cash saving and withdrawing)是指某一个银行在某一个范围内(全国、省或县市),一个服务网点(储蓄所)开出的存单,可以在任何一个服务网点上兑现现金。

通存通兑分为全市通存通兑、异地通存通兑和金卡跨行通兑三种。
·1、全市通存通兑
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点的活期储蓄用户凭存折可在本市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点的储蓄窗口办理存款和取款业务;凭邮政储蓄卡在自动柜员机(ATM)上办理取款和查询业务。
·2、异地通存通兑
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点的活期储蓄用户凭存折和密码可在全国邮政储蓄卡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联网点的储蓄窗口办理存款和取款业务;凭邮政储蓄卡在自动柜员机上办理取款和查询业务。 办理全国通存通兑业务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异地办理存取款业务时间9:00--17:30。
·3、金卡跨行通兑
金卡跨行通兑业务是指本市金融机构以及邮政储汇局发行的信用卡(含储蓄卡)可在上述各单位设置的ATM上互相代理,并相应进行跨行资金划拨清算业务。 储户持邮政储蓄卡可在本市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浦发、招商、城市合作银行联网的ATM上办理查询和取款业务;上述8家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储蓄卡)的持有者也可在邮政储蓄联网的ATM上办理查询和取款业务。 储户办理金卡跨行通兑业务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储户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帐款不符的情况,可向ATM所属的邮政储蓄网点或银行办理查询。跨行通兑业务最低收费两元。

信用社的存折、银行卡是全国通存通兑的,可以在除西藏外(西藏没有信用社)的所有省份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柜台进行存取钱。每个省份的手续费不一样,像江苏省农信农信银跨省收费是千分之三,封顶50,最定2元。

当然可以取。手续费是千分之五。最低1元,最高30元。

信用社的貌似不可以跨省取钱。

农村信用社存折可以异地取款吗
答:农村信用社存折是可以异地取款的,但是相关用户需要提前开通全国通兑通存业务,这种情况下才可以实现异地取款。开通了全国通兑通存业务,存折上会有“通存通兑”字样,如果存折上没有通存通兑的字样,说明存折还没有开通全国通存通兑业务,那么就不可以异地取款。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信用社的存折只能在柜台...

农村信用社的存折可以外地取款吗?
答:可以,走农信银系统,只要存折是通存通兑的就可以,另外支取5万以上需要主管授权,而且手续费也比一般的高,建议以后用银行卡,ATM支取手续费能低一些。同城跨行取款金额的0.5%加2元/笔,异地跨行(省内/外),1%加2元/笔。外国2%加2元/笔。银行跨行汇款:加急汇款,2小时到帐。普通汇款需数小时一...

农村信用社可以跨省取钱不?
答:你好 可以的 你可以拿着你的银行卡或者是存折去你们当地任何一家农村信用社或者是农业银行或者是ATM机都可以取钱【摘要】农村信用社可以跨省取钱不?【提问】你好 可以的 你可以拿着你的银行卡或者是存折去你们当地任何一家农村信用社或者是农业银行或者是ATM机都可以取钱【回答】

存折可以跨省取钱吗
答:存折可以异地取款。存折异地取款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只要标注了通存通兑的存折,才可以实现异地取款。存折异地取款是需要一定的手续费的。存折异地取款的手续费率是取款金额的0。5%到1%左右,一般最高封项50元或100元。存折可以异地取款。存折异地取款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只要标注了通存通兑的...

农村信用社的存折可以跨省取钱吗?手续费怎么算?
答:农村信用社的存折可以跨省取钱,前提是存折上有“通存通兑”字样,手续费为商业银行的一半,即0.5%+2元每笔,最高52元。通存通兑(Universal cash saving and withdrawing)是指某一个银行在某一个范围内(全国、省或县市),一个服务网点(储蓄所)开出的存单,可以在任何一个服务网点上兑现现金。

农村信用社的定期存折可以异地取款吗
答:1、农村信用社存折只要开通全国通存通兑,可以全国范围内取款,异地取款要带办理人的身份证,五万以上要存折户主身份证,跨市跨省都要收取手续费。2、农村信用社的异地取款费省内不收手续费,同地异行每笔2元,每天只能取5000元以内,异地异行每笔2元手续费和交易金额的1%。3、具体每个地区你可以打银行电话...

农村信用社存折可以异地取钱吗?
答:农村信用社存折可以异地取钱。如果在同一省份范围内,农村信用社存折有密码并且通兑是可以在农商银行取钱。农村信用社存折只要开通全国通存通兑,可以全国范围内存/取款,异地存取款要带办理人的身份证,五万以上要存折户主身份证,跨市跨省都要收取手续费的。农村信用社的异地取款费省内不收手续费,同地...

农村信用社的存折可以到异地存取款吗?
答:我们河南农村信用社的存折是只能在省内通存通兑的。卡是可以跨省使用的,要手续费,不过和其它银行的手续费低些,封顶20元。

农村信用社存折异地可以取吗
答:可以,农村信用社存着可以异地取款。银行取款流程:携带存折、身份证前往农村信用社;取号排队(小额取款免填取款单;五万以上需携带身份证;大额取款需提前一天预约,部分银行规定是十万以上为大额取款,部分银行规定二十万以上为大额取款,具体数额视银行具体规定。);叫到号后到柜台,将存折、身份证交付...

农村信用社存的钱到外省可以取吗?
答:农村信用社存的钱可以到外省取的,不过跨省取钱时要收手续费的。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