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两年有哪些上市公司发生重大舞弊事件。急需。

2006年至今中国有哪些重大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http://www.stockest.cn/nianbao

  有07 08 以及今年09的半年报

  可以查看FLASH 也可以下载PDF格式

  2009-2010年
  一、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各显“神通”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可以用“造假成风”形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泛滥是制度缺陷使然,如股权结构的分裂(流通股上市、非流通股不能上市)、公司冶理结构存在缺陷(一股独大)、独立会计师丧失独立性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笔者对近年来影响重大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只包括已查明案件)作了梳理,遴选出十大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1].

  1、原野管理舞弊案(会计师——深圳经济特区会计师)

  该公司自成立到上市两年时间内初始投资不实,频繁变动股东、虚增资本、对公司资产进行两次大幅度的调账升值并对升值部分进行不合理分配以及在资产评估中虚列资产项目。1989—1991年该公司通过虚增销售收入、隐匿管理费用、炒卖本公司股票等手段虚增利润2.22亿元,1989—1991报表累计盈利为7742.5万元,实际累计亏损14457.5万元。其中1、1991年11月原野公司与海南I公司和深圳L公司签署合作建造两座大厦的工程及承包利润的合同,合同规定,原野负责提供土地并办理开发经营许可证等有关事宜,I公司具体负责工程施工及房产经营,并承诺付给原野公司承包利润8500万元。12月31日,原野公司在两座大厦王曙晖个没有动工、一个刚打地基的情况下,将所有承包利润8500万元作为本年实现的利润入帐,并倒算出销售收入2.76亿元,同时倒挤出销售成本和销售税金等数字。

  1989年至1991年,原野公司共发生管理费用8300万元,其中1989年为1440万元,1990年为2730万元,1991年为4130万元。原野公司将管理费用或列作开办费挂帐,或分摊给下属公司,下属公司摊不了的作为待摊费用等挂帐。

  原野公司上市后,由于市价远高于面值,1990年,原野公司将名义上为其子公司持有的原价股票按市价抛向社会,从中获利3400万元记入当期利润。股票卖出后,原野公司在帐务上作了母公司向子公司划转股票的会计记录。

  原野公司下属的福华公司自用厂房建成后,由原野公司决定按建造成本划转给另一下属物业公司,再以物业公司的名义出售,按售价划转给福华公司,因此虚增利润2000多万元。

  2、 琼民源管理舞弊案(会计师——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

  该公司1996年度虚构了5.66亿元利润、虚编资本公积金6.57亿元。虚增的利润主要来源于:

  (1)将合作方香港冠联置业公司投入的股本及合作建房资金1.95亿元确认为收入;

  (2)通过三次循环转帐手法,虚构收到转让北京民源大厦部分开发权和商场经营权的款项2.7亿元,从而确认收入3.2亿元;

  (3)将收到合作言的民源大厦的建设补偿费5100万元确认为收入。该公司还将其未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和未有处置权的的民源大厦对外投资,并对土地使用权和民源大厦进行评估,评估增值作为资本公积金。上述虚构的结果导致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都大幅度增加。

  3、 东方锅炉管理舞弊案(会计师——四川会计师事务所)

  “东方锅炉”在上市之前,就通过调整财务报表而虚增净利润1.23亿元,上市后,又在“利润截期”问题上大做手脚,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入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整至1997年度。1997年度又以同样的方法,将该年度的销售收入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创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净资产利润率增长平衡的假象。

  4、 红光实业管理舞弊案(会计师——成都蜀都会计师事务)

  (1)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 红光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400万元。经查实,红光公司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帐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

  (2)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 红光公司上市后,在1997年8月公布的中期报告中,将亏损6,500万元虚报为净盈利1674万元,虚构利润8174万元;在1998年4月公布的1997年年度报告中,将实际亏损22952万元(相当于募集资金的55.9%)披露为亏损19800万元,少报亏损3152万元。

  (3)隐瞒重大事项 红光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对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废品率上升,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重大事实未作任何披露。

  5、 郑百文管理舞弊案(会计师——郑州会计师事务所)

  郑百文公司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帐等手段,虚增利润1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上市后三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帐、无依据冲减成本及费用、费用跨期入帐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14390万元。此外,该公司股本金不实,上市公告书存在重大遗漏,年报信息披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6、 张家界管理舞弊案(会计师——湖南会计师事务所)

  ST张家界1996-1998年间年报中共虚构收入累计12261万元,占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49%;虚构其他业务利润528万元,虚增税前利润4662万元,占三年税前利润总额的62%.

  (1)1995-1996年,张家界股份公司先后与张家界电业局、深圳全达贸易有限公司、深圳达佳实业公司签订了364亩土地转让合同,转让金额合计7965.9万元,并约定土地使用权证在买方付款后移交。但是,张家界股份公司在未开具发票和收到款项,亦未转移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将合同约定的7965.9万元转让金确认为1996年的收入,使收入虚增7965.9万元,税前利润虚增2165万元。

  (2)1997年,张家界股份公司与张家界市土地房产开发公司、深圳市凯莱德实业公司、湖南兆华投资公司签订了150亩土地转让协议,转让金额合计4295万元。协议约定,受让方需在半年内付清全部价款,才能得到土地使用权证。如受让方不按合同规定支付价款,转让方将收回土地或另行转让。但是,张家界股份公司在未开具发票和收到款项,土地使用权亦未转移的情况下,将合同约定的4295万元转让金确认为1997年的收入,使收入虚增4295万元。

  (3)1998年8月,张家界股份公司以2160万元价款从香港振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购得张家界地区索张公路的权益。按合同约定,该权益包括投资本金和投资利息补偿,且当年应收回591万元投资回收款。但是,张家界股份公司将591万元投资回收款全部计入了其他业务利润,在扣除了63万元的摊销费用后,差额528万元虚增了利润。

  7、ST黎明管理舞弊案(会计师—华伦会计师事务所)

  黎明股份是1999年为了粉饰其经营业绩,虚增资产8996万元,虚增负债1956万元,虚增所有者权益7413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8679万元,其中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两项分别占该公司对外披露数字的37%和166%.经过检查组审定后,该公司利润总额由检查前对外披露的5231万元,变为-3448万元。更为严重的是该企业出现的上述问题,除常规性的少提少转成本、费用挂账、缩小合并范围等违规行为外,有90%以上的数额是人为编造假账、虚假核算虚增出来的。

  (1)对开增值税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即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拟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收入和利润。比如,该公司所属的黎明毛纺织厂通过与11户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07亿元,虚转成本7812万元,虚增利润2902万元,虚增存货2961万元,巧妙地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对开增值税发票,既达到了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又不增加税负。

  (2)虚开产品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即为了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虚拟销售业务和销售对象,不惜付出真纳税的代价,虚开销售发票,虚增收入。该公司所属的营销中心,1999年6月和12月份,虚拟了两个销售对象即沈阳红尊公司、宜昌盛泰服饰公司,虚开不能作进项抵扣的普通增值税发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2269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成本1124万元,管理费用105万元,虚增利润1039万元,相应虚增应收账款1748万元,坏账准备105万元,预提费用174万元,应交税金224万元,虚减内部往来206万元,表面上依法纳税,实质上却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3)利用有关出口货物优惠政策,虚增收入。即利用出口货物企业可以自制销售发票的条件,虚拟外销业务,以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例如,该公司所属的进出口公司1999年6月通过这种方式虚增主营业务收入582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成本519万元,虚增利润63万元,相应虚增应收账款582万元,虚减存货519万元。

  (4)人为扩大企业销售业务的核算范围,虚增收入。即为了虚增收入,将不属于“销售”科目核算的业务,人为调整到“销售”科目核算。例如黎明进出口公司擅自将其本应在“委托发出材料”科目核算的外委加工服装业务,通过与被委托方对开发票的形式,进行销售核算,虚增销售收入888万元。

  8、 大东海管理舞弊案(会计师——海南会计师事务所)

  大东海股份公司为取得上市资格,1993年至1997年间,虚列收入及投资收益等共计2.4亿元。其主要作法:一是虚挂应收海南国际有限投资公司、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东海集团公司)及下属关联企业在南中国大酒店、游乐公司、滨海渡假村的消费款,虚列营业收入21307万元;二是将其承包经营海国投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海南港澳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虚假利润414万元并入本公司;三是以滨海大酒店装修收入为名,虚列其他业务收入,虚增利润1087万元。四是大东海股份公司为虚增期末货币资金数,通过大东海集团公司向海南港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借款9325万元,但只入“短期借款”帐8500万元,入“投资收益”825万元,虚增了投资收益。五是将购买港澳信托股份中的应收股利375万元转作投资收益。以上各项扣除已计提的营业税及附加1170万元,共虚增利润2.28亿元。

  9、 银广夏管理舞弊案

  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

  10、 麦科特管理舞弊案(会计师——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

  麦科特公司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98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其中1997年虚构利润4164万港元,1998年虚构利润3825万港元,1999年虚构利润1331万港元;为达到上市规模,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港元转为实收资本,以及倒制会计凭证、会计报表、隐慝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

  二、 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

  舞弊因从事者身份不同,而有所谓管理舞弊与非管理舞弊之分。非管理舞弊又称为员工舞弊,管理舞弊一词中的“管理”泛指各中上管理阶层, 所谓管理舞弊简单地说是指管理阶层所从事的各种舞弊。 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阶层的授意,均可借内部控制制度加以有效预防及检查;而管理舞弊的作弊者通常均于事前精心设计,事后并极力设法隐瞒,作弊者的管理层次愈高,注册会计师愈难加以有效检查。

  1、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动机

  (1)融资(圈钱):资金与企业,犹如血液与人体,赚钱的公司为扩充设备,需要更多的资金;亏本的公司为了营运周转,更需要资金。资金不足,可能导致周转不灵,因而倒闭。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或增加资本的目的,可能虚报其财务报表,以便说服资金提供者,作出决策。

  (2)初次发行阶段。证监会要求公司有三年盈利,公司为了能上市,就进行财务包装。这与发行体制有关系。

  (3)配股阶段。证券会要求上市公司净资产盈利率6%,才能配股。为实现配股,上市公司也会进行财务包装。

  (4)增发新股。目前有6家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总额为10个亿以上,定价由承销商与发生公司协商。这也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包装行为。东方锅炉、红光实业、麦科特、郑百文、大东海都是“包装”上市,虚构前三年利润,以达到IPO目的。

  (5)二级市场炒作(操纵价格):企业股票如果上市,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目的。股票价格预期的波动也可能是蓄意地使股价作暂时性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控制权或待价而沽。琼民源与银广夏造假案主要目的是配合庄家二级市级操纵价格

  (6)其它考虑:我国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另外一个目的避免带帽(“ST”、“PT”)以及退市;如果已带帽了,“ST”不想沦为“PT”,“PT”不想最后退市,这些带帽公司一般都表现出强烈扭亏为盈的欲望以达到摘帽的目的。此外,公司管理阶层为了达成预算目标,借以表现其为成功的经理人;或是为了贪得绩效奖金或分红,可能虚报财务报表。前者可能为了表现自我或与工作职位安全有关;后者则是为了物质报酬。有人称此类舞弊为“绩效舞弊”舞弊手段。

  ST黎明及张家界舞弊动机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不外乎以上三种动机,他们造假首要目的是不亏损,以避免带帽并为以后圈钱作准备。

  2、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征兆

  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预防及检查员工舞弊,如管理阶层蓄意舞弊以虚报财务报表,则内部控制将被逾越,而失去功能。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预防及检查管理舞弊的作用不大。审计人员于后事审计工作时,必须对可能导致管理舞弊的征兆提高警觉,这些征兆有人称之为红旗(Red Flag)或警讯(Warning Signal)。

  l 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Coopers & Lybrand列举了29个警号,提醒审计人员及公司监察人注意,并将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警讯列举如下[2]:1.现金短缺、负的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及/或信用短缺,影响营运周转。

  2.融资能力(包括借款及增资)减低,营业扩充的资金来源只能依赖盈余。

  3.为维持现有债务的需要必需获得额外的担保品。

  4.订单显著减少,预示未来销售收入的下降。

  5.成本增长超过收入或遭受低价进口品的竞争。

  6.对遭受严重经济压力的顾客,收回欠帐有困难。

  7.发展中或竞争产业对新资金的大量需求。

  8.对单一或少数产品、顾客或交易的依赖。

  9.夕阳工业或濒临倒闭的产业。

  10.因经济或其他情况导致的产能过剩。

  11.现有借款合约对流动比率、额外借款及偿还时间的规定缺乏弹性。

  12.管理阶层严格要求主管达成预算的倾向。

  13.迫切需要维持有利的盈余记录以维持股价。

  14.管理阶层不提供审计人员为澄清及了解财务报表所需的额外资料。

  15.主管有不法前科记录。

  16.存货大量增加超过销售所需,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产品过时的严重风险。

  17.盈余品质逐渐恶化,例如折旧由年数总和法改为直线法而欠正当理由。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典型案例:东方电子求生 ( 2006-10-10 )

如果只关注资本市场众多“明星”、“衰星”的表象,而不以价值标准衡量上市公司,必然助长企业虚假、浮夸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造假”挫折的东方电子正面临一次有益的涅般木
2003年1月8日,被停牌近八个月的ST生态(原蓝田股份)重新闪现于交易所大盘的显示牌;而在此前,2002年12月16日ST银广夏复牌上市。
中国资本市场两大声名显赫的造假主角相继成功保命。此时,与其同病相怜却前路未卜的ST东方(原东方电子)不禁感觉五味杂陈。
尽管2002年11月29日东方电子三位前任高管已被烟台中院公开审理并择日宣判,但中国证监会对ST东方的处理决定却至今迟迟未见,依靠出售公司内部职工股的资本所得收益而虚增的主营业务收入10.5亿元还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未做调整。假如这笔款项占到公司16.92亿元资产总额61.4%的巨款被证监会确认为违规收入罚没,无异于宣判ST东方死刑。
在这种背景下,蓝、银成功保牌无疑使东方电子看到一线生机。更为重要的是,以生产电力自动化控制集成设备为主业的东方电子至今实体经营的部分仍正常运转,无须似蓝、银历经重组周折。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时间紧迫。2002年前三季度-8000余万的净利润已使ST东方全年财报的亏损成为必然,2003年若要成功保牌必须实现盈利。可能性有多大?在证监会处理尚未发布的微妙时刻无人能轻易断言。“公众重视的是结果,而过程中的种种努力不便多表,若2003年扭亏则成功,否则‘成仁’。”于2002年3月履新的ST东方董秘兼副总柳尧杰对《新财经》记者说。
的确,东方电子股票案事发至今已一年有余,舆论关注的焦点也由初期的造假内幕转至后期的民事诉讼,却少有人关心这家公司现在的实业经营。然而,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辩证关系看,任何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都要依托实业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更为值得关注。


失信的代价
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进驻东方电子调查,9月10日公司发布第一条风险提示公告。从此,东方电子开始为其曾经的失信付出代价。
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销售。提供电力自动化控制集成设备的厂商需要为客户提供后续服务和技术支持,由于证监会的处理意见未出,客户对东方电子未来的命运存在疑虑,所以,当时即使中标也无法获得合同。“这一时期公司在‘地调’市场的占有率由原来的50%以上急遽下降至20~30%,而国电南自、南瑞等竞争对手的市场分额却平均上升了10%。”提到东方电子丧失的市场份额,公司市场部副总朱宝岩十分痛惜。
对于东方电子这样一家电力自动化系统销售收入占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8%以上的公司,产品市场每丧失一份都是巨大的损失。加之2002年全国电力行业处于结构性调整期、城农网改造的一、二期尚在衔接造成电力建设投资减少的行业大背景,使得2002年上半年东方电子的主营收入同比萎缩了29.34%。


求生的努力
2003年1月6日,东方电子董事长梁贤久到任一年零二十天。作为烟台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东方电子控股国有大股东)派到东方电子的“救火队长”,梁贤久当初从张裕公司总经理室搬到对门东方电子大厦的董事长办公室,面临的是一个因资本市场财务造假而陷入危局的企业,以及1800多名疑虑重重的员工。
能够让他得到些许慰藉的是,危局中的东方电子还掌握很多“本钱”:尽管人员有一部分流失,但核心技术骨干还在,重点研发项目未减;虽然市场份额有所减少,但东方电子有很多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如RTU(电力调度自动化)产品东方DF8002,技术上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业绩”辉煌时期的大量投入奠定了物质基础——耗资3.5个亿建设的6万多平方米的“软件园”、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高科技仿真实验室等;另外公司十余年的经营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全国有3000多个地级电网设备是东方产品,其后期升级、产品维护都是东方电子稳固的资源。而且,从作为衡量公司稳定性的标准的现金流情况看,东方电子具有一定优势,其资金流量高达3个多亿,资产负债率不到12%,基本没有银行贷款。
在这种背景下,东方电子的新任领导层开始着手重塑公司诚信、稳定员工和市场。2002年4月ST东方年报公布时,市场部给客户发出600多封信函向其坦陈东方电子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财务诚信问题。此后,所有领导按市场分工走访用户,以尽力挽回因资本市场诚信而造成的损失。
针对公司产权治理结构和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新任管理层实行改革、改制、主副分离的措施。规模小的副业资产吸引员工出资买断;较大的资产,如“板筋加工厂”就按销售利润的比例租赁出去。不仅如此,公司的主业也进行了改制:改原来公司全资为公司相对控股、骨干员工持股,如“MIS事业部”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电能事业部”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为压缩成本,原有的市场业务重新整顿,把原来各自为政的事业部制变为建立全国统一的25个办事处,调整营销政策,使业务员工资与绩效挂钩,费用全部包干。“公司2003年的销售计划比2002年提高了30%,而市场部的员工却比原来精简了30%,在市场分额既定的情况下压缩成本是公司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朱宝岩告诉《新财经》记者。
于2002年ST东方种种变革的同时,东方电子向国际化迈出了第一步。2002年8月,东方电子与全球最大的无线通讯商美国休斯公司签约引入26G无线通信技术,并携北方通信(美国休斯公司为第一大股东)、美国猎豹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山东东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进军中国无线通信这个新兴市场。有分析报告指出,全球宽带无线接入的市场份额到2003年将达到60亿美元,随着电信分拆和新兴通信公司的兴起,中国将成为全球宽带无线接入LMDS的最大市场。如果东方电子能够占据这个有巨大潜能的市场,将为公司带来一个新的利润源。
2002年11月,东方通信与上海联通正式签约,将在上海建立第一套26G LMDS试验网——两年前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大肆宣传的高科技利好题材,但现在的东方电子只是于无声中求生。从云端坠落地面,2002年的东方电子已没有权利和机会再浮躁。


生机几何
尽管现在的东方电子整体局势逐渐向好,但究竟有几多生机还不甚明朗。未出的证监会处理意见如同一把于东方头上的悬剑,随时可能落下。
长江证券研究所电子行业分析师陈小平指出,东方电子能否生存关键在于10亿多的“其他应收账款”如何处理。但是作为国家重点企业和烟台市纳税大户,国家未必让它就此死亡,可能网开一面。
事实上,从烟台地方政府和电力行业主管部门2002年对东方电子的扶持态度上也可见端倪。2002年初,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将DF9000配电自动化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5月初国家的1000万投资已经全部到位。以国家对其前景的乐观态度判断,东方电子“突然死亡”的可能性不大。
在跌宕起伏、尚未完善化的中国股市中,人们往往更愿意将目光聚焦于资本市场“明星”、“衰星”的表象,而不愿以价值评估的标准衡量上市公司,关注公司基本面。正是这种扭曲的投资观念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企业虚假、浮夸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空中快速落地的东方电子所经历的“造假”挫折,对其并非坏事。
如果抛开资本市场对东方电子的影响,仅从其面临市场前景和实体部分来看,虽然公司主营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并没有停顿下来,而其新领导层的积极举措使公司完全有重新站起来的可能。 但是,也许求生中的东方电子能重生,却距离以真正业绩恢复昔日辉煌的东方电子,还有太多困难的路要走。

(二)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从1999起的三年时间里,泰科兼并了数百家公司,并购价格将近300亿美元。对于这些收购兼并,泰科采用购买法予以反映。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规定,采用购买法时,被兼并企业在购买日后实现的利润才可与购买方的利润合并。同样,被兼并企业在购买日前发生的损失,也不需要纳入购买方的合并范围。基于这一规定,泰科开始玩起了一个个“财务游戏”。被泰科兼并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被兼并公司合并前的盈利状况往往出现异常的大幅下降,而在合并后盈利状况迅速好转。其实,这些被兼并公司合并完成前后盈利异常波动主要是各种“准备”科目的贡献:合并前对各类费用和减值准备过度计提,合并后逐步释放出各类准备。这样的弄虚作假行为被泰科的高管人员美其名日“财务工程”。
  以泰科并购AMP公司为例,泰科于1998年底开始对AMP公司进行收购,收购于1999年初完成。AMP公司1998年的第四季度息税前利润为8500万美元,可是到了1999年第一季度(合并完成的前一季度),却突然下降为-1200万美元,而到了1999年第二季度(合并完成后的第一个季度),又迅速增至24500万美元。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就在于1999年第一季度计提了巨额的存货减值准备,提前“释放”了本应属于1999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成本。
  舞弊事件曝光后,泰科的首席执行官被逮捕,将面临多年的牢狱之灾。另外,泰科撤换了60多名高管人员,包括首席财务官、法律总顾问、财务总监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等等,此外泰科还撤换了整个董事会。
  (三)模糊资本性资产和费用性支出的界限
  美国废品管理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由狄恩L班特若克和韦恩?休真格于1968年创立,1971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营业收入从1971年的1600万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75000万美元,平均年收入增长率为36%。其快速成长的法宝之一是在资产摊销上的“保守”,模糊资本性资产和费用性支出的界限,以制造虚拟资产。
  自1989年起,废品管理公司通过所谓的“净账面价值法”,将部分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垃圾掩埋场的利息费用继续资本化。审计机构发现这一问题后,要求废品管理公司予以更正。废品管理公司承诺从1994年1月1日起予以更正,但到了1994年管理当局发现,如果采用审计机构提出的资本化方法,废品管理公司每年都得报告约2500万美元的利息费用,这意味着1989至1994年期间,不恰当的资本化利息费用累计已经高达1.5亿美元。废品管理公司决定从1995年开始采用符合审计机构要求的资本化方法,但事实上,废品管理公司不仅在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中没有披露这些内幕,而且直至1997年仍在运用“净账面价值法”,继续将本应计人期间费用的利息费用资本化为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其他不适当的资本化处理方法还包括将系统开发费用、管理费用、财产保险费用资本化。而且,资本化后的系统开发费用和财产保险费用又被武断地按照特别“经久耐用”的假设摊销,如对公司的两大系统按照10至20年摊销,财产保险费则一律按15年期限摊销。审计机构在1991年及随后年份再三地将上述摊销分录列为审计调整分录,并要求废品管理公司考虑技术发展造成系统贬值等因素,尽早冲销这些“虚拟资产”,但废品管理公司每年都拒绝调整。
  事后调查表明,1992~1996年期间,废品管理公司累计将1.92亿美元的利息费用资本化,在夸大了利润总额的同时,也高估了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价值。
  (四)虚构收入
  斯克鲁西是美国理疗业的灵魂人物。他创造性地提出将理疗从医院中独立出来运作的诊所运营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2年,南方保健在全球拥有了1229家诊所,成为全美最大的保健服务商。
  从1997年开始,发展走入瓶颈的南方保健开始对会计账目进行造假,操纵经营利润和资产负债表。在斯克鲁西的领导下,南方保健的高管人员每个季度末都要开会,商讨会计造假事宜,他们亲切地称这种独特的会议为“家庭会议”,与会者被尊称为“家庭成员”。经过调查,南方保健的造假手法开始浮出水面。南方保健使用的最主要的造假手段是一种称为“契约调整”的手法。
  “契约调整”是一个收入备抵账户,用于估算南方保健向病人投保的医疗保险机构开出的账单与医疗保险机构预计将支付的账款之间的差额,营业收入总额减去“契约调整”的借方余额,作为营业收入净额反映在南方保健的收益表上。由于“契约调整”是一个需要大量估计和判断的账户,南方保健便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毫无根据地贷记“契约调整”账户,虚增收入。为了不使虚增的收入露出破绽,南方保健又专门设立了对应的“AP汇总”账户,用以记录与“契约调整”相对应的资产增加额。在5年中,南方保健通过凭空贷记“契约调整”的手法,虚构了近25亿美元的利润总额,虚构金额为实际利润的247倍;虚增资产总额15亿美元。
  为掩饰会计造假,南方保健动员了几乎整个高管层,共同对付外部审计机构。南方保健的会计人员对审计机构审查各个报表科目所用的“重要性水平”了如指掌,并千方百计将造假金额化整为零,确保造假金额不超过外部审计机构确定的“警戒线”。
  (五)利用会计截期
  美国女王真空吸尘器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以生产耐用的吸尘器著称,唐希兰先生是该吸尘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当初为了获取该公司的控股权,希兰先生不惜抵押了其所有的私人资产,以获得巨额借款用于购买女王公司的股票。不懂吸尘器行业的希兰及其管理小组武断地认定开发新一代真空吸尘器才是大幅提高利润的最佳途径。
  为了筹措新生产线的资金,希兰先生授意财务经理去人为地夸大几个季度的利润从而使股票价格上涨,再用股价上涨抛售部分股票的方法产生资金。财务经理选择了在销售和费用的截期上玩花样。他指示销售经理将期后的销售发票提前到会计年度结束前开,嘱咐仓库将货物的发运提前,并同时编造大量的非法分录以掩盖造假举动。此外,他还将积存的商品发运他处,视之为销售记入销售收入;将未付的帐单锁在橱柜里不确认负债。希兰通过他的方案得到了急需的现金流。由于公司从未在期后冲销虚假的销售,审计人员并未发现该公司的造假行为。
  新一代的真空吸尘器销售业绩飚升,利润飞涨。然而好景不长,不久消费者们发现吸尘器的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并要求退货,其幕后原因是希兰贪婪地追求利润以至于强吸尘器原先坚实的金属部分替换成了塑料装配,从而导致产品不耐热。于是,最初的利润转变为狂怒的抱怨声,仓库开始没有空间存放退回的产品。后来,公司不得不租用了较远的仓库存放退回的产品并销毁所有反应退货的记录,以此来蒙蔽审计人员。由于产品的口碑极差,公司的名声一落千丈,销售严重滑坡。巨额的销售退回和销售额的锐减给希兰和财务经理带了极大的压力,面对索要额外信息的审计人员,他们最终在律师的建议下主动认罪。
  女王公司的舞弊行为使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了4000万美元的损失,公司也宣布倒闭。
  此外,希兰先生也被判一年有期徒刑并附带数百万的赔偿。
  (六)滥用重大性概念
  美国在线从2000年第四季度起,广告收入逆转,比1999年同期下降了7%,美国在线内部文件表明美国在线2000年度面临着失去1.08亿美元在线广告收入的风险,而整个2001年将失去1.4亿美元的在线广告收入,对这些情况,美国在线并未披露。美国在线利用“重大性”概念打起了擦边球,本质上也属于恶意舞弊。美国在线声明没有披露的理由是“这些收入只占全部营业收入约3%的比例,因此没有必要批露”。
  重大性概念很容易被一些公司滥用。所谓“重大性”,有时标准是很难掌握的,但有一个标准就是“不能欺骗和误导投资者,不能让投资者基于此作出错误判断”。如美国在线没有披露广告收入的下降,尽管只占全部收入的一小部分,但已经影响了投资者对于美国在线的预期。

近几年进行过资产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答:2009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愈加活跃,数据显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内推出或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达到3330亿元。在这些并购重组活动中,以促进产业整合、行业升级为目的的国有资产重组、整体上市...

近几年上市公司发生的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事件
答:另外,蓝田股份去年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销售收入达5.29亿元,难道饮料销售是因市场供不应求而未出现应收账款吗?2、鱼塘里的业绩神话。蓝田股份上市后的业绩增长令人惊叹,该公司1995年净利润2743.72万元,1996年上市当年...

A股中重点国企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答:A股重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华能国际、国电电力、中国北车、长江电力、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远洋、中国人寿、中国一重、东方电气、三一重工、中国船舶、中国铝业、中金黄金、宝钢股份、鞍钢股份...

退市重新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答:【导语】在股市中,退市公司恢复上市是为了让更多的烂公司跟随A退股。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因不符合交易所相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况,即从上市公司到非上市公司。那么,退市重新上市的股票有哪些?股市里面...

物流行业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
答:快递业龙头股是指在快递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公司股票。它们通常拥有广泛的网络覆盖、高效的物流能力和稳定的盈利能力。投资快递业龙头股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和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下面小编带来物流行业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叫重组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重组 最近有哪些股票要重组
答:上市公司重组的相关内容: 重组的方式 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和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实现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具体工作有: 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重组属于在企业层面发生,根据授权情况经...

2023股票医药龙头股一般有哪些?
答: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近两年提升至17% 左右,净利润多年保持56%以上的速度增长。七、我武生物(300357),国内脱敏诊疗第一股。公司的粉尘螨滴剂保持高速增长,重磅产品黄花 蒿花粉舌下滴剂进入现场核查,有望于2020年获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

退市后重新上市的股票有哪些,退市重新上市条件及趋势
答:基本面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要投资就要像新股一样思考。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总之从根本上说,股票在退市重新上市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投资者必须及时关注上市公司的公告,谨慎决策。

权重股有哪些股票
答:中国远洋:601919;工商银行:601398;中国石化:600028;中国铝业:601600;中国平安:601318;万科A:000002;中国船舶:600150;招商银行:600036;中国联通:600050;宝钢股份:600019;武钢股份:600005等都属于大盘蓝筹股票。

近期强制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答:除了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之外,上市公司业绩不达标、股价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也将被终止上市。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A股市场自成立以来,只有95家公司退市,其中因连续3年以上亏损退市的有46家。 未来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呢...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