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闲情赋的艺术特点是

~

陶渊明闲情赋的艺术特点如下:

1、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诗常常取发“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日入室内睹,荆薪代明烛”(《归田园居》其五),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束照明的荆条,但是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只用“床席”两字,就具体地写出他安贫守俭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平淡之中,却透着一种超然洒脱。

从前诗中很少见的那平凡事物,如桑、麻、鸡、犬等等,一经陶渊明写入诗篇,和他的生活、志趣融合起来,就无不充满奇趣盎然诗意。读过陶诗的人,都会对他描写的农村景物留下深刻的印像。“鸟弄欢新节,冷风送余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同样是写春风,但都写得这样简练丰富,不相重复。再如“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浩已洁。”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人是似乎毫不经意地就写出了人们在冬雪时候的一切细微感觉。这种感觉所体现的和谐,是人与自然泯合为一的结果。更主要的是这些景语在各首诗都和诗人所描写的感情很微妙的融合在了一起,成为表现诗人胸怀志趣的有机组成部分。

陶诗中冲淡之美的境界是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正如鲁迅所说的,陶诗并非浑身“静穆,”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三海经诗十三首》其十)之类的“金刚怒目”,此类诗写得慷慨激昂,豪情迸溢,表现了诗人豪迈诗风的一面。另外,陶诗也有磊落不平的悲愤之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也有忍饥抱寒的愁苦之音,“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故沈德潜说陶诗“有忧勤语,有自任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有物我同得语”(《说诗晬语》)。

许多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绮丽。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的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 “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

2、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美

苏轼曾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东坡续集》卷三)。这是说他的诗平淡之中有无限的丰采,简练之中有浓厚的情味。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田园居》其二),除了精选的名词、动词而外,几乎看不见什么是形容词,但是谁都能感受到诗句形象鲜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诗品》卷中),就准确指出了陶诗这一特点。

陶诗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艳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僻的典故,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于内在的感情力量。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纯净的去尽华饰的语言,是因为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他要表达的情怀,是一片纯真心地,而不是矫饰的感情世界。陶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陶诗的语言不是未加工锤炼的粗糙平俗的民间口头语言,而是语言巨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炼所达到的更高境界和水平。

陶渊明的《闲情赋》,写得多么绮丽多姿,这说明他并不是不会使用华美的辞藻和细腻绘声绘色。他的诗文创作中洗尽铅华,以质素自然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美的艺术境界。写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不用“撒盐”“飘絮”之类的精巧比喻,只平平常常的十个字,就写出了雪落无声的轻柔意态。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诗》),不用“青萍”“惠风”之类的典故,只一“翼”字,便将南风微拂新苗摇曳之态写得和煦暖人。陶诗的语言是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的传神之笔,是诗歌大师语言功力炉火纯青的极致化境,非寻常辈可比拟。元好问说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四),殆非虚誉。

3、情、景、理的浑融

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离开情,景就没有了生气,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陶诗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天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已胸中的一片天地。且看《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已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这首诗已无法说是田园诗还是咏怀诗、哲理诗,因为诗中情、景、理水乳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这种深厚淳美的艺术境界,决定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



闲情赋是谁的一篇赋作
答:《闲情赋》是陶渊明作品中很独特的一篇文章,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艺术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此赋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作者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想变成各种器物,附着在这位美人身上。全赋沿用比兴手法,情思缭绕,逐层生发,词藻华丽,变化自然,...

陶渊明的《闲情赋》创作风格上是以哪两文为宗旨?
答:陶渊明的《闲情赋》主旨是陶渊明欲通过调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来使自己心境平和,礼仪与爱情只不过是他生活中需要调节的一点。通观全赋,总体来讲作者的情调是低沉、消极的,即是“十愿”,也把那股火一般的情感深深压抑,以悲观的情绪来淡化。末几节更是将其消解至无,诗人之心仍然回复为一汪死水...

【东晋】陶渊明《闲情赋并序》解读
答:”陶渊明的浪漫笔触,深深打动人心,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使得《闲情赋》超越了道德解读,融入了《诗》《骚》的传统,成为了当世精神的审美象征。总的来说,陶渊明的《闲情赋》不仅是一部描绘闲适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部揭示人生哲理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陶渊明对美、对理想,以及对现实的深...

陶渊明有哪些散文代表作
答: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2、《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

陶渊明的《闲情赋》有人说这是一首求爱的赋,那么最有可能写给谁?_百度...
答:《闲情赋》是陶渊明的一篇赋作。陶渊明写的这位“负雅志于高云”的女子,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女子,而是陶渊明理念之中的美好象征。陶渊明写这篇赋,就像搭错了神经一般,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一反常态,十分独特。此赋描写了一位绝代佳人,美丽漂亮,飘飘若仙。陶帅哥幻想着与她日夜相处,形影...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答::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①内容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为人们熟知习见。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

陶渊明的作品风格是什么
答: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赏析
答:在这层意义上,陶渊明《闲情赋》正以此主题集前人之大成而居赋史之高标的。然而,陶赋的艺术价值又绝非仅限于儒家道德观的诠解,而是以文学创作的形象特征凝化《诗》、《骚》传统而达到的具有当世精神的审美境界。首先,陶赋尤《蔓草》之会,恪守孔子“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论语·阳货...

美文《闲情赋》原文和译文——陶渊明
答:从张衡的《定情赋》到蔡邕的《静情赋》,古人的诗词中洋溢着闲逸与恬淡,初时如思潮涌动,终归于淡泊与正直,以言辞控诉世间的浮躁,借以劝诫与讽喻。一代代文人墨客接续创作,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宽。在我闲暇的园庐生活中,我亦尝试提笔,虽不能与前辈的精妙相比,却希冀能贴近他们的创作精神...

陶渊明《闲情赋》赏析
答:《闲情赋》是陶渊明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一篇,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 《闲情赋》比较长,我们来简单地看一看。他说“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何”就是多么的意思,“旷世”就是说这个时代没有的,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瑰”是美玉...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