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研究方向有哪些以及存在的研究其他方向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差异
及如何解决在对外交流中的障碍
一、中西文化价值观的理念差异及在交流中形成的障碍
不同的价值观是中西文化深层次差异的重要表现,是我们与西方人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 、
研究表明,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强调群体意识,从家到社稷,从国到天下,最后才是个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西方强调“个人主义”,这一理念从西欧启蒙运动开始,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政治理念,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它反对权威对个人各种各样的支配,特别是国家对个人的支配,主张私有财产制度。
笔者以为,中西价值观的核心差别是: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突出个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家族主义为核心,贬低个人。具体则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 中国人重视集体的作用 西方人崇拜个人英雄主义
(二) 中国人注重互动和相互倚靠 西方人注重自立和人格独立
(三) 中国人注重亲密无间 西方人注重保持个人隐私
(四) 中国人注重保住“面子”,不但要保住自己的“面子”,还力求保住对方的“面子” 西方人不讲“面子”,有时也许要保住自己的面子(他们称“尊严”),但绝想不到对方的面子
(五) 中国人偏好人际和谐 西方人喜欢个人竞争
(六) 中国人讲集体利益至上 西方人讲个人利益至上
(七) 中国人喜好共性,喜欢“随大流” 西方人喜好个性,“爱出风头”
二、如何克服文化交流障碍,促进文化交流
作为一名当代的翻译大学生,我的职业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同声传译译员,通过本门中西文化对比课程,我了解了文化之源、文化要素(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和文化 ,就去如何克服文化交流障碍,达到交流目的,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知己知彼。“知己”并非易事。要对自己的文化有相对系统全面的了解,需要下苦功夫钻研。“知彼”的关键是了解对象的看法以及产生这些看法缘由。具体办法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笔者在参照中国学者关世杰先生提出的外事交流原则基础上认为,文化交流应当遵循以下七项原则:
(一) 平等待人,以诚相见。要对话,不要独白,应该尊重对方。既然是交流,就要耐心听,仔细问,让对方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换意见比单方面灌输更有效。我们提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态度积极诚恳,但绝不强加于人。
(二) 用事实说话,不卑不亢。事实胜于雄辩。谎言腿短,对中国的种种歪曲和诬蔑,在事实面前终究是苍白无力的。事实是生动感人的,因而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对外交流时,国内的进步和成就是有效交流的基础。
(三) 掌握分寸,留有余地。事物是辩证的,有进步就有落后,有成绩就有缺点,西方人一般习惯实事求是,不喜欢过于夸张,把话说得太满,容易造成被动。
(四) 报喜也报忧。报忧不是为了揭露,而是为了解疑释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缺点和困难是极其自然的。我们不必回避,更不必觉得理亏。这符合辩证法,也符合科学发展观。
(五) 寻找最好的切入点。从共识(相同或相似的兴趣和利益)出发,根据对象的特点和所涉及的问题,设计谈话的角度(正面、侧面还是反面,有时还要由小见大、一滴水见太阳)和谈话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六) 有来有往,及时取得反馈。不仅要向对方介绍中国,有时还要主动询问对方国家的情况,而不是表现出对别人不感兴趣。交流是双向的,有来有往,这样对方才会感到亲切,因而彼此更容易沟通。一次谈话或发言的结果如何,不能全凭自己主观的感觉,要尽可能取得反馈,才能客观地作出判断。通过反复实践,逐步积累跨文化交流的本领。
(七) 要有幽默感、人情味、故事性。谈话最好能用含有人情味的故事作为开场白,之后加点幽默,有时还可以说个笑话或开个玩笑。这类表达方式是西方人所喜闻乐见的。
“知行合一”,在比较充分地了解了中西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差异之后,我们当代翻译人员要真正掌握如何克服中西文化交流障碍,就必须投身实践,在翻译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新的智慧,“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吾辈任重,需摒弃浮躁,上下求索!

中西节曰比较的调查报告600字
答:西方:增加了向亲朋好友表情达意的机会;增加了娱乐开销;减少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极少部分认为,没有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而已;很好,有假期。五.分析 (一)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自古就有对外的各方面交流,尤其在文化领域更是对世界各国产...

中西方传统节日差异?
答:四、中西节日礼仪差异在宴席上所反映的性格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 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 任何一个节日宴席, 不管是什么目的, 都只会有一种形式, 就是大家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 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享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中心, 它既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

请问目前国内外有关节日文化差异研究的观点主要有哪些
答:摘要: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节日及其习俗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祈求自身吉祥幸福,节日习俗以吃喝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并通过饮食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缅怀上帝、求其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

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和习俗差异
答:1、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人们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地变化规律,总结出时令。2、 中西方节日文化中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也源于中西方的不同...

文化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
答: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也源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取向:礼仪和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反映华夏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这种礼治思想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强调个体的义务,崇尚个体服从集体,因此中国节日注重的是节庆活动中的集体参与。西方文化中的“法”是反映西方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法”是从社会...

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答:4.圣诞节与春节的相同之处 春节与圣诞两者不同的起源和庆祝方式,作为各自节日文化中的领军,春节与圣诞有着相同的地方。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4],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 5.圣诞节的盛行,春节的淡化 城市里,校园间,圣诞节的气氛...

关于‘中外传统节日及其发展’的 研究性学习实验报告
答:(6) 研究课题意义 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底蕴深厚,许多方面我们了解的都不够,传统的节日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传承和发展的。然而辨证地来看,传统文化之中不乏粗劣的成分,传统的节日文化也有拖沓冗长的地方。再者,一味排斥外来文化也是不理智的做法,不管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

浅析西方节日对中国的影响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写
答:我们在接收外来文化、文明的时候不能把我们自己本身的传统遗弃,而是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摒弃掉传统节日中糟粕的东西,在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前提下,去感受、迎接西方节日的氛围,而不是一味地跟风,追求所谓的时尚。时下流行过“洋节”,研究其流行的原因、背景以及一些现实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

国内大学什么专业是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啊?多谢高手回答。
答:中西方文化差异大概体现在:饮食观念 对色彩的认识 思维方式 大概就这几个方面,相关的专业就会有研究吧,尤其是色彩的美术可能会研究的比较多。下面的是一些资料可以不看:饮食观念 欧洲人都说世界上有三大美食,每一个版本里都有中国和法国的,只有关于第三家却说法不一,有说是意大利的,也有说是...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
答:这些节令不仅指导古代农业,还深深融入民族风俗和文化中,部分节气演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如元旦、立春等。西方节日则大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早期节日企盼丰收,基督教普及后,圣诞节、复活节等成为重要节日,并逐渐成为世界性节日。2. 中西方节日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中国节日强调“礼”,体现了集体...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