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二数学试卷答案

浦东新区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七年级下数学)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
1、4;
2、16;
3、

4、8;
5、

6、-3;
7、2;
8、

9、3;
10、3;
11、75;
12、

13、AO=BO(或∠A=∠B;∠APO=∠BPO);
14、70°或20°.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5、A;
16、D;
17、C;
18、C.
三、(本大题共4题,每题6分,满分24分)
19、解:原式=


20、
解:原式=


21、∠ABD=∠ADB.等边对等角.
∠ABD.∠ADB.等式性质.∠CBD=∠CDB
22、解:设∠A、∠B、∠C的外角分别为∠1=
度、∠2=
度、∠3=

因为∠1、∠2、∠3是△ABC的三个外角,
所以
.
解得
所以∠1=160°、∠2=120°、∠3=80°
因为∠A+∠1=180°,
所以∠A=80°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23题8分,24题9分,25题7分,26题12分,满分36分)
23、(1)、(2)画图略
(3)因为直线a与b的夹角为35°,
所以∠β=35°
将直线a与c的夹角记为∠1.
因为c∥b,
所以∠1=∠β=35°
因为PM⊥a,
所以∠PMN=90°
因为∠1+∠P+∠PMN=180°,
所以∠P=55°
24、(1)解:因为BD平分∠ABC,(已知)
所以∠ABD=∠DBC.(角平分线定义)
因为BC=CD,(已知)
所以∠DBC=∠D.(等边对等角)
所以∠ABD
=∠D.(等量代换)
所以CD∥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D是∠ACE的角平分线.
因为CD∥AB,
所以∠DCE
=∠AB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D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AC=BC,(已知)
所以∠A
=∠ABE.(等边对等角)
所以∠ACD
=∠DCE.(等量代换)
即CD是∠ACE的角平分线.
25、(1)(―3,4);(2)(3,―4);(5,0);(3)20;(4)无数.
(5)(0,4)或(0,―4)
26、解:(1)△ABD≌△ACE.
因为△ABC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AB=AC,∠BAC=90°.
同理AD=AE,∠EAD=90°.
所以∠BAC=∠EAD.
所以∠BAC+∠CAD=∠EAD+∠CAD.
即∠BAD=∠CAE.
在△ABD和△ACE中,
所以△ABD≌△ACE.
(2)可证得△ABD≌△ACE,
所以∠ADB=∠AE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因为∠ACE=∠DCF,(对顶角相等)
∠ADB+∠DCF+∠EFD=180°,(三角形内角和180°)
∠AEC+∠ACE
+∠EAC=180°,(三角形内角和180°)
所以∠EAC=∠EFD.
因为∠BAC=90°,
所以∠EAC=90°.
所以∠EFD=90°.
所以BD⊥EC.
(垂直定义)
(3)①图略.
②BD=EC
,BD⊥EC.
③存在.

七年级数学


文档编号:
SC72PD10

4
页第
1



浦东新区
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七年级
(
初一年级
)
数学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20
分)
2011.6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2
分)
(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
下列实数中,有理数是





























(
位数无限,
且相邻的两个

2

之间

5

的个数依次增加一个
)




















.

2.
无理数


的值在





























0

1
之间;


1

2
之间;


2

3
之间;


3

4
之间
.
3.
如图
,

1

是同位角的是































.
4.


为互相垂直的直线



外一点,过点

分别画直线





使





,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5.
下列句子中,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有一个角是
50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腰长都是
6cm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
50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边长都是
6cm
的两个等边三角形
.
6.
如图,在
ABC

中,




36
A







分别是
ABC



BCD

的角平分线,那么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2
个;


3
个;


4
个;


5

.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12
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6
分)

7. 9
的平方根是
_________________.
8.
计算:
1
3
8

____________.
9.
计算:






______________.
10.
根据浦东新区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浦东新区常住人口为
5 044 430
人,
数字
5
044
430
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
3
个有效数字)
.
11.
数轴上点



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









那么



两点间的距离为
________.


3
题图
1
E
D
C
B
A

6
题图
E
D
C
B
A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七年级数学


文档编号:
SC72PD10

4
页第
2



12.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较大的角度为
130

,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夹角是
_______________

.
13.
如图,直线

,点



位于直线

上,点





于直线

上,且



1:2,
如果
ABC

的面积为
5


那么
BCD

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_.
14.

ABC

中,
如果
30
B




45
C




那么按角分类,
ABC


________
三角形
.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3
(
2,
5)
M

在第
_____________
象限
.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1,
3)
P
m
m



y
轴上,那么点
P
的坐标是
_________.
17.
已知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
2

0



2

4

,以
A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O


等,点
P

O
不重合,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__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已知
ABC

中,
AB

AC

AD
BC





ABC

的周长为
32cm

ADC

的周长为
24cm


那么底边

上的中线为
_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题,每小题
6
分,满分
24
分)

19.
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0.
利用幂的性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5
6
2
15)
3
15




1
1
1
2
6
3
3
(2
)
3
6





解:

解:




21.
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
1
0
2
1
3
3
27
(
3
2)
3












.
解:





22.
阅读并填空:如图,已知在
ABC

中,
AB

AC
,点
D

E
在边
BC
上,且
AD

AE.
试说明
BD

CE
的理由
.
解:因为
AB

AC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边对等角)
.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AED
ADE



(等边对等角)
.

ABE


ACD

中,

b
a
A
D
C
B

13
题图
A
D
C
B

18
题图

22
题图
E
D
C
B
A


七年级数学


文档编号:
SC72PD10

4
页第
3



_____________,
,
.
AED
ADE
AB
AC










所以
ABE


ACD


_______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式性质)
.

BD

CE.

四、解答题

(本大题共
3
题,其中第
23

8
分,第
24

25
题,每题
10
分,满分
28
分)

23.
如图,已知



交于点

,且点



的中点,

,请说明点



的中点的
理由
.






24.
已知点
A
的坐标为

3

2


设点
A
关于
y
轴对称点为
B


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C


A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得点
D.

1
)点
B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



C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

D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点
A

B

C

D



3
)顺次联结点
A

B

C

D
,那么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


25.
已知
ABC

中,
70
A




BP

ABC

的平分线,
CP

ACD

的平分线
.

1
)如图
1
,求
P

的度数;


2
)过点
P

EF//BC
与边
AB

AC
分别交于点
E

F
(如图
2

,判断线段
BE

E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O

23
题图
D
C
B
A
1
1
O
x
y

24
题图

25



2
P
F
D
E
C
B
A
P

25



1
D
C
B
A

1.若点A(1,0)在直线ax+y-1=0上,则实数a的值为1

2.若i表示虚数单位,则i-2010= -1

上面是题目+答案主要是看试卷对不对上 以下就直接发答案了

3. 2x-y-1=0

4. 0<a<2

5.  3 

6. 16

7. 3

8. (x-1)2+(y-1)^2=1

9. 0或 1/2 

10. x±2y=0

11. 12

12. .

13. D

14. C

15. B

16.B

17.

18.

19.

20.

21

其他的是大题 你可以+百度叫我我发给你 这的公式不能显示  图片是12题的



求(浦东新区2011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化学\浦东新区2010第一学期期末高二生...
答:2H2 + O2 2H2O 50所述 = X = 50(摩尔) (略)冒气泡e红色控制实验 </ E在体外的更高的温度,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环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2012-01-06 浦东新区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高二化学试卷 1 2013-01-17 浦东新区201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

上海新光明张老师高二暑假高三数学补课班介绍!
答:应部分高二学生家长要求,今年暑假将增设一个 2010届 暑假 高三数学 基础班 ,从高一基础部分提前开始一轮复习。把握暑假唯一可以“ ben 鸟先飞”的机会,弥补曾经丢弃的,追寻将来的成功,更自信的迎接高三的紧张学习生活。招生对象:上海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闸北区、浦东新区等各区2010届高考学生(...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的师资力量
答:师资概况:学校拥有一支充满朝气、敢于挑战、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级教师占57%,本科学历占60%。市后备名师2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8名,署骨干教师8名,校骨干教师35名。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第几梯队
答: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是第二梯队。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第二中心小学位于浦东新区洋泾板块,是浦东新区排在第二梯队的公办小学,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创始于1889年,原名杨家渡小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地址
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地址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伴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断成长的一所新型大学。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1984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所以“工业大学”命名的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深耕内涵发展。学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邮编
答:具体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其邮编201209中的“20”代表上海市,“12”代表浦东新区,“09”则代表学校所在的特定区域。这个邮编不仅对于寄送邮件、包裹等物品非常重要,也是学校在对外交流、招生宣传等方面的重要标识之一。综上所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邮编是201209。无论是...

上海市浦东新区预备年级第二学期考卷
答:上海市浦东新区预备年级第二学期考卷 5 语文数学英语都要全套要有答案(大于等于2004年的)悬赏我会追加的看你的题目最少20分!到200不等!!... 语文数学英语都要 全套 要有答案 (大于等于2004年的)悬赏我会追加的 看你的题目 最少20分!到200不等!! 展开  我来答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怎么样
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很好的工科类一本高校。学校的区位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金海路校区地处上海浦东金桥,紧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毗邻,占地近800亩,校舍面积近40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6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的获得荣誉
答: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近年来,学校办学成绩卓著,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基地、新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区双语教学试点学校、新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新区语文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德育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并荣获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为什么老交钱
答:第一,可能是学校有各种的费用要交,比如老师要求买的练习册,学习报,或者是班级管理等费用。第二,可能是小学的老师或者校长乱收费,这种行为属于违法,现在我家也在治理这种问题。第三,可能是您的孩子,为了增加自己的零用钱,谎报或多报学校要交的钱数。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