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之战让日本臣服了九百年吗?为何?

~

663年,唐高宗派军援助新罗,与百济、倭国联军大战白江口,最终唐新联军取得了这次白江口之战的胜利。

此次战争影响深远,倭国方面很长时间内不敢再主动和中原国家开战,并积极派遣使者来中原朝廷学习,但并不能说白江口战争的胜利让日本从663年直到1592年臣服了900多年。

唐初时有三个不同的国家占据朝鲜半岛,以高句丽实力最强,并且和中原国家敌对,而百济依附高句丽,新罗与中原交好,两国经常攻打新罗。

663年,新罗被攻下数座城池后,向唐廷求救,唐朝派军出征朝鲜半岛。

唐军没有选择直接去救援新罗,而是运用了逐一击破的方法,先攻打百济。战争最后,趁乱自立的百济王次子扶余泰投降,百济王扶余义慈以及太子扶余隆等其他一些王室成员被俘

攻破百济后,唐军主力回国,义慈堂弟扶余福信见状出尔反尔,投降后又支持义慈第五子扶余丰反叛,百济集结余军包围了留守百济的部分唐军。唐廷派遣本朝援军和新罗一起并纤誉联军救援,百济军不敌联军攻势,退守任孝城。

后刘仁轨直趋白江口,准备一举击破残军余下城池,百济向日本求援。刘仁轨水军一万三千余人、船170余艘先至白江口,倭国水军四万两千余人、船400余艘很快也驶至白江口,战争一触即发。

唐军虽在士兵和战船数量上处于劣势,但船高而坚,设计精良,而日本船只则相对落后。唐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倭军团团围住,其船只过多而相互碰撞,无法灵活作战,士兵大乱。唐军连续发火箭攻击倭军400只战船,烟火赤红于海上,日军大败。

白江口之战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内让日本臣服,不敢再不尊挑衅中原国家,但600多年后,元朝的建立打破了这一局面。1264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分别于1266年和1268年派遣使者到日本希望与日本通好,并望其和高丽一样臣服新朝,但日本方面拒不听从。

此后忽必烈或通过高丽传达或自派使者访日,持续和日本沟通并以战相胁都未使当时的日本臣服,其反而着力加强了军事防御,打算与元朝抗争到底。

1274年忽必烈发动对当时日本的战争,元军作战勇猛,武器先进,日本最初伤亡惨重。但元军不擅长山地作战,且日军抵抗意志坚定,元军损失也不小,再加上台风袭击了很多元军战船,元军仓惶撤退。

此后日本两次下令斩杀元朝来使,忽必烈震怒,但当时元军不宜再多拉战线,只得暗中筹划再次攻日。忽必烈在1279年攻灭了南宋,中原再无大的后顾之忧,竖侍处理了其它事情后,再加上此前隐忍多时,不久便在1281年发动了对日本的第二次入侵。但日军顽强抵抗,借助各方面优势,最后大挫元军,第二次征日失败,此后忽必烈因为其它战争和国绝段力等问题未再继续对日作战。

1592年(明万历年间),即白江口之战900多年后,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于四月开展了对朝战争,明朝也对日本开战。因为之前有了中间元日战争的插曲,所以不能说白江口之战后日本臣服了900多年。



白江口之战,也称白村岩庆江之战,此战是中日两国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历史上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可以说它事实上奠定了此后900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粗困握格局。从663年白江口之战,到1592年的明朝抗击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期间整整相隔900余年尺枣,在此期间,事实上日本国确实不敢大规模挑战东方大国的权威,白江口之战,确实打痛了日本的军人,提到此战,他们就有畏惧感,不敢轻言战端

白江口之战是在公元663年(中国唐朝元朔三年)打响的,处于唐高宗李治执政的中期公园645年,昌液唐太宗李世民讨伐高句丽,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日本渗透朝鲜半岛以来攻击中国。
公元660年,当时日军开始侵占韩国釜山一带,以此为跳板,想来妄图占领朝鲜半岛,当时的朝鲜半岛处于三国鼎立,也就是高句丽新罗百济。类似于中国魏晋南北朝的魏蜀吴三国和齐周陈三国。公元663年8月26日,白江口之战打响,唐朝和新罗联军共同打败侵占韩国锦江入海口的日军,当时中韩双方联军有两万三千多人,打败日军4万人 当时日本国内也发生了政权更迭,天智天皇竖世上任之后,主动与中国唐朝修好,在唐高宗中后期一直到武则天时期共派遣10多批遣唐使,进行友好交流合作。从唐朝中早期到宋朝灭亡(1280年前)日本一直很崇拜中国的发展成就,后来元日战争因为台风原因遭到失败,明初朱元璋时期曾耐纤物经想攻打日本,但是后来朱元璋发表不征之国名单,直到1592年,明朝中晚期才开始觊觎中国。让日本服气了九百年确实是事实。
1645年中国清朝政府成立后,一直到1890年以前,长达245年,日本也不敢对我们怎么样。
从古至今,中日双方打了五次,第一次是白江口之战 打出中日双方900年相对意义和平。
第二次是1570年以后的戚继光抗倭(不是日本正规军只是海盗)丰城秀吉侵占朝鲜被明朝打败。
第三次是1895年甲午海战
第四次是日本侵占青岛(一战时期)
第五次就是离我们最近的抗日战争,打了14年。

白江口之战,彻底把兆山日本打服了,他们的海军基本上覆灭,海军的技磨猜搜术全面的碾压他们,从此以后就瞎历惧怕中国人,他们也是学习西方的一些制度,才发达起来。

这是我国和日本之间的第一次战争。从白江口之战到丰臣秀吉入侵朝码兆鲜隔了九百多年的时间,日本畏惧于白江口之战那时我国的实陵顷力,不不敢再次迟汪租轻举妄动。

白江口海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答:本次战争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线开展的第一次对战,都是东北亚地域已经知道比较早的一次具备全球性的战争。而这一战却让倭国真真正正意识到和唐朝的差别,此后向唐代派谴唐学习培训。尽管白江口对决以往了这么多年时长,但依然留给我们许多实际意义,最关键一个就是,应对日本人,仅有完全辗压她们,...

白江口之战是怎样的?
答: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近一千年间,日本未敢再对中国开战。为何大唐白江口战役之后,不乘胜追击,并吞并日本呢?第一,日本真正的被打怕了。白江口之战后,日本是痛彻前非,深知...

白江口之战,日本为何敢招惹强大的唐朝?
答:白江口之战,奠定了东亚千年格局,直到明朝万历时期,日本才敢于再度进攻中国!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战之后,日本立即“睁眼看世界”,多次派出了“遣唐使”,全方位学习模仿唐朝!所以,如今日本的唐文化非常发达!西元1592年,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于是进攻朝鲜半岛!这一战分两个阶段,...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海战有哪一些?
答:近代史上的淮海战役应该算是著名的一场海战吧。

白江口之战是、
答:中国与日本是两个仅一水之隔的国家,可是这两个国家之间冲突却远比其它邻国要厉害得多。从古到今,两国已经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最早的一次中日战争发生在唐朝初期。这次被称为“白江之战”的战斗以中国军队完胜告终。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

唐朝时,唐朝曾以压倒性优势将日本打服,是哪次战争?
答:开始出兵帮助高句丽打新罗和百济,这时候新罗的老大哥唐朝听说了此消息,心中嗤笑不已,然后不慌不忙的派出了当时的文官刘仁轨。这时候的大唐属于一种超级大国,根本就没有将日本放在眼里,最终刘仁轨也是不负众望,打败日本出征兵,这就是唐朝时期的以压倒性优势将日本打服的战争——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日本为什么会输?那个时候是中国哪个皇帝?
答:中国是唐高宗 日本刚刚在中大兄皇子(日后的天智天皇)的领导下推行“大化改新”,刚刚迈入“律令国家”的行列,甲兵装备都还在初级阶段,不过是由各地豪族纠合起的乌合之众,对上装备精良又久经战阵的唐军,自然是落于下风。

白江口之战唐朝能够大胜日本,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答:白江口之战是大唐与倭国在白江口发生的一场水战,这也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第一次战争。这次战争让日本心服口服的向大唐低头学习,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唐络绎不绝的遣唐使,对未来几百年中日关系的和睦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是高句丽,...

求历史上海战~!(要详细)
答: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露梁海战(1598年)露梁海战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

历史上真正让日本人臣服的是隋朝是吗?
答:第五和第六次为第二期,这两次规模和航线与第一期差不多,但其政治意义十分突出,不同于一般遣唐使活动。因663年,唐、日在朝鲜进行了白江口之战,日本失败,撤回军队,并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次年唐朝的使者郭务悰、刘德高相继来日,故而第五次遣唐使大概是为了送刘德高而派遣的。第六次遣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