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公式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四、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扩展文件; 《会计资料大全》

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便于计算折旧,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月折旧率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度计提折扣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也就是直线法。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总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 

平均工作量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该固定资产当年工作量÷预计总工作量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每期期初净值×2÷预计使用寿命,最后两年考虑净残值并按直线法分摊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