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德?何谓才?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翻译(仅供参考,未必准确):
天所赋予人的是“德”(如自然界的气候、日光雨露等),地所赋予人的是“气”(如地面上的物产)。因此,由于天之德下行与地之气上交,阴阳相结合,使万物化生,人才能生存。人之生命的原始物质,叫做精;男女交媾,两精结合而成的生机,叫做神;随从神气往来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从乎精的先天本能,叫做魄;脱离母体之后,主宰生命活动的,叫做心;心里忆念而未定的,叫做意;主意已考虑决定,叫做志;根据志而反复思考,叫做思;思考范围由近及远,叫做虑;通过考虑后而毅然处理,叫做智。

很多人不懂“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这句话否定或贬损女性。等等诸如此类的理解皆是误解!因为这句话的本意是直指“何谓德”,直指女性在人类社会里所应扮演的一般角色,是一种客观认知。也可以这么说,这句话的本意是直接揭示自然人的内在轮廓——无才,意不在贬损或否定女性。

  现代很多女性,自身条件优越,事业又成功,要什么有什么,可她们就是不幸福。为什么不幸福呢?原因固然很多,而师弟只认为她们没有正确认识“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清楚或者不愿意接受女性所应扮演的一般角色。这就好比唱戏一样,因为她不喜欢这个角色,所以“撂挑子”了。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女性之所以不幸福,往往缘于她们严重偏离了一般角色,却深深着迷于特殊角色。试想,一般角色本来就是人类,特别是女性赖以获得幸福的基石(不是源泉)。如果严重偏离,女性怎能获得幸福呢?事实证明世间只有两种女人生活幸福,一种是真心皈依清净修行的比丘尼,一种是用心经营夫妻关系的贤惠妻子。而这些女性之所以幸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温柔与善良。不信,你可以去观察。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女人幸福的良方,因为这句话直接指出了女性所应扮演的一般角色。任何一个幸福的女人都认同,任何一个排斥的女人都痛苦。什么是德?无才便是德。何谓女性的“德”?女性的德就是自性里本自具足的女子特性,如温柔,贤惠等。在世间,女子发挥女子德性,男子发挥男子德性,才能和谐共处,否则……德是经营家庭以及为人处事的清凉散,而女子德性更是治愈人类心灵创伤的一方良药。


记得采纳我,谢谢

德与才是什么关系?

常见的提法有:

1、上下级关系(“德”统率“才”)

2、“本”和“标”的关系

3、思想和行动的关系(好思想支配好行动)

这三种说法都经不起推敲。

有些人品德甚佳,但是没有什么本事,这岂不成了“强将手下有弱兵”?还有些人品德不好,但非常能干,这岂不成了“弱将手下有强兵”?这只能证明品德领导不了才能,经常“失职”。

如果品德为“本”而才能为“标”,那么品德好的人才能必然高,根深叶茂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至于“好思想支配好行动”,则与“才能”无关。一个人品德好,当然会去做好事,但是这不等于他能做大事,因为干大事需要大才能,这大才能是不能从“好思想”中产生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德主义”,儒家是代表。为了突出道德,儒家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德”和“才”机械地割裂(不割裂无法突出某个侧面),尖锐对立起来,另一件是把“德”抬到压倒一切的地位。

我上面这些话一定会遭到道德家的反对,他们会说我反对德育,或者说我降低德育地位。

可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的是:

割裂“德”与“才”,结果是把德育架空。

把品德作用抬得过高,结果是造成道德虚伪。

所以我说,很多(不是全部)道德家反而是道德的敌人,不管他们主观愿望如何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苟不能的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司马光所说不无道理。用人最理想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但这一标准的选择空间太小,自古以来圣人就是凤毛麟角。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结果还是小人得逞。

因才胜德而失天下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大家熟知的“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李煜,死于他乡的徽宗,还有历史上的隋炀帝,他颇有文才,是个很清醒的亡国之君。这些人,无德不能服天下,其才又不能治天下,亡国在情理之中。

德胜才,就能稳做天下吗?唐高宗为人“正直中和”,不是个昏君。可是,有德无才的他,却是导致唐王朝一度血腥遍野、李氏子孙几乎被杀戮殆尽的根源。他没失天下,是因为他的对手有着相当的理智,有才,而又没有没完全失德。德才兼亡,却只有亡国一条路,那些昏暴之君不用说了,连那颇忠厚的刘禅也不例外。

中国的历史,一向重德轻才。司马光的标准是历史的“正声”,一向为人们所推崇。那么,小人真的不可用、不能用吗?也不尽然。

陈平大家都熟悉,当周勃、灌婴向刘邦告状,说陈平“盗嫂受金”时,魏无知替他辩护:“臣所言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魏无知的辩护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点到了刘邦的要害,刘邦正和项羽争天下,无德也许成不了大事,无才却是绝对打不赢的。基于当时的实际,刘邦首选才。即能容才,又会用才,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历史上有才无德而成大事的例子不少,战国时吴起杀妻求将,苏秦和燕文公夫人私通,管仲贪,都是有才无德之人,但吴起帮弱小的鲁打败了强齐,苏秦以其合从之谋使六国有效的抗击了秦的扩张,管仲帮齐桓公成就霸业,其功劳名载史册。

公开和“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这一论断唱反调的,是曹操。建安十五年,曹操以命令形式公开说:“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成霸世!”建安十九年,他再一次下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有行也!”公开举起了“唯才是举”的旗帜。当蜀和吴人才“捉襟见肘”之时,魏名臣、名将人才辈出,和曹操提倡的这一用人标准有着直接的关系。

愚人百无一用,这是不争的事实;才高德薄的小人,无德,有坏事的可能;但有才,却是成事的资本。把小人弃而不用,于才未免可惜。真正会用人的,在于用其长,抑其短,用其长来帮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带来的危害。

在用人方面,刘邦是绝世高手,他身边即有张良这样的圣人,又有萧何、曹参这样的君子,还有陈平、韩信、英布这样“才胜于德”的小人。韩信贪,英布反,都不是“正直中和”的君子,但刘邦成功的利用了他们,又及时地遏制了他们所带来的危害。在如何使用小人上,刘邦是成功的。

但,用小人是有风险的。小人之才能成事,其德也足以败事,甚至给用他的人带来生命危险。用小人以至亡国亡家的事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有驾御小人的手段。

关于这个道理,中国古代许多人也都做出了精辟的概括,比如孔子的君子小人论、荀子的人才标准论,还有司马光也对德与才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无才无德——废品 有德无才——次品 有才无德——危险品 有德有才——正品

德,就是德。才,即是才。(有点废话)

跪求 辩论赛 德与才哪个更重要 四辩总结陈词
答:首先界定德和才的概念.德就是品德,才就是才华.这个界定里面,要扩大德的内涵,缩小才的外延.简单来讲,要把对方举的才的例子分化掉,告诉他,你举的有一些实际上不是才.那么是什么呢?是"能".才和能的区别自己先搞清楚,举个例子,曹植杨修属于比较有才的,诸葛亮曹操属于比较有能的.界定了概念,下面是...

何为德,请简单说明
答:德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如: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德与才辩论,我方是德比才重要,在攻辩环节提问什么问题?
答:一、何谓才? 才,包括两个方面:1、知识;2、能力。 知识,比较注重思辨,注重宏观,注重大局,注重长远利益与理想,在企业领导管理者身上成份更多。例如领导管理者必须具备多学科的复合型知识做战略规划……等。 能力,比较注重实践,注重微观...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答:也就是无为才自化,清静才自正,具体说就是无为自然,无欲不争,无形自化,无动清静,无强柔弱。“道”并不是指人,也不是指一件东西,而是世界的本真,自然规律。 再来论述何为“德”。 何为“德”就是德性,品德,就是一个人的天性,禀性,就是正直的本心,本性。老子《道德经》中把“德”分为“上德”与“...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答: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呢?
答:道德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文化涵养,从整个社会来说的话,是全体公民的素质的集体表现,包括出善良的表现,人性的一些表现。

何为道德?如何理解?
答: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 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 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

什么是道德???
答:在中国,道德是道与德的结合。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美德是一种修养或习惯。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它的定义,即一个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类,好的选择是它的区别。道德属于伦理范畴。它的主题是人类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类的幸福。道德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或逻辑规律。这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

什么是道德的含义道德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

何为上德、下德?
答:这里的本心就是人在消除了欲望和情感后呈现的一颗真心。也就是菜根谭里面说的:文章做到极处,无有它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它异,只是本然。其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章,能做到恰如其分的恰好,便是最高的德。儒家则把这个恰如其分称为“中庸”。老子认为人要想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必须要...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