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答案

跪求,皖智教育一号卷省城名校2019年中考最后三模123物理化学答案,~

物理有吗?谢谢

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逸对的得3分,不远、多选或选错的均得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石油C.煤D.天然气
【答案】A
【解析】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只有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即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2.“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答案】C
【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则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音色;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冬天大雪纷飞B.桂花香飘满园
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答案】B
【解析】A、冬天大雪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桂花香飘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故B符合题意;
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收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解析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机械运动。
4.下列行为中属于节约用电的是()
A.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B.用电水壶烧水时不盖盖子
C.白天总是用灯光代替自然光照明
D.夏天,房间里长时间设人时空调还一直开着
【答案】A
【解析】
A、为了节约电能,离开教室应随手关灯;故A属于节约用电行为;
B、用电水壶烧水时不盖盖子,由于热散失,会增加电能的消耗,故B不属于节约用电行为;
C、白天光线比较强,还使用灯泡照明,浪费电能,故C不属于节约用电行为;
D、房间里长时间设人时空调还一直开着,浪费电能,故D不属于节约用电行为。
故选:A。
【点评】通过本题让同学们知道节约电能要从我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有意义。
5.美丽的彩虹常能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彩虹的“七色光”属于()
A.水波B.超声波C.次声被D.电磁波
【答案】D
【解析】彩虹的“七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光就是一种电磁波,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可见光的实质,属于基础知识。
6.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A.大气压力B.易拉罐的重力
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D.地面对易拉罐的支持力
【答案】A
【解析】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里的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易拉罐被压扁了。
故选:A。
【点评】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7.各种新材料正在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坚硬的纳米材料一石墨烯,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并有着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下列物体中不适合使用石墨场制作的是()
A.防弹衣B.隔热手套C.电脑元件D.太阳能电池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知石墨烯具有坚硬、透明、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A、防弹衣要求富有弹性,石墨烯的弹性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B、隔热手套要求导热性能差,而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不适合做保温隔热材料,故B符合题意;
C、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快,应用于电脑元件,故C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可用于制造更耐热的太阳能电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给出物理课外知识的材料,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物理知识用材料内容回答问题,在中考中出现在频率较高。
8.小关与同学们去游觉桂林两江四湖,登上游船后,船会下沉一些,那么()A.船的重力将减小 B.水对船的浮力将减小
C.水对船的浮力将增大D.水对船的浮力将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1)同学们登上游船过程中,使船的重力变大,故A错误;
=G,
(2)登上游船过程中,游船一直处于漂浮状态,则F

所以,游船受到的浮力变大,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两种情况下,游船均为漂浮,理解并用好漂浮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9.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
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自行车静止时,同样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
D、把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惯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10.小关在探究磁现象的活动中能够实现的是()
A.用小磁针吸起铜块或铝块
B.用放大镜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
C.用磁铁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
D.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地理北极
【答案】C
【解析】A、小磁针具有磁性,只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不能吸引铜或铝。故A不可能实现;
B、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所以用放大镜也不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故B不可能实现;
C、铜导线制成的轻质螺线管通过电流时,周围会产生磁场。所以用磁铁能够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故C可能实现;
D、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此磁铁的S极。故D不可能实现。
故选:C。
【点评】此类问题需注意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线是人为加上去的,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场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11.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B
【解析】
(1)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D错误;(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根据Q=cm△t知,油的温度升高得快些,故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解释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保持不变的是()

A.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
B.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
C.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差值
D.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乘积
【答案】D
【解析】
AB、由图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并联的总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根据并联电阻的规

律,总电阻变大,由P=可知,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等于电路的总电阻,总电阻变大,则该比值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CD、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示数不变,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差值等于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所以该差值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因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不变,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乘积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规律、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电路的识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具16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3.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解析】
所谓电动机,即通电能动,故是消耗电能产生机械能,即它就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电;机械。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一道基础题。
14.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成“t”)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2)中学生小超的质最大约是50kg。
【解析】(1)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
(2)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
故答案为:(1)g;(2)kg。
【点评】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15.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0~10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解析】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由图知此刻度尺的量程为0~10cm;
(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应该读到0.01cm,故
记录结果为5.170cm,是错误的,应读作5.17cm。
故答案为:0~10;不正确。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以及长度测量数据分析及处理,知道长度测量记录的注意事项、认真分析数据即可正确解题。
16.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噪声(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隔声(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解析】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休息,故属于噪声;
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属于隔声减弱噪声的干扰。故答案为:噪声;隔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
17.如图所示,“武江烟雨”是难得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放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点评】此题考查了露的形成是何种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18.在体育考试中,小超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连如图所示。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忽略空气阻力,球的机械能不变(均选填“增加”、“不变”“减小”)。


【解析】实心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降低,所以动能变大,势能变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减小;不变。
【点评】能根据本题中所描述的抛出情况,结合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判断球的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是解析的关键。
19.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解析】
由图象知两车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超家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关家车,所以小超家车的速度大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大于。
【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的大小比较、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和惯性的影响因素,读懂图象含义,从图象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是解析此类问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一段粗细、质量均匀的蜡块,重为G1,长为L,与一重为G2的铁块通过轻质细绳相连,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0,则蜡块和铁块所受水的浮力F浮=G1+G2,若多次截掉蜡块露出水面的部分,直到蜡块上表面与水面恰好相平,此

即:ρ
水g(×+﹣)
=G1+G2,所以,L1=L﹣L0。
故答案为:G1+G2;L﹣L0。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物体的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要把握两点:①蜡块与铁块通过轻质细绳相连,整立漂浮在水面上时是漂浮,浮力等于总重力;②蜡块上表面与水面恰好相平时是悬浮,浮力等于重力。注意两状态下的浮力不相同。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1、22题各2分,21题5分、24题6分,25题9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1.请画出在图中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

【解析】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
由于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能力,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2.如图所示,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AO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OB射出图中,ON是∠AOB的角平分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α。

1.C。   2.B。   3.D。   4.C。   5.C。   6.A。

7.D。   8.C。   

9.(1)高;         (2)其他形式;        (3)4。  

10.(4)静;        (5)形状;            (6)惯性。

11.(7)小于;      (8)静止;            (9)不变。  

12.(10)连通器;   (11)4.2×104;        (12)热传递。   

13.(13)5;        (14)0.5;             (15)6。   

14.(16)0.05;     (17)相反;            (18)小于。

15.(19)一定不;   (20)R1断路或R1与R2都断路。   

16.(21)上升;(22)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力可使物体发生形变、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路的通路和断路等

   

19. F浮=ρ液V排g =ρ液V物g                                   

   =1.0×103千克/米3×1×10-3米3×9.8牛/千克 =9.8牛                                  

 

 20. F1 L1=F2 L2                              

  F1×0.3米=300牛×0.2米                  

            F1=200牛                                      


21.①R1=U1/I =2伏/0.4安  =5欧     

       ②W1=U1 It =2伏×0.4安×10秒 =8焦   

       ③Imax=Umax/ R1=8伏/5欧=1.6安        

          Imin=U1min/ R1=(Umin-U2max)/ R1=(4伏-3伏)/5欧=0.2安   

 

   

22.①p水=ρ水gh水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 =1960帕   

       ②F容=pS=1.4×103帕×1×10-2米2 =14牛  

       ③当容器内原来装满水,且物体密度为0.6ρ水~ρ水时,

             △p最小=0 

        当放入物体后,容器内水未溢出,且物体密度为6ρ水,容器面积为S时

            △p最大=G/S=12ρ水g×10-3米3/S       

   (说明:ρ水g数字代入也可)

     

   

23.(1)力;(2)同侧;(3)天平;(4)等臂。

   

24.(5)竖直;(6)像的位置;(7)光屏(写白纸也可);(8)焦距;(9)高度。

 

25.①(10)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因为电压表示数为7.5伏,而小灯发光偏暗,故不测小灯,电流表示数为0.3安,电压与电流比值为25欧,大于变阻器最大阻值,故不测变阻器,测的是电源电压;

  ②(11)0.45;

  ③(12)1;(13)12.5。

   

26.①(14)2.37×10-3;

       ②(15)雨滴下落速度相同;(16)所受空气阻力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③(17)3与4与5;

       ④(18)2。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