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句子赏析的方法?赏析时要不要翻译句子?

古诗词赏析到底是什么?(翻译?情感?还是对字词的理解?)~

更多的是翻译,让你理解当时的情景,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然后就是情感的把握,诗人是什么样的心情,以古论今还是接物抒情。当然 也有特殊字的解释,比如通假字,怎样理解,对字词的解释难以达到诗人原汁原味的意境,所以古诗词还是在于回归本体。

翻译与赏析古诗是一门学问,掌握到了其中的精髓,那么在阅读古诗时就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翻译需要掌握一定文学功底和历史考证能力,并懂得查阅工具书。
1《赠内》·徐悱
日暮想青阳,蹑履出椒房。
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
不见可怜影,空馀黼帐香。
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
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
聊因一书札,以代九回肠。
2翻译需要掌握一定文学功底和历史考证能力,并懂得查阅工具书。
这是翻译古诗最起码要掌握的能力。如果看到这首《赠内》就一片茫然了,那么翻译根本无法继续。因而日常的积累十分重要,不然书到用时方恨少。
为什么说还得掌握一定历史考证能力呢?因为有时候一些诗人喜欢文辞欺人。顾炎武曾在《日知录·卷十九》斥责说“古来以文辞欺人者,莫若谢灵运,次则王维”。因而文辞欺人是存在的,在判断诗人语言所表述情感及内容的真实性时还需要从历史和现实出发。
在翻译古诗时讲究一字一词整体翻译,都不能落下,因而《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就成了很好的翻译工具了。
3翻译重在求实与注重诗人情感。
翻译重在求实,也即是需要一字一句的翻译,但是也可根据需要去掉诗中的枝蔓,留下诗的本质。还重在找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把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所过一首诗连诗人情感状况是怎样都不能摸清楚,翻译出来的意思必然和诗人原意大相径庭。
如:日暮想青阳,蹑履出椒房。
“青阳”,同“清扬”——今日得睹清扬、喜不自胜,它本是形容女子容貌清秀,但是只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诗人夫妇间你侬我侬的情感,后又有“可怜影”来佐证这一观点,所以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诗人的这种情绪。
4,赏析需要综合诗人情感状态。
“锦荐”“玉床”“黼帐”,这三个词的作用在诗中都是对比,但是前两个的“锦”字与“玉”字不该翻译出,而“黼”字却需要翻译出。为什么呢?因为“网虫”“游尘”给人的意象是“淡”,并且此时描述的是屋内的环境,所以翻译时需要翻译出悲伤的感觉。而“黼”字之所以翻译出来则是因为诗中此刻表现的是诗人的“情”,“情”是有色彩的,色彩又有浓淡,“不见可怜影”给人一种“极淡”的感觉,所以为了表达诗人心中“极悲”的情感就需要用“极浓”的色彩来反衬。
5,赏析古诗时要懂得批评。
留存下来的古诗至少也有十万首以上,难道古人写的这些诗写的都很好吗?如何达到既能赏析又能批评的境界?其一,至少会写古诗。其二,可以多看看诗词。

太多了,随便一搜就是,下次自己先搜一搜吧。可翻可不翻吧,个人习惯翻个大概。有些重要的词是要翻的

古诗词鉴赏技巧
  考点: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
  “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
  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
  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
  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
  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
  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影疏淡,幽香缕缕,梅花神态活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
  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A、词类活用
  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B、互文见义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C、倒装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
  D、省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2、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
  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借鉴于: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9081059.html

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四大步骤
答:1.文字符号入手 从文字符号入手在古诗词中,文字往往可以给人以最直观的印象。这时就要求学生对待古诗词要仔细阅读,在文字上下一番功夫,不漏过标题、注释等任何一个可能带有提示信息的关键字词。整体去感知诗词,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主旨。2.合理想象到感悟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情谊...

如何学好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五步鉴赏法”?
答:五步鉴赏法”?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应该根据一定的程序来,循序渐进,还要掌握其中的技巧,下面我们具体来解释一下。我们都知道,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就有接触过古诗词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从小就开始别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知识量,提高我们个人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能够陶冶...

语文古诗词鉴赏中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赋、比、兴,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抑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全部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

语文古诗词鉴赏中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1)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

古诗句子赏析方法
答:赏析方法:1、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2、点明该词运用叠音的手法。3、展开联想或想象,描述该词所在诗句的内容或景象。4、分析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景物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点明富有韵律感(音律美),增强了表达效果。常见古代诗词的六种...

诗歌鉴赏赏析句子步骤
答:2.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3.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

诗词赏析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3.鉴赏作品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

古诗鉴赏的方法
答:2.不论它问什么,最好都把它问的那句话用散文化的语言(就是优美一点的现代汉语)译一遍.3.接下来开始解释它问的问题:a如果它问你词语的意思.就要即答该词语的原意,又要答它在诗词中的意思.b如果它问你句子的意思,那你就直译一遍后,还要说它表达了什么思想和感情.c如果它问的是表达方式或技巧之类...

古诗词赏析的方法
答:古诗词赏析方法 1、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2、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

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答:近年来,诗词赏析题已成为许多省市中考语文出题的最爱。做这类试题,考生除了真正熟练掌握诗歌的内涵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现把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