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进行财务分析?以及如何选取数据?

如何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进行分析?~

  可从三张报表的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与经营状况:
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有一下指标:
  1.营运资本配置能力=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人们一般认为生产型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预付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
  4.现金比率=现金资产/流动负债(现金资产包括货币现金和金融资产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比率
  还是要具体分析以上指标,比一定越大越好,有些指标的变现能力不是很好比如说存货还有一些一年内到期的资产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要注意的是,从长期来看,不管是短期负债还是长期负债,都是要进行偿还的,所以此处的偿债能力应以企业的总负债为偿还对象)主要有以下指标:
  1.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可以衡量企业的举债能力和偿债能力)
  2.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每一元股东权益借入的债务额)
  3.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经过变换可以知道若已知其中任何一项指标都可计算另一项的,而且三者是同向变动的)
  4.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利息费用+税收,一般一、利息费用就是财务费用,其他指标另作考虑)
  5.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利息费用(这个指标以实际收入为保障,比以上的指标更为可靠一点)
  6.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总债务
  7.长期资本债务比=长期资本/总债务
  三。营运能力(主要是衡量企业管理资产管理效益的财务比率)以各种周转率作为指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为了便于计算,各种周转率的分母可用用销售收入
  四。盈利能力。涉及到了杜邦分析体。具体的可在网上进行查阅。。。。。

会计核算设置的资金来源科目有:“基建拨款”、“项目资本”、“资本公积”、“企业债券资金”、“基建投资借款”、“上级拨人投资借款”、“上级拨入资金借款”、“其他借款”、“待冲基建支出”、“留成收人”以及结算资金中的应付款项等。分析的话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你可以把财管第二章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讲义看一下。资产负债表(theBalance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一: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予以适当的排列编制而成。三: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它是一张揭示企业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四: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做的财务分析
(一)游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你就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项目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二)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项目,尤其是期初与期末数据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帐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项目等。例如,企业应收帐款过多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再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着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对一些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时,还要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就房地产企业而言,如该企业拥有较多的存货,意味着企业有可能存在着较多的、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基地和项目,一旦这些项目完工,将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三)对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如净资产比率;直接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取得,如销售利润率;同时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应收帐款周转率;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帐簿记录,如利息支付能力。
在此主要介绍第一种情况中几项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及其意义。
1、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3)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2、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2)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
(3)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人们都用这个比率来予以测试,因此该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3、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主要有: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 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该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价的合理与否。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但是这应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区分,因为,每股净资产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股票发行时取得较高的溢价所致。
(四)在以上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这些指标是单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你能够以综合、联系的眼光进行分析和评价,因为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指标的高低往往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矛盾。如企业净资产比率很高,说明其偿还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就反映出其财务结构不尽合理。你的目的不同,对这些信息的评价亦会有所不同,如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财力结构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债权人的身份出现,他就会非常关心该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最后还须说明的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仅仅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信息,因此你要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必须结合财务报告中的其它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来编制,主要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之后的净收益。通过利润表,我们一般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的成功程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报酬。
利润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及费用,说明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或亏损数额,据以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管理业绩;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财务成果的来源,说明公司的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利润表进行分析,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收入项目分析。公司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也可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取租金与利息等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公司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记入收入账的包括当期收讫的现金收入,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账面价值入账。 2、费用项目分析。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扣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盈利。所以分析费用项目时,应首先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确认费用应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等。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费用要查明原因。同时对费用的各个项目进行分析,看看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看利润表时要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附注结合起来。会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是对会计报表的补充说明,也是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真实程度的依据或线索。

公司报表怎么分析
答:公司报表分析就是针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分别进行相关分析。\x0d\x0a\x0d\x0a一、资产负债表分析\x0d\x0a1)打开资产负债表后,首先浏览资产总额,结合利润表中的销售额和统计指标中的从业人数,判断企业的经营规模,单从资产总额方面考虑,4亿元以上为大型,4000万元以下为小型,介于二者之间为...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怎么核对
答: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核对:工具/原料:记账软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1、打开并登录记账软件。2、分别导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3、打开资产负债表,找到“未分配利润”项目,计算“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得出金额A。4、打开利润表,找到“净利润”项目,取“本年累计额”,得出金额B。5、核对A与B...

做出来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做完后分别要怎样核对正确性_百 ...
答:1,先输入利润表,利润表净利润与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与年初差额相等。2: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说你也知道吧。3: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如何根据科目余额表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答:\x0d\x0a2、利润表是根据损益类会计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的。 \x0d\x0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为收付实现制,编制基础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x0d\x0a4、它们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x0d\x0a(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x0d\x0a(2)资产负债...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自编制基础是什么?
答:而中国的表结构一般是左右结构的,就是将表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将资产放在表的左边部分,右边的上半部分放负债,下半部分是权益。但无论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只要是资产负债表,都依据资产等于负债加权益这个公式进行编制的。从利润表的结构来看,表的项目分为五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主营业务...

利润表调整了资产负债表该怎样调整?未分配利润要变动吗?
答:资产类科目实际已经增加了,少结转成本,存货剩的就多,这样一来资产负债表仍是平的。由于利润表已做改动,因此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数也是需要做相应变动的,然后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修改资产或者负债。企业对以前年度多计或少计的重大盈亏数额进行调整时,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一...

如何进行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查
答:(二)针对财务会计报表间勾稽关系进行初步审核。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四者之间科目对应关系的审核。 如对“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勾稽关系进行审核。 对“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部分...

怎么检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平不平?
答:这是检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平衡关系的。资产负债表不平一般先查科目汇总表平不平;科目汇总表平的话资产负债表不可能不平,不平的话可能就是抄错数字了,在账结法下利润表上面的净利润的本年累计数加上资产负债表上面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就等于资产负债表上面的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

如何看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答:也就是说,企业现在拥有的一切,不外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本来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就是借来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来的,当然就是现在拥有的一切。在会计上,目前我拥有的一切就叫资产,而借来的钱就是负债,自己的就叫权益。这就是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内部“勾稽关系”。2.利润表最重要的一个“...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