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象征什么

“采薇”寓意什么~

“采薇”寓意是采摘野豌豆。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猎狁之故。不遑启居,猎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成未定,摩使归聘。
注释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 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乡诗。模仿一个戌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成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采薇》一诗是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全诗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这位戍边战士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军旅生活是那么艰苦,驻守地转移不定,王室公事无休无止,战士们无暇休息,有时还得采薇充饥。对此,难免怨嗟,产生渴望返回故乡之情,但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为了实现边境早日安定,战士们坚持下来,恰当地处理了个人忧伤痛苦与保卫疆土的矛盾。
四、五两章笔锋陡转,描写边防将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将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自豪感。接下来对战车以及弓箭的描写,显示出将士们装备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状态,使主人公的爱国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末章忆昔伤今。“昔我”两句以乐景写哀,“今我”两句以哀景写乐。然而在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定思痛;加之归途艰难,又饥又渴,怎不悲从中来呢!
此诗选自《小雅》,却与《国风》同样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昔我”四句,分别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有名的诗句。

“采薇”象征隐居生活。“采薇”是《诗经·小雅》篇名,《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指亡国。
《诗经·小雅》是《诗经》二雅之一,为先秦时代的诗歌。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作品中不仅描述了周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殊的文化形态,而且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诗经·小雅》是中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采薇的寓意和象征
答:采薇的寓意和象征如下: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指想家。《诗经》里也有采薇,但是诗经里的“采薇”指的是思念家乡或则是苦闷之情。资料...

请问一下《采薇》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1、《采薇》的思想内容: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2、《采薇》的艺术特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更增强了哀乐的情感表达,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此诗选自“小雅”,却有“国风”...

采薇的意思
答:采薇是一首古代诗歌,出自《诗经·秦风·采薇》,详细介绍如下:一、诗歌背景及意境描写:采薇这首诗通过描绘采摘蔬菜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饶。第一段描述了妇女们采摘蔬菜的场景,以及旁边坐着正思念着自己心上人的少男少女。整个场景生动而活泼,充满了欢乐和活力。二、采薇的寓意与象征:采薇...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