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中医执业范围

中医执业范围最新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6〕52号

  关于修订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做好医师执业注册工作,经研究,对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卫医发〔2001〕169号)中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进行修订,在原有的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增设“全科医学专业”。

  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或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或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者,方可申请注册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的“全科医学专业”作为执业范围。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二○○六年九月四日

根据《中医药条例》第三条的有关规定,国家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国家法律法规,对中医师使用西药及现代科学技术诊治疾病没有做出限制,在临床工作中应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 《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对中医师使用西药及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诊治疾病没有做出限制,在临床工作中应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 只有通过国家组织的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才能够按照相应的规定,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注册。http://www.gdwst.gov.cn/gzyjx/ideas.php?wty=1RgduFRYrRa&id=18356

http://www.gdwst.gov.cn/gzyjx/ideas.php?wty=LQVLj7Bb80G&id=19812

  编号:建议4485号

建议主题:明确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范围

建议类别:民生类

建议人: 通一子
政治面貌:无党派民主人士

提交时间:2010-04-20 19:53:53

内容:一、问题的提出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呼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并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施行。

根据现有《执业医师法》等相关规定,执业医师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个类别。其中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内科专业;2、外科专业;3、妇产科专业;4、儿科专业;5、眼耳鼻喉科专业;6、皮肤病与性病专业;7、精神卫生专业;8、职业病专业;9、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10、医学检验、病理专业;11、全科医学专业;12、急救医学专业;13、康复医学专业;14、预防保健专业;15、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1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等。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中医专业;2、中西医结合;3、蒙医专业;4、藏医专业;5、维医专业;6、傣医专业等。

200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又印发了《关于修订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的通知》,在原有的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增设“全科医学专业”,但在考试资格上,规定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参加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2006年卫生部又在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认定有关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报考人员应按本人试用期所从事的专业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医学专业毕业的报考人员,按取得学历的医学专业报考中医类别相应专业的医师资格。

上述规定的本意是通过实行医师分类执业,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专心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中医院校中医专业的毕业生积极报考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以更好的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此,这一规定主要带来两大问题:

一是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主要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和部分西医学校中医专业毕业生)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类别和范围与非学历教育、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等同起来,一样归入中医类别的中医专业,同时,中医类别的执业范围划分与临床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中医执业医师到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执业不合法,在临床执业中造成很多困扰,严重打击了中医临床医师的积极性。

二是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学生毕业后只能报考中医执业类别,他们只能进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和中医院,就业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全国中医院校、中医类临床专业每年毕业生约3万人,从我国医院分布的实际情况看,现有的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非常有限,不可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而各大综合医院即便设有中医科,也只需要几个中医师即可。结果造成相当一批毕业生学非所用,他们的就业情况和生存状态令人担忧,最后只能到其他岗位去找工作,或者通过考西医研究生,然后再考西医职业医师。而这种选择的结果,与中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背道而驰的,既不利于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保护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故建议该法规必须进行修订。

二、修订的理由

1、我国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系统知识教育。

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分列,很容易误导患者甚至某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中医执业医师只能也只会使用中医中药,不能也不会使用西医诊疗手段,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医疗纠纷,对于将近50万以及未来更多的中医执业人员造成很不利的局面,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有违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最终也损害了国家和患者的利益。实际上,在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临床医师,无论是从其教育背景或者是临床实践过程来看,其专业特点是中西医临床专业。我国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课程外,还系统的学习了一整套西医基础及临床课程。

目前全国各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现代医学及中医课程的设置差不多是各占百分之五十,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系统知识教育,完全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完全符合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应一并列入临床类,才符合科学立法的原则。近年来,部分学者甚至是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制定者认为我们的中医执业制度应该逐步跟香港等地区的中医执业管理制度接轨,限制中医使用西医西药,殊不知当时这些地区的中医师大多属师承、自学等非学历教育类,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所以立法限制其使用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使用现代医学手段的知识贮备和能力,因此,其执业范围应该不同于上述地区的中医师。

2、在我国,中医师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

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医诊疗机构,从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到各级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其模式都是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同时使用。这样的模式的存在其实有它很大的合理性。由于同时使用了中、西医两套诊断标准,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认识更为全面;由于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才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比同一种疾病中、西医疗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出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更好的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应该从法律上保障这一模式的合法性。

《中医药法》有明确规定完全可以使用西药的!经考试取得资格证的中医师,可以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一般的现代诊疗技术,则无须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 法律依据: 《中医药法》第十六条:经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在执业活动中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法释义》第16条:对于国家有专门规定的医疗技术使用,如关节置换、介入等限制类医疗技术,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培训考核合格后在该医师专业相关的领域使用。对于一般的现代诊疗技术,则无须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

中医执业医师的范围是什么?
答:1、中医医师执业范围 中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包括中医诊断、中药处方、针灸、推拿、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技术的运用。中医医师可以在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执业。2、西医医师执业范围 西医医师主要从事西医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包括常规医疗技术、手术、内镜检查、实验...

中医执业范围有哪些
答:一、中医执业范围:1、中医诊断和治疗:包括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中药汤剂、针灸、拔罐、推拿、艾灸等。2、中医预防保健:包括中医养生、食疗、运动保健、健康管理等。3、中医药学研究:包括中医药理论、中药药效、药物制剂、药物毒理、药物质量控制等。4、中医教育和培训:包括中医学院教育、社会培训、...

中医医师证执业范围
答: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经注册后可在外科(骨科)、妇产科、眼耳鼻咽喉科等专业按照注册范围执业,经所在执业机构考核确认所需专业技术达到相应水平的,可以开展手术等现代诊疗技术。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开展关节置换、介入等限制类医疗技术。四、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取得执业...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最新规定
答:1、中医专业:中医专业执业范围,包括中医专业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不包括西医和中医药的科研、教学、检验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可以在中医专业范围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2、中医专业类别:中医专业类别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可以在相应的类别内从事...

执业中医师执业范围
答:中医执业医师的注册范围比较广,其中包括了专科医院、西医综合医院、医学影像部门、医学检验部门以及病理部门等等。一、全科医学专业: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或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或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

中医专业执业范围
答:中医康复:中医师可以通过中医药学理论和中医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帮助病人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 中医师的执业范围是在中医领域内,对于一些严重疾病或者需要现代医学治疗的疾病,中医师需要与西医师相互配合,进行综合治疗。同时,中医师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最新医师法增加执业范围
答:最新医师法增加执业范围如下:1、特殊情况医师多点执业可不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医师在二个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定期执业的,应当以一个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2、鼓励中西医互学,且医师可增加执业范围。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可以在医疗机构中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者其他临床科室...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执业范围是什么
答:师承中医师资格证的执业范围如下:1、可以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为病人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可以开县中药处方,进行诊疗操作。2、可以根据中医诊疗操作指南,用中医药方剂对病人进行治疗。3、可以根据中医诊疗规范,运用中医推拿、针灸、中药等,治疗病人。4、可以根据中医养生理论,进行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为病人...

新医师法中医执业范围扩大
答:新医师法中医师职业范围扩大:医师注册的执业范围应与所在执业机构诊疗科目的设置相适应,以及医师经过培训和考核,可以增加执业范围。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医师: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

新医师法中医执业范围扩大
答:扩大的执业范围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可以在医疗机构中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者其他临床科室按照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实践中有的医疗机构对中医医师在临床科室执业设置了限制,不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所以应当制定措施,在医师执业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为进一步加强中医队伍建设,促进中...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