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口服液简介

~

目录

  • 1 拼音
  • 2 抗病毒口服液药典标准
    • 2.1 品名
    • 2.2 处方
    • 2.3 制法
    • 2.4 性状
    • 2.5 鉴别
    • 2.6 检查
      • 2.6.1 相对密度
      • 2.6.2 pH值
      • 2.6.3 其他
    • 2.7 特征图谱
      •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2.7.2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7.4 测定法
      • 2.7.5 积分参数
    • 2.8 含量测定
      • 2.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2.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8.4 测定法
    • 2.9 功能与主治
    • 2.10 用法与用量
    • 2.11 注意
    • 2.12 规格
    • 2.13 贮藏
    • 2.14 版本
  • 3 抗病毒口服液说明书
    • 3.1 药品类型
    • 3.2 药品名称
    • 3.3 药品汉语拼音
    • 3.4 成份
    • 3.5 性状
    • 3.6 抗病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
    • 3.7 规格
    • 3.8 抗病毒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 3.9 抗病毒口服液的禁忌
    • 3.10 注意事项
    • 3.11 抗病毒口服液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 3.12 备注
  • 4 参考资料
  • 附:
    • * 抗病毒口服液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kàng bìng dú kǒu fú yè

2 抗病毒口服液药典标准

2.1 品名

抗病毒口服液

Kangbingdu Koufuye

2.2 处方

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 广藿香、连翘

2.3 制法

以上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收集挥发油,用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包合,或第一次1.5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第二次1小时20分钟,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85%以上的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1],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及适量蜂蜜、蔗糖、桔子香精、环拉酸钠或加入挥发油、挥发油乳液及适量蜂蜜、蔗糖;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值,滤过;[1]加水至1000ml,混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味辛、微苦。

2.5 鉴别

(1)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约5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200~300目,2g,内径为1cm)上,用70%甲醇10ml洗脱,收集流出液和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1g,加水20ml,煎煮30分钟,随时补充减失水分,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70%甲醇溶解使成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60:5:10: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40ml,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水溶液备用),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对照药材0.5g,加乙醚25ml,回流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乙醚提取后的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4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0ml使溶解,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加水10ml,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石油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菝葜皂苷元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100ml,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00ml与玻璃珠数粒,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人烧瓶为止,再加入环己烷2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取环己烷液,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振摇,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环己烷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试验,用以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70℃,以每分钟2℃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2分钟,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2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50℃;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0:1。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2.6 检查

2.6.1 相对密度

应为1.10~1.16(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A)。

2.6.2 pH值

应为4.0~6.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G)。

2.6.3 其他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J)。

2.7 特征图谱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YMC Hydrosphere C18色谱柱,柱长为25cm,内径为4.6mm,粒径为5u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为30℃。理论板数按(R,S) 告依春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4号峰与5号峰的分离度应不低于1.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22  7→18  93→82  22~29  18  82  29~31 18→23  82→77  31~40  23  77  40~53 23→40  77→60  53~60  40  60  60~65  40→7  60→93 2.7.2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取(R,S)告依春、连翘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甲醇制成每1ml含(R,S)告依春0.02mg、连翘苷0.06mg的混合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吸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1小时的色谱图,即得。

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应有7个特征峰,其中有2个峰应分别与相应的参照物峰保留时间相同,与(R,S)告依春参照物相应的峰为S峰,除6号峰外,计算特征峰1~7号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中1号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在规定值的±5%之内,其余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在规定值的±8%之内。规定值为:0.58(峰1)、1.00(峰2)、2.38(峰3)、2.61(峰4)、2.65(峰5)、4.94(峰7)。

对照特征图谱

峰2(S):(R,S)告依春;峰5:连翘酯苷A;峰6:连翘苷;峰7:连翘酯素

2.7.5 积分参数

斜率灵敏度为80,峰宽为0.01,最小峰面积为10,最小峰高为15。[1]

2.8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连翘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甲醇制成每1ml含75μg的溶液,即得。

2.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25ml,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6次,每次25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70%甲醇溶解,置10ml量瓶中,加7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8.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连翘以连翘苷(C27H34O11)计,不得少于25μg。

2.9 功能与主治

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病毒感染疾患。

2.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2~3次(早饭前和午饭、晚饭后各服一次),小儿酌减。

2.11 注意

临床症状较重、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应加服其他治疗药物。

2.12 规格

每支装10ml

2.13 贮藏

密封。

2.14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抗病毒口服液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抗病毒口服液

3.3 药品汉语拼音

Kangbingdu Koufuye

3.4 成份

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 广藿香、连翘

3.5 性状

抗病毒口服液为棕红色的液体;味辛、微苦。

3.6 抗病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3.7 规格

每支10毫升

3.8 抗病毒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早饭前和午、晚饭后各服一次)。

3.9 抗病毒口服液的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3.10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适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4.发高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请上医院就诊;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5.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抗病毒口服液不宜长期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对抗病毒口服液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抗病毒口服液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抗病毒口服液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抗病毒口服液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1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2 备注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答:公司,坚持“崇尚品质 关爱健康”的质量方针,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在品质、技术、研发、品牌和规模等多方面成长为行业领先者,得到消费者、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其中“香雪”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获评广东省名牌和广州市名牌产品,香雪制药获评“《福布斯》...

沃华医药的公司简介
答: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中药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沃华医药产品涵盖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丸、散、膏剂、合剂和生物诊断试剂等十几个剂型10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心可舒片、琥珀消石颗粒、鸢都寒痹液、橘红梨膏、鸢都感冒颗粒、宝宝乐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拥有8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其中三个为独家保护...

王永辉的介绍
答:王永辉,男,工商管理硕士,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0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1997年成立香雪制药,之前从未接触过中药的他却打造出闻名全国的“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品牌。

犬窝咳在家里怎么治疗?
答:呼肠孤病毒引发的犬窝咳:发热,咳嗽,喉气管炎和肺炎。二、犬窝咳的治疗方法 由于犬窝咳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治疗时一方面要治疗咳嗽等病症,另一方面是要杀灭病原体。在犬窝咳初期,可以给小狗狗喝一些抗病毒口服液,如:双黄连口服液,蛇胆川贝液等,配合打针地塞米松。同时需要注意给狗狗...

最大的医药股是什么?
答:7、香雪制药: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 8、福安药业:从事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氨曲南原料药及制剂,替卡西林钠、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头孢硫脒、头孢唑肟钠制剂,其中氨曲南原料药及制剂为公司主导产品; 9、翰宇药业:化学合成多肽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肽药物制剂、多肽原料药和客...

狗为什么会得犬瘟症
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中有两只狗狗,一只患有犬瘟热,那么另一只感染犬瘟热的可能性就会很高,通过食物、玩具以及空气等都能导致健康的狗狗感染犬瘟热。友情提示:建议打预防针的时候一定待狗狗身体完全健康的时候去接种疫苗,以免疫苗的弱病毒未达到抗体导致反效果感染上犬瘟热。犬瘟热简介:犬热病一种犬科动物...

...今天去检查说得了狗瘟,要是自己治能治好不,有懂的朋友介绍下...
答:自治方案 1.每天喂它喝一支抗病毒口服液 3.每天口服一次阿莫西林,药量按说明书上面儿童量的一半 4.再每天口服两次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对治疗狗瘟有一定作用的!!这段治疗期就不要带它出去遛弯了,还有,它现在能吃多少就给它吃多少,就怕它不吃。。吃得多能保证这段治疗期的营养,对它的成活率有...

博美小狗狗得了犬瘟.今天刚发现.症状:流鼻涕.抽搐.脚颠硬.发烧.求高手...
答:姓名:奇奇(小名:棋子儿,宝贝儿,臭宝贝儿) 犬种:京叭 性别:女 体重:5.5公斤 年龄:11个月(患病时10个月) 治疗时间:一个月 患病种类:犬瘟热 症状: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头干、有大量浓眼屎及精神差 治疗用药:单克隆抗体(80元)血清(20元)血浆(60元)干扰素,转移因子,黄安,双黄连等,另外抗病毒口服液,...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