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中一两是多少克,一钱是多少克,一分是多少克?

一钱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克?一分等于多少克?准确答案是~

一钱=10分=3.125克,1分=0.3125克
已知条件:过去的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一钱是十分,而现在的一斤是500克。
所以一钱=500÷16÷10=3.125克,一分=3.125÷10=0.3125克。

扩展资料:
1、一钱是常见的应用于中药方、黄金、等的计量单位。如今现实生活中通常指某事某物无足轻重,不会影响大局,如:一钱不值。
2、建国初期,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十钱。“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是有纰漏的。
参考资料:一钱_百度百科

钱是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明清以来,普遍采用的是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500克。进行计算:1钱=3.125克,一般就是约等于3克了。
一分=0.312克

我国古代一斤为16两所以一两大约为现在的30克一钱是3克,但是3钱一般用10克。但是脾胃论中的一两究竟是多少 我也不清楚,我没有看国这本书,但是中药的古今换算基本就是我以上说的那样,我的建议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李东垣为北宋时期河北真定人,当时的度量衡比较混乱。据现代人考证当时东垣所在地1斤约为现在的640g。1钱约4.25g。

讲解中以克为单位的药物剂量是根据原著的剂量换算过来的,换算关系如下:1斤≈500g;1两≈30g;1钱≈3.3g;1分≈0.33g。以个数为剂量单位的是按照实际称量结果换算的。

查找资料,金元时期,一斤633克,一斤16两,一钱40克,一元0.4克!

古代
1斤=16两
1两=10钱=30克
1钱=10分=3克
1分=10厘=0.3克
1厘=0.03克

加减平胃散简介
答:4.2 功能主治 《幼科直言》卷五方之加减平胃散主治小儿潮热,内有宿食,气壮唇红作渴。4.3 加减平胃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4.4 摘录 《幼科直言》卷五 5 《脾胃论》卷下方之加减平胃散 5.1 处方 甘草(锉,炒)2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香)3两2钱,陈皮(...

调中益气汤的脾胃论
答:【来源】《脾胃论》卷中。【组成】黄耆3克 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 甘草 苍术各1.5克 柴胡 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3克) 升麻各0.6克 木香0.3~0.6克【用法】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空腹时带热服之。宁心绝思,药必神效。【功用】益气健脾,...

再读《脾胃论》(一)
答:从事40多内科工作,现在闲多了,跟学生讲得也多,嘱咐他们重读脾胃论,我自己也看一下。天天读的不读,慢慢来。《五脏别论》云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

中草药名方:调卫汤的功效与作用
答:调卫汤 【来源】《脾胃论》卷下。 【组成】苏木红花各0.3克猪苓0.6克麦门冬生地黄各0.9克半夏(汤洗七次)生黄芩生甘草当归梢各1.5克羌活2.1克麻黄根黄耆各3克五味子7枚 【用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功用】补气固表,和营祛湿。

清暑益气汤简介
答:4.9.1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4.9.2 对大脑等神经系统的影响 4.9.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9.4 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4.9.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9.6 抗炎、抗氧化作用 4.10 各家论述 4.11 歌诀 4.12 出处 5 《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卷中方之清暑益气汤 5.1 处方 5.2 ...

清脾汤简介
答:附: 1 古籍中的清脾汤 1 拼音 qīng pí tāng 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清脾汤 2.1 处方 厚朴120克(姜制炒)乌梅(打,去仁)半夏(汤去滑)青皮 良姜各60克 草果(去皮)30克 甘草(炙)15克 2.2 制法 上药锉散。 2.3 功能主治 温脾化痰。治疟疾,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

《脾胃论》中的辨证化裁(一)
答:比如防风、苍术,通宣化湿,健脾。恶热发热,脉洪大是实热,白虎汤主之;如果还兼有气喘,加人参。如果还是不解渴,就加少量寒水配伍石膏。如果一喝水就小便,就是燥热,分气燥和血燥,其实临床上一般都会一并出现,加白赤葵花,照方抄,很多地方买不到,一般加上天花粉、知母、芦根等代替亦可。

调中益气汤简介
答:2 《脾胃论》卷中:调中益气汤 2.1 处方 黄耆3克 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 苍术各1.5克 柴胡 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3克)升麻各0.6克 木香0.3~0.6克 2.2 制法 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2.3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和中祛湿。主肠胃虚弱,湿阻气滞,脘...

胃下垂的治疗药方有哪些?
答:治疗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基本方法,兼以消食导滞、养阴和胃、疏肝解郁、温阳助运、活血化瘀等法。 【方一】补中益气汤 【出处】李杲《脾胃论》 【组成】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6克,当归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9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胃下垂。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

补中益气汤是有几味中药组成它的药量配方是怎样的
答:《脾胃论》卷中: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