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的制作方法及原理

等高线的绘制~

测绘等高线,首先要确定地貌的特征点,然后连接地性线,便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按等高线的性质,再对照实地情况就能描绘出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时具体需要注意的是
(1)特征点指的是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点和山谷线的坡度变换点,山坡的坡脚变换点,山脚与平地相交点等.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测定特征点在图纸上的平面位置,用小点表示,并在小点旁注记高程。
(2)测定了地貌的特征点后,必须先连接地性线,不可马上描绘等高线.通常实线连成山脊线,虚线连成山谷线,一定要做到边测边绘,随着碎部点的陆续测定,地性线必须随时连接;
(3)完成地性线的连接之后,即可在同一坡度的两相邻点之间内插出每整米高程的等高线通过点,再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把相等高程的点连接起来,即为等高线。

扩展资料:
等高线图判读
1、数值大小
(1)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2)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和;
(3)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非常陡;
(4)高原: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1)密集:坡度陡;
(2)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8)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9)台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由于构造的间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山间。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台地、剥蚀台地、冻融台地等。根据物质组成又可分为基岩台地、黄土台地、红土台地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等高线地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等高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等高线的特性有:(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愈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因此等高线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势态和地表形态的特征。 如果楼主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您追问。

一、等高线的定义及原理: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二、等高线的制作方法:

首先连接地性线即山谷线、山脊线;连接上下相邻二点,利用内插法计算计曲线的通过处,所有各点间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获得计曲线的通过位置,连接所有各通过点即成计曲线;利用内插法均匀插入首曲线五条,要注意与实际高程间的关系,不要出现线与点的矛盾。要注意等高线与地性线相交处成正交。在山脊处等高线向外突出,在山谷处向上游方向突出。如用电脑成图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更方便而已。 


三、等高线的制作步骤:

(1)特征点指的是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点和山谷线的坡度变换点,山坡的坡脚变换点,山脚与平地相交点等.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测定特征点在图纸上的平面位置,用小点表示,并在小点旁注记高程;


(2)测定了地貌的特征点后,必须先连接地性线,不可马上描绘等高线.通常实线连成山脊线,虚线连成山谷线,一定要做到边测边绘,随着碎部点的陆续测定,地性线必须随时连接;


(3)完成地性线的连接之后,即可在同一坡度的两相邻点之间内插出每整米高程的等高线通过点,再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把相等高程的点连接起来,即为等高线.



内容和意义:
1、数字地形图测设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所要做的工作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室内工作,一部分是室外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工作方案的设计
(2)、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3)、水准(高程)点和平面控制点的测设
(4)、整体的坐标计算(X、Y、H)
(5)、碎部点的测绘
(6)、数字地行图的制作
2、放样设计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事前图纸的校核
(2)、放样点图纸上的采集
(3)、电脑数据传输到全站仪
(4)、实地放样工作
(5)、检核
2、意义:测绘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测绘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都占用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地图已广泛用于个测量单位,数字化地图的制图方法现已非常成熟并已被广泛用于设计各种工程施工图,在测量工作中,测量成果的数字化已成为各个设计单位测量人员的基本工作技能。目前,设计、施工单位都是以电子版形式(或用其输出图纸)提供施工图供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施工放样等工作。全站仪的普及更是使工程施工(地形)图数字化测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文献综述:
前言
测绘工作常被人们称为建设的尖兵,不论是国民经济建设还是国防建设,起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等阶段都需要测绘工作,而且都要求测绘工作“先行”!
说起测量,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就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也称放样)就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工。
测量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摄影测量学(航空摄影测量学、地面摄影测量学、水下摄影测量学和航天摄影测量学等);海洋测绘学;工程测量学;矿山测量学;制图学。随着遥感(R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测量分支学科将不断涌现。

主题
地形图测量和放样其基本工作内容就是测角、测距和测高差。
地球表面复杂多样的形态可分为地物和地貌两大类。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称为地物;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一般将表示地物形态变化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也叫碎部点。测图工作主要就是测定这些碎部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为了将地物地貌绘到图上,理论上必须从地面各特征点向水准面作铅垂线,铅垂线与水准面的交点称为地面各特征点的垂直投影。
在小区域内,由于水准面可用水平面代替,因此,将地面的点位和图形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然后,相似地将图形按一定比例尺缩小绘在图纸上,这样制成的图称为平面图。一般在平面图上仅表示地物,不表示地貌。如果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而且还用特定符号把地面上高低起伏的地貌表示出来,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若测区很小,水准面可以用水平面代替。
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缩尺)。
1� 数字比例尺
凡比例尺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的,称为数字比例尺。设图上的线段长度为S,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l,M为比例尺的分母,则图的数字比例尺为:
图示比例尺
一般说来,在图上除写有数字比例尺外,还有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这就是图示比例尺。它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计算和避免图纸变形的影响。图示比例尺,有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两种。最常用的是直线比例尺。
地形图按比例尺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图,称为大比例尺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图;1∶20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图。
一、 地形图的读法
地形图是反映相应地面上的地物和地面高低起伏的地貌相关位置关系的图纸,是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
(一) 地形图的内容
地形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① 数学要素,即图的数学基础,如坐标网、投影关系、图的比例尺和控制点等;② 自然地理要素,即表示地球表面自然形态所包含的要素,如地貌、水系、植被和土壤等;③ 社会经济要素,即地面上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所形成的要素,如居民地、道路网、通讯设备、工农业设施、经济文化和行政标志等;④ 注记和整饰要素,即图上的各种注记和说明,如图名、图号、测图日期、测图单位、所用坐标和高程系统等。
(二) 地形图的判读
1地貌的判读
首先在图上找出地性线,根据典型地貌的等高线表示法,从山脊线可以看出山脉的连绵,从山谷线可以找出水系的分布。根据地性线构成的地貌骨干,对实地地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不致被复杂的等高线图所迷惑。
2地物的判读
判读地形图上的地物,主要靠地物的符号和注记。因此,对于常用的符号一定要很熟悉,并且对某些符号的定位点也应了解。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地物符号的颜色和注记来帮助判读。有时,也可对照实地进行判读。
地形图的应用
(一) 在地形图上量取点的坐标和确定点的高程
1 在地形图上量取点的坐标
先根据点在图上的位置,将该点所在的方格按坐标网的十字交点绘出方格。然后过p点分别作平行于纵、横坐标轴x、y的两条直线,量取方格左下点至垂足的长度,进而结合方格点坐标、比例尺、所量长度可以计算出坐标。
2 在地形图上确定点的高程
如果所求点恰在等高线上,则等高线的高程即为该点的高程,若所求点位于两等高线之间,则可过该点作相邻等高线的垂线mn,则根据内插法,可得出点的高程。
(二) 求图上直线的长度、坡度和坐标方位角
1 直线长度的确定
(1)用两脚规量出,然后按地形图的图示比例尺进行换算,即可读得其长度。
(2)先求出两端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再根据两点距离公式计算长度。
(3)如果精度要求不高,可用三棱尺直接在图上量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如果要求A、B两点的倾斜距离,还应考虑地面的坡度。
2 直线坡度的确定
直线的坡度是该直线两端的高差h和水平距离l之比,以i表示,即i=h/l。
3 坐标方位角的确定
(1)复量得两点的坐标,然后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2)如果精度要求不高,坐标方位角可用量角器直接在图上量出。
(三) 按设计坡度在地形图上选定最短路线
(四) 根据地形图作剖面图
(五) 根据地形图计算平整场地的土方量
(1) 在地形图上设计范围内,按一定的间距打方格网,标记实际高程与设计高程。
(2) 根据设计高程,绘出不填不挖的等高线(称为零点线或填挖分界线)。
(3) 各交点的地面实际高程减去设计高程,即得填挖高度。
(4) 根据各交点的填挖高度,计算填挖方的土方量。
(六) 图形面积的量算
1 透明方格纸法:将毫米透明方格纸覆盖在图形上,数出图形内完整的方格数n1和不完整的方格数n2,计算面积。
2� 平行线法:将绘有等距平行线的透明纸覆盖在图形上,使两条平行线与图形边缘相切,则相邻两平行线间截割的图形面积可近似视为梯形。计算各梯形面积后求各即为总面积。
3 解析法:如果图形为任意多边形,且各顶点的坐标已在图上量出或已在实地测定,可利用各点坐标以解析法计算面积。
4� 求积仪法。
总结

经过几次实践工作,觉得 无论是控制测量、碎部测量还是施工放样,其实质都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也就是测定三个元素枣水平角β、水平距离l和高差h。所以说,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水平角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观测、计算和绘图是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
测定碎部点的位置分两步进行: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这种“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是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步步有检核”。

方案论证及工作计划:
工作方案设计:主要内容记录吴兴区所做的工作任务和实施方案
2、测量(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主要内容为在实地确定已知控制点和待测已知控制点。
数据采集和记录:有二部分,一部分是控制点数据采集,另一部分是碎部点数据采集。先控制,后碎部。
4、用清华山维绘出控制点和碎部点坐标。
5、数字图的制作:根据采集的数据和草图用清华山维软件制作数字图并加上相应的注记。
6、完成设计报告:根据所作设计情况书写出设计论文报告。
7、放样工作需认真,按要求实地将点展出来。

四、 参考文献
《测量学》
《数字测量原理与方法》 潘正风等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等高线模型怎么做
答:1、可以选择橡皮泥、黏土等材料制作等高线模型。2、也可以选择泡沫塑料作为材料,增加磁铁体现不同海拔的等高线。3、也可以选择纸板制作模型,为了更好地体现地形部位,可以在模型中增加纸壳或吸管。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河流从山上到山下宽度一致,形似瀑布;山脊山谷不明显,山体...

如何手工绘制等高线
答:即可绘出各个整数高程点,然后把相同高程的点相连,再进行平滑,即可绘出等高线。这种方法太费事,建议还是通过软件自动生成等高线,用南方CASS就不错。问题二:手工绘制等高线 自己手工绘制等高线,将点找出来之后连起来太弯了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等高线它是要反映地形、地貌中的实际高程情况的。问题三:...

如何制作等高线地形图
答:首先连接地性线即山谷线、山脊线;连接上下相邻二点,利用内插法计算计曲线的通过处,所有各点间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获得计曲线的通过位置,连接所有各通过点即成计曲线;利用内插法均匀插入首曲线五条,当然要注意与实际高程间的关系,不要出现线与点的矛盾。要注意等高线与地性线相交处成正交。在山脊处...

等高线图(地形高度分布图)
答:等高线图是一种展示地形高度分布的图形,通常用于地图制作、地形分析等领域。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等高线图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以及应用场景。什么是等高线图?等高线图是一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高度分布的图形,也称高程线图。等高线是指在同一高度面上的各点所连成的线,它们连接的是同一高度面上的各点,也就...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答:等高线地形图是将地球表面上各点的高程信息以等高线的形式绘制在地图上的一种图形表达方式。等高线是指表示地表上等高高度的连续曲线,相邻两个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是固定的。等高线地形图通常由等高线、高程标注、河流、湖泊等地物要素组成。2、绘制原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基于测量得到的地形高程数据和...

怎样制作等高线模型(具体步骤)
答:从而将整个模型锯成若干个能磊放成一个整体的小模块。用刻刀将每个小模块的表面修复平整,光滑,并使模块之间的边缘基本吻合,磊放到一起不易看出缝隙。用毛刷将模型上的残渣扫尽,使其光洁,然后用水粉笔着色(以绿色为主,从下往上颜色逐渐变浅)。这样一来,一个山体等高线演示模型就做好了。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高度线)
答: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和质量。3.进行农业、林业、水利规划。等高线可以帮助农业、林业、水利规划师了解地形特征和水文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林木种植和水利设施建设方案。4.进行地质勘探。等高线可以帮助地质勘探人员了解地质构造和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勘探点位,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度。

怎样制作等高线模型(具体步骤)
答:用泥或其他材料制成小山形状,然后快干的时候用线从上到下一层一层的割掉(注意不要变形),再每两层接触面上插上两个定位销棒,以保证不会错位及滑移,分开晾干后稍表面用细腻点的泥浆修饰,干后上颜料,山体绿色,等高面白色。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答:绘制方法 利用地形测量仪器和现场测量数据,通过测量不同地点的高度来绘制等高线。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但耗时较长且成本较高。利用遥感技术或测量仪器获取大量地面高程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和插值得到数字高程模型,再根据DEM绘制等高线。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生成精确的等高线,被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和地形分析领域。

怎么把高程数据生成等高线
答:最后点击“生成”按钮,开始生成等高线。5、等高线已经生成完毕,可以看见指定目录下shp文件已经生成 6、我们在专业软件里面展示一下制作成果。7、最后,我们把高程还有影像生成三维模型,叠加上刚才生成的等高线叠加上浏览下效果。至此,等高线的生成方法就讲解完了。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