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方向怎么看

根据等高线地图怎么看地形的走向~


一、等高线辨别地形
1、密集陡坡,稀疏缓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上疏下密为凸坡;上密下疏为凹坡;
2、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 
3、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4、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5、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也叫山的垭; 
6、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即凸低为高); 
7、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即凸高为低);
8、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一对山脊线相对的地方)。
二、等高距常识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用等高距表示,通常为20米。不同地图,等高距可能不同。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一是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高度相等并各自闭合;二是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
等高线间隔大的坡度缓,间隔小的坡度大;三是图上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的形状相似。
等高线的种类和作用。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四种;首曲线是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间曲线是用以显示曲线所不能显示的局部地貌;助曲线是用以显示间曲线还不能显示的局部地貌;计曲线是便于在图上计算高程,从高程面算起,每逢等高距五倍处的首曲线描绘成粗实线。
三、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判断五大类地形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且平直,广阔平坦;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密集,顶部(内部)明显稀疏;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坡度比较和缓); 
山地: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弯曲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2、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形状: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判断河流流向: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平行山地中形成平行水系(山河相间)。
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因此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在山中行进,如需要寻找水源,首先要下到山谷中。
②水系流向: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时,流向与地下水位线凸出方向一致。在户外,能够通过等高线快速准确判断水系的流向,会让你准确辨别下游方向,快速找到水源。
③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大概流域面积,这样即可据酌情制定是否横渡的路线规划。在多雨季节,我们在集水线的半山腰也有很大机会找到水源。
④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可能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及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此辨识有助于户外溯溪过程中查看地形与水位落差等,水流速,可否横渡等,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⑤河流外力作用: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下蚀(切割)作用为主,河谷多成“V”形,沉积物多体积大,重量大,河床多卵石为主;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以旁蚀作用为主,河谷多成“U”形,沉积物多体积小,重量轻,河床多沙土或粘土。(如下图:)
3、判断气候 
①气候特点分析:
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决定因素,出行前,首先要确定地域气候。
②气候差异: 
海拔高气温低。垂直递减率为0.60℃/100m。即每上升100米温度就会降低0.6℃。进行较高海拔登山活动,一定要提前学习此常识,并相应做好御寒准备。
盆地不易散热,气温偏高,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因此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具体递增温度参数,需根据盆地的大小和其他综合因素决定。
平原、高原因地形较平坦而风速大,因此,在高原或草原活动的时候需要做好提前防风的准备。
垭口因狭管效应而风速大,山地、盆地风速小,同理一些小区域范围内,也可以根据地势判断风力的大小,根据风的大小再去选活动或露营地点。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也与沸点成正比,一般由低海拔到高海拔活动的人多少都有一些高原反应,需在活动前知晓并预防,高海拔区域,水不会煮到沸点,所需烹饪食物的选择也要考虑。
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阳坡光照强,阴坡光照弱。长途穿越过程中,可以根据降水和阳光选择并制定一些避免恶劣气候的路线。


扩展资料

换算距离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高线地形图

你的意思是要确定等高线方向图的方向吧,等高线图方向的确定有三种方法:

1. 默认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指向标判断。对于有指向标的等高线图,按指向标方向判断,一般指向标会给出北方的方位,据此可以判断。
3. 经纬网判断。即根据经纬度的变化来判断出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这个在等高线图中很少出现。经常用到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

根据等高线地图怎么看地形的走向
答:④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

等高线怎么看河流流向?
答:在这幅图中没有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也就无法判断地势高低,所以要根据规律来判断,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三、根据支流与干流的汇聚关系 在这幅图中支流流向很好判读,直接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就行,支流汇入干流,在这幅图中,支流在汇入干流时朝东北方向偏,所以干流也应该朝向东北方向流。四、根据河流...

等高线垂直方向怎么确定
答: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r\n\r\n(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r\n\r\n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r\n\r\n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等高线是什么?地图等高线怎么看?
答:d、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如果不能在同一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或者其他图幅内闭合。e、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或者山谷线应垂直于等高线转折点处的切线,即等高线与山脊线或者山谷线正交。等高线地图 对于看地图上的等高线,一般来说,拿到地图,首先面对地图看,上北下南,左西...

等高线地形图上怎么确定河流方向
答:2、根据等高线凸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没有具体的数值时,就需要找等高线在什么地方与河流相交,再根据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即可快速判断。3根据支流与干流的汇聚关系判断。根据支流流向,并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来判断即可。支流都会汇入干流,如果支流在汇入干流时朝东北方向偏,则干流也应该朝向东北方向流。

根据等高线地图怎么看地形的走向
答:等高线闭合所形成的图形的长轴方向即为地形的走向;等高线若没闭合,则取等高线的主要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如果从数值来看,海拔大小变化最缓的方向(即等高线最疏的方向)为地形走向。

等高线地形图河流流向怎么判断
答:利用羊肠小路判读地势的高低根据图中所给的小路结合我们生活实际进行判读。利用聚落的分布判断地势的高低。聚落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地势平坦的 地方聚落多,反之,聚落少。例如上题就可以利用聚落的空间分布来进行判读。等高线的凹凸: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地附近的河流,与等高线相交...

等高线地形图怎么看
答: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封闭,数值中高周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

初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怎么看
答:等值线读图题作为一种重要读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分析能力,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等值线读图题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呢?以下是笔者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作的一些探讨。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1)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

怎么看等高线
答: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地貌识记小口诀: 山顶凹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线向外指, 凹地...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