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

~

道光皇帝算不上败家子,甚至可以说,他还是十分节俭的一个皇帝。不过他所谓的节俭,是在小的地方,在大事上,他可大方得很,比如他的陵墓,比清朝任何一个皇帝的陵墓,所花费的资金都要多,还有那么多来历不明的金丝楠木,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
 


01道光自己过日子,总是显得很节俭。道光是一个表面上非常节俭的皇帝,他节俭的作风传扬出来以后,那些大臣们为了拍马屁,也都争相开始节俭。道光皇帝的补丁。道光皇帝的龙袍有了破洞,居然不立马换一套,而是让人给他打个补丁。这件事被百官们发现以后,他们回家纷纷把自己的衣服给戳破了,再让人给缝补起来,以表示自己的节俭。

每次上朝,就好像丐帮帮主召开帮中大会一样,越像乞丐的官员,越容易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有一次道光皇帝看到大臣曹振镛的官袍上也有一个补丁,他的兴致就来了,他问曹振镛,你这个补丁补一次要多少钱?曹振镛心想,内务府里的那帮人帮皇帝打补丁,肯定是要吃回扣的,所以不能报太低,要不然就得罪人了。于是曹振镛,壮着胆子说三钱银子,这已经是补丁的天价了。

可是道光皇帝听了以后,立马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自己打一个补丁,内务府就要付出去五两银子。知道实情以后,曹振镛也是吓了个半死,这帮内务府的太贪心了,所以连忙解释,这补丁是家里人打的,不值什么钱。为此道光皇帝心里那叫一个烦躁,打个补丁都要收费,实在是太浪费了。所以道光索性就让后宫的嫔妃们比赛做针线活,以后这一块的开支就交给她们来节省了。
 


道光皇帝过大寿。道光生日到了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争相前来,要给道光过寿。可是给皇帝祝寿,自然是要带礼物的。大家都知道道光皇帝喜欢钱,平日里那么节省还不是为了钱吗?所以这回大臣们一个个都送了非常名贵的物品给道光,比如说珍珠玛瑙翡翠等等。收了这么多名贵的礼物,道光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一高兴,那就要赏赐点什么。可是道光节俭啊,根本不会赏赐什么好东西。于是道光想了个办法,请大家吃大餐。能够吃上御膳房的菜品,百官们还是比较高兴的。一个个兴冲冲赶过去赴宴,结果娘希匹!道光居然请百官一人吃了一碗打卤面,想吃第二碗都没门。
 


02他自己节俭,可是官员们却各种贪污。道光皇帝的节俭是真的出了名了。但是整个大清国,只有他一个人节俭,又有什么用处呢?当然是没用的。道光把钱省下来,是希望用在治理国家之上,这跟慈禧有着本质区别。可是道光省下来的钱,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手底下的那帮贪官给贪污了。

早在乾隆时期,贪腐的官场就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到了嘉庆年间,他虽然杀了最大的贪官和珅,却没有对官场的风气做出过任何调整。道光皇帝的能力就更不行了,别说整顿吏治,他连国家经济的局面都搞不清楚。当时可以说遍地都是贪官,每个官员都想着中饱私囊。
 


这么一来国家就越来越贫困了,百姓和国库都没钱了,官员们一个个富得流油。道光皇帝为了解决朝廷没钱的问题,不想着改革吏治,而是采用了蠢办法,那就是抄家和卖官。抄家我们很熟悉,道光这是学了他祖先们的手段,雍正抄曹寅家,嘉庆抄和珅家,这都是给朝廷创收的好手段。此外就是卖官了,虽然康熙当年为了对付三藩,也曾经卖官增加军饷,可是卖的都是一些荣誉职称,没有实权。

但是到了道光的时候,卖官基本成为了道光创收的重要手段。而且卖的已经不是什么虚职了,而是正儿八经的父母官。当时县官、府官都是在买卖范围之内的,这帮人是百姓的父母官,他们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官,自然是要从百姓身上赚回来的。这么一来,其实到头来还是朝廷吃亏。为什么呢?因为百姓能够承受的压力就这么大,税收都被官员剥削走了,他们还能拿什么交给朝廷呢?
 


03解释不清的清慕陵金丝楠木。从明朝后期开始,其实金丝楠木就已经很难找到了。康熙、乾隆这些皇帝的陵墓里,都没什么金丝楠木,嘉庆的陵墓里都是用松木代替的金丝楠木。道光皇帝作为一个节俭了一辈子的人,居然在自己的皇陵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丝楠木,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首先,这些金丝楠木是哪里来的?价值不菲几乎已经达到无价之宝的金丝楠木,极有可能是道光高价从越南等地偷偷购买回来的。

其次,道光一辈子节俭,陵墓里却用这么多金丝楠木,这合适吗?当然不合适,所以很多人认为道光皇帝的节俭,那是比较虚伪的。再者,道光皇帝的陵墓规模,是清朝皇陵中最小的,甚至没有方城和明楼,这是不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做法呢?由此可见,道光皇帝所谓的节俭,其实都是在小处着手。他省了一辈子,或许都买不到一根金丝楠木。
 


 总结:道光不是败家子,却也没什么大智慧。道光皇帝这辈子就希望稳稳当当地度过,当时洋人已经打算和清朝做生意,并且打开了通商口岸。就算是这样,道光皇帝也没想着在这些方面做出一点成绩来。在道光皇帝看来,这些新鲜玩意儿,跟他守旧的思想完全不匹配,所以他宁可卖官鬻爵,也绝不去从通商口岸上探索生财之道。

结果导致清朝是越来越穷困落后,他统治的30年里,正是清朝逐渐走向落后的30年。由此可见承上启下的作用多重要,而道光显然是没有做好这一点。虽然没什么太大的过错,可是道光也算不上有什么作为。

参考资料:《清史稿》



清朝道光皇帝称不上一个“败家仔”,因为他在平时中也非常的节俭,龙袍破了也不换而是用补丁补起来,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我觉得并不是,道光皇帝很多行为和做法或许并不正确,可是如果没有他扶持的肃顺和曾国藩,清朝的国祚也许就不可能坚持那么长时间。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并不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因为道光虽然不是败家子,但是他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他只想平平淡淡的度过,继续跟洋人做生意。

称得上。道光年间发生了鸦片战争,开了割地赔款的先河,败坏祖宗的家业。而且道光皇帝本人还沉迷于鸦片,不理朝政。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呢?
答:道光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782.9.16—1850.2.25),名叫爱新觉罗·旻宁,登基之前名绵宁(因为涉及避讳),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乾隆皇帝的孙子,嘉庆皇帝的儿子,在位30年,庙号清宣宗。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呢?
答:道光皇帝算不上败家子,甚至可以说,他还是十分节俭的一个皇帝。不过他所谓的节俭,是在小的地方,在大事上,他可大方得很,比如他的陵墓,比清朝任何一个皇帝的陵墓,所花费的资金都要多,还有那么多来历不明的金丝楠木,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01道光自己过日子,总是显得很节俭。道光是一个表面上非...

大清十二帝的帝号?
答:8、道光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9、咸丰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

道光皇帝叫什么名字
答:道光皇帝叫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是清朝第八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次年改元咸丰。旻宁在位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
答:6、乾隆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长寿皇帝。在他的手上,大清朝国力发展到了鼎盛,同时也是在他的手中,大清开始衰落。他平定了新疆,奠定了清朝版图,同时也让西南的少数民族彻底的臣服于中央王朝。但在他的手中,吏治逐渐腐败,享乐之风开始盛行。 7、嘉庆皇帝 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心的皇帝。但在他的手上,大清的衰...

清朝皇帝顺序
答:1、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1559-1626)2、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1592—1643)3、清世祖章皇帝(顺治):福临(1638—1661)4、清圣祖仁皇帝(康熙):玄烨(1654—1722)5、清世宗宪皇帝(雍正):胤禛(1678—1735)6、清高宗纯皇帝(乾隆):弘历(1711—1799)7、清仁宗睿皇帝(嘉庆):颙琰...

为何把道光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呢?
答:道光皇帝,满清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叫旻宁。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公元1820年时年39岁的旻宁登基为道光皇帝,在位30年。旻宁在位的时候,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道光就此信心丧失,日益颓废,公元1850年道光驾崩,满清也正式进入全面和彻底的衰败期。提及道光都说他...

清朝皇帝列表
答:清朝共12个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追尊)、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庆、清宣宗道光、清文宗咸丰、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绪 、宣统帝溥仪。一、在位列表(名字及生卒年/在位时间/年号)1、2、二、皇帝资料 1、清世祖顺治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

清朝皇帝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
答:1、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终年89岁,庙号高宗。2、康熙(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3。终年69岁,庙号圣祖。3、道光(爱新觉罗˙绵宁),1782年9月16日~~1851,终年69岁。庙号宣宗。4、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26年八月死去。终年68岁,庙号“太祖”。5、...

清朝有多少个皇帝,分别是谁?
答: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