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历史上有过几位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的历任总督~

一、两广总督列表
1、明朝(序号/姓名/籍贯/任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⑧、

⑨、

2、清朝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二、总督资料
1、王翱
王翱(áo)(1384年3月4日-1467年12月2日),字九皋。盐山(今河北省沧州市)人 。明朝名臣。
王翱为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 初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行人。宣德初年,被擢为御史。明英宗即位后,升任右佥都御史,协镇江西,惩贪治奸。
正统七年(1442年)至景泰三年(1452年),受命督辽东军务。他在任内整饬军备,修筑边墙,并出击兀良哈。随后出为首任两广总督。
景泰四年(1453年)起任吏部尚书,以辅佐尚书王直。夺门之变后独掌吏部事务,为英宗所敬重,被称为“老王”而不被称名,累加至太子太保。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
成化三年(1467年),王翱逝世,年八十四,获赠太保,谥号忠肃。《皇明经世文编》有《王忠肃公奏疏》。
2、韩雍
韩雍(1422年11月22日-1478年11月9日),字永熙。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中期名臣、诗人。
韩雍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登进士第。初授御史,曾出巡河道及江西,参与平定浙江叶宗留起义及福建邓茂七起义。
明代宗时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以弹劾宁王获罪,被勒令致仕。天顺年间复官,历官大理少卿、兵部右侍郎。
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以右佥都御史之职前往讨平大藤峡起义,俘杀首领侯大苟,截断江上大藤,改地名为断藤峡。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后请分设广东、广西两巡抚,获朝廷准许,专理军事。
成化十年(1474年),韩雍受人诬陷,被勒令致仕。成化十四年(1478年),韩雍病逝,年五十七。明武宗时追谥“襄毅”,后世称其为“韩襄毅”。有《襄毅文集》传世。
3、张嵿
张嵿(1457—1531年),别名枫邱,字时俊,浙江绍兴府萧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明朝官员。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弘治初年,撰修《宪宗实录》,往苏州、松江等地采集轶事,书成授上饶知县。不久,任南京兵部主事,进刑部郎中。
正德三年(1508年),任兴化知府,正德五年(1510年),起知南雄,擢江西左参政,任右布政使,正德六年(1511年),任右副御史。正德八年(1513年),都察院右都御史。
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嘉靖三年(1524年)九月,召掌南京都察院事。同年十月,任南京工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辞官回乡。嘉靖七年(1528年),诏进一品阶荣禄大夫。
嘉靖九年(1530年)卒,终年74岁。墓在临浦峙山上,墓道有石人石马。可惜次墓毁于文革时期,现仅存石人石马。
4、谭纶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家,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谭纶受命任台州知府,以防御侵扰沿海的倭寇。谭纶在当地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挫倭寇。
次年,数万倭寇再扰台州,谭纶亲率死士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受任福建巡抚,剿灭福建倭寇,收复兴化。
隆庆二年(1568年),出任蓟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
史称其“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明神宗即位后,被起用为兵部尚书,累加太子少保。
万历五年(1577年),谭纶去世,年五十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敏”。谭纶喜爱戏曲,促成海盐腔与弋阳腔的融合,形成一支重要的戏剧力量“宜黄腔”。著有军事著作《说物寓武》二十篇。

5、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中叶名臣、外戚、民族英雄。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
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
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和完整,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
此外,他参加制定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金瓶掣签制度,对于巩固清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政治关系,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广总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谭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康安

两广第一任总督是王翱,他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开始就任两广总督。明景泰三年,两广开始设置总督。后来,清朝两广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两广社区(广东、广西)设置总督,始于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当时两广“浔、梧瑶乱,……特遣一大臣督军务,乃以命(王)翱。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然这一建制在当时尚不稳定,到成化元年(1465年), 为平“瑶乱”再派韩雍出任两广总督,才成定制。嘉靖后,全国普遍设有节制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的总督和巡抚。总督主理军务,比较固定的有蓟辽保定、宣大山西、陕西三边、两广四总督,而巡抚主民政、兼理军务,每省都有,甚至一省有几个。故而总督、巡抚的辖区、驻地与三司并不一致。在明代督抚始终是中央派出的钦差大臣,与三司之间名义上仍是中央官与地方官的关系。地方上日常事务仍由三司管理。
  折叠清代发展
  到了清代,这种地方政治体制变革终告完成,总督作为封疆大吏的地位已经确立,他们的基本职责是“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其辖区范围、官品秩位以及归属地方编制都十分明确, 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巩固国家统治、稳定社会的有力支柱。中央的一切施政方针政策,均需首达总督而推行于下,同时中央通过分权于总督而收到集权的实效。
  正如雍正上谕所说:“自古帝王疆理天下,必有岳牧之臣,以分猷佐治,而后四方宁谥,共臻上理,此封疆大臣,以总督为最重。”正由于总督关乎一个地区的吏治民生及治乱兴衰,因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于总督人选历来都十分重视,虽说总督选任的途径有三:即皇帝亲擢、廷臣会推及吏部简选,但实际上是以皇帝亲擢为主,后两者亦得皇帝最后拍板,所以对总督的选任权便牢牢地操纵在皇帝手上,这也反映出清代皇权高度强化的历史特点。
  清朝两广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折叠明代
  明景泰三年,两广始设总督。
  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始设梧州。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迁肇庆。
  折叠清代
  清代两广总督的前身为顺治元年所置的广东总督,当时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
  顺治十二年,总督府迁往梧州。
  康熙二年,别置广西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
  次年,撤销广西总督,广西政务复归广东总督管辖,广东总督迁驻肇庆。
  雍正元年,重设广西总督,次年再次裁撤。
  雍正七年,为统一西南军事指挥权,镇压苗族起事,广西政务暂归云贵总督兼辖。
  雍正十二年,广西政务仍隶广东总督管辖,更号两广总督。
  乾隆十一年,两广总督迁驻广州。
  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两广总督兼任广东巡抚。
  折叠编辑本段历任总督
  折叠明朝
  (待补)
  许弘纲
  韩雍
  张瀚
  谭纶(嘉靖年)
  熊文灿
  朱治涧
  丁魁楚
  朱英
  杜永
  沈犹龙
  刘大夏
  王泮
  折叠清朝
  广东总督(兼辖广西,顺治元年至18年)
  总督空位(1644年 - 1647年6月15日)
  佟养甲(1647年6月15日 - 1651年)
  总督空位(1651年 - 1653年7月12日)
  李率泰(1653年7月12日 - 1656年3月16日)
  王国光(1656年3月16日 - 1658年7月10日)
  李栖凤(1658年7月10日 - 1661年11月2日)
  广东总督(专辖广东,顺治18年至康熙4年)
  李栖凤 (1661年11月2日 - 1665年4月2日)
  卢兴祖(1665年4月2日 - 1665年7月4日)
  广东广西总督(康熙4年至雍正元年)
  卢兴祖(1665年7月4日 - 1667年12月30日)
  周有德(1668年1月30日 - 1670年2月6日)
  金光祖(1670年3月6日 - 1682年2月1日
  吴兴祚(1682年2月1日 - 1689年8月8日)
  石琳(1689年8月19日 - 1702年12月17日)
  郭世隆(1702年12月17日 - 1707年1月23日)
  赵弘灿(1707年1月30日 - 1716年11月19日)
  杨琳(1716年11月25日 - 1723年9月9日)
  广东总督(雍正元年至2年)
  杨琳 (1723年9月9日 - 1724年4月26日)
  广东广西总督(雍正2年至6年)
  孔毓珣(1724年4月26日- 1728年11月11日)
  广东总督(雍正6年至12年)
  孔毓珣 (1728年11月11日 - 1729年3月29日)
  郝玉麟(1729年3月29日 - 1732年3月21日
  张溥(署任,1731年10月14日 - 1732年2月25日)
  鄂弥达(1732年3月21日 - 1735年1月5日
  代理: 1732年3月21日 - 10月17日
  两广总督(雍正12年至光绪31年)
  鄂弥达 (1735年1月5日 - 1738年8月30日)
  马尔泰(1738年8月30日 - 1744年8月10日)
  庆服(署任,1741年5月28日 - 1743年1月28日)
  策楞(署任,1743年1月28日 - 7月17日)
  那苏图(1744年8月10日 - 1745年5月14日)
  策楞 (二次,1745年5月14日 - 1748年10月28日)
  尹继善(1748年10月28日 - 11月24日)
  硕色(1748年11月24日 - 1750年2月9日)
  陈大受(1750年2月9日 - 1751年11月14日)
  阿里衮(1751年11月14日 - 1753年2月24日)
  班第(代理,1753年2月24日 - 10月16日)
  策楞 (三次,1753年10月16日 - 1754年5月3日)
  杨应琚(1754年5月3日 - 1757年8月31日)
  鹤年(1757年8月31日 - 1758年1月14日)
  李侍尧署任
  陈宏谋(1758年1月14日 - 1758年5月27日)
  李侍尧 (一次,1758年5月27日 - 1761年5月27日)
  苏昌(1761年5月27日 - 1764年7月22日)
  李侍尧(二次,1764年7月22日 - 1777年2月25日)
  杨廷璋(署任,1765年7月22日 - 1767年4月24日)
  杨景素(1777年2月25日 - 1778年3月19日)
  桂林(1778年3月19日 - 1780年1月11日)
  巴延三(1780年1月11日 - 1784年2月20日)
  舒常(1784年2月20日 - 1785年2月26日)
  孙士毅(代理,1785年2月26日 - 9月1日)
  富勒浑(1785年9月1日 - 1786年5月23日)
  孙士毅 (二次,1786年5月23日 - 1789年2月19日)
  福康安(1789年2月19日 - 1793年9月14日)
  长麟(一次,1793年9月14日 - 1796年7月5日)
  朱珪(1796年7月5日 - 9月29日)
  吉庆(1796年9月29日 - 1802年12月17日)
  长麟 (二次,1802年12月17日 - 1803年1月26日)
  瑚图礼署任
  倭什布(1803年1月26日 - 1805年1月30日)
  那彦(1805年1月30日-12月12日)
  吴熊光(1805年12月12日 - 1809年1月6日)
  永保(1809年1月6日 - 2月20日)
  百龄(1809年2月20日 - 1811年2月16日)
  松筠(1811年2月16日 - 11月5日)
  蒋攸铦(1811年11月5日 - 1817年10月22日
  阮元(1817年10月22日 - 1826年6月22日)
  李鸿宾(1826年6月22日 - 1832年9月14日
  卢坤(1832年9月14日 - 1835年10月15日
  邓廷桢(1835年10月15日 - 1840年1月21日)
  林则徐(1840年1月21日 - 10月3日)
  琦善(署任,1840年9月28日 - 12月4日)
  琦善 (1840年12月4日 - 1841年2月26日)
  祁 (1841年2月26日 - 1844年3月19日)
  耆英(1844年3月19日 - 1848年7月4日)
  徐广缙(署任,1848年2月3日 - 1848年7月4日)
  徐广缙(正式,1848年7月4日 - 1852年9月7日)
  叶名琛(1852年9月7日 - 1858年1月26日)
  黄宗汉(1858年1月26日 - 1859年5月4日)
  王庆云(1859年5月4日 - 10月7日)
  柏贵(署任,1859年5月4日 - 21日
  劳崇光(署任,1859年5月21日 - 10月7日)
  劳崇光 (正式,1859年10月7日 - 1862年10月17日)
  刘长佑(从没到任,1862年10月17日 - 1863年2月14日)
  晏端书(署任,1863年2月14日 - 7月6日)
  毛鸿宾(1863年7月6日 - 1865年3月7日)
  吴棠(代理,1865年3月7日 - 13日)
  瑞麟(代理,1865年3月13日 - 1874年10月17日)
  英翰(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9月2日)
  张兆栋(署任,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3月31日)
  刘坤一(1875年9月2日 - 1879年12月27日)
  裕宽(一次署任,1878年12月18日 - 1879年12月27日)
  张树声(一次,1879年12月27日 - 1882年4月19日)
  裕宽 (二次署任,1879年12月27日 - 1880年5月20日)
  裕宽 (三次代理,1882年4月19日 - 5月6日)
  曾国荃(1882年5月6日 - 1883年7月13日)
  张树声(二次,1883年7月13日 - 1884年5月22日)
  张之洞(1884年5月22日 - 1889年8月8日)
  李瀚章(1889年8月8日 - 1895年4月13日)
  谭钟麟(1895年4月16日 - 1899年12月19日) 1898年8月30日至11月1日正式官衔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
  德寿(代李鸿章,1899年12月19日 - 1900年5月24日)
  李鸿章 (1900年5月24日 - 7月9日)
  德寿(二次代理,1900年7月9日 - 9月16日)
  鹿传霖(1900年9月16日 - 26日)
  陶模(1900年9月26日 - 1902年7月2日)
  德寿 (三次代理,1902年7月3日 - 1903年4月18日)
  岑春煊(1903年4月18日 - 1905年7月23日) 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光绪31年至宣统3年)
  岑春煊 (一次,1905年7月23日 - 1906年9月11日)
  周馥(1906年9月11日 - 1907年5月28日)
  岑春煊 (二次,1907年5月28日 - 8月12日)
  张人骏(1907年8月12日 - 1909年6月28日)
  袁树勋(代理,1909年6月28日 - 1910年10月29日)
  增祺(广州将军代张鸣岐兼署,1910年10月29日 - 1911年4月14日)
  张鸣岐(1911年4月14日 - 11月8日)

两广总督只有一位广西籍的,即岑春煊。

清朝两广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岑春煊(两次任两广总督1903年4月18日至1906年9月11日、1907年5月28日至8月12日)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人物。字云阶,号炯堂老人,曾用名云霭、春泽,广西西林人。他是清朝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子,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岑春煊率军至北京“勤王”,并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至西安,因功擢陕西巡抚,次年任山西巡抚,创办山西大学堂。后署理四川总督,旋署两广总督,任内积极推行新政,大举惩办贪官,有“官屠”之称,与直隶总督袁世凯并称“南岑北袁”。

清朝两广总督都有谁
答:4、广东总督(雍正元年至2年):杨琳 (1723年9月9日 - 1724年4月26日)5、广东广西总督(雍正2年至6年):孔毓珣(1724年4月26日- 1728年11月11日)6、广东总督(雍正6年至12年):孔毓珣 (1728年11月11日 - 1729年3月29日)郝玉麟(1729年3月29日 - 1732年3月21日 张溥(署任,1...

广西历史上有过几位两广总督呢?
答:两广总督只有一位广西籍的,即岑春煊。清朝两广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岑春煊(两次任两广总督1903年4月18日至1906年9月11日、1907年5月28日至8月12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人物。字云阶,号炯堂老人,曾用...

求历任两广总督名单
答:广东总督(雍正元年至2年)杨琳 (1723年9月9日 - 1724年4月26日 广东广西总督(雍正2年至6年)孔毓珣 (1724年4月26日- 1728年11月11日)广东总督(雍正6年至12年)孔毓珣 (1728年11月11日 - 1729年3月29日)郝玉麟 (1729年3月29日 - 1732年3月21日 张溥 (署任,1731年10月14日 - 1732...

两广总督的历任总督
答: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和完整,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此外,他参加制定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金瓶掣签制度,...

有谁知道明末清初历任两广总督?
答:明朝两广总督(熊文灿之后的)熊文灿 朱治涧 丁魁楚 朱英 杜永 沈犹龙 刘大夏 王泮 清朝 广东总督(兼辖广西,顺治元年至18年) 总督空位(1644年 - 1647年6月15日) 佟养甲(1647年6月15日 - 1651年) 总督空位(1651年 - 1653年7月12日) 李率泰 (1653年7月12日 - 1656年3月16日) 王国光 (...

清朝任两广总督的有哪些人?
答:两广总督 雍正12年至光绪31年 ▪ 马尔泰 ( 1738年8月30日 - 1744年8月10日) ▪ 那苏图 ( 1744年8月10日 - 1745年5月14日)▪ 策楞 ( 1745年5月14日 - 1748年10月28日) ▪ 尹继善 ( 1748年10月28日 - 11月24日)▪ 硕色 ( 1748年11月24日 ...

清朝两广总督都有谁
答:清朝两广总督有邓廷桢,林则徐,左宗棠等人。

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什么区别?哪个大?
答:是平级的。因为两广总督跟外国人打交道,地位就高.但是级别相同。湖广总督管湖北与湖南,两广总督管广东与广西 清朝总共有九大总督。1、管辖区域区别:清朝两广总督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湖广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的军民政务。2、 级别地位区别:两广总督管理广东...

清朝任两广总督有哪些人
答:1875年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3、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清朝最后一个两广总督是谁?
答:清朝两广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注释: 〔1〕《明史》卷177《王翱传》。 〔2〕《清史稿》卷116《职官志三·总督巡抚》。 〔3〕《清世宗实录》卷3,雍正元年正月辛巳。 历史沿革 明代 明景泰三年,两广始设总督...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