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的主张及结果是什么?

~ 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结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

洋务派是晚清时期的一群改良派官员和知识分子,主张借鉴西方先进技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洋务派成立于1861年,其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严复等人。
洋务派的主张包括:

1.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和军事装备,提高国家实力。

2. 改革官僚制度,推进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3. 推进教育改革,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

4. 重视海防建设,发展近代海军,保卫海疆。
洋务派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自己设计和制造的福州船和南洋船等军舰,以及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和湖北武昌机器局等工业企业。
此外,洋务派还在教育、邮政、铁路等领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官僚腐败、技术落后等,洋务派的改革并未取得真正的成功。
此外,由于洋务派强调的是借鉴西方技术而不是自主创新,因此并未能在国家整体实力上取得根本性的提升。

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给人们留下了什么
答: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

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答: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

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
答: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宗旨,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其在中央的代表为恭亲王奕欣和瓜尔佳·文祥等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则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族官员为主。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夷务”和“夷人”这两个词常被用来表达轻视西方的态度。然而,1858年《天津条约...

地主阶级抵抗派、顽固派、洋务派各有什么主张
答:实践活动: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闭关锁国。结果:甲午中日战争失败。3、洋务派 主张;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

洋务运动时的背景、结果、作用
答: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 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作用: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

洋务运动的思想主张
答: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后四个字“中体西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答:洋务派政治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济体制,通过改革使国家变强变富,是一次经济文化改革,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维新派:是为了使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道路。革命派: 资产阶级暴力派 主张军事推翻清朝,在全国实行三民主义 结果虽然推翻了清朝 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答:1、前期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后期以“富国”为口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民用企业。2、洋务派简介 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清朝末年的恭亲王奕&...

洋务派主张是什么?
答:1.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位。2. 他们提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举办企业,以此推动现代化进程。3. 洋务派还创办了近代海军,以增强国家的海上实力。4. 为了培养所需的各种人才,他们创办了新式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洋务运动的时间,地点,原因,口号,主旨,影响,结果?
答:2. 该运动自1861年底(清咸丰十年)开始,至1895年大致告终,持续了近35年。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在两次英法联军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与“守旧派”两种阵营,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