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行政强制法第五条确立的行政强制适当性原则

如何理解行政强制法第五条确立的行政强制适当性原则~

好三无的问题。

行政强制法 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本法主要确立了三大基本原则,

第一是合法性原则。行政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其设定和实施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第二是适当性原则。在行政强制领域中也称为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这样做才是适当和合理的。

第三是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法律是让人们遵守而不是让人们违反的,因此,惩罚不是目的,教育和引导公民守法才是最终目的。行政强制是一类负担性行政行为,实施结果是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限制和剥夺,因此不仅不能滥用,还应当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少用、善用和慎用,绝不能形成无强制不行政、无强制不管理的思维定式。

希望能帮助到你~请采纳~~~

(一)适当性原则释义
所谓适当性原则系指一个法律或公权力措施的手段可达到目的之谓也。亦即国家所采取之限制手段须适当及有助于所欲追求之目的达成。如果经由某一措施或手段之助,使得所欲追求的成果或目的较易达成,那么此一措施或手段相对于该成果或目的是适当的。核心内容是“最小损害”,即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在有多种手段、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可供选择时,应选择其中对相对人“最小损害”的手段、方法和途径。适当性原则是在一个预定目的下,可达到该目的的手段的选择,是一种目的最佳取向的手段选择。
《行政强制法》第五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也就是说,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必须是因为采用其他方法不足以达到有效行政管理。坚持该原则是因为《行政强制法》的目的是“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强制法》第一条”,采取的方法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不论哪种被采用,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讲,都可能要承担不利后果,如果稍有不慎,就会损害到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二)适当性原则理论依据
第一,适当性原则理论来源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与制衡原则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监督原则。在我国表现为公民集体把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事务的某些权利赋予国家,由国家集中行使该某些权利,国家权力的行使最终是为了公民利益的实现,因此,公民对国家权力的不当行使有提出申诉、控告、检举和监督的权利。《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说明国家权力最终来源于公民。
第二,另一个理论依据来源于英美法系的合理性原则和大陆法系的比例性原则。
所谓合理性原则(principleofreasonableness)系“国家机关行政行为应当具有理性,排除非正当行为,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尤其适用于裁决性行政活动。”其有三个内涵:第一,公平公正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第二,考虑相关因素原则,作出行政决定和进行行政裁量,只能考虑符合立法授权目的的各种因素,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第三,比例原则,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比例原则(principleofproportionality)即指“行为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必须适当,国家在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对人民科以负担时,不能过度侵害人民的利益,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使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而适当性原则所追求的正是限制行政强制权力的滥用,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平衡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保障。他要求行政强制权力的运用,其手段、方法必须不得超出所要达到目的的必要限度,公共利益的实现应当以最小的相对人利益为代价。
三、适当性原则在行政强制法中的体现及意义
(一)适当性原则的立法体现
1.根据适当性原则,行政强制的设定应当听取广泛的意见,并说明设定的必要性,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并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修改和废止,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可对行政强制做出相关建议和意见。(《行政强制法第十四、十五条》)
2.根据适当性原则,若行政机关及人民法院违法实施行政强制造成损害的,或者因扩大强制执行受到损害的,有依法要求赔偿的权利救济。
3.行政强制措施查封、扣押的对象应当保留公民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对查封、扣押财物有妥善保管的义务;对查封、扣押财务的拍卖或者变卖造成当事人不合理的损失的,应给予补偿。
4.行政强制执行应当保障当事人陈述权和申诉权;在做出强制执行前,催告程序为前置程序;行政机关可以和相对人达成执行和解;金钱给付的数额有最高限额,最能体现适当性原则的规定见于《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所规定的文明执法。
(二)适当性原则的意义
第一,由于行政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如何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规制的是行政行为,且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不得违法损害公民的私权利,甚至应当给予公民私权利的合法又合理的保障。适当性原则第一次明确规定于行政法律中,为今后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立法借鉴。
第二,该原则表明行政机关在行政强制执法中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还应当充分考虑其合理性,特别应当考虑个案的处理,行政强制目的的实现应当坚持最小损害这一思想。这对保护相对人的正当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有利于保证行政权的有效实施,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国家行使行政职能,同时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限制其滥用职权,实现对行政权力较严格的控制和对公民权利较完善的保障,最终寻求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间的利益平衡和统一。

料定没有采纳。围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内容
答:第二节 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第三节 代履行第五章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
答:、扣押第三节冻结第四章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第三节代履行第五章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行政强制法由谁制定
答:(2)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

...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就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答:【答案】:B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A项错误,根据 《行政强制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这是关于行政强制的法定原则。与题意不符。B项正确,根据 《行政强制法》第五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

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是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什么
答:《行政强制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行政强制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了4个立法目的。1.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的设定是行政强制的源头,指的...

行政强制法 扣押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

求行政强制法二审稿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第三章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查封、扣押/第三节冻结/第四章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第三节作为、不作为义务的执行/第五章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

行政强制法8条包含了行政法的什么原则
答:“最小损害”原则在行政强制领域的全面表述应该是“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采用较轻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较重的行政强制”。当然,《行政强制法》第5条的规定中虽然没有“采用较轻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较重的行政强制”的...

比较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强制法中的类似制度
答: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以上就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不同地方,还有什么不懂得欢迎致电!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条文解读与案例解析的目录
答:第十五条【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评价制度】 ……… 34案例与分析2-1 :江苏省某公司不服市规划局强制拆除违章建筑案 ……… 362-2 :某国税局对王某拒不缴纳税款实施强制执行 ……… 382-3 :济南某精神病院强行收治病人构成侵权案 ……… 402-4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 …… 42...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