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什么进行改造?改造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什么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具体内容:
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意义:
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扩展资料: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已经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尽管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但是,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确是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具体措施:

(1)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2)实施“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过程

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伐。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此同时,90%以上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在这个改造过程中,我国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并迅速席卷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改造的具体措施:
农业改造: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帮工组等互助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散、个体私有的小农经济基础,使农业生产关系有了重大变革。农民的劳动热情进一步高涨。

手工业改造: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组,走集体经济道路改变资金少、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原材料不足、产销不畅等困难

工商业:实际上就是实行公私合营,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到1956年, 在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32.2%, 合作社经济占54.4%,公私合营经济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0.1%,个体经济则下降到7.1%。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第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或正在消亡。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在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已被消灭。剩下的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由于失去了赖以剥削他人的制度,也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

第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①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②实施“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变私有制为公有制。3、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①建设农业合作社.②工业生产合作组③实行公私合营.
3: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造的基础是什么,促进了我国什么发展



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什么的改造
答: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大改造”又叫做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目的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是将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什么进行改造?改造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重...
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具体措施包括:1. 对农业和手工业,通过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实现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政策,通过赎买方式逐步转变私有制为公有制。这些改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5、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
答:答:(1 )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 )实质: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3 ),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什么进行改造
答: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一系列改造。2.- 对于农业和手工业,采取了合作化的道路,将个体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实施了“赎买政策”,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转变其私有制为公有制。3. 这些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基本上实现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什么进行改造
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

三大改造分别是对哪三大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决定,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

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什么的改造
答:1953年至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建国初期三大改造是指对什么的改造
答: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A.

我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对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对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哪三个部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
答:试题分析:(1)过渡时期总路线可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是指工业化,三改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过渡时期总路线可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是指工业化,三改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19...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