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八百字对现在汉语的认识

对现代汉语的认识?~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换而言之,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渊源,近代、古代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有了这两个漫长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
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除了分布在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以外,还分布在长江以南一些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东南一带除外),湖南的西北地区,南京、镇江一带也包括在内。
非官话方言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但它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
为了打破口语所受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就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语言,从而在可听的口语之外,又出现了可见的书面语。书面语就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严谨,因而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现代汉语还有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书面语的产生为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现力。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通常认为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文学语言则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及文学语言的主要差别,不在于写或者说而在风格方面。口语具有日常交谈的风格,因有语境、声音、手势、表情等帮助,常较为简短,有省略。书面语、文学语言则较为完整、严谨准确。但有时书面语、文学语言也有口头形式,如科学报告、答记者问、口头声明,还有诗歌朗诵、新闻广播和课堂上的教师用语、发言稿等,都是口头形式的书面语、文学语言。反过来,用文字写出来的也可以是口语,如剧本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等。
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它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所以,一方面书面语不同于口语,一方面书面语又不能完全脱离口语。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按理说,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书面语和口语应该是同步发展的,同时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它们是平行前进的。可是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
周秦时代的书面语,那就是文言。一种语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必定有很大的变化。可是文言一直沿用到“五四“时代,这是因为历代统治者提倡使用文言的结果。当然,不同时代的文言或多或少掺杂了当时的口语成分,但是基本格局未变,各时代的文人的写作都竭力仿效古人,也就是把周秦的文章作为语言的典范,于是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
汉魏以后,另外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语录大多是佛教徒记录禅师的言谈,理学家的门人记录老师的讲话,常用问答的形式,口语化的程度比较高。平话大多是用口语写的历史故事,便于在群众中宣讲。小说如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这些接近口语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古白话,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当代白话。当代白话就是我们讲的现代汉语。讲现代汉语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讲文言和古白话通常指的是书面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资料,留给我们的都是文字材料。研究古代语言,也只能以文字材料作依据。

汉字是中国人的杰作,它的书写要求有一定的标准,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中国人写好中国字应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今日很多中国人字却写的不好.翻开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斜斜,犹如“草上飞”,甚至缺胳膊少腿,错别字成堆.看部分学生作业犹如看天书,难以辨认,对学生字迹整洁的要求已如同虚设.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我国悠久文化传统的学习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进步的社会,
现代化的科技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却使人们忽略了一些传统文化.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字写的好坏无所谓的情况,“字如其人”,字的好坏可以反映写字人的精神面貌.“心正则笔正”,书以德贵.通过让学生学习写字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热爱祖国的思想及民族自豪感.所以加强写字训练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
相对学校课程而言,写字教学主要是开发人的右脑,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碑贴的临摹和对字的结构、章法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维能力.写字与语文有密切联系.写字可以巩固识字,辨别字形,了解字义.写字是书法的基础、入门.中国的书法又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同.从趣味性、知识性的角度给予学生指导,能使学生增长很多知识,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字的笔画本身就是美的造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写字教学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的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现如今的人们都喜欢在家中挂一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味,同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过春节时也已不满足于买印刷品,而希望得到书法墨宝.这正是因为除了追求美的享受之外,书法也是一种审美的引导.目前,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较孤僻.调节心理素质、规范行为的好办法之一就是练习书法,可以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要全身心的投入,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事实证明,要想写好字必须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学生最缺少的韧劲与耐力,恰好可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从而养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好习惯.
书法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写字不仅能启发智力,而且与各学科学习有密切关系.写字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一.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写字就是写修养、写气质、写格调、写境界.学生写好汉字利己利人,所以应加强写字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划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目前汉字系统已经基本稳定,但汉字的规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继续进行。
  关于汉字编码
  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① GB2313字符集,收入汉字6763个,符号715个,总计7478个字符,这是大陆普遍使用的简体字符集。楷体-GB2313、仿宋-GB2313、华文行楷等市面上绝大多数字体支持显示这个字符集,亦是大多数输入法所采用的字符集。市面上绝大多数所谓的繁体字体,其实采用的是GB-2313字符集简体字的编码,用字体显示为繁体字,而不是直接用GBK字符集中繁体字的编码,错误百出。
  ② BIG-5字符集,收入13060个繁体汉字,808个符号,总计13868个字符,目前普遍使用于台湾、香港等地区。台湾教育部标准宋体楷体等港台大多数字体支持这个字符集的显示。
  ③ GBK字符集,又称大字符集(GB=GuóBiāo国标,K=扩展),包含以上两种字符集汉字,收入21003个汉字,882个符号,共计21885个字符,包括了中日韩(CJK)统一汉字20902个、扩展A集(CJK Ext-A) 中的汉字52个。Windows 95\98简体中文版就带有这个GBK.txt文件。宋体、隶书、黑体、幼圆、华文中宋、华文细黑、华文楷体、标楷体(DFKai-SB)、Arial Unicode MS、MingLiU、PMingLiU等字体支持显示这个字符集。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全拼、紫光拼音等输入法,能够录入如镕镕炁夬喆嚞姤赟赟?龑昳堃慜靕臹等GBK简繁体汉字。
  BIG-5 (繁体中文)与GB-2313 (简体中文),编码不相兼容,字符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便产生乱码。文本文字的简体与繁体(文字及编码)之间的转换,可用BabelPad、TextPro或Convertz之类的转码软件来解决。若是程序,Windows XP操作系统,可用Microsoft AppLocale Utility 1.0解决;Windows 2000的操作系统,大概只有用:中文之星、四通利方、南极星、金山快译之类的转码软件方能解决了。
  ④ GB18030字符集,包含GBK字符集、CJK Ext-A 全部6582个汉字,共计27533个汉字。宋体-18030、方正楷体(FZKai-Z03)、书同文楷体(MS Song)宋体(ht_cjk+)、香港华康标准宋体(DFSongStd)、华康香港标准楷体、CERG Chinese Font、韩国New Gulim,以及微软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提供的宋黑楷仿宋等字体亦支持这个字符集的显示。Windows 98支持这个字符集,以下的字符集则不支持。手写输入法逍遥笔4.0版支持GB18030字符集及方正超大字符集汉字的录入。
  ⑤ 方正超大字符集,包含GB18030字符集、CJK Ext-B中的36862个汉字,共计64395个汉字。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支持这个字符集的显示。Microsoft Office XP或2003简体中文版就自带有这个字体。Windows 2000的操作系统需安装超大字符集支持包“Surrogate更新”。
  ⑥ ISO/IEC 10646 / Unicode字符集,这是全球可以共享的编码字符集,两者相互兼融,涵盖了世界上主要语文的字符,其中包括简繁体汉字,计有:CJK统一汉字20902个,CJK Ext-A 6582个,Ext-B 42711个,共计70195个汉字。SimSun-ExtB(宋体)、MingLiU-ExtB(细明体)能显示全部Ext-B汉字。至今尚无单独一款字体能够显示全部70195个汉字,但可用海峰五笔、新概念五笔、仓颉输入法世纪版、新版的微软新注音、仓颉输入法 6.0 版(单码功能)等输入法录入。Ext-C还有2万多个汉字。详情请参阅香港中文大学网站、马来西亚仓颉之友网站、福建陈清钰个人网站。
  ⑦ 汉字构形数据库2.3版,内含楷书字形60082个、小篆11100个、楚系简帛文字2627个、金文3459个、甲骨文177个、异体字12768组。可以安装该程序,亦可以解压后使用其中的字体文件,对于整理某些古代文献十分有用。
  如果超出了输入法所支持的字符集,就不能录入计算机。如果没有相应字体的支持,则显示为黑框、方框或空白。如果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不支持该字符集,则显示为问号(一个或两个)。在网页上亦存在同样的情况。
  关于Unicode
  由于各国国家标准字集所收的汉字字数、常用字的差异,虽然象中国两岸GB/BIG5字集常用字基本类似,转换后阅读并不成问题,但是这种编码转换的混乱关系,对文字交流始终是一种障碍。因此相关国家的标准化组织和文字工作者经过共同努力,终于在93年完成了包含中日韩(CJK)汉字的Unicode 汉字标准ISO 10646.1。 Unicode是完全双字节表示的多国文字编码体系,编码空间0x0000-0xFFFF。 ISO 10646.1汉字标准使用编码0x4E00-9FA5,共包含20902个汉字。其中: 大陆(S)提出的汉字17124个,台湾(T)提出的汉字17258个; S与T的并集,即中国(C)提出的汉字为20158个。 日本(J)提出的汉字为12157个,中国未提出的690个(Ja); 韩国(K)提出的汉字为7477个,其中中国未提出的90个(Ka); Ja与Ka并集共744字。 支持Unicode编码的相关电脑系统软件,如Unix, Win95已有推出,但是由于Unicode的ASCII码是用双字节编码(即一般电脑系统中的单字节ASCII码前加 0x00),同时其汉字编码与各国的现有编码也不兼容,造成现有的软件和数据不能直接使用,所以目前完全使用Unicode软件系统的用户并不多,大多数只将它此作为一个国际语言编码标准来使用。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也是最难学的)
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不使用字母的高级语言.(韩文和日语也是的吧)韩文不是啊,韩文是拼音文字
中文是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根据生活中事物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象形文字,他的优点在于没学过中文的人也可以根据字的样子而猜出字的意思.(哎,我这种人就很笨,猜不出来)

先从历史上来说,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商朝.而现在的一些有研究的学士还可以解读它.到了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
小篆,隶书,有兴趣或有一定学识得人都人可以认识许多.而到了南北朝时候的楷书,则是大家都可认识的了.埃及文字虽比我们早了2000多年,但现在却无人
能解读古埃及的文字了.再就是现在广泛流行的英文,300年前沙翁的作品一般的本科生都是看不懂的.这首先就说明了中文的生命力和他远大的发展前景.(我
挺)
中文的优越性最明显的就是思维面广阔.阮次山在一次"大时代,小故事"中谈到汉语的思维速度比英语快.在数学上由于单音节发音,对数字的反
应速度也更快.但在逻辑思维方面还是拼音文字较好,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看,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由于可以自由组合新名词新概念以至新思想,
可以容纳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冲击,无疑将发展为人类的共同语言,用这种语言来交流思想更加方便,更加丰富多彩.
语言的好坏其实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不是能够用很少的记忆来掌握;第二,是不是能够在有生之年掌握到比其他人更多的知识.用一句极限的话来讲应该是:最好的语言是不学而知,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又最多的语言,或者说,学少而知多的语言.

什么说汉语是"学少而知多"的语言?因为汉语的思维速度比英语快.由于汉语使用了‘声'因而使得汉语的思维速度比英语快.普通话有21个声母、35个韵母
和四声,连乘的结果是2900个声音,但是能够被利用的是2500个,而真正被用到普通话中的是1200个.英语与普通话相比,国际音标中,英语有20个
元音和20个辅音,所以英语的声音种类不会超过20×20=400个;反过来说,不在这四百个声音之内的任何声音都不被英语所承认,或者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发音;这里所说的不是"音节".比较一下就会看出,汉语的发音种类是英语的3倍.
下面要说一下,为什么声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就越快.假设有一
个仅会发两种声音的人,具体地讲,他就会发a和b两个音.根据电脑的理论,我们知道,他用这两个符号依然可以表达整个世界.再假设,世界上仅有400种事
物需要表达,那么,一个英国人可以用每一个发音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件,而仅会发两个声音的人,有时就不得不用九个发音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件,
因为二的九次方才大于400.比如,英国人用‘i'代表‘我'而仅会两个声音的人可能要用abbababba代表‘我'这个概念.一般人每发一个声音大约
需要消耗四分之一秒的时间.比较两者就会看出,仅会两个声音的人,不但表达得慢,而且还费力气.在表达‘我'这个概念的时候,英国人使用四分之一秒的时
间,而仅会两个声音的人使用了二又四分之一秒.如果两个人总以这样的比例生活一辈子,他们一生中所享受到的所有信息将是它的反比9:1.实际的情况中,最
明显的是日语与汉语的对照,我们知道,日语使用了100种不同的声音,而汉语使用了1200种声音,因此很多汉字让日本人一念就必须用两个或者三个声音来
表达.我们假设日语中所有的字都用两个声音来表达,那么岂不是说,日本人一生所能够享受到的信息仅仅是中国人的一半吗?我们知道,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心里说
的过程,如果在说话时表达得快,那么,思维的速度也应该跟着快.具体的例子是赵元任曾经比较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使用了30秒,而英语使
用了45秒.因此,如果两个人同时用英语和汉语来背诵的话,到了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则一定到不了这里,说不定,
他想到的仅仅是七七四十九.这就证明了使用发音种类多的语言比使用发音种类少的语言思维速度快.这一点曾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证实.
美国有一
份cox报告,内中例举了大量的对比,用以说明中国人不可能通过三、四十次的核实验取得与美国一千多次核试相同的成果.唯一的解释就是中国盗窃了美国技
术.有人也称这次事件为李文何事件.如果那些美国人好好研究一下汉语和英语在思维上面的差异.就能够弄清楚,为什么中国三、四十次的核试所取得的进展与美
国一千多次核试的进展相差无几.
之所以认为汉语必定战胜英语的根据还不在这里,关键是要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知识爆炸问题.我们知道,目前的英
语单词包括各种生物名称及专利发明的新术语已经超过了数百万,如果考虑到英语中有一些可以推导和联想的成份;比如前、后缀和复合词等,它所需要记忆的基本
单词也有一百万个.而所有这些单词在汉语中都可以用四千个汉字来表达.中国的物理学专家可以凭借他在中学时代的化学基础知识通读化学专家的论文.反之依
然,在英语中那就真是隔行如隔山,英美的不同行业的专家要交流他们的学术成果,则是对牛弹琴,凭这个优势,汉语就有资格成为世界语,而我们国内还有些学者
还要把汉语拼音化, 这不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吗?
比如pork这个词,在英语中代表猪肉,它和猪pig、肉meat没有任何关系而仅仅代表它
们的一个联合体而已,如果把猪肉pork、羊肉mutton、牛肉beef、猪油lard、羊油suet和牛油talon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就发现,英
语中所有的联体词都是一个与其中任何一个分解词毫无关联的新符号,而它们却构成了英语词汇的主体,英语中几百万的单词就是这样来的.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如
果将pork改成pig和meat连在一起的形式,那么就要发音四次而pork仅仅发音两次;所以联体的词能够节省发音却要增加记忆,而分体的词,无需记
忆可是却增加了发音次数.设想,一位屠夫,每天要用到‘猪肉'这个词上千次,使用两次发音的单词要比使用四次发音的词节省两千次发音,何乐不为?但是遇到
不常用的词的时候,英语还是和汉语一样,使用分解的词,比如驴肉就用donkey
meat来表达.因为不常用的词,即使设立了符号形式,别人也记不住.汉语能够将英语中联体词汇分解的功能,非常有用,它使所需要记忆的词汇大大地减少;
不仅如此,它还能够将词汇在人们头脑中的位置整理得清清楚楚.达尔文主义的诞生就是建立在林奈的双名法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方法使得各种印象在脑子中由原来
的平面,变成立体的.比如,在林奈以前,人们给所有的生物一个名字,结果,由于种类太多,同一种生物可能有两种名字,而另外的生物,可能没有名字.林奈则
将所有的生物先分类,并且给出一个类名,然后在类名的下面放一个词,两者组成双名法的名字.这样不但清晰,而且大大的减少了需要记忆的符号;比如原来有一
万个名字,现在分成一百个类,又在每类中分成一百种,我们所需要记忆的仅仅是一百个类名和一百个种名,共二百个,而不是原来的一万个.随着知识爆炸的问题
逐渐恶化,人类就有必要将其他的术语也仿照这个方法改造,而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汉语的结构进行改革.
这个现象最先是德国的莱布尼兹体会到
的,他认为汉语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但是,他没有看到声音的真正特性,却由于汉字的数量上的性能而定义汉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文字.我想,如果他看到今天知识爆炸的世界,他一定会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废除拼音文字而采用汉字.因此我们中国人民也有资格控告那些所谓的文明的西方
人,是谁在制造环境污染,破坏森林和草原,就是他们,因为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2倍的纸张,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的人要比使用汉语的
人多5倍,按照简单的因素级连倍乘法,就要浪费10-20倍以上的木材增加20倍以上的工业废水,就语言的优越性来讲,西方人没有什么资格对汉语说三道
四,连文盲都知道从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找出汉语文本,因为汉语文本是最薄的那一本.
最后,谈一下关于人的一生中到底能够记住多少单词或符号的问
题.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通常在三到四千,而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仅有三万个单词,他本人能够全部掌握.但是,到了丘吉尔时代,他的单词量依然是三万个,可
是,那个时候的英语已经拥有近百万个单词了.所以,我认为,莎士比亚使用英语单词的熟练程度是后人根本无法达到的.到底学习英语应该掌握多少单词才成.语
言学家们对于英语单词的要求是:一个受过教育的英语使用者应该掌握五到二十五万单词,不但差距范围很大,而且,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莎士比亚和丘吉尔都应该
是文盲,至少是没受过教育的人.
通过以上的种种论诉,汉语有思维速度快,组词能力强,能够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知识爆炸问题,发展前景大等诸多优势,因此说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要作文《我与汉语》 我与汉语的一些故事,从中感受到…
答:小时候我对汉字情有独钟,在画画后,我总会提笔在画上签上名儿.那时候的我,很小,只会写“大”、“小”、“人”等几个简单的字.我就在画的角上歪七扭八地写上“小大人”.有时记不住,就写成“大人小”,要么写成“人小大”.现在翻着看看,我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幼儿园毕业时,我终于会写我的名字了....

以对文字的认识为题写一篇随笔
答:中国的汉字不但多音多意,而且内涵无穷,奥妙无穷,她能够让你在文字中体现你的价值、你的一切。现在中国汉字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潮流语言之 一。一些国家为了培养国内汉语人才,专门建立了孔子学院;有许多知名大学都开设有汉语言专业……全世界的人都很喜欢中国的汉字和语言,并以此来了解中国...

谈谈你对现代汉语热的认识
答:事实上,目前海外正在掀起的汉语热,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民族自信心的上升,另一方面也是全球化形势下跨文化交流需求与日俱增的效应所致。除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全球商人目光外,到如今大量中国制造的输出,欧美人士频繁涌入中国为止,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经济实力的增加...

...谈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感受认识等,不少于1000字。 诗歌也行,速...
答:这种有声有色的课文,只有朗读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用词之精当。文中第三段写听泉时的美妙感受,作者用了“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一串排比句式,将四中不同的泉声分别比成“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的大提琴声、“磅礴”的铜管...

对汉字的了解写作文400字
答:刚开始时,我只认识一、二、三这样简单的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在幼儿园毕业时,已经认识两千多个汉字,可以自己读一些简单的儿童书了。 但字字可没认字那么简单了,一开始学字字的时候,我写的字就象一幅幅图画,因为在年幼的我看来,汉字就是一幅幅的图画,妈妈开玩笑说我的字不是写出来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讲座心得体会
答: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讲座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讲座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讲座心得体会1 认汉字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个关键所在...

求人教写作文,题目为《学习普通话的感受》,要求800字左右,你也可以教我...
答: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13-11-15 帮我写篇作文 题目是《学习普通话的感受》 3 2018-01-09 《学普通话的体会》三分钟演讲稿怎么写? 10 2014-12-22 急需要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为:学习的意义! 6 2013-02-06 寻学习普通话的感受的论文...

说说你对汉语的新认识。(读过《最后一课》)
答:1 汉语汉字最有生命力,汉字具有穿越时空的性质,虽然意义在演变,但是汉字形体基本不变,基本意义变化不大,汉字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的保证,语言文字不存在了,国家民族也就灭亡了。2 文明的断残不是古代城郭的废置,而是失去对文字的解读能力;一个民族的毁灭,不在于生命的...

关于汉字的作文 600字
答:并且,我觉得汉字不可被世人抛弃,因为有些人觉得: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科技化,只要用电脑,无论要什么字,都能打出来,不须用到汉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气去学习汉字,汉字已经落后了。而我认为:汉字是人类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瑰宝。抛弃汉字,就等于把汉字拥有的两千多年的历史生命给扼杀掉。

一篇关于汉字的作文?
答:并且,我觉得汉字不可被世人抛弃,因为有些人觉得: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科技化,只要用电脑,无论要什么字,都能打出来,不须用到汉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气去学习汉字,汉字已经落后了。而我认为:汉字是人类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瑰宝。抛弃汉字,就等于把汉字拥有的两千多年的历史生命给扼杀掉。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