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相比,有哪些具体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比~

第一、 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 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关心世界本源、主客体关系、事物如何发展变化等。虽然他们在简单仪器下的观察和实践缺乏逻辑连贯性,理性的方式并不系统,但人们的这种直接观察总是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抽象思辩是西方思维的特征。而作为东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 第二、 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 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可见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 二、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与执著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问题,人们立足于现实人生,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道、佛学都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学求作为,道学求长生,佛学求悟觉。儒学以孔子思想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何者为“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可见是怎样做人的学问,兴趣在阐发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修身养性的目的即实现自己的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纯科学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成为多数人不屑选择的行为和兴趣。 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着自己的执著。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于大地之中,中国文化自始即重农,“四民之中,士之下即为农”、“民以食为天”即缘由于此。道家思想更是要人们对人生留恋和在大自然中寻求到生命慰籍的杰作。 西方古代科学寓于对自然的探索之中,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一些名垂千古的专业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天人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应征服、控制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敌对力量。荷马史诗纯以海外遇险、征服自然为题材,他们的游戏都是在大自然的风浪中锻炼成长的人物。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三、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第一、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 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作为2000余年来的中国文化的一根精神支柱的这种人生信念,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的积极入世思想。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第二、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第三、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 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比较重功利和实效,善于算经济帐。例如:在一个大公司,如果每人节约几秒,加起来可节约几个人的时间,可少雇几个职员,减少多少开支。又如:一个人在写字,圆珠笔的笔尖向外放还是向内放比较节约拿笔写字的时间,怎么放的状态最有效等。 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的农业社会,自然科学不发达,着重于人伦关系的调节。礼义规范高于一切,“义”、“利”之辩的结果使价值观念产生偏差,提倡人为了符合某种礼义规范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重义轻利”被视为高风亮节、品格高尚。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间,“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对外中国只考虑政治影响,不顾及经济效益。

希望采纳

中国和西方在文化方面有哪些差异?
答:4. 饮食习惯: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平衡、多样化和与季节相适应,而西方饮食文化更强调个人口味和自由选择。5. 社会礼仪: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特定的社交礼仪,如用筷子吃饭、给红包、行鞠躬礼等,而西方文化中的社交礼仪相对简洁,如握手、拥抱、轮流道谢等。这些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些例子,实际上还有更多的...

中国和西方文化差异有哪些?
答:人际关系中的礼尚往来和面子的维护是重要的考量。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注重直接而坦率的沟通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差异,每个文化都是多样的,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在全球化的时代,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接触和融合不同文化,这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答: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

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哪些方面?
答: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多,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方面:价值观和世界观: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很大差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竞争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而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尊重、谦卑、群体和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社交和礼貌:中西方文化在社交和礼貌方面也有很大区别。在西方...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2、天气 西方人的心情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是天气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不大。这一点,可能是个误区了。恶劣的天气对于中国人心情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对于一些室外的工作也会造成麻烦。3、生活 西方的生活倾向于独立生活,而中国人自古就是集体生活。4、老人日常生活 西方人的老年生活是遛狗,有自己的空间...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有哪些
答:同时,西方人十分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的问题。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以减少纷争;劣势在于: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觉的前提,最终要归结为个人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握,难以实施监督保障措施。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劣势在于:放任纷争。小结: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答:4. 饮食习惯:中西方饮食文化也有显著差异。西方饮食偏重肉类和乳制品,而中国饮食则注重谷物、蔬菜和豆类的搭配,并有许多独特的烹饪技法和食材选择。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信仰、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有哪些?
答:中西文化交流的碰撞和融合有其历史渊源。西方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古希腊和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对欧洲中世纪乃至近代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的几何学、逻辑学、政治学和民主制度等成就也被欧洲后续文明所继承,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差异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区别。中国的节日多...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同西方文化传统强调个体,尊重个性发展相反,中国伦理传统是: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对于个人的束缚极为严格。三纲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层层统属,各有义务,如父慈、...

中西文化差异有哪些典型的方面?
答:中国文化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主要通过教化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权威和权力来维护社会秩序;西方文化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主张通过建立严密的法律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和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 其二,在文化与个人的关系方面,文化影响个人,不同类型的文化造就不同类型的人。即在培养什么...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