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8块买了一只鸡,9块卖出去,10块又买进来,11块卖出去,问最后赚(或赔)多少?

一个人8块买了一只鸡,9块卖出去,10块又买进来,11块卖出去,问最后赚(或赔)多少?~

如果是小学数学题目,就是净赚2元
如果是金融投资题,就是少赚2元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人了。问他最后的收益是多少?即他赚了多少钱?

提示:这是国外某著名商业公司的一道面试题,考查的不是你的数学计算,而是看你会不会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来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据说这道题测试过上千人,正确率不足5%,认真考虑,仔细作答哦!

答案:负2元,就是说亏了两元。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好了)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好了)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
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这道面试题在测试中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加不可思议,,因为连自己什么时候追加了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脑袋进水的范畴。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了。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鸡在C手里,成本是11元),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的(就是说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再具体解释一下这2元亏在哪里了。

把ABC三人的收支情况列个表:

A 8支 9收 10支 11收
B N/A 9支 10收 N/A
C N/A N/A N/A? 11支

如果不执行上面的步骤(i)至(v),而是直接卖给C的话,则只有A的“8支11收”和C的“11支”(上表中蓝色部分)的交易发生,则其他的收支状况是多余的(上表中红色部分),就是这些多余的交易导致了A的亏损: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根本没有B参与其中(B应该收支平衡),但事实情况是B赚了1元(B 9支 10收),这1元就是A亏的;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A也没有必要从B那里把9元卖出去的东西再花10元买回来(A 9收 10支),这里亏的1元也得A自己埋单。由此就可以看出A是亏了2元。

有人会在一点上有疑问:如果没有步骤(i)至(v)的交易,鸡的成本也不会涨到11元,也就没有“应该赚3元”的概念了。

这种想法是错的,B和C在买A的鸡的时候,都不知道鸡原来的成本,他们认为出9元(B)和11元(C)买这只鸡是划算的,或者说就算他们知道鸡的成本,仍然愿意出此价钱购买。所以如果A直接找到C,就可以11元把鸡卖给他,C不会管A是多少钱买到这只鸡的,他只关心自己的出价,就像你看到称心的商品想买下来的时候会在乎商家净挣了多少钱么?你一定只是想“恩,这价钱我可以接受,买了吧”。所以说C会11元买这只鸡,和A之前与B的交易完全没有关系,是他的个人行为。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步骤(i)至(v),只要C买了这只鸡,鸡的成本就会涨到11元,就会出现“A应该赚3元”的情况。
这道题目貌似很简单,但也容易落入思维陷阱。先介绍正确的解法。
1。设买进为-,卖出为+
那么-8+9-10+11=2元。你的钱包多了2元啦。
2。本来你应该赚11-8=3元。但是中途被“中间人”赚了1元(追加成本,也就是9-10),所以你得了2元。即11-8+9-10=2元。
3。第一次买卖赚了1元所以+1,第二次买卖是关键,如果你认为确实折了1元,所以-1。此时鸡的成本已经被你认为是9元,(“9元的鸡,10元买了,岂不是赔了1元”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已经默认"鸡应该是9元的鸡而不是10元的鸡")最后当你11元卖出,必须是11-9=2元。这就是10不能被11减的原因。 即9-8+9-10+11-9=2元。
虽然思考不同,但每种解法都从-8+9-10+11演化而来。



PS:错误观点一:1元利润
“8元买入,9元卖出”=1
“9元卖出,10元买进”=-1
“10元买进,11元卖出”=1

PS:错误观点二:0元利润
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
11块又卖了,赚了一块.
没倒贴也没赚!

ps:错误观点三:3元利润
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此时保本
11块又卖了,原来8块,岂不是赚了3块?

ps:错误观点四:6元利润
鸡的购入价格为8元,而最高可卖11元
也就是说此人一次交易应该可以最高攥到3元
这么说第一次交易就损失了2元利润
而他第二次交易的时候,以10元的价格进货
明显在进货阶段也损失了2元
所以此人两次交易应该攥得6元利润。

ps:几个观点都把从口袋里拿的刚刚赚的准备再次投资的1块钱算成亏了1元,但你别忘了鸡还在我手里,而且我卖了11元,也就是说我不仅收回了我的投资1元,而且还赚了1元,你怎么能说亏了1元呢。就算把投资的1元说成亏了1元,收回成本的时候你也应该+回来,于是+1(第一次交易)-1(追加投资)+1(收回成本)+1(利润)=2元。

总评:归根揭底,算错的原因都在于违法了会计学中最基本的准则--“有借必有贷”。通俗的说:买卖一 次算一次交易行为!买卖必相应。
“9元卖出,10元买进”!并不是一次交易行为,要不然“8元买入”和“11元卖出”没有上下也没有因果关系,不能对应。所以题中交易行为有2次。不能随便拆来拆去。即:
“8元买入, 9元卖出”=1
“10元买入,11元卖出”=1
这样问题就简单了把。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亏了 2块,账目上,分开2笔交易算是赚了2块,而统计下来2笔交易完成资金才多了1块,也就是赚1块。但最最重要的 是买卖的时机,其实看现在的情况做一次交易就可以了 ,8块买进,11卖,本来可以赚3块的交易,现在只赚了 1块,最后算出来是亏了2快!

赚了2元。

8块买了一只鸡,9块卖出去,身上有了1块

10块又买进来,那我就-9块

11块卖出去,那就还要赚2块

或:

根据题目,这个人一共可以盈利2元。

其中,总zhi的购买价格为:8+10=18元(购买鸡的花费);

总的出售价格为:9+11=20元(出售鸡的价格)

因此,盈利=20-18=2元。

扩展资料:

加法有几个重要的属性。 它是可交换的,这意味着顺序并不重要,它又是相互关联的,这意味着当添加两个以上的数字时,执行加法的顺序并不重要。 重复加1与计数相同; 加0不改变结果。 加法还遵循相关操作(如减法和乘法)。

加法是最简单的数字任务之一。 最基本的加法:1 + 1,可以由五个月的婴儿,甚至其他动物物种进行计算。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被教导在十进制系统中进行数字的叠加计算,从一位的数字开始,逐步解决更难的数字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法



一般的所谓的贸易商(中间商)和股票 都是用这种赚差价的原理来赚钱的!

你也把问题说出来了 虽然2次交易都各赚了1元 但是总的收益只有1元

交易了一次赚了1元 交易了2次还是赚1元 这起不是白忙忽么?

所以贸易商一般都是从进货商那尽量压低进货价格 然后再抬到更高价格卖出
股票也是一个原理!所谓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所有股民都希望能从最低点买进,然后从最高点卖出!
但是股票和作生意不同
股票的涨跌是未知的也是不可预料的!切记不能跟“风”要让“风”来跟你!

看成完全不相干的两次买卖,两次都是赚一块,,所以赚两块,其实按经济学角度来说少赚就是赔!

赚了2元
你可以这样想
8块买了一只鸡,9块卖出去,身上有了1块
10块又买进来,那我就-9块
11块卖出去,那我就还要赚2块啊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元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卖的太少,用10元钱...
答:赚2元,假设他有20元钱,花8元买了一只鸡 就20-8 9块钱卖掉就20-8+9。用10元又买回来 又11元卖出去。20-8+9-10+11=22 所以他赚了2元

一个人八块钱买了一只鸡,九块钱卖出去,感觉赔钱,又十块钱买回来,十一块...
答:解析:八块买进,九块卖出 第一次交易:赚了一块 十块又买进,从腰包掏一块 二次交易,赔了一块 十一块又卖出 第三次交易找回陪的一块,他赚了两块。看起来似乎是赚了三块 但除了第一次付出的八块,他还从腰包又掏了一块 一翻折腾他实际付出九块,最后十一块钱又卖出,实际赚了两块 答...

一个人花8元买了一只鸡, 9元卖出去, 他又感觉不划算10块钱又买了回来...
答: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好了)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好了)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

一个人,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掉,觉得不划算,花10元又买回来,再以11元...
答: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赚了一块,此时此人有9块.但是要花10元买回来,所以说他必须去借一元钱,然后就有10块了,10块买回来,本来没亏,但是由于借了一元,所以亏了一元.然后10元的鸡以11元卖出去,就是11元-买鸡的成本10(9元本钱+借的钱)=1元 所以,从数学上来说赚了1元 简单的说就是,+1...

一个人用8元买了只鸡9元卖出去,后来用10元又买了只鸡11元卖出去,问他...
答: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359 一个人花8元买了一只鸡,卖了9元,又用10元买回这只鸡,用11元卖出,问最后他是赔是赚,应如何考虑?36 花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掉,又花10元买回,又11元卖掉,花赚了几元钱98 一个人花8元买了只...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答:、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所以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第一次交易:8元买...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答: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赚了一块, 此时此人有9块。但是要花10元买回来,所以说他必须去借一元钱, 然后就有10块了,10块买回来,本来没亏,但是由于借了一元,所以亏了一元。然后10元的鸡以11元卖出去, 就是11元-买鸡的成本10(9元本钱+借的钱)=1元。所以,从数学上来说赚了1元。

一个人做生意,8块钱买入一只鸡,9块卖出.其后10块又将这只鸡买入,11块...
答:关于8元买鸡这道测试题的正确答案及其解释 一个人做生意,8块钱买入一只鸡,9块卖出.其后10块又将这只鸡买入,11块卖出.问这个人赚了多少钱???有人说:8块买9块卖,赚1块,10块买11块卖,又赚1块,那自然是赚了2块.?也有人说:8块买11块卖,那就是赚了3块 ?还有一种说法:8块买9块卖,赚...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
答: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11块又卖了,赚了一块.没倒贴也没赚!ps:错误观点三:3元利润 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此时保本 11块又卖了,原来8块,岂不是赚了3块?ps:错误观点四:6元利润 鸡的购入价格为8元,而最高可卖11元 也就是说此人一次交易应该可以最...

每日一问 数学题: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
答:第三次,10元买回_11元卖掉,赚1元 所以以数学角度来看,最终利润是1-1+1=1元_然而,这个人本来的目的应该是,买鸡、卖鸡、赚钱(当然赚得越多越好)所以,可以看出,如果此人首先就进行第三次交易,他应该可得:11-8=3元 最后总结一下,应该赚3元的,最后却只赚了1元_所有其实这个人也算...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