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时期,蒙古部落中哪一个部落是最吃香的?

~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男子三妻四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更何况,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他们更是妻妾成群,甚至,是一家之中有多个女子都嫁给了当朝皇帝。

但很多时候,这种家族氏的政治联姻,只是为了彼此之间的政治利益。

在清朝的时候,满族和蒙古族的联姻是最多的,这期间,他们保持了三个世纪的通婚,建立了世代的姻亲关系。据记载,清太宗皇太极一生之中就有十五个妃子,这其中,有七个都是来自于蒙古族。就像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后世也将其称为“崇德五大福晋”,她们都是来自于蒙古的女子,甚至,在这五位女子中,有两位还曾是寡妇。

那么,身为皇帝的皇太极,为什么会娶两个寡妇呢?

这不得不从清朝初期满蒙的政治联姻说起:

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一生之中,有记载的妻妾是十四位,这其中,有七位都是政治联姻的结果。可以说,政治联姻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话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十九岁的努尔哈赤遵从父母的意愿,与佟佳氏结婚,开始自立门户。之后,在一次次的统一之后,努尔哈赤先后又娶了钮祜禄氏、兆佳氏、伊尔根觉罗氏为妾。

女真的三大部落,分别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联姻之后,努尔哈赤使其部落一度成为当时女真族最为强盛的三大部落之一,其统一事业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之后,其他两个部落为了各自的利益,先后与努尔哈赤联姻。到了万历十六年的时候,叶赫部首领纳林布禄将自己的妹妹孟古送往了建州,与努尔哈赤完婚,这位就是皇太极的生母,当时贵为大福晋。

到了明朝后期,漠南蒙古的一些部落首领与明朝达成了盟约,共同对付后金。从地理位置上看,漠南蒙古位于后金的右边,对后金进入辽沈地区产生了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努尔哈赤利用漠南蒙古各个部落之间的分裂与内讧,逐一征服了漠南蒙古。而当时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就成为了努尔哈赤最先征服的部落之一。

在经过几次征战之后,一度强大的科尔沁部也被迫请求撤兵联姻,永结同好。当时,努尔哈赤看上了科尔沁兀鲁特部贝勒明安的女儿,于是,就派遣自己的使臣到科尔沁部求婚。明安贝勒为了促成这起联姻,不惜与女儿的未婚夫悔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次年正月,努尔哈赤大摆筵席,迎接这位科尔沁美人。

至此,明安贝勒成为了蒙古王公中第一个与建州联姻的人,这也使的科尔沁兀鲁特部更加倾向于建州女真。从那之后,努尔哈赤又娶了科尔沁郡王孔果尔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妃。努尔哈赤不仅自己娶科尔沁两贝勒的女儿为妻,于此同时还命令他的儿子们娶蒙古王公的女儿做妻子。

当然,努尔哈赤这样做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努尔哈赤的第二子代善,娶扎鲁特部钟嫩贝勒之女为妻;

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娶扎鲁特部纳齐贝勒之妹为妻;

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娶科尔沁部莽古思贝勒之女为妻;

努尔哈赤的第十子德格类娶扎鲁特部额尔济格贝勒之女为妻;

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娶科尔沁部孔果尔之女为妻;

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娶阿尔寨台吉之女为妻。

由于,蒙古的科尔沁部很早就归顺了后金,所以,博尔济吉特氏与爱新觉罗氏的关系非常要好。更有统计,清朝的历代皇帝中,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在他们的后宫之中,先后有四后、十三妃都是出自于科尔沁部。尤其是皇太极的女儿,有四位都下嫁到了科尔沁部,甚至,科尔沁的王公台吉,为满清额驸者,多达十三人。

据史料记载,皇太极的十五位妃子中,就有三位来自科尔沁部。

这其中,科尔沁部的左翼首领,明安贝勒之兄莽古思,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皇太极做妻子,这也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孝端文皇后,也被后世称为“哲哲皇后”。

当然,除了政治联姻外,满蒙之间的军事联盟,也在进一步加强。在皇太极起兵明朝的时候,仅科尔沁部就有二十三位贝勒率领部众一路追随,这期间,他们骁勇善战,更为击败明朝的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这科尔沁部的二十三位贝勒又随皇太极攻打大凌河,甚至,一度打败了明将祖大寿。可以说,科尔沁部为清朝政权的建立,算是肝脑涂地了。

都知道,满清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孝庄文皇后就是来自于科尔沁部,她是科尔沁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在许配给皇太极后,就由是她的哥哥吴克善,亲自将她送嫁到皇太极这里的。之后,孝庄更是被皇太极封为了庄妃。让人诧异的是:此时的庄妃,更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孝端文皇后的亲侄女,也是敏惠恭和元妃的亲妹妹。

孝庄文皇后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她是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奶奶,可以说,她的一生经历了清朝三个朝代,更是清朝由混乱到稳定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她全力辅佐自己的儿子顺治以及孙子康熙,并对调和清宫的内部的矛盾,稳定清朝社会的秩序,促进国家政权的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后世,更是将她称之为“清代国母”。

还有一位皇太极的妃子也是来自于科尔沁部,她就是孝庄文皇后的胞姐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后不久,便被皇太极封为了宸妃,至此,就形成了莽古思一门“姑姑侄女三人同嫁一夫”的尴尬局面。据记载,宸妃是皇太极的最爱,她在后宫之中的地位,是仅次于她的姑姑孝端文皇后的。皇太极为了表达自己对宸妃的宠爱,把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

自古红颜多薄命,宸妃在其33岁的时候就病故了。当时的皇太极还在外面打仗,听到这个消息后嚎啕大哭,甚至,放下前线的军事事宜火速赶回。很长一段时间,皇太极为宸妃的死伤心欲绝,最终,也因其太多动情,导致其身体每况愈下。其结果就是:在宸妃死后还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因病逝了,可见,皇太极对宸妃是有真情的。

可以说,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所以,对于传统的儒家思想还是不太重视,也因此,有努尔哈赤娶寡妇、姑姑侄女三人同嫁一夫以及皇太极让自己的后妃改嫁的事。这些事,在以前的朝代都是没有发生过的,但是,在满清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可以想象的到的。



伟大的“土尔扈特人东归”,清朝时期是怎么发生的?
答:经历了成吉思汗的鼎盛时期,蒙古部落逐渐地走向没落。在明末清初,草原上有最大的四个部落分别是:和硕特、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本来四部中实力最强的是和硕特,因为其首领出自蒙古黄金家族,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但后来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异军突起,打败并吞并了和硕特,对杜...

明末清初时蒙古有哪些部落
答:当时蒙古主要有:漠西蒙古(包括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等),漠南蒙古(内蒙古各盟旗),漠北蒙古(土谢图部三音诺颜部、车臣部等)

蒙古族各部的情况
答:瓦剌其实是卫拉特的谐音,属于原来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所属的、所征服的部落,和其他随其西征后加入的各个民族混合的部落,因此在蒙古人眼中并不是纯粹的蒙古,从血缘和文化上看,有不少突厥文化的成分;鞑靼是古代对游牧部落的统称,这部分蒙古人中包括很多分支,属于蒙古本部的主要是大汗所属的子弟部落...

清朝时蒙古有哪49盟旗
答:乌兰察布市4个、锡林郭勒盟9个、兴安盟3个、阿拉善盟3个)、3个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保留盟旗的称谓。清朝时期的蒙古共分十八盟、三十二部、二百零一旗(有变动)。清中央委派大臣、都统、将军直接节制的总管旗,统称“内属蒙古”,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新...

蒙古族分为几部?
答: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后,结束了各部落互不统属,相互征战的局面,各个部落或迁徙,或合并在各个万户、千户的统辖中,打乱了原来的部落结构。元被明灭后,主体力量回归漠北,称北元,后来西部蒙古夺权,蒙古部众历经多次战乱,在达延汗后重新统一。当时主要的力量分几大区域,一是西部卫拉特蒙古,他们曾经...

清朝蒙古族八旗是哪八旗
答:您好,应该是满族八旗1、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 为上三旗,上三旗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兵 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至清末,是八旗满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镶黄旗 在今...

清朝时蒙古属不属于清朝?
答:清朝蒙古分为内属蒙古与外藩蒙古,实行盟旗制与札萨克制。根据部落、地域分而治之,分设札萨克旗、都统旗、总管旗、喇嘛旗进行统治。内属蒙古包括八旗察哈尔、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员治理,与内地的州、县无异。外藩蒙古各旗则由当地的世袭札萨克管理,有高度自治权,属于藩部,...

清朝皇族与蒙古联姻为什么偏重科尔沁部?
答:清朝皇族与蒙古联姻偏重科尔沁部的原因:1、明朝时期,林丹汗辖有广袤的牧地,统领着诸多部落,并且受到明朝廷的庇护、支持。明朝廷打算,利用蒙古诸部落力量,牵制努尔哈赤的女真各部落势力。以往,林丹汗始终站在明朝一边,敌视努尔哈赤,并且多次协助明朝军队攻打努尔哈赤,致使努尔哈赤严重受创,损失...

满清是如何收服蒙古的?
答:满清收复蒙古主要有三场大仗。第一场是皇太极征服林丹汗,第二场是康熙亲征葛尔丹,第三场是乾隆灭准噶尔。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察哈尔部的首领。皇太极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孤立察哈尔。1632年皇太极率大军和归附的蒙古部落军队会合,攻击林丹汗。被击败的林丹汗逃到青海,不久病死。林丹汗死后,他的...

满清时蒙古贵族有哪些?
答:蒙古各部中不是成吉思汗后裔的有: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637865.html 其中不是博尔济吉特氏的有:喀喇沁部:乌梁海氏,又称作乌梁海济尔莫氏、乌亮海吉勒莫特氏、乌梁罕济尔默氏、乌郎罕济尔默氏或吴喇翰济尔门氏,是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的后裔。喀喇沁左翼旗札萨克世系:奇达特:第二...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