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仁兄有聊斋志异中随便十篇的注释和翻译?

聊斋中常见的“耎"到底怎么读?~

【上海精锐在线老师解析】:
1. 耎 [ruǎn]2. 耎 [nuò]
耎 [ruǎn]物体前较大于后。
弱,与“强”相对。
古同“软”:“尊子伯亦为京兆尹,坐~弱不胜任免。”
退缩。
耎 [nuò]古同“懦”。

反对反对反对确实带人打反对反对放大

聊斋.云翠仙原文及注释
云翠仙

梁有才是个贫穷懒惰的无赖,他登泰山时,看到跪香的人里有个漂亮少女,就假做跪香跪累了,到女郎的脚上捏了一把。芙蓉花一样美丽的云翠仙岂能看上梁有才这样的肮脏角色?马上"膝行而远之",赶紧用膝盖走路,离开他。梁有才脸皮却厚得很,碰了钉子,穷追不舍,"膝行而近之",跪着跟过去,又在少女的脚上捏了一把。云翠仙干脆出门离开他。没想到梁有才贴上了云翠仙的母亲,雇上轿子抬着云老太太,几句甜言蜜语,云翠仙母亲对他产生了好感,轻率地把女儿许给他。云翠仙坚决不同意,说那家伙不是个好东西。但云母显然不讲"父母之命"的郑重严肃,只讲父母之命的主观随意,轻率地把女儿许配给梁有才。云翠仙只好服从母亲的决定。

梁有才骗娶云翠仙后,狐狸尾巴立刻露出来,整天赌钱喝酒。他的狐朋狗友发现云翠仙很漂亮,给他出主意,让他把云翠仙卖了,而且告诉他,卖到妓院可以得不少钱。梁有才很想把妻子卖进妓院又不能明讲,就在家中叫唤"贫不可度",拍桌子,打板凳,扔碗筷,骂丫鬟。云翠仙怀疑他肯定没安好心,就故意买了酒来跟梁有才喝,用言语试探,看他打什么主意。云翠仙开头说:家里这么穷,把丫鬟卖了吧。梁有才回答:丫鬟能卖几个钱!云翠仙明白了,梁有才不是不想卖丫鬟,只是丫鬟值不了几个钱。更值钱的是谁?当然是云翠仙本人。云翠仙用"不如以妾鬻贵家"的话试探,正中梁有才下怀,但他很狡猾,担心云翠仙不是真心,就故作惊叹:"何得至此!"云翠仙越发坚持要卖自己,梁有才果然上钩,说:"容再计之。"也就是说,可以讨论如何卖掉妻子、以及到底可以卖多少钱的问题了。云翠仙用话套话踩住了豺鼠子的尾巴。

实际上,云翠仙对如何挣脱不幸婚姻的牢笼早有打算。第一,她母亲送她两锭黄金,她藏着不让梁有才发现,以便观察梁有才没有妻财可用时,能不能像个真正的男子汉承担养家义务?第二,云翠仙从不回娘家,不让梁有才知道岳父家非常有钱。像梁有才那样的无赖,一旦知道岳父家有钱,必然会千方百计榨取岳家财富。云翠仙在不公平命运面前,忍辱负重,审时度势,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位深闺弱女,实在难得。接着,云翠仙略施小技,骗梁有才跟她回家,她说过去她的娘家担心女婿穷,不来往,现在翠仙与贫婿断绝,可以回娘家了。让一个打算卖妻子的人跟着妻子回娘家,这是多难办的事?云翠仙居然迎刃而解!利令智昏的梁有才果然上当了,跟云翠仙回到娘家。翠仙痛骂梁有才是"豺鼠子",云家的人要跟梁有才算账。梁有才这才发现原来岳父家楼房成片,奴仆成群。突然,云家的琼楼玉阁全部消失,梁有才被吊在峭壁之上,面向万丈深渊……一直以民间普通弱女出现的云翠仙,原来是女仙。无数的女性因为所嫁匪人而永远处于痛苦中,蒲松龄让受害弱女的不幸在仙女幻想中得到补偿。
云翠仙 原文

梁有才,故晋人,流寓于济作小负贩,无妻子田产。从村人登岱。当四月交,香侣杂沓,又有优婆夷、塞,率男子以百十,杂跪神座下,视香炷为度,名曰:“跪香”。才视众中有女郎,年十七八而美,悦之。诈为香客,近女郎跪,又伪为膝困无力状,故以手据女郎足。女回首似嗔,膝行而远之。才亦膝行而近之,少间又据之。女郎觉,遽起,不跪,出门去。才亦起,亦出履其迹,不知其往,心无望,怏怏而行。途中见女郎从媪,似为女也母者,才趋之。
媪女行且语,媪云:“汝能参礼娘娘,大好事!汝又无弟妹,但获娘娘冥加护,护汝得快婿。但能相孝顺,都不必贵公子、富王孙也。”才窃喜,渐渍诘媪;媪自言为云氏,小女名翠仙,其出也。家西山四十里。才曰:“山路�,母如此蹜蹜,妹如此纤纤,何能便至?”曰:“日已晚,将寄舅家宿耳。”才曰:“适言相婿,不以贫嫌,不以贱鄙,我又未婚,颇当母意否?”媪以问女,女不应;媪数问,女曰:“渠寡福,又荡无行,轻薄之心,还易翻覆。儿不能为遢伎儿作妇。”才闻,朴诚自表,切矢皦日。媪喜,竟诺之。女不乐,勃然而已。母又强拍咻之。
才殷勤,手于橐,觅山兜二,舁媪及女,己步从,若为仆。过隘,辄诃兜夫不得颠摇,意良殷。俄抵村舍,便邀才同入舅家。舅出翁,妗出媪也。云兄之嫂之,谓:“才吾婿。日适良,不须别择,便取今夕。”舅亦喜,出酒肴饵才。既,严妆翠仙出,拂榻促眠。女曰:“我固知郎不义,迫母命,漫相随。郎若人也,当不须忧偕活。”才唯唯听受。
明日早起,母谓才:“宜先去,我以女继至。”才归,扫户闼,媪果送女至。入视室中,虚无有,便云:“似此何能自给?老身速归,当小助汝辛苦。”遂去。次日,即有男女数辈,各携服食器具,布一室满之。不饭俱去,但留一婢。
才由此坐温饱,惟日引里无赖朋饮竞赌,渐盗女郎簪珥佐博。女劝之不听,颇不耐之,惟严守箱奁,如防寇。一日,博党款门访才,窥见女,适适然惊。戏谓才曰:“子大富贵,何忧贫耶?”才问故,答曰:“曩见夫人,真仙人也。适与子家道不相称。货为媵,金可得百;为妓,可得千。千金在室,而听饮博无资耶?”才不言,而心然之。归,辄向女欷歔,时时言贫不可度。女不顾,才频频击桌,抛箸,骂婢,作诸态。一夕女沽酒与饮,忽曰:“郎以贫故,日焦心。我又不能御贫,分郎忧衷,岂不愧怍?但无长物,止有此婢,鬻之,可稍稍佐经营。”才摇首曰:“其值几何!”又饮少时,女曰:“妾于郎,有何不相承?但力竭耳。念一贫如此,便死相从,不过均此百年苦,有何发迹?不如以妾鬻贵家,两所便益,得值或较婢多。”才故愕言:“何得至此!”女固言之,色作庄。才喜曰:“容再计之。”遂缘中贵人,货隶乐籍。中贵人亲诣才,见女大悦。恐不能即得,立券八百缗,事滨就矣。女曰:“母以婿家贫,常常萦念,今意断矣,我将暂归省;且郎与妾绝,何得不告母?”才虑母阻,女曰:“我顾自乐之,保无差贷。”才从之。
夜将半,始抵母家。挝阖入,见楼舍华好,婢仆辈往来憧憧。才日与女居,每请诣母,女辄止之。故为甥馆年余,曾未一临岳家。至此大骇,以其家巨,恐媵妓所不甘从也。女引才登楼上,媪惊问:“夫妇何来?”女怨曰:“我固道渠不义,今果然。”乃于衣底出黄金二铤,置几上,曰:幸不为小人赚脱,今仍以还母。”母骇问故,女曰:“渠将鬻我,故藏金无用处。”乃指才骂曰:“豺鼠子!曩日负肩担,面沾尘如鬼。初近我,熏熏作汗腥,肤垢欲倾塌,足手皴一寸厚,使人终夜恶。自我归汝家,安座餐饭,鬼皮始脱。母在前,我岂诬耶?”才垂首不敢少出气。女又曰:“自顾无倾城姿,不堪奉贵人;似若辈男子,我自谓犹相匹,有何亏负,遂无一念香火情?我岂不能起楼宇、买良沃?念汝儇薄骨、乞丐相,终不是白头侣!”言次,婢妪连衿臂,旋旋围绕之。闻女责数,便都唾骂,共言:“不如杀却,何须复云云:“才大惧,据地自投,但言知悔。女又盛气曰:“鬻妻子已大恶,犹未便是剧,何忍以同衾人赚作娼!”言未已,众眦裂,悉以锐簪、剪刀股攒刺胁腂。才号悲乞命,女止之,曰:“可暂释却。渠便无仁义,我不忍觳觫。”乃率众下楼去。
才坐听移时,语声俱寂,思欲潜遁。忽仰视,见星汉,东方已白,野色苍莽,灯亦寻灭。并无屋宇,身坐削壁上。俯瞰绝望深无底,骇绝,惧堕。身稍移,塌然一声,随石崩坠,壁半有枯横焉,罥不得堕。以枯受腹,手足无着。下视茫茫,不知几何寻丈。不敢转侧,嗥怖声嘶,一身尽肿,眼耳鼻舌身力俱竭。日渐高,始有樵人望见之;寻绠来,缒而下,取置崖上,奄将溘毙。舁归其家,至则门洞敞,家荒荒如败寺,床簏什器俱杳,惟有绳床败案,是己家旧物,零落犹存。嗒然自卧,饥时日一乞食于邻,既而肿溃为癞。里党薄其行,悉唾弃之。才无计,货屋而穴居,行乞于道,以刀自随。或劝以刀易饵,才不肯,曰:“野居防虎狼,用自卫耳。”后遇向劝鬻妻者于途,近而哀语,遽出刀摮而杀之,遂被收。官廉得其情,亦未忍酷虐之,系狱中,寻瘐死。
异史氏曰:“得远山芙蓉,与共四壁,与之南面王岂易哉!己则非人,而怨逢恶之友,故为友者不可不知戒也。凡狭邪子诱人淫博,为诸不义,其事不败,虽则不怨亦不德。迨于身无襦,妇无裤,千人所指,无疾将死,穷败之念,无时不萦于心;穷败之恨,无时不加于齿。清夜牛衣中,辗转不寐。夫然后历历想未落时,历历想将落时,又历历想致落之故,而因以及发端致落之人。至于此,弱者起,拥絮坐诅,强者忍冻裸行,篝火索刀,霍霍磨之,不待终夜矣。故以善规人,如赠橄榄;以恶诱人,如馈漏脯也。听者固当省,言者可勿戒哉!”

叶生

淮阳叶生者[1] ,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2] ;而所如不偶[3] ,困于名场[4].会关东了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宫署,受灯火[5] ;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6] ,公游扬于学使[7] ,遂领冠军[8].公期望綦切。闱后[9] ,索文读之,击节称叹[10]. 不意时数限人[11],文章憎命[12],榜既放,依然铩羽[13]. 生嗒丧而归[14],愧负知已,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闻,召之来而慰之。生零涕不已。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15],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16]. 无何,寝疾[17]. 公遗问不绝[18];而服药百裹[19],殊罔所效。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20]. 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传之卧榻。

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21],消先发。”使人返白,公不忍去,徐待之。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逆而问之。生日:“以犬马病[22],劳夫子久侍[23],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24]. ”公乃束装戒旦[25]. 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凡文艺三两过[26],辄无遗忘。居之期岁[27],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28].生以生平所拟举子业[29],悉录授读。闱中七题[30],并无脱漏,中亚魁[31].公一日谓生日:“君出馀绪[32],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33]奈何!”

生日:“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34],愿亦足矣。且士得一人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纻,乃谓之利市哉[35].”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36].生惨然不乐[37]. 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38]. 公子又捷南宫[39],授部中主政[40].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

逾岁,生入北闱[41],竟领乡荐[42]. 会公子差南河典务[43],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44],锦还为快[45]. ”

生亦喜,择吉就道。抵淮阳界,命仆马送生归。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

生凄然曰:“我今贵矣。三四年不规,何遂顿不相识?”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人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将卜窀穸[46]. 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47]. 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妻惊视之,衣冠履舄如脱委焉[48]. 大恸,抱衣悲哭。

子自塾中归,见结驷于门[49],审所自来,骇奔舍母。母挥涕告诉。又细询从者,始得颠末。从者返,公子闻之,涕堕垂膺。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50].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同心倩女,至离枕上之魂[51];千里良朋,犹识梦中之路[52]. 而况茧丝蝇迹,呕学士之心肝;流水高山,通我曹之性命者哉[53]!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

行踪落落,对影长愁[54];傲骨嶙嶙,搔头自爱[55]. 叹面目之酸涩,来鬼物之揶揄[56]. 频居康了之中,则须发之条条可丑;一落孙山之外,则文章之处处皆疵[57]. 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58]?

抱刺于怀,三年灭字;侧身以望,四海无家[59]. 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之低昂而已[60]. 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61],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62],而生死从之也哉?噫!“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淮阳:县名,在河南省东部。
[2] 冠绝当时:超越同时之人。冠,第一名,首屈一指。绝,超越。[3] 所如不偶:所向不遇。不偶,犹言数奇,指命运不好,遇合不佳。
[4] 名场:指求取功名的科举考场。
[5] 即官署,受灯火:谓留住县衙,得到照明等学习费用的资助。灯火,此指照明费用。
[6] 科试:也称科考。乡试之前,备省学政到所辖府,州,考试生员,称为科试。科试成绩一、二等的生员,册送参加乡试,称录科;被录送的生员称科举生员。
[7] 游扬:随处称扬。学使:即提督学政,又称提学使、提学、学院、学台、学政等,是明清时代掌理一省学校、科举的长官。
[8] 领冠军:指科试获第一名。领,取得。
[9] 闱后:指秋闱(即乡试)之后。各省乡试在仲秋八月举行,因称秋闱。闱,科举考场,又称贡院。
[10]击节称叹:击节原义是用手指击拊为节拍,以寻按乐曲的韵律节奏;后常借以形容对诗文的赞叹、激赏。
[11]时数:时运。数,命定的遭遇。
[12]文章憎命,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意思是好文章会妨害好命运。
[13]铩(shà厦)羽:鸟羽摧落;比喻乡试受挫落榜。《淮南子。览冥训》:“飞鸟铩翼,走兽废脚。”《说文》:“铩,残也。”
[14]嗒(t ā塔)丧:沮丧;失魂落魄。《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
[15]考满:是明清两代对政府官员的考绩办法之一。这里指对外官的考绩,即由吏部考功司主持的“大计”。清顺治初期,外宫三年大计;顺治后期,定外宫三年考满议叙例。康熙元年,内外官考绩皆用三年考满制。其制,外宫大计以寅、已、申、亥岁,四品以下官员以五等议叙(一等称职者记录,二等称职者赏赉,平常者留任,不及者降调,不称职者革职)。详《清史稿。选举志六。考绩》。
[16]杜门:闭门。此指不与外界交往。杜,堵塞。
[17]寝疾,卧病;病倒在床。
[18]遗(w èi 卫)问:馈赠所需,慰问疾病。遗,赠予。
[19]百裹,百剂。裹,指药包。
[20]解任:解职,卸任。
[21]病革(j ī亟)难遽瘥(chài 差),病重难望速愈。革,同“亟”。瘥,病愈。
[22]犬马病,对自己疾病的谦称。
[23]夫子:先生,老师。旧时县学生员称本县县令为老师、老父师,自称学生、门生。
[24]从杖履:犹言随侍左右。古礼老人五十得拄杖。又唯尊者得脱履于户内,晚辈有代为捉杖纳履的责任,所以“从杖履”是敬老事尊之词。《礼记。曲礼》:“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早暮,侍坐者请出矣。”
[25]束装,整顿行装。戒旦:意思是警戒黎明贪睡,早起及时出发。《文选》赵景真《与嵇茂齐书》:“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26]文艺:指“闱墨”之类供科举士子揣摩研习的八股范文。
[27]期(j ī基)岁:满一年。
[28]入邑庠:成为县学生员,俗称秀才。邑庠,县学。
[29]所拟举子业,指叶生平日为应付科举考试而习作的八股文。拟,谓拟题习作。举子业,又称四书文,即八股文。
[30]闱中七题,明、清乡试、会试的头场试题大都是七题,其中“四书义”三题,“五经义”四题。这里“七题”指乡试的头场试题。头场成绩即能决定能否录取,二、三场成绩只作参考,所以再昌因头场七题作得好而取中亚魁。
[31]亚魁:乡试第二名。第一名称乡魁、乡元或解元。
[32]出馀绪:拿出本人才学的微末部分。馀绪,微末,残馀。馀绪,义同绪馀。《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士苴以为天下。”
[33]黄钟长弃:比喻贤才被长期埋没。《楚辞。卜居》:“黄钟长弃,瓦釜雷鸣。”黄钟,古乐中的正乐,比喻德才俱优的人。
[34]非战之罪:《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该下战败后曾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叶生借喻自己半生沦落,功名未就,是命运使然,而非文章庸劣。
[35]“何必”二句:意思是说,不必取得科举功名,才算作发迹走运。宋代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忽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学最少年;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名字写红笺。”白纻,一种质地细密的白夏布,借指士子取得科举功名前所着的白衣。取得科举功名后,就脱去白衣,改穿襕衫(官服)了。利市,语出《周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本指由贸易获得利润;后来比喻发迹、走运,俗称“发利市”。
[36]岁试:各省提学使干三年任期内到所辖府、州考试一次生员课业,以六等定优劣,谓之岁试。在外地的生员须回原籍参加岁试,所以丁公劝叶生归省。归省,本义是回乡探望父母,这里实指回乡应试。
[37]生惨然不乐,底本无“生”字,据铸雪斋抄本补。
[38]纳粟:明清设国子监于京城,国子监生员称监生,可直接参加乡试,不必参加岁试。自明景泰(1450—1456)以后,准许生员向朝廷纳粟,享受监生待遇;后代循例纳粟(实际用银子)人监的生员,又称例监。
[39]捷南宫:指会试中式,即考中进士。明、清举人考进士,会试是决定性的一轮考试。南宫,汉代把尚书省比作南方列宿,称之为南宫。宋、明以来则称礼部为南宫。会计由礼部主持,因称会试中式为捷南宫。捷,谓获胜、取中。
[40]部中主政:明清于中央六部各设主事若干员。主政是主事的别称,职位低于员外郎。据下文所言“差南河典务”,“部”当指工部。
[41]人北闱:指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乡试。明代在顺大府(北京)和应天府(南京)各设国子监,两处乡试应考生员多为国子监生,因而分别称为北闱和南闱。清代无南闱,而顺天乡试初仍习称北闱。
[42]领乡荐:指考中举人。唐制,参加进士考试者,例由地方长官(刺史、府尹)考试荐举,称为乡举或乡荐。后代因称乡试中式者为领乡荐,或简称领荐。
[43]差南河典务:奉派到南河河道办理公务。清初自顺治元年至康熙四十四年前,河道总督所辖的江南省河道,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民江以北的黄河、运河水系,时称南河。《清会典》卷四十七“工部。都水清吏司:掌天下河渠关梁川途之政令,凡坛庙殿廷之供具皆掌焉。”
[44]奋迹云霄:致身云路;谓一举成名,前程远大。此即指中举人[45]锦还为快:衣锦还乡,堪称快事。《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46]卜窀穸(zhūn —X ī谆夕):选择墓地:指安葬。窀穸,墓穴。[47]怃然惆怅:此据铸雪斋抄本。底本“惆”误作“筹”。怃然,失意的样子。
[48]脱委:蜕落在地。脱,通“蜕”。委,丢弃,掉落。
[49]结驷:拴马。
[50]游泮:进学;成为秀才。泮,指泮宫,周代诸侯所设的学校。代指府、州、县设各类官学。
[51]“同心倩女”二句:意思是,知心的情侣,可以离魂相随。唐陈玄佑《离魂记》:张倩女与表兄王宙相恋,遭父亲梗阻,倩女离魂追随王宙出走。五年后夫妇同回娘家,倩女的离魂才与床上病体合而为一。
[52]“千里良朋”二句:是说,真挚的友谊,可使远隔的良朋梦中往会。《文选》沈约《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引《韩非子》:“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中道,便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按,此殷引文,不见于今本《韩非子》)这里作者反其意而用之。
[53]“而况”四句:承接“同心倩女”四句:领起下文科场失意的感慨。意思是,又何况应举文章是我辈读书人精心结撰缮写;它是否能遇真赏,正决定着我们命运的穷通呢!茧丝,比喻文章章句妥贴。本《文心雕龙。章句》:“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绪,即丝)。蝇迹,即蝇头细字。陆游《读书诗》之二:“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比喻文章缮写工整。
学士,学子、读书人;与隔句“我曹”互立足义,意为“我辈读书人”。呕心肝,用唐代诗人李贺事。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写李贺作诗构思极苦,其母叹息说:“是儿要当呕出心肝乃已尔!”流水高山,用伯牙“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的琴曲(见《吕氏春秋。本味》)比喻高雅绝俗、不易被人赏识的作品,通,沟通。性命,品性和命运。作者认为,文章是作者性格、品质的表现,它的遭遇如何,则决定作者的命运穷通,所以说文章沟通性、命。
[54]“行踪”二句:经历之处,总难遇合,只能空自对影愁叹。行踪:踪迹所到之处。落落,孤单落寞的样子。左思《咏史诗》:“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对影,身与影相对,形容孤单。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5]“傲骨”二句:生就嶙峋傲骨,不能媚俗取容,唯有自惜自怜。嶙峋,用山石突兀形容傲骨坚挺。搔头,失意无计的样子。杜甫《梦李白二首》:“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自爱、自惜、自珍。又,《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方言》注引作“薆”,义为隐蔽,则搔首自爱,谓抑志自持,不失其节。
[56]“叹面目”二句:意思是,自叹穷厄困顿,招致势利小人的嘲侮。面目,指服饰容止等外观表现。酸涩,寒酸拘执,不舒展洒脱。来,招致。鬼物揶揄,比喻势利小人的奚落。《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晋代罗友为桓温掾吏,不得意。一日,桓温设宴送人赴郡守任,罗到席最晚。桓温问他,他回答说:“民首旦出门,于中途逢一鬼,大见揶揄,云:”吾但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耶?‘“
[57]“频居”四句:意思是说,多次落榜的人,从人身到文章,都被世俗讥贬得毫无是处,频居康了之中,多次处于落榜境地。宋范正敏《遯斋闲览》:唐代柳冕应举,多忌讳,尤忌“落”字,至称安乐为安康。榜出,令仆探名,还报曰:“秀才康(落榜)了也!”又据宋范公偁《过庭录》:宋代孙山滑稽多才,偕乡人子同赴举,榜发,乡人子落榜,孙山名居榜末。乡人问其子得失,孙山说“解名(榜文名单)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后因又称落榜为“名落孙山”。
[58]“古今”四句:大意是说,古往今来,因种种原因而悲愤痛哭的人很多,只有怀宝受诬的卞和像你;举世贤愚倒置,能识俊才的伯乐在当今又是谁人!卞和惟尔,意思是只有你的处境类似卞和。卞和!春秋时楚国人,得璞于楚山中,献之厉王、武王,皆以为诳,刖其左右足!文王立,卞和抱璞哭楚山下,王使人理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逸群之物,超群的骏马。伯乐伊谁!谁是伯乐。伯乐,春秋秦国人,与秦穆公同时,姓孙名阳。其事略见于《庄子。马蹄》、《楚辞。怀沙》、《战国策。楚策》等记载。伯乐善相马,后代因以喻善于识才的人。《汉书。贾谊传》载,贾谊曾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屈原《九章。怀沙》有“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伯乐既没,骥焉程兮。”这四句概括了这些病愤之言。
[59]“抱刺”四句:意思是,当道无爱才之人,不值得干渴!反侧展望,四海茫茫,竟无以容身。《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注引《平原祢衡传》:“衡字正平。建安初,自荆州北游许都……时年二十四。是时许都虽新建,尚饶士人。衡尝书一刺怀之,字漫灭而无所适。“又《占诗十九首》:”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此综取其词成句。赵翼《陔馀丛考》:”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刺,即后代的名帖、名片。明清时用红纸书写名帖,用于拜谒,又称拜帖。灭字,字迹磨灭。
[60]“人生”三句:仍是作者痛愤之言,大意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可不必认真、清醒,只须闭眼走自己的路,行心之所安;一切听天由命。合眼:有不理会是非曲直、不计较得失、不与别人比量等意思。放步,走自己的路,行心之所安。造物,造物主、上帝。低昂,抑扬,升沉、意谓摆布。
[61]昂藏:气概不凡的样子。
[62]令威:借指淮阳县令“关东丁乘鹤”。《搜神后记》:丁令成,汉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冲天飞去。

聊斋志异-沂水秀才 2009-06-18 13:26
分类:聊斋志异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原文

沂水某秀才[1],课业山中[2].夜有二美人入,含笑不言,各以长袖拂塌,相将坐[3],衣耎无声[4].少间,一美人起,以白绫巾展几上,上有草书三四行[5],亦未尝审其何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6].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秀才扪金[7],则乌有矣[8].丽人在坐,投以芳泽[9],置不顾;而金是取,是乞儿相也,尚可耐哉!狐子可儿[10],雅态可想。

友人言此,并思不可耐事,附志之:对酸俗客。市井人作文语[11].富贵态状。秀才装名士。旁观谄态。信口谎言不倦。揖坐苦让上下[12].歪诗文强人观听。财奴哭穷。醉人歪缠。作满洲调[13].体气苦逼人语[14].市井恶谑[15].任憨几登筵抓肴果。假人徐威装模样。歪科甲谈诗文[16] 。语次频称贵戚 [17]。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聊斋志异经典十个故事
答:聊斋志异经典十个故事:《阿宝》、《辛十四娘》、《锦瑟》、《乔女》、《聂小倩》、《云翠仙》、《阿绣》、《陆判》、《画皮》、《司文郎》。1、《阿宝》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妖鬼,但有传奇的地方,孙子楚被捉弄对阿宝一见钟情,但孙子楚不改初衷,离奇的连番灵魂出窍,一次魂魄却跟着阿宝到了她家里...

《聊斋志异》中的短篇故事
答:果有益耶?异史氏曰:“邪怪之物,惟德可以已之。当陷城之时,王公势正【火亘】赫,闻声者皆股栗;而鬼且揶揄之。想鬼物逆知其不令终耶?普告天下大人先生:出人面犹不可以吓鬼,愿无出鬼面以吓人也!”酒友 车生者,家不中资,而耽饮,夜非浮三白不能寝也,以故床头樽常不空。一夜睡醒,...

哪位大佬有这本 聊斋志异(全本全注全译).epub,这本书百度网盘的链接有吗...
答: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本书的译文采用书局孙通海等人所译“文白对照”本《聊斋志异》的译文部分,又约请《聊斋志异》研究专家于天池先生做了注释、题解,并对译文进行了修改。本书的注、译、题解中时见独到见解,对于读者阅读理解大有禆益。

聊斋志异名篇有哪些
答:1、爱情明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2、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的名篇有《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3、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的名篇有《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此...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文言文
答:4. 聊斋志异故事 白话文 简短一些蒲松龄的 原文 作者: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

《聊斋志异》经典10个故事有哪些?
答:4、《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香玉》一个姓黄的诗人坐在崂山下清宫里念书。院里有几棵耐冬和几株牡丹。一天,黄生望见一穿白衣的女子在花丛中忽隐忽现,其后又望见一个穿红衣的。他对白衣女人顿生恋慕之心,写诗缅怀,不想,竟作用女郎成其功德。女郎汇报他本身叫香玉,红衣的叫绛雪。直到园里的...

聊斋全书目录
答:目录如下:自序 卷一 考城隍 耳中人 尸变 瞳人语 画壁 山魈 咬鬼 捉狐 荞中怪 宅妖 王六郎 偷桃 种梨 丐仙 僧孽 鬼哭 蛇癖 庙鬼 义鼠 地震 猪婆龙 陕右某公 好快刀 江中鬼 戏术 蛰龙 小髻 金永年 夏雪 美人首 车夫 杨疤眼 鼠戏 卷二 劳山道士 长清僧 蛇人 斫蟒 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娇娜 ...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哪些篇?
答: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

聊斋志异有哪几篇?
答:《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且内容丰富,其中常见的故事概括有:《聂小倩》讲的是美貌女鬼聂小倩,其生前只活到十八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威胁害人。后被浙江人宁采臣暂安居在寺院,后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

聊斋志异里有哪些主要人物?
答:《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