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说“我知识太少,几乎不看书”是一种谦虚还是事实?

金庸武侠小说文学价值排名~

金庸自1955年闯入武侠世界,至1972年9月封笔,前后十七年写了十五部作品。70年代中期,金庸对其作品作了逐字逐句的修订;有些作品删改较大,某些章节甚至重写,至80年代中期才完成全部修订工作,可见金庸创作态度之严谨。
  ,为金庸的好友倪匡所列。小说家兼评论家倪匡的金庸小说排名录如下:
  1.《鹿鼎记》(倪匡称之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
  2.《天龙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雕侠侣》
  5.《雪山飞狐》
  6.《倚天屠龙记》
  7.《射雕英雄传》
  8.《书剑恩仇录》
  9.《连城诀》
  10.《侠客行》
  11.《飞狐外传》
  12.《碧血剑》
  13.《鸳鸯刀》
14.《白马啸西风》

  倪匡是以排名开金学研究之先河,他从《我看金庸小说》写到《五看金庸小说》,文字活泼、调侃,见解标新立异,可谓精心研究“金学”之杰出成果。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博大精深的金庸小说世界,爱好者各有所见,如作家三毛与评论家董千里,就认为金庸作品最佳者是《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笔者试以自己一得之见,另作一种新的排名,以期引起金庸小说研究者的争鸣。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 ,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96年至1997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筹委会委员。1998年,获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曾有三任妻子。
金庸研究涉及法律、历史和佛学诸领域,他曾发表多篇论文,如《色蕴论》、《袁崇焕评传》、《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全真教考》,等待。他于香港大学设立了“查良镛学术基金”,并担任主席,邀请各国学者定期举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
自八十年代至今,金庸先后获得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日本创价大学授以博士学位,并获得香港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和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聘任为名誉教授,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慕莲学院,英国剑桥大学鲁宾森学院及李约瑟研究院、澳洲 墨尔本大学和新加坡东亚研究所选为荣誉院士。
金庸现任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兼任教授;香港明河集团有限公司主席。
金庸是一个成功的报业巨子,更是一个成功的武侠小说创作家。将其定义为一代通俗文学大师是恰如其分的。既然称做通俗文学大师,还是有必要通过他的小说进行一番文学雅俗观的论辨。(中国文学网评)
金庸就像一个‘黑洞’。把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人靠近他,就会化为乌有,根本没法比。(黄易评)
金庸的作品所表现的深厚意蕴确非古龙、梁羽生所能及,他不仅是现代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代名家。(凤凰网评)

很多人都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即使没有完整读过他的作品,也一定看过她的作品翻拍成的影视剧,所以,金庸先生拥有很多的粉丝。虽然金庸先生的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它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现代武侠小说鼻祖,但是金庸先生在自己的访谈录中却说自己的知识太少,几乎从来不看书。

我觉得金庸先生说自己知识少,从来不看书,一定是一种自谦的说法。首先,一个人如果不读书,知识少的话,他不可能创作出那么多深受读者喜爱的名作。创作这种东西不是天生就带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积累,是创作不出这么多优秀作品的。所以,金庸先生一定拥有较大的阅读量和知识量,他说自己从来不看书,这种说法我想应该是一种谦虚的表达。

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创作上的造诣颇深,可能在他看来,很多书籍或者知识都入不得自己的眼,所以即使金庸先生看到过许多作品或者文章,但是已金庸先生颇深的造诣,在她看来,可能这些作品并不能称得上为作品。所以金庸先生说,自己从来不读书,或许是因为没有读过那些质量很高的书。或者读过的经典的书籍比较少,有一种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俯视他人的感觉。

金庸如果知识少的话,那么他绝对不可能写出如此精妙,令人回味无穷的小说了,并且,就武侠类的小说而言,情节线索十分重要,如果不具备缜密的思维,是写不出如此优秀的作品的。



我觉得应该是一种事实。毕竟它作为一个作家,他对于别人的作品不感兴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觉得金庸先生他说这句话是一种谦虚,因为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是不可能写出一本好的书的。

这肯定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够写出优秀文章。

这肯定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呀,如果他真的没有知识储备的话,是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著作的。

“我知识太少,几乎不看书”是什么意思
答:“因为‘几乎不看书’,所以‘知识太少’”的意思!

金庸创作完《鹿鼎记》后半只脚已经踏入严肃文学领域,为什么他却封笔了...
答: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而金庸先生在创作完鹿鼎记这部作品之后,她的半只脚已经踏入了严肃文学的领域,却在这部小说之后封笔了。而金庸先生在生前遇到有人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他都说自己读书太少,知识浅薄,写不出来了。当然,我们对于金庸先生说,自己知识少,读的书少。这应该是金庸...

金庸小说常识错误
答:前一阵子看深圳卫视的 2月河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说"金先生真是个天才,郭靖黄蓉游山玩水钱是哪来的,又没有人给开工资" 金庸笑着回答"照凌先生所说,天才也是一塌糊涂的喽" 他自己也无法解释其实看小说就是看看文学性 思想性 我这样的泛泛之辈看情节有趣就可以了 没必要太认真的追究其中的细节~~~。 5.金庸小...

金庸名言
答:3、我做中国皇帝,虽然说不上什么尧舜禹汤,可是爱惜百姓,励精图治,明朝的皇帝中有那一个比我更加好的?现下三藩已平,台湾已取,罗刹又不敢来犯边界,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天地会的反贼定要规复朱明,难道百姓们在姓朱的皇帝治下,日子会过得比今日好些吗?出自《鹿鼎记》康熙 4、胡逸之:要避免一见钟情的沉沦...

跪求金庸的随便一部小说的读书笔记,要一段原文后面跟着解析!!!_百度...
答:用金庸自己的话说,就是“武侠小说本来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④。“我写小说,旨在刻画个性,书写人性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什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的品质,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变动极少。”⑤从...

你认为金庸所有小说中,最感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答:金庸小说中,十大感动的话。 第十,“大哥,三弟,你们喝酒,怎么不来叫我?” 这是在少室山,乔峰被数千中原高手包围,随时可能被杀。 段誉虽没有什么武功,却选择和乔峰站在一起。 而在几乎必死的情况下,虚竹果断站出来,称呼从没见过的乔峰为大哥。 这样他会被当做乔峰党羽,很难保住性命。 为什么虚竹会这么蠢? 作...

求高人总结一下金庸先生的小说风格特点
答:金庸是矛盾的,但这并不一定是缺陷,一个真正意义的作家总是生活在矛盾中并探索着人间百态。 二 王朔先生在《我看金庸》里曾引言道:“金庸小说的文字有一种速度感。”又说“老金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⑥这是比较中肯的说法,金庸的语言的确有速度感,是白话小说,很俗,而这也恰恰是金庸语言的...

哎呀可能是我读书少一时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答:1、每当看到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我总觉得自己像个文盲,读书太少,无法参与其中。2、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时常感到无所适从,因为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学习,感觉自己知识储备严重不足。3、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时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已经过时,需要不断学习和阅读,但我却总是无法抽出...

结合具体内容谈金庸小说核心的认识
答:以合理、客观的武侠小说本体认识为前提,本着创作出既好看又耐看、既能给人以娱乐又能使人感动的武侠小说的创作追求,于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金庸也有自觉而清醒的认识: 1.以人物为核心,写出人的性格。金庸在创作之初就曾说过:“我一直希望做到,武功可以事实上不可能,人的性格总应当是可能的。……世事遇合变幻,穷...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的意思是: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警世圣文》原名应叫《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