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介绍了哪些物候知识,找例子

有哪些古诗句包含物候知识?~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引用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教案

第四单元,编写人朱俊宁

- 2 -
鸟的来去分布所昭示的物候知识

采用的是

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

4
、什么是物候?

5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包含物候现象的主要诗句,
并说明包
含了哪些物候现象?

诗人

诗文

物候现象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1
、草木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规律。

2
、循环随物候转变。

李白

王安石

“东风已绿瀛州草„”

《扶风豪士歌》

“春风又绿江南岸„”

物候有区域性





刘禹锡

王之涣

毛泽东

《临滹沱见蕃使》

《竹枝词》

《出塞》

《送瘟神》

杨柳是初春的象征;物候的地域性和
历史变迁是分不开的。

杜甫

“西川有杜鹃„”

侯鸟与物候的关系

陆游

《鸟啼》

侯鸟与农事的关系

李商隐的诗《柳》中所含的物候知识有哪些
答:此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全诗言少意丰,隐而不露,含蓄委婉。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关柳,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的物候现象
答:这种物候现象告诉人们:寒冷天气即将过去,气温开始回升,江河溪水中的水温也随之变暖,春天来了。春天江河之水开始解冻,虽然寒意尚未消尽,但气温已开始回升,其中水温的变化,鸭子是能最先感觉到的,于是就迫不及待地潜入水中嬉游了。这一现象被诗人观察到,便凝炼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千古佳句。...

唐宋诗中的物候问题
答:”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如果没有基础的话,自己做诗歌的译文是最好的办法,...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有哪些有关物候方面的知识
答: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的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也就是...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赏析
答:欧阳修《鸟啼》诗云:“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寥寥数语,一幅阳春花鸟图便跃然纸上。南宋大诗人陆游也留下了很多反映有关物候变化的诗句。他在《初冬》诗中说:“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于《枕上作》中说:“卧听百舌语帘栊,已是新春...

惠崇春江晓景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景中诗中
答:《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景物,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苇,河豚。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作者:苏轼·北宋 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

关于唐诗宋词中的物候的小论文怎么写啊?大约500字左右 急!!!谢了
答: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透过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诗人能较好地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写成诗歌而传之后世。从自然节律的意义看,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和循环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成就的。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竺可桢宛敏渭唐宋大量大诗人,擅长鸟语花香的示意,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

唐代张敬忠 边词 中包含了哪些物候现象。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包含了...
答: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物候现象:五原春迟、北边荒寒 绝句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物候现象:倒春寒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什么顺序
答: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的顺序如下:1、立春:万物始发,春天开始。2、雨水:降雨增多,春雨连绵。3、惊蛰:春雷初鸣,蛰伏物种开始苏醒。4、春分:昼夜平分,天气转暖。5、清明:寒食节后,气温回升,春色明媚。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