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不在老家,家里的人情都没有随,该怎么办?

~

邻居家一孩子,父亲走的时候全村没人操持,全都大眼瞪小眼地瞅着。

要不是丧葬一条龙服务(县城花五千元,有人代办),老爹还在家里躺着呢。

到了,没入了祖坟,在县城花五万块钱买的墓地。

在农村里,少了什么都别少人情。人情少了,婚丧嫁娶没一个人给你捧场。

邻居家的孩子

邻居家的孩子打小就不老实,上蹦下跳,偷鸡摸狗,大家不要觉得我说得有点夸张了,事实上一点都不夸张。

我们村子可能有些特殊一些,在农村生活的小伙伴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村子里面的鸡和鸭一般是不在自家院子里面养的,实在是太味了。

在院子与院子之间会有一条路,这条路就是村子里面的道路,而这个道路两边是有很长一段距离,一般情况下都会在自己的院子外面临时搭建一组栅栏,然后把鸡鸭鹅都给丢进去。

上面铺好了网,就跟咱们捕鱼的那种网一样,一般情况下会在里面养个10来只鸡,10来只鸭,10来只鹅,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鸡蛋鸭蛋鹅蛋,自己吃。

然后邻居家的孩子怎么样?闲着没事的时候就过去偷个鸡蛋,被村子里面的人知道之后,追着他满街乱跑,按理来说都已经折腾成这个样子了,孩子的父亲就得管管吧?

偏不,孩子的父亲给这个人说,小孩子哪有不犯错误的,你们这么针对孩子干什么,就这样在父母的溺爱之下,孩子慢慢长大,变得越来越讨人嫌。

等孩子20来岁了跑到大城市里面去打工,自此开始和村子里面的人也就断了联系,但是孩子的父亲跟孩子也差不多,只能说没有孩子这么调皮捣蛋,在村子里面的口碑也不是很好。

一眨眼过去了10来年,孩子父亲的身体眼瞅着就越来越差劲了,当孩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抓紧时间回到老家,还没来得及尽孝呢,父亲就走了,怎么办?凉拌!

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说什么人情薄凉之类的风凉话了,抓紧时间入葬才是王道。 但是村子里面入葬哪有大城市那么简单?

首先你要请几个人,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帮你雇一些车辆,佩戴一些特殊的物件,然后给你准备一些特殊的东西,顺带着跟你说一下整个墓葬的节奏应该怎样走。人不多应该有三五个人,属于我们村中的老者,每一次村子里面有白事的时候,都必须第一时间把他们请过来。

除此之外,我们村子是分不同的院。什么叫做院?简而言之就是不同的姓氏,可以这样理解,什么意思呢?一个村子里面可能有5个姓氏,6个姓氏,每一个不同的姓氏基本上都属于同一个院里面的。

比如赵钱孙李,你姓赵我姓孙,那我们就不是一个院。不是一个院的话就不用相互掺和这件事情了,但如果你姓赵我也姓赵,我们都是赵家人,那么好,遇到了这种白事,几乎所有的赵家人都要过来捧一下场。

最起码让人觉得,这家人缘不错,老人走的时候家里面也比较有排面。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每一个人都来,比如年长者不用来,年幼者不用来,年轻人或者说中年人当中的男性先来,然后女性再来是,分批次来的。中午的时候呢,就在一个小角落里面吃大锅饭,把大锅饭熬好之后搬上几个长板凳,下午的时候再怎样怎样,反正就这样来回折腾两三天,这个送葬才算是正式结束。

再之后就是选墓地了,一般情况下村子里面按照辈分排出来的空地,比如说去年的时候某一个人去世了,他的坟在哪一个地方,今年的时候在这个地方的另一个地方或者角落里面。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邻居家的那个孩子平日里的时候和村子里面的老人就没有任何交集,没有任何往来,并且说话办事贼横贼横地。在村子里面的口碑实在是不敢恭维,就是离开村子的前几年的时候,还一直偷鸡摸蛋。

在村子里面有事没事就来个坏,而孩子的父亲也差不多是个倔脾气,闲着没事的时候不是和东边吵个架,就是和西边吵个架,这一家人的口碑那简直是糟糕透顶。

按理来说,死者为大,就算是他生前的时候和村子里面的某些人产生了某些矛盾冲突,一般情况下也没人在这个时候去纠结或者找事。可是谁能想得到,这个孩子回到村子里面之后,既不找村子当中的老者也不联系自家院儿的人,就拿出音乐在那放。

然后自己在院子里面坐着,哪有这样办事的?最起码你得联系一下,主动找村子里面的几个年长者,低个头认个错,这事也就这么了了,但这个孩子不,死犟死犟的。

过了两天,眼瞅着没人帮自己,没招了,就只能叫殡葬一条龙服务。那个殡葬一条龙服务也没见过这种事啊,按理来说村子里面有人走了,需要在村头村尾摆上一个白布条,可是这个村子压根没摆。

也正因如此,这个送葬的队伍殡葬一条龙服务找了好几次差点找错了地方,好不容易把这个事办了, 孩子二话没说把门一关,继续去大城市里面打工去了。

村子里面的人情处理不好是个大问题

大家要明白,村子里面和城市里面是不同的,我并没有褒贬的意思,我也没有说村子和城市怎么样暗中讽刺,没有那个必要。只是就事论事而言,村子里面更注重的是人情的往来。

什么叫做人情?

今天你和他关系不错,那么好,明天你有事他就会来帮忙,哪怕不要钱。但是如果今天你和他关系不好,不好意思,明天你就是给他钱,他也不会来帮忙。这一套逻辑如果大家能够理顺的话就能够明白了, 如果说常年不在老家,家里面的人情都没有随,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红事儿还是小事儿

如果遇上了红事,然后村子里面的那些人彩礼没有随,之前的时候人情也没有走,那都无所谓,说白了红事这个东西,只要花钱就肯定有人来捧场。

首先村子里面的人不主动,你的亲戚们不可能都不走动吧?如果你连亲戚们都不走动,估计你也讨不到老婆,对不对?人缘都差到这种程度了?那不至于。

红事一般的主力军是什么?就是你的亲戚和同学以及女方的亲戚和同学,把两边的人凑在一块,别的不多说,你最起码凑5桌不寒碜吧,也不丢人吧?

只要有了这5桌那基本问题就不大了。

除此之外,红事也基本没有太多的规矩和礼仪,就算是有规矩那也不是村子里老人说了算的,随便找个司仪,只要他有点功夫,别的不多说,他但凡主持过两场以上的婚礼,什么流程该怎么走,他就应该能够摸得门清。

这个东西没那么复杂,不同村子里面也有不同的规矩,一般情况下两小时、三小时的功夫基本就算搞定了。当然早上的时候车队去接,晚上的时候再把车队送回这肯定要花时间,但最重要的时间是什么?

是上午的11点到下午的2点,这三个小时里面只要把丈母娘陪高兴了,只要让这些亲戚们来吃饭的人吃饱喝足那问题就不大 ,至于村子里面的人愿意来就来,不愿来就不来,本身也不会有影响。

充其量就是影响一下自己收到的那些份子钱,可是自己之前的时候也没给村子里的老人随份子,扯平了,发现没有,自己不会受到多大损失。

白事往往是最让人头疼的

红色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白事,尤其是在村子里面,村子里面的白事有多繁琐,我就不多讲了。少则3天,多则7天,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七七49天.

因为49天之后你要回来怎么怎么样,这中间的种种繁琐流程我们按照最简单的就按三天来处理, 发现没有?这三天的时间也是要命的。

首先,白事的时候亲戚们不可能一窝蜂的来。 就算是这亲戚们一窝蜂的来了,来了之后也不可能说一直长久待下去,一般来一上午或者来一下午,再或者守一天就差不多了。

但白事需要三天,这三天里面人来人往,人不能断,怎么办?就必须用村子里面的人了,如果这个时候村子里面的人不来帮忙,那自己一个人在那惨兮兮的, 你想一下这种情况下,估计自己连哭的心情都没有了。

其次,村子里面的白事是论资排辈的。 什么叫论资排辈,最起码你应该有什么礼仪,你应该把墓地安葬在什么地方,这些东西通通都是需要村子里面的人来帮忙。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某块地里面有8个坟头,按照规定老爷子走了之后应该排在第9个,也就是第9位坟头。

这如果村子里的老人不来照顾一下,你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办?就坏了, 轻则村子里面的人就不搭理你了,重则你还有可能被移出族谱,这是非常惨的一件事。

再其次,白事会有一系列的礼仪约束。

而这些东西很少有人会给你讲,什么叫做白事?就是规矩得到位,同时让子女能够和父母再做最后一次告别。白事的时候会有诸多规矩,这些规矩可不是别人花钱就能买来的,你再找个司仪?那不好意思,司仪吓得腿都哆嗦。

真正意义上懂得白事流程的一个村子里面也超不过20个,就是那些人精,他们活了七八十岁,每年都要负责这件事情,慢慢的也就能够积累大部分经验了。 而对于这一部分人,如果你得罪了或者压根就没有走动的话,那不好意思,白事的过程当中你可能会丢很大的脸。

最后白事不同于红事 ,红事人家谁都可以来帮忙,哪怕就是个路人,你给他50块钱他也愿意乐呵呵地帮你,为什么?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你去某一个酒饭馆饭店定个座位,你直接给饭店老板说,我给你2000块钱或者5000块钱,你们多叫一些人来,把这些亲戚都给我服侍的舒舒服服的。

没问题,绝对没有问题,饭店他们最愿意赚这种钱了,因为这种钱第一来钱快,第二还是个喜钱。谁不愿意赚?白事就不一样了,白事你就算花钱也很少有人会来帮你,除了殡葬服务一条龙。

但是这种殡葬服务一条龙整个公司里面也就是五七个人,就这么点人,连凑个数都不够, 他们只是按照流程把这些事情做好,还是一个市场化的流程,和村子里面的流程根本不搭。

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

第一,赶紧低头认错。 说白了,红事白事是人生大事,村子里面的老人就算再不通情达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会有所忌惮的。一旦你道歉认错,弱势方就是你了,无论如何,该帮你一把就帮你一把。但是要注意,我们的道歉论错,尽可能的避免成为道德绑架。

第二,烟酒该送的礼抓紧送。 所谓的常年没有交情或者人情都没有随,自己省下这么多钱来了,该拿出来的就要拿出来,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揪着心了。那几个长辈优先照顾一下,该给的烟酒给到位,村子里面的人基本没有怎么为难自己的了。

第三,不懂就要问,千万别跟愣头青一样。 像我们邻居家的那个孩子啥都不懂,随便找了一块地方就给埋上去了,也不是说那块地方不能埋。只不过村子里面有这种说法而已,到头来还得再给刨出来,这一套下来,别的不多说了,我估计他心里这个疙瘩两年时间解不开。所以遇到这种白事,而且村子里面的老人又不太愿意言语的,抓紧时间问,能问多少问多少,千万别犯错。

最后做一个总结:

农村和城市是真的不一样,农村更注重人情往来,而且这一部分人情往来处理不好,可能就很糟糕.

要我说: 该走的人情还是要走,该随的份子千万不要省。因为这时候省下钱,将来可就要了命了。

这个事好办,委托自己最想信的知己朋友亲戚,只要本村有红白事故都打电话对你说,去于不去你做决定,回来不回来你说了算,你可以让委托人给你办理,事后不要赖账,如数归还委托人,要是近家近亲有红白事,告诉你后你要想办法回来亲自办理为好。

这个事有些麻烦,常年在外,与老家人不来往,将来有个什么事,别人肯定也不会随礼,也不会帮忙。

事里有红事好办,自己去酒店去办,也不用通知老家的人,通知了,人家也不会来。

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

红事不谈,缺了老家的人,一样可以转,无需多余的操心。

白事就不一样了,老父老母百年后,想魂归故里,难于上青天!

想把老父老母送回老家安葬,找个人帮忙就难。老家听闻你们家有事后,所有沾亲带故的人都会躲起来,亲人不沾边,村人更不会拢场。

钱能解决的事,就不算事。恐怕你这事,钱都搞不定,那才叫事。

有地好说,在老家没田没地没住宅,找块墓地都难,骨灰都没地方安歇,停放。墓地,大队不批,私人不给,商量不过来。

想要有事找村人帮忙,歇菜!

说说我们吧,我们也是常年在外,不常住老家。

我们有事时,除非特大的事,才邀请老家的人过来喝酒。芝麻大的喜事,自个办吧,不劳烦老家人过来随礼,他们喜欢少随礼,我也不想添麻烦。

老家人随礼不多,100,200的全家到,耽误的是他们的工夫,亏的是我的酒水钱。

我们呢,老家有事必回去赶礼,大到结婚,起楼,小到孩子满月,周岁,十岁的,逢礼必送,逢礼必回。别人送100,我们得送200,原因是你住城里,又没帮忙。老家人喝酒,是请人下厨,添筷不添桌,我们去与不去,礼到人少去就行,他们要的是份子钱,不是人数。他们来我们这里喝酒,要的是热闹,全家到,不谈礼金多少,亏死城里人活该!不给他们来去的车费,还会甩脸子给人看,信不信?

堂妹在城里买了房,包客车回老家接本家老少过来城里喝酒,然后酒饱饭足后,又包客车送老家的人回家,就这样服务周到。老家人有事,就一个电话呱啦呱啦,我们再屁颠屁颠的回去,路上往来车费自付。

不是为了百年后魂归故里,真的没必要再与老家的人常来往!

想叶落归根,又平素少与老家人礼尚往来,有事想老家人帮忙,那简单比登天还难,比吃屎还难受!

这个情况确实有点难办。

农村人都讲究礼尚往来,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别人家有事咱没有到场,咱有事的时候,也别指望人家到场了。很长时间不联系,从前关系再好,现在也断了。

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别人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都主动到场帮忙,自己有事的时候,大家伙也来给咱帮忙。可是,在家里没有工可打,又没有生意做,光靠种地的收入应付不了日常开支,只能选择择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再一个说,即使你常年留在家里,经常给别人帮忙,你日子过穷了,照样会招来别人的耻笑。

既然人家有事咱没有到场,咱有事的时候就别指望别人来帮忙了。好在,现在农村的红白喜事都时兴在饭店待客,来的客人多于少也没有关系,只要真心为新人献上祝福就可以了。

如果已经在城市里定居,孩子结婚的时候,可以在城里办喜事就行了,结婚后到老家走走,发发喜糖喜烟就行了。

以前,在农村红白喜事是人生大事,捧场人数的多少,代表了在村里为人处世的好坏程度。现在的人情越来越淡薄了,大家都以眼前利益为重,既然咱在打工没能给别人帮上忙,也就别再乞求别人来帮忙了。

我就是一个常年不在老家的人,一年到头,常有不少人情往来,算算今年,平均每个月都有两次人情往来,自五月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后,堂叔的孙子满月,然后,就是结婚酒,生日酒,升学酒,新居酒等,连二连三的都来了,算算今年回家就好几次,但有一点不同的就是:不管我是否回到家里,按照农村的习俗,该随的人情我都随。

经常有人会问我:"你大老远的跨省回家吃顿饭,单单花在途中的车费都够吃几餐大餐了,何必要回一趟家呢?"

我知道,我回家看重的是一份亲情,并非是说是为了省钱了事,因为回家的同时,我会与年迈的父母和叔伯他们在一起,吃饭的同时也会聊聊双方的生活与家庭,我知道,这是一份用金钱也无法衡量的感情,只有这份感情在,在外面工作就算是再苦再累也能接受,因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是自己永远都离不开的根。或许我的故乡情结超出了我的思绪感受,仿佛不回家去会欠着别人什么的债般难受。

当然,时间不允许的话,有时候就只能让堂兄弟他们帮忙解释,并随上礼金。

喜事还好说,一旦家里有老人去世了,这种白事是必须要回去,那怕请上三两天假也要去,这是一个无法撼动或拒绝的事情,所以,无论如何也得回去,不为别的,只为作为一个晚辈应有的为人处世方式,为年老的人终是一个后生有作为人应尽的一份心意和义务。

各人的经历不同,各村的风俗不一样,所以,也就仅仅在此说说自己的想法,不可能会与许多人相似,只能说是一己之言罢了。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老家农村风俗,前些年红白事几乎一个队的人都去,不管是不是家族。还兴过互相生日宴,几大桌。随着进城人增多,儿女结婚基本上都在城里办,请客收礼有所选择。像我俩儿子结婚除近亲戚外,老家人基本上都没有请,因我们常年在外,儿子们有他们的社交圈。老家人有点啥事不一定随的到礼,但我们这代该还的人情尽量还,近亲的有啥事必须。逐渐出来的人多了,人们也习以为常了,原来的习俗也变了,红白事全包干给别人做,再不是大家出力帮忙的年代了,现在是用钱做事的年代,基本上没有帮忙一说。最近几年在外住的有老人逝世,弄回老家都是包给专业工人做,弟兄多点的各人收的礼各人办招待,将来各人去还礼。我认为这种办法可行,一方一俗。

常年不在老家,家里的人情都没有随,该怎么办?你所谈到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面对。我就是离开老家以后,很少回去,起码是不经常回去。想想当初在老家的时候,那时我们兄弟几个都还小,重体力活根本干不了、干不动,因为父亲再外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连生产队里在稻场里分得的稻谷、小麦等粮食都扛不动,基本都是靠左邻右舍或是乡亲们帮忙给扛回去。

更不用说后来家里面盖房子那会儿,几乎整个生产队里主要劳动力什么表叔二大爷的都帮过忙。你说人若是在老家,自家也好,乡邻们也好,家里有个什么事情,你能不去看看?不去帮帮忙?不去随个份子?

这个在长期相互照应、相互帮忙之下建立起来的友情是纯洁的,是实实在在,也是珍贵的,确实值得珍惜,值得保留。不过,如果你离开老家以后,对老家的人和事来个不管不问,来个一走了之,那么老家的人一定会说你这个人不够意思,不讲人情,不念旧情,慢慢他们就会看不起你,看不惯你,从此以后再不会跟你来往,你家里就是有天大事也跟他们无关。

为了防止和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当初我们在离开老家时,就有所安排,而且安排的还算比较周全,我们为了保险、为了稳妥,相继给住在老家的族长、给老家的生产队长也就是现在的村民小组组长、还有就是村委会的领导们交待清楚,如果老家的人,家里有什么事情特别红白喜事一类的大事情,必须给我们通知到。因为以现在的通讯手段这个是非常容易办到的一件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视不同情况来作出相应的决定。是需要随礼还是不需要随礼?有没有时间回去看看?如果需要随礼而人又回不去,也可以委托他们给操办一下,然后把人没有赶到现场的原因给解释一下。如果时间和条件都允许,能回老家,到有事的人家里去看看,那当然更好,意思也不一样。几十年来,我们都是采取这样的办法,人虽然离开了老家,但与老家的人情一直还被保留着。还有一点就是,平时跟老家的人讲清楚,如果外出或务工、或旅行路过我们这里一定要通知我们,一定要在我们这里停留一下,按照老家人的说法,就是没有什么菜,薄酒还是有得喝。我觉得,只要大家,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一切事情都好办。

像你目前所面临的情况,由于常年不在家,老家的人情礼节都没有随。这种情况我觉得也没有什么非得要怎么样,不随就不随,大不了以后不来往就是了。如果要想把过去那份友情和人情再给恢复起来虽然有些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的意见是,你可以先行接触一下老家里某个有威信、有威望的也就是年龄稍长些的族长或者类似如族长的人,可以用请他坐坐的方式,你们边喝酒,边谈谈你的想法,如果得到他的认可和支持,再在适当的时候把大家叫到一起,聚一聚,让过去了就让他过去,从现在开始,大家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知会一声,于是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这样的红白喜事是不可以事后补礼的,其他比如盖新房、生小孩、老人小孩过生日等都是可以补礼的。如果你们那里也是这种习俗,不妨先打听一下,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就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对象,把上次的礼给补上。这样,你所面临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我想,只要你有诚意,方法多得是,就看你是不是有诚意,是不是能付诸行动。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对目前的农村人来说,是个十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现在在农村居住的只是极少部分老年人,而大部分的中青年人都外出务工或做别的营生了,与农村的关系似断非断,一旦自己有了红白事时,就出现了一些尬尴的情况。

尬尴一:自己身为农村人,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的户口,土地,住宅及其它关系都在农村里,而自己为了增加收λ又长年在外地谋生,又暂时脱离了农村的环境。于是一旦其他人有了红白事,自己又不能参加,有的让人代礼,有的微信转账,有的装作不知等等,导致与乡邻关系的生疏。

尬尴二:别人的事都好对付,一旦自己有事了就对付不下去了。尤其是白事,急需要人手帮忙,好把老人安葬下去。在目前的农村还是时兴土葬,棺材越重越厚才越表示儿女的孝心。这同时也给安葬提出了难题,人手少的话,是无法把棺材搬运到坟地的。好在现在时兴了机械搬运,但在往机械上搬运时还是需要人力的。很多人因为"人到用时方恨少",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去求助于他人帮忙。

尬尴三:现在的农村还是以参加红白事人头的多少来评价主人的为人处世的好坏的。一旦自己有事参与的人头少了,就无形地表明主人的为人处世不咋的,不会为人等等。这时侯主人就会感觉自己在亲朋面前很没面子,心中难免就会泛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悔恨之心。

为了避免这尬尴局面的出现,平时就要"多拜佛多烧香",以免"急来抱佛脚"和"人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了。具体地说就是平时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等,自己一旦遇到事时就好办了。

这很简单,只要你思念家人情,很好办,现在信息等都很发达,好解决问题。

例:你家乡里有放心戚朋好友,把钱放在那里帮忙送人情赶情达礼,这不就完了。还有一种方式,直接发红包转帐等等,很简单。

主要是否你有思乡念旧之情节,你是否欠家乡亲朋好友的礼等,要是欠人情,那必须要还的,要是小时离开家乡,不是最亲亲戚朋友的话,就没必要去联系很多赶人情,因为你少小离家,家乡的人情事故无需去送人情,人越活越简单越好。

提问者提的很好!是一个重故乡情的人,不管你飞的再高走的再远,家乡的风筝线绝对不能断,故乡是根,永远是我们避风港,它是我们思念的地方。

常年不在老家,农村里的人情应该抓住重点,如白事再忙也要回去,因为当下的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而老人老了之后要入土为安。

所以,农村里重点礼尚往来的人情应该是村乡人家老了老人的白事,人情之外的重点应该还是互相帮忙。

农村人是朴实而又讲究实际的,对待村里的白事,上了年纪的老人常常会这样做自己儿女的工作,即:别人家的白事上,你亲自到场,用心用力的做事帮忙,到了你自己家头上,别人自然会赶来卖力的做事帮忙,因而此时你帮别人家的忙,其实就是在帮自己家的忙。可见,老家农村别人家遇到老了老人的白事时,作为村乡邻里的你说什么理由都没用,只有克服自己的困难抽身回去帮忙做事才是正确的选择。

或许有人会说,别人家的忙没去帮,到了自己头上了别人不来帮或人来了不出力的话,可以自己掏出钱来请人料理自己家老人的后事。这种想法在当下的农村是不切合实际和人情世故的,即使你如此圆满办好老人的后理,你哪一天回到老家也是没有办法与村乡见面相处的。

正因为农村人情有比较特殊的地方,我在哥嫂去世后,村乡家遇到白事了,无论身在城里自己家还是在老家,都会第一时间赶去帮忙做事,而且还咬着压干最累的活,譬如背土背石头垒坟墓等,村乡们看在眼里,在父亲去世时,众多在外的村乡都想方设法赶回来卖力帮忙。

老家农村的白事不仅仅是人情上的事,重中之重还是需要村乡抱团做事,所以建议题主千万莫要轻视,身体力行最终才能帮到自己。



亲戚不亲,农村现在的“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买房子结婚等的大事当然要借钱,可是到了亲戚那里,你借个十几万,二十几万谁家有呀。再说,你在城里买大房子享福,你的亲戚家好几个儿子还没对象呢?于是乎,每个人都一肚子气。当然,到了你亲戚家儿子结婚来借钱,你们家自然就没好气的对答了。 4、农村断亲现象会愈演愈烈吗? 不能不说,农村断亲现象有愈演...

农村邻里之间越走越远,为何会出现人情味越来越淡的情况?
答:三、沟通交流少机会了。关系要好,沟通交流少不了。以前大家都在种田,农民之间可以沟通的话题很多,家长里短、种田种地都是话题。而现在,你在村里种田,我在城里打工,他在外面当老板,一年到头难相见,就算见面,大家做的事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相互之间也没有多少的共同话题可以讲,关系...

一个人多年不回家,父母过世都不回去的人,他是什么心理?
答:一个人不愿意回家,那么肯定有他自身的原因的。首先,他可能是对父母没有感情,甚至是因为父母带给他很多不好的影响,他一直跟耿耿于怀,彼此间亲情淡漠,所以,当知道父母不行了,他也不愿意回家看一眼。有些人天生是很固执的,又或许是拉不下脸面,在他们内心非常地执着,自己认定的事情,或者凉了...

人到中年,亲戚们渐渐变得没有人情味了,这样处理才聪明
答:全妈妈在直播里哭出了声:“嫁过来这么多年,我到现在才知道家里有这么多亲戚,全都冒出来了,还有拿着医疗箱跑来的。”从前妈妈车祸受伤,哥哥辍学,家里困难到一分钱也拿不出的时候,这帮所谓的亲戚没有一个伸出援手,如今人家有出息了,又一个个全跑出来,妄想分一杯羹。真是应了那句话:十...

...社交敏感也不会人情世故每次在外边工作受打击都宅?
答:可以试着走出去,多接触外面的人和事情,跟朋友逛街,出去吃饭,逛逛公园超市

农村酒席“人情味”越发冷淡,无人愿意参加,不外乎这几个原因!_百度知 ...
答:4. 二、人口流失其次,现在农村的人口流失非常严重,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当这些老人收到别人的邀请时,他们往往不愿意出门,最多会让其他人代为转交礼金,他们更愿意呆在家里照顾孙子。对于那些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不太可能为了吃一顿饭而向老板请假。这些年轻人通常...

农村老话“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难道亲情这么脆弱吗?
答:相信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家庭。自己家很重要的亲戚和他不经常交往,反而和那些不算亲戚的人交往密切,说白了,有些子女对家里的老人不够关心却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别人家攀亲。有的甚至说父母的不是,真是寒心。常回家看看,无论是父母还是亲戚,在我们能力之所及的条件下。常常关心...

农村酒席“人情味”越发冷淡,无人愿意参加,不外乎这几个原因!_百度知 ...
答:当这些老人再次受到其他人的邀约时,他们也不太愿意出门,顶多会将份子钱让其他人转交,这些老人宁愿呆在家里陪伴孙子。对于那些在外地上班的年轻人他们肯定不会为了一顿饭,专门去向老板请假。这些年轻人大多数都是采用微信转账的方式,先将分子先提交,这也是农村人应该有的礼数。这样一来农村酒桌上的...

打工仔如何处理好老家的父母情感?
答:时间上允许也可以邀请他们到家里坐坐。亲情在走动中才可长久,长时间不走动,即使是再亲的感情也就随着时间而冲淡了。三、与家乡亲人建立新型的联系,确保人情往来不落空 当下农村电子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即使是农村老人也是基本人手一个手机。在回家与亲戚走动时主动与他们相互留下联系方式...

在农村,亲戚间完全经不起“考验”,没出3代人就不走动了,为何?
答:三代之外的亲戚人情方面已经很淡了;现在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平时基本上没联系;各自有了新的交际圈子。所以多种因素加起来,导致很多农村的亲戚们也是走着走着就不走了,更别说三代之外的亲戚了。01、亲戚间人情越来越淡 很多人觉得农村人比较淳朴,因为一旦有事的时候,家里的亲戚都会相互帮忙。但是...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