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的刘备为何能获得成功?

刘备明明屡败屡战,为何曹操袁绍等人还对他如此看重?~

刘备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他具备着成大事之人所需要的几乎所有品质,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注定是成大事之人,所以这么器重他。

刘备是皇室宗亲,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当今的天子都要尊称他一声刘皇叔,所以他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刘备早年的失败经历其实主要是因为自身实力很弱,没有很多的兵队,和那些早就雄霸一方的诸侯不同,刘备虽贵为皇叔,其实就是一个卖草鞋为生的人,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所以只能寄人篱下,屡败屡战。

刘备的谈吐不凡,而且为人很谦虚,很有领袖的气质,曾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可以看出刘备有着过人的胆识和魄力,都是当一个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并且刘备善于招贤纳士,他身边有一些很有能力的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他,是个很有实力的人。拥有刘备,就等于拥有他手下那些能人干将,自身的实力会因此强大很多,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才会很器重他。

刘备一心想要匡扶汉室,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招贤纳士,在当时是最正式的名号,凡是打仗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这样别人才会拥护你,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原因,就是为了那个名义,而刘备是汉室宗亲,正是这些诸侯所需要的,所以会这么看重刘备,把他迎到自己的麾下。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刘备能这么成功,确实有着他无与伦比的过人之处。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在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众多拥护者的支持下,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最终在西蜀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正是因为有一帮能臣干吏的辅佐,刘备最终改变了屡败屡战的局面,成为鼎立三国的重要人物。刘备之所以能够深得手下拥护、深得民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善于抓住机会,把握时机。刘备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是一个卖草鞋的,社么家资也没有。但是,他能把握时机,抓住机会。当年,桓、灵二帝治理天下无能,被宦官外戚玩弄于股掌之下,造成了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刘备准确地把握了时机,忽悠关羽、张飞一起与其起事,共诛黄巾,逐渐发展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第二,为人仗义,对百姓仁义。中国的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往往得民心者,得天下。虽然不停地寄人篱下,没有自己的固定地盘,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刘备仁义的名声,早已经传遍了天下。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无论是与袁绍对战,还是与曹操对打,刘备三兄弟均没有使出偷奸耍滑的技巧,反而越来越受到尊重。以至于很多时候,天下的州牧均有意让刘备来主政自己的地盘。

第三,待手下很仁慈。刘备的一生,无论遇到何种灾难,均首先考虑三军的处境。长坂坡一战,刘备损兵折将,赵云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拼命护送阿斗回归。但是,看到满身鲜血的赵云,刘备竟然将阿斗扔了出去,口中骂骂咧咧,要不是阿斗,赵云就不会受这样的伤害。可见,刘备的御人之术的确厉害。

刘备剧照

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被人熟知的时期之一,一部《三国演义》让大家对三国的各人物都非常熟悉,曹操、刘备、孙权三大枭雄更是为世人熟知。

刘备一直是书中的正统,但却经历坎坷,二十三岁起兵开始跟黄巾军打战,先后投奔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曾经成为徐州牧、豫州牧也未能有所作为,一直颠沛流离。甚至在战争中,他的妻儿多次被敌人俘虏。

直到他39岁的时候,投靠到刘表那里,才算是安定了一段时间,在刘表那住了7年,到46岁,还是没什么名堂,守着小小的新野,兵少将寡,唏嘘日月。因此,他曾经对刘表叹息,说自己连赘肉都长出来了,却没什么名堂。

按理说,一个人混了20多年都没什么名堂,到了40多,快50岁了,估计基本就没什么作为了,很可能这辈子就这么老去。

但比较“奇葩”的是,刘备竟然在46岁以后,逐步开始有所起色,占据了荆州、益州,最终称王、称帝,割据一方,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28岁都被称为中年妇女的今天,46岁,或许可以称为老年?那“老年”刘备又是怎么会突然逆袭,称霸一方的呢?

1、百折不挠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有20多年的时间四处奔波,居无定所,持续创业,又持续失败。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哪怕经历一次次的失败,最后带着少量的将士依附刘表,在荆州住着,赘肉丛生,也没有想要放弃。

最初,刘备23岁出道,起兵讨伐黄巾军,后来辞官,跟随公孙瓒,再跟随田楷,随后是陶谦。

195年,陶谦临死时,将徐州交给34岁的刘备,让他当上了徐州牧,可谓是意气风发。但是,刘备的军事能力并不突出,很快,徐州就被擅长打战的吕布抢走,老婆孩子都被抓了,随后又被袁术击败,好不容易聚起一点军队,又再次被吕布击败。可以说人生一下子从巅峰跌落谷底。

吕布剧照

失败后的刘备投奔曹操,得到曹操支援的兵马、粮草,并被封为豫州牧,驻扎在小沛,准备找机会夺回徐州。

但他的倒霉日子还没完,吕布再次派兵打他,虽然曹操派出了夏侯??淳人??故窃俅握桨埽?掀藕⒆诱绽?被抓。

于是,曹操亲自领兵攻击吕布,迅速击败吕布,并擒获、斩杀他。

随后,刘备离开曹操,占据下邳、小沛,招揽了数万兵马,对抗曹操,却被曹操击败,老婆孩子不例外的又被抓了,这次连关羽都没能幸免于难,也被抓了。

再后来,刘备投奔袁绍,关羽也跑回去了,再找机会离开袁绍,去了刘表那里,静静的过了8年。或许是上天不想让他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吧,8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挥军南下,打破了他短暂的宁静。

刘表画像

从他的前半生来看,绝对当得起颠沛流离四个字,他的老婆孩子则当得起倒霉悲催四个字,一次次被抓。。。

但就算这样,刘备也没有放弃,说要找个什么地方避世、终老,而是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比如,曹操进攻袁绍时,刘备在荆州,他劝刘表赶紧趁此机会进攻许昌,夺取曹操的地盘,可惜刘表不听。

而在此期间,他也结识了诸多荆州名士,让很多荆州人投奔于他。

这期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可能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帮忙。通过诸葛亮这个职业经理人,将他的草台创业班子,改为管理规范的公司。

诸葛亮剧照

刘备不放弃,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内心的愿景——想要光复汉室。作为皇室的后裔,看天下纷乱,想要恢复祖宗的基业,这个愿望是很强烈的,可以肯定,这必然是他内心真实的愿望,绝对不是光喊喊口号而已。这也是他能够吸引到其他人的原因之一。

其二是他能力优秀,不想屈居人下。就如曹操评价的那样,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曹操)尔。虽然他军事才华不如曹操,但政治见识非凡,而且礼贤下士,为很多人所景仰、重视。他去见袁绍,袁绍出城200里迎接他,他去见刘表,刘表也是出城迎接他。或许在他心中,天下英雄也是只有他跟曹操两个吧,所以也不乐意屈居人下。

其三,则是因为他名望较高,有不少人想要投靠,各路诸侯也无法真正放心的容纳他。曹操就一直防着他,让刘备离开之后又立刻后悔,刘表也一直担心他对荆州不利,明里暗里的防着他,所以他也无法真正的为曹操或刘表等人效力。而被曹操认定为全天下最大对手,则更让他无处安身,必须得做出点基业来对抗曹操。

这几个原因,让刘备从来没有放弃,也在几次失去机会后,终于抓住机会,创立基业,获得成功。

2、正确的战略定位

刘备获得的第一个机会,是入主徐州,获得了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

但是,不擅长打仗的刘备很快丢掉了这份基业,没能把握住难得的机会。

在曹操灭亡吕布之后,刘备再次觅得良机,占领了下邳、小沛,但这次却败于曹操之手,再次错失机会。

而207年,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给他做了一个定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不是很厉害的明主,可以取而代之,获得这两块地盘,作为基业。而江东孙权,难以争锋,可以引为同盟,共同对抗曹操,由此可以有机会建功立业。

这个定位,明确提出,让刘备选择荆州、益州这两个细分市场,因为这两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对手不行,有机会获得成功,获得成功后,再拓展新的业务。

根据这个战略,刘备夺得了荆州、益州,还得到了孙权的同盟,称霸一方。

如果当初诸葛亮给的定位是去争北方或者江东,直接跟曹操、孙权开战,估计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而选择荆州、益州作为战略目标,则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

3、不离不弃的核心团队

刘备起兵以来,他的核心团队,一直不离不弃。

刘关张三人

他的核心团队,包括关羽、张飞、赵云、麋竺、孙乾、简雍等人。这些人都长时间跟着他,不离不弃。

关羽在跟曹操的战争中被俘虏,曹操厚待他,封他为汉寿亭侯,给他各种封赏,但他也没有留在曹操那里,而是找机会跑回去跟随刘备。

要知道,当时曹操在北方势力较大,而刘备则是四处奔波,流离失所啊。

相应的,曹操曾经将麋竺任命为太守,麋竺也辞官不做,坚决跟着颠沛流离的刘备走。

其他人也是如此,长年的跟随这刘备,不离不弃。

一方面,是刘备的个人魅力,他礼贤下士,很多人乐意追随他。

另一方面,则是核心团队构成的缘故。

关羽剧照

关羽和张飞都是在刘备23岁时认识的,一起起兵,关系非常好,当年同吃同睡,一同战斗,虽然名义上是主仆,但一定程度上,更多是好朋友吧,尽管他们不曾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进行结拜,但关系却是情同兄弟,所以不会离开他去投奔其他人。

麋竺,是刘备的大舅子,就算曹操给出高官厚禄诱惑,也不太可能去跟随曹操。

再看简雍,简雍是刘备从小的好朋友,估计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好哥们,也不可能随意离开。

而赵云,则是刘备在公孙瓒账下效力时的老同事,老朋友,多年老交情,也是信得过的。

赵云剧照

其实可以看到,刘备的核心团队,基本是朋友、亲戚、同事这些,所以团队碰到各种问题,不会随便散伙,打散了,还能够再聚拢来。

今天的风投在进行投资时,就很看重创始团队的关系,如果大家都是互不相识,因为某个好主意聚拢起来的,风投不会看好,因为这种关系一旦碰到一点问题,就容易引发矛盾,甚至散伙。

风投最喜欢的创始团队是,有着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同乡或者亲戚之类关系的团队,因为这种团队,碰到问题时,不会随便散伙,往往是看在那么多年交情的份上,大家商量着一起解决,能在困难面前同舟共济。

显然,刘备核心团队的关系,就是属于这种最被风投看好的类型,事实也证明,他们这个团队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还是能够风雨同舟,共同前进的。

4、抓住了命中难得的机会

人的一生,多少会有一些机会,但特别好的机会,就非常少了。

刘备的人生就是这样,虽然23岁就起兵,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机会。但是,命运曾经给过他几次机会。

第一次是陶谦死的时候,34岁的刘备成了徐州牧,获得了徐州以及数万兵马,但是他没能把握住,很快就被吕布击败,夺走了徐州。

第二次是吕布死了以后,刘备再次占领了徐州的下邳、小沛等地,但这次,他还是没能把握住,又被曹操击败了,再次失去根据地。

第三次,在曹操败退之后,刘琦没多久也死了,刘备顺利占据了荆州,这一次,他没有再让机会溜走,而是顺利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并在其后,又攻占了益州,终成霸业。

曹操剧照

究其原因,有两个:

第一,刘备前两次占领徐州,周边竞争过于激烈,吕布、曹操、袁术环伺,而他军事能力也不行,所以失败了。

而第三次机会来临时,荆州的环境比徐州要宽松的多,北方的曹操刚刚战败,东边的孙权是盟友,西边的刘璋暗弱,没有威胁,所以让他顺利占据了荆州。

第二方面,第三次机会来临时,刘备团队得到了扩张,他找来了诸葛亮,荆州方面也有不少人员投靠他,使得团队能力增强。

不仅如此,核心团队经过这么多年的战斗和锻炼,能力较十多年前有了不少的增长,所以能更好的把握这次机会。

可以这么说,刘备这么多年,一直在积蓄力量,都在为下一次机会做准备,当他准备的足够充分以后,终于抓住了生命中难得的第三次机会。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中都仅有几次极好的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的准备程度将极大的影响你能否把握机会,若你一生都在做准备,做积蓄,当机会终于来临,则很有机会获得成功,否则,即使获得了机会,也只是一声长叹而已。

5、对我们的启示

刘备的经历,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不少的启示:

1、持续不断的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放弃,时刻为机会做准备,积蓄力量,当机会来临时,尽力一把抓住。

2、找到正确的战略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

3、搭建一个能够经历风雨的核心团队,并不断成长。



为何刘备可以在乱世中得以立足呢?
答:二、创业初期,他始终游历于军阀混战的夹缝之中,没有军队、没有地盘,没有人能瞧得起他。但是他能审时度势,谦恭待人,结交英雄豪杰,同情百姓疾苦,亲民爱民,笼络民心。三、最可贵的,是他有着不服输的劲头,自强不息的品格。他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屡败屡战,越挫越勇。四、他能忍辱负重,能...

刘备做出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什么?
答:刘备成功的原因有:1、有良好的价值取向:他主张的人生现念是正直、为老百姓谋利益,他到哪里,老百姓都有良好的口碑。至少书是这么表达的。2、胸怀大志,不趋小利。刘备做个县长,也做个市长,也在徐州做个负责人。但别人来占领时,从未表现出可惜和患得患失之感,为什么?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

三国中刘备承受了那么多磨难,是什么让他坚持下去的呢?
答:兴复汉室。只用这四个字,就可以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屡经磨难,之所以能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就是兴复汉室这个宏伟志愿和雄心壮志在支撑着他,鼓舞着他,激砺着他去奋勇拼博。一、身世决定了他的政治报负。《三国演义》中介绍得很清楚,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属于正宗的皇...

从《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可以看出刘备成就大业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 ...
答: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3坚忍不拔,终成大事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

屡败屡战的刘备走向成功,是因为听了哪几句话呢?
答:这可真是让刘备又惊又喜,光想想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这个“卧龙”果然不同凡响,这哪里是什么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儒士所能比的!就这样有了诸葛亮的加盟之后,刘备从一个弱小无所依靠的势力,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荆州,随后又取得了益州,最终开创了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水镜先生...

关于刘备成就帝业主要原因的论文
答:刘备从平民到皇帝,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最终获得成功,排除环境和客观因素,就刘备主观上而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八大因素。一、立志。立志是刘备成功的根本因素。刘备屡败屡战,斗志不减,根本在于志存高远,不因一时之得失而心灰意懒。刘备少有大志。就像陈胜曾经与一起劳作的人聊天时说的,燕雀安知...

刘备的成功究竟是因为诸葛亮还是自身能力使然?
答:看三国我们都知道,刘备漂泊半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年过四十还没有立锥之地,直到他遇到了诸葛亮,才迎来人生的转机。刘备建蜀国之前,有两次大的运气,第一次就是遇到了张飞关羽,两个万人敌的将才成了刘备不离不弃的兄弟,第二次就是遇到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天下三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

刘备不如刘邦运气好,不如刘秀能力强,为何能建立政权?
答:如果蜀汉也算一个政权的话,刘备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开国之君,虽然刘备和朱元璋一样同属白手起家,但像刘备这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开国之君,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刘备平生所遭遇的失败与挫折是你无法想象的,正因为成功的阻力如此之在,才显得刘备的成功极其艰难。 尽管刘邦平生遭遇的失败也非常多,但...

刘备智谋不高,武力不强,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
答:因为成功这个东西,不同的成功需要不同的原料,刘备成为蜀国君主,这样来看是成功的。可是如果以刘备的视角来看,他想光复汉室,他是失败的。而且历史上也一直认为刘备是失败的英雄,一生都在失败,但一直都不放弃,刘备的韧性实在是太强了,四五十岁之后还是一直努力奋斗,屡败屡战,这样来看的话,刘备...

在三分天下的时候,实力最弱的刘备是凭借什么得到其一的?
答:说起来,刘备的人生不如意啊,特别是前半生,打生打死了半辈子,但依然毫无根基,面对曹操更是屡战屡败,这要换成了其他人早就一蹶不振了。可刘备却越打越精神,认命不可能的,颓废不可能的,刘备就抱着“大不了重新再来”的念头一次又一次聚拢兵马,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散。这刘备本来打黄巾立了点...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