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费加计扣除的区别

高企研发费用归集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费用有哪些区别?~

总的来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大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主要体现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委托研发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方面。
1、直接投入费用方面的区别
固定资产范围大于仪器、设备,在加计扣除范围中,房屋租赁费不得计入。
2、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方面的区别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研发费用不仅涉及到折旧费用,还涉及到研发设施的长期待摊费用。并且,在折旧费用中,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可以计入。
3、委托研发费用方面的区别
在委托研发费用方面的区别稍微复杂一些,两者都有以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的要求,但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委托研发费用包括企业委托境外个人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并且没有“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三分之二的部分”才予以扣除的限制,仅在占比方面有所规定。

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主要就是国家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推出的一项优惠政策 但并不是真实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就可以加计扣除。
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应 具备真实性,并且资料齐全。
根据(国税发[2008]116号)第十条的规定, 企业必须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同时必须按照附表的规定项目,准确 归集填写年度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金额。
企业应于年度汇 算清缴所得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的本办法规定的相应资料。
申报的研 究开发费用不真实或者资料不齐全的,不得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最新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费加计扣除没有区别

  一 、什么是研发费用

  财政部给出的界定是:企业研发费用(即原“技术开发费”),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这定义是比较简洁的,尤其是对研究和开发活动的定义也没有细化,在税务加计扣除上,对研发活动的定义采用了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一样的口径,即: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在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本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相关行业的技术、工艺领先具有推动作用,不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

  而且,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才可以加计扣除。

  二、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

  1、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内容

  在会计核算上,可以在研发费用列支的项目主要包括: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二)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三)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四)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五)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六)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七)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依法取得知识产权后,在境内外发生的知识产权维护费、诉讼费、代理费、“打假”及其他相关费用支出,从管理费用据实列支,不应纳入研发费用。

  2、具体的核算要求

  首先,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者承担研发任务的单位,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其次,企业研发机构发生的各项开支纳入研发费用管理,但同时承担生产任务的,要合理划分研发与生产费用,研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列入成本(费用)。

  最后,企业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包括研发费用支出规模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发费用情况等。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时,应当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予以关注。

  3、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相关规定如下:

  第七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第八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准确归集记账的情况下,还有区分费用化和资本化,分别处理,而且对于资本的条件是有明确规定的。对于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条件的具体应用和掌握,大家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这里不再赘述。

  三、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研发费用列支范围

  各项费用科目的归集范围主要包括:

  (1)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

  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设计费用

  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5)装备调试费

  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需要注意的是: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6)无形资产摊销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认定过程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

  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注:详细比例要求规定参考《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相关规定)

  四、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的范围及相关要求

  1、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的范围

  首先,国税发〔2008〕116号的规定:

  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其次,财税〔2013〕70号的补充规定:

  企业从事研发活动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可纳入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

  (一)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二)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

  (三)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

  (四)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

  (五)研发成果的鉴定费用。

  最后,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均不允许计入研究开发费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项目中,与会计核算和高新认定时研发费用范围的差异是-没有“其他费用”,必须细化到具体的规定的可以扣除项目中。

  2、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核算的,对应的支出不得加计扣除。

  ②企业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已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13〕70号)的规定,就已经进行会计处理的折旧、费用等金额进行加计扣除。

  ③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新政策

  上述国税发〔2008〕116号的规定和财税〔2013〕70号的补充规定有效期到2015年12月31日就截止了,但2015年度扔按上述政策口径来执行。

  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按新政策财税〔2015〕119号执行,新政策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列支范围综合了高新企业认定上述两个研发费用扣除的税务文件,研发费用的具体范围包括:

  (1)人员人工费用。

  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①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②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

  ③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租赁费。

  3.折旧费用。

  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

  4.无形资产摊销。

  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包括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6.其他相关费用。

  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如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分析、评议、论证、鉴定、评审、评估、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此项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

  通过对比新旧政策可以发现,新政策研发费用的具体范围有三个重要变化:

  (1)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租赁费、仪器设备的折旧费和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摊销费,不再强调是专门用于研发活动;

  (2)明确了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3)可以加计扣除的费用增加了“其他费用”项,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差旅费、会议费等可以加计扣除了,实施总额控制,此项其他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

  4、 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和活动

  (1)从2016年1月1日起,下列行业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①烟草制造业。

  ②住宿和餐饮业。

  ③批发和零售业。

  ④房地产业。

  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⑥娱乐业。

  ⑦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2)从2016年1月1日起,下列活动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①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

  ②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

  ③企业在商品化后为顾客提供的技术支持活动。

  ④对现存产品、服务、技术、材料或工艺流程进行的重复或简单改变。

  ⑤市场调查研究、效率调查或管理研究。

  ⑥作为工业(服务)流程环节或常规的质量控制、测试分析、维修维护。

  ⑦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第十二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一...

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答:上述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所称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和管理办法按照《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 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执行。 企业享受该项政策的税收征管事项按现行征管规定执行。 二、现行适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75%的企业,在2022年10...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税收政策2022
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税收政策(2022年最新) 为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简称研发活动),税法允许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简称研发费用)在税前加计扣除,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文件。 本专题所称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答: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具体如下:1、自2021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实施这项政策,预计可在去年减税超过3600亿元基础上,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结构...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答: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如下:1、自2021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2、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按半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由次年所得税汇算...

高新技术企业和加计扣除应该怎么应用?
答: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加计扣除是两回事,你们可以同时申请,但加计扣除通常都是年底或者第二年年初做的。高新是根据各省的评定时候申报的。2、两个都有减税功能,高新是减税40%,加计扣除是按照研发费用的税前列支,按照150%抵扣。3、两个都跟研发经费有关系。4、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23
答: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盯蔽改,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自2022.1.1-2022.12.31,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是多少?
答:第四,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16号)规定:“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

“研发费加计扣除”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哪些不同?
答:“研发费加计扣除”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哪些不同? 发布者:刘松松律师|时间:2021年01月26日|分类:高新技术 |2688人看过 很多财务人员都知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下简称“高企认定”)以及研发费用加扣除(以下简称“加计扣除”),除了可以使企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大幅较低税收成本之外,还可...

研发费加计扣除最新政策2022
答:为您梳理最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好消息!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又加码啦!(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28号),借这个机会,就让我带着大家一块儿来梳理一下最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吧! 一、政策基本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