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清朝格格和公主的区别是什么?~

“公主”不是与生俱来的地位,而是封号,是需要册封的,格格在满语中是“小姐”的意思,从这个含义讲一般贵族的女儿都可以称为格格。而清朝皇太极继位之后,效仿明制将皇帝之女改称“公主”,还根据封号来区分具体的层次。

公主和格格相比当然是公主的地位更高,至于为何说帝王的女儿也叫格格,这就是一个影视剧给大家造成的美丽的误会了,帝王的女儿都叫公主。
清朝时期,皇帝的女儿都称呼为公主,只是因为生母的品阶不同跟着叫法也不同。比如说正宫大老婆所生的女儿统称为固伦公主,也就是嫡公主,固伦是满语,意思是“天下、国家、尊贵”。妃嫔所生的女儿呢,统称为和硕公主,是庶公主,和硕在满语里的意思是“一方”。从封号里就可以看出同样是皇帝的女儿谁更尊贵了吧!而在皇帝的女儿里,就没有被称为格格的,这都是电视剧的误导。

格格在满语里面的意思是“小姐”,通常称呼亲王、贝勒、贝子的女儿。亲王的女儿被称为和硕格格,通俗来讲就是郡主;世子和郡王的女儿被称为多罗格格,也就是县主;多罗贝勒的女儿,也被称为多罗格格,也就是郡君;贝子生的女儿呢,被称为固山格格,是县君。

在清朝王爷没名分的小妾也叫格格,就像乾隆、雍正在当皇帝之前住的地方叫潜邸,身边的老婆们除了有福晋、侧福晋之外,就是格格了。

比如在《如懿传》里的月格格,就是弘历的一个小妾;《清史稿》记载雍正的孝圣宪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也就是咱们的钮祜禄氏嬛嬛,当初就被称为格格。

清朝既有公主又有格格。公主和格格的区别主要有3点,具体如下:

一、起源时间不同

公主从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公主是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在中国,最早周朝是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而公主这名称则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

格格最早出自后金。在后金时期,国君(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称为“格格”。

二、封号不同

1、公主的封号通常有三种:

(1)以郡县名:称某某郡(县)公主,如新城公主、馆陶公主、长乐公主、平原公主、平阳公主等。但此处的郡公主、县公主仍是公主,而非“郡主”“县主”,最常见的封号种类。

(2)以国名:如宁国公主,霍国公主、岐国公主、陈国公主等,在

(3)以美名:以各种褒义词命名,如太平公主、文成公主、药茶公主、宁定公主等。

2、顺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1)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

(2)世子及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女为县君;

(3)多罗贝勒之女:亦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君,侧福晋所生女为乡君;

(4)固山贝子之女:嫡福晋所生女封“固山格格”为县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5)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福晋所生女称“格格”为乡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

三、地位不同

清朝时公主一般为皇帝之女,只有一部分是为与满蒙联姻而册封的亲王王爷之女,而“格格”专指王公贵胄之女,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因此公主的地位高于格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格



一、指代不同

1、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与公主对应的男性称号为王。

2、格格:格格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

二、朝代不同

1、公主: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有公主称呼。

2、格格:仅限于清朝皇族。

三、分类不同

1、公主:以郡县名如新城公主、馆陶公主、长乐公主、平原公主;以国名,如宁国公主,霍国公主、岐国公主、陈国公主等;以美名,如太平公主、文成公主、药茶公主、宁定公主等。

2、格格:清朝的公主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固伦公主,一种是和硕公主。固伦在满语中是“天下”的意思,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和硕在满语中是“地方”的意思,一般是妃嫔所生的女儿或者由中宫抚养的宗室之女被封为和硕公主,等级比固伦公主低。



■公主

中国古代诸侯、帝王女儿的称谓。周代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汉代皇帝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之姑称大长公主。其后历代沿用。清代,称中宫之女为固伦公主,称妃嫔之女为和硕公主。古代天子嫁女,不由自己主婚,而用诸侯(同姓的)主婚,叫做公主,公主的称呼即由此而来。唐代仍然由亲王主婚。宋代以后,天子自己主持女儿婚事,公主出嫁称下嫁,公主嫁夫,夫婿称驸马。公主的待遇视同亲王,礼仪、服饰都有一定的规制。天子嫁女,往往是一种政治活动,公主和亲之事,史不绝书。唐太宗之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促进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公主参与政事的也不为少见,如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汉族称公主,满族称格格。

■贝勒

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全称多罗贝勒。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统称为八和硕贝勒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号后金,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 、侄阿敏为二贝勒 、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共同听政,其地位尊于其他贝勒。史称四大贝勒。天命十一年(1626)皇太极即位后,废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的旧制,建立贵族封爵制度。以后,逐渐形成12级封爵制。贝勒在亲王、郡王之下,其名号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太宗崇德年以前的贝勒,实即后来的亲王。受封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有世袭、恩封、功封和考封等获取途径。归附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此封爵制,在亲王、郡王下置贝勒爵。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 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八旗的兴衰 清军入关, 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皇上的母亲不一定是皇后,但一定是皇太后。

清朝贵族女子等级

第一级 固伦公主 皇后所生之女 固伦满语为天下

第二级 和硕公主 皇妃所生之女 和硕满语为地方

第三级 和硕格格 亲王之女 汉语为郡主

第四级 多罗格格 郡王及世子之女 汉语为县主

第五级 多罗格格 贝勒之女 汉语为郡君

第六级 固山格格 贝子之女 汉语为县君

第七级 格格 公之女 汉语为乡君

第八级 统称为宗室女

“格格”一词,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
的称谓。

关于清代,清代的格格,不是公主。凡是尊贵人家的小姐,都称格格。
亲王的女儿,称多罗格格,郡王的女儿,称固山格格。皇帝的女儿,称和硕格格,也称和硕公主。最尊贵的公主,称为固伦和硕公主。
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
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清代的王都是满蒙贵族,异姓汉族王只有开国时四个,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孔有德早死,她的女儿孔四贞是清代唯一的汉公主,封和硕公主,(此后清代再无汉人公主)其余三个,就是康熙朝的三藩,下场如何,大家都是知道的。

“公主”不是与生俱来的地位,而是封号,是需要册封的,格格在满语中是“小姐”的意思,从这个含义讲一般贵族的女儿都可以称为格格。而清朝皇太极继位之后,效仿明制将皇帝之女改称“公主”,还根据封号来区分具体的层次。



格格和公主的区别
答:1、定义不同 格格:满语,意为小姐。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为清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公主并不等同于皇女,而是作为封号与男性皇族的王爵相对应,未出嫁即早夭的皇女在大多数朝代不会被授予公主称号。反之也有皇帝养女,和亲王女、宗女会被授予公主身...

公主和格格的区别在哪里?
答:一、指代不同 1、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与公主对应的男性称号为王。2、格格:格格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二、朝代不同 1、公主: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有公主称呼。2、格格:仅限于清朝皇族。三、分类不同 1、公主:以郡县名如新城公主、馆陶公主、长乐公主、平原公主;以...

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
答:1、定义不同。“格格”是从满语中翻译过来的,意思为“大小姐”,是对满清贵族女性以及皇族女儿的称呼。而“公主”则是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女儿的称谓,也可以指皇室宗女受封为公主。2、出现时间不同。“格格”从后金时期一直到清朝。而“公主”从春秋战国时开始出现,之后一直应用。

格格和公主的区别
答:公主:从周代时期一直被应用。3、身份不同 格格:清朝王爷的女儿的称号。公主: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

公主和格格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答:不一样。“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而公主是清太宗...

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
答:格格是满族贵女的称呼,并不特指公主。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公主跟格格有什么区别?
答:“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一、公主:皇室所生子女,依照其母亲的品阶不同,封为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固伦公主一般为正宫皇后所生之女,和硕公主一般为嫔妃所生之女。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1、从所生养的母亲来看,固伦公主一般为皇后所生之女才可以被册封为固伦公主,而和硕公主一般只是妃嫔...

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
答:格格和公主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 定义不同。格格是指小姐、小娘,是对清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类似于汉人的小姐、姑娘,为清皇族女儿的正式称号。公主是帝王的嫡女,亲王的女儿等。2. 身份地位不同。格格作为清朝王公的嫡女,一般拥有贵族的身份地位。公主是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其身份地位相对较高。

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 格格和公主有哪些区别
答:1、起源时间不同:公主从春秋战国时就出现。格格最早出自后金。2、封号不同:公主的封号通常有以郡县名、以国名、以美名。顺治十七年把“格格”分为亲王之女、世子及郡王之女、多罗贝勒之女、固山贝子之女、镇国公、辅国公之女。3、地位不同:清朝时公主通常为皇帝之女,只有一部分是为与满蒙联姻而...

格格和公主的区别
答:格格和公主的区别有起源时间不同和地位不同。1、起源时间不同 公主从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公主是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在中国,最早周朝是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而公主这名称则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格格最早出自后金。在后金时期,国君(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称为...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