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传递信息的方法

古今传递信息的方法及对比是什么?~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驿传,狼烟,灯光等。
古代社会信息传递方式以人力或畜力为载体,传递速度慢、效果差,保密工作不能完全得到保证。
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报刊,电视,网络,手机,邮寄,广播,电子邮件、发传真、视频会议、卫星定位等一些高科技方式。
现代社会信息传递方式以光电传输设备为载体, 传递速度快捷和安全。

扩展资料
小故事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昏庸暴烈,他非常宠爱一位叫做褒姒的妃子,但褒姒终日郁郁寡欢,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便命令士兵在镐京东郊的骊山点燃烽火,擂起大鼓,谎称京城遇险。各路诸侯慌忙前来救援,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后来当西戎进攻镐京的时候,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但是诸侯们都不愿相信,没有及时赶来救援,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套完整的烽火传递军情的制度。
岳飞与十二道金牌: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取得了抗金节节胜利。这个时候,宋高宗却在秦桧的挑唆下,一日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在前线作战的岳飞招回临安。岳飞见金牌,悲愤交加,痛心疾首地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同年十一月,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父子绞死于风波亭上。这就是十二道金牌的故事,而此处的金牌就是上文提到的“金字牌”。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烽火台、鱼传尺素、飞鸽传书、风筝、急脚递等。
1、烽火台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
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
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2、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相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于是,就形成了“鱼传尺素”这句成语。“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3、飞鸽传书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
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家,这是它们先天具备的优势。但要成为一只信鸽,主要还在于训练。
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风筝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5、急脚递
急脚递,中国宋代创制的一种传送公文的驿传。由军兴所需而置。
这种通信方式的特点是:由御前直接发下,不经枢密院或门下省,减少了不必要的交接手续,又可保守机密,沿途接力传送,昼夜不停,而且不入递铺交接,减少了在递铺的停留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烽火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鸽传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急脚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传尺素

烽火台

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2700多年前,中国周朝时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

马拉松长跑是为了报信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要传递信息只能靠两条腿或骑马。马拉松长跑项目,就是为了纪念一位2000多年前为传送捷报而牺牲的英雄设立的。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茨一口气从马拉松镇跑到首都雅典报告喜讯,当他跑完42.195千米的路程,赶到雅典广场说完捷报之后,就精疲力竭,倒地而死。为了纪念这位战士的英雄事迹,1896年,在世界第一届奥运会上,他跑过的距离被作为一个长跑比赛项目列入运动会。

用驿站传递信息

文字的发明促进了人们的交往,从此通信也就开始了。中国远在周朝时就建立了专门传递官府文书的驿站,通过骑马将文书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地传递下去,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驿邮制度,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通信。秦代统一六国后,就将驿站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确定下来。驿邮是以骏马每小时奔跑15千米左右的速度传递信息,来实现远距离通信的。在当时这已经很快了。

信鸽和信猴

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需要通信时,将信装在竹筒里绑在母猴身上,放它出去寻找子猴,母猴总能将信送到目的地。

信鸽从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送工具。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练培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信鸽甚至有可能成为特种通信兵。

邮局的出现

一般认为,邮局是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创立的。居鲁士统治着一个疆土广袤的大帝国,由使者传递书信和信息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由许多驿站组成的邮递行政部门,这便是最早的邮局。这些驿站间隔一定的距离,负责照料每日跑完一站路的驿马。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邮政制度,到唐代基本完善。元朝还整顿了连接东西方的驿站传递制度。

公元前31年,罗马人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仿照这样的机构,建立了公共驿站。站里备有喂足草料的驿马和供过往官员住宿的客房。

在中世纪,罗马式邮局已经消失,修道院遍布欧洲。修道院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称为撀尥祭瓟的羊皮纸卷进行。第一个修道院在纸卷上写上他们的传言,送达的各修道院再加上他们的传言,从而使纸卷越来越长。例如,传送圣·维落尔修道院院长死讯的纸卷长达9.5米,宽0.25米。人们称之为修士邮局。

大清邮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是清代上海地区十三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经历了民营的信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等不同阶段。他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也是近代中国邮政历史的缩影。

1878年(清光绪四年),烟台“华洋书信馆”在周村设立分馆,是为淄博地区大清邮政 机构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清邮局开办。1902年,博山二等大清邮局设立,附 设八陡、西冶街2处代办所,并设信柜5处,有村镇信差2人,另有通沂水、王庄信差2人 ,通莱芜、泰安信差4人。1904年,临淄西关广顺号、卫生堂药店设邮政代办处。翌年 ,桓台设三等邮局,张店、索镇设分局。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设在原张店街里东四街,为商家 代办,办理信件和汇兑业务。时周村、淄川、新城(桓台)索镇、张店等局隶属济南总局, 博山、临淄、金岭、淄河等局隶属青州总局。?
辛亥革命以后,“大清邮局”改称“中华邮局”。邮局内部设邮务员、邮务佐、邮差、局役 四级。原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迁至南北街。?

1919年1月,临淄中华邮局在临淄城建立,始为三等邮局,翌年10月升为二等邮局, 乡间设辛店、淄河店、孙娄店、西古城4处分柜。1920年8月设立桓台县邮局(三等局 )、张店邮局(三等局,后升为二等)、周村邮局(二等局)、博山邮局(二等局)。桓台 县邮局在北石桥、曹村扒头桥设信柜,属商家代办。?
1921年,博山邮局增设村镇巡外邮差2人,分南北2路,3日巡行一周。西河、源泉、 八陡、夏庄、邢家庄均设信柜。?

1924年,张店中华邮局改为二等二级局,租用民房3间,经营汇票、保价信、平信。南 定亦设邮政局。?

1926年,张店邮局迁至原张店二马路(今西一路),并增设包裹邮寄等业务。同时在福 胜里、卫固设置信箱,马尚、卫固分别设立邮寄代办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31年,辛店分柜升为辛店邮局。?

1943年,铁山、卫固、石桥设邮政代办所,后改为邮务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45年,张店、南定均为二等乙级邮局。张店邮局配有局长1人,邮务值2人,信差3 人,苦力4人。昌城、马尚亦设有邮政代办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华邮局”即被战时邮局接收。?

…………………

直到今天的网络通讯,电子邮件。
最早的信封

在信封诞生之前,为了保守信件秘密,人们颇伤脑筋。古希腊人为了寄信,先把奴隶的头发剃净,在头皮上写信,等头发长好,再将信寄出。收信人把奴隶的头发剃光就可读到信的内容。公元前10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以制好的粘土板作信纸,刻上信的内容,然后装进陶器烧好,收信人必须打破陶器才能得知信的内容。

中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常见的书信是木牍。木牍一般长1尺约0.33米,故也叫尺牍。信封用木板制成,呈鲤鱼形,一底一盖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上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板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中国火漆传入欧洲后,封漆成为通信保密的法宝。1820年,英国书商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不少小姐和女士热衷写信,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人知道,于是设计了一批信封。这是世界上第一批纸质商品信封。1844年,伦敦出现了第一台糊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风行全球。

信封上的邮戳

如今,邮戳的主要用途是盖销邮票。然而邮戳却比邮票早问世400多年。15世纪30年代,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邮局首先使用了邮戳。当时只是在邮件上盖个小图章,注明收寄邮件的地名。此后又出现了邮资已付的邮戳,但都没有具体的日期。

1661年,英国邮政总局局长比绍普,为了检查和考核邮递员是否及时传递邮件,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日期的邮戳,从而使邮戳趋于完善,一直沿用至今。这枚邮戳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出世早179年。

1879年,中国清朝政府开办了大清邮局,使用的是八卦邮戳。八卦邮戳只表示地名,不表明日期。后来的邮戳上才逐渐加上年代日期的标记。不过,邮戳上的纪年比较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采用公元纪年。

进入20世纪后,邮戳的种类不断增多,除了日戳外,还有邮资已付戳、纪念戳、免费军邮戳、旅游胜地纪念戳等10余种。

最早的一便士邮票

在比绍普发明带日期邮戳之前的1365年,法国巴黎市邮政局为了对付日益增多的因拒付邮费而积压的信件,受邮戳的启发,印行了一种特制的小纸片。纸片上没有图案,只印有字样。这种印有邮资已付戳记的小纸片,便是最早的邮票。

爱尔兰人詹姆斯·查默斯在1834年印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而实施是在1838年英国的邮政大臣罗兰·希尔爵士改革邮政之后。希尔规定全国邮资标准一律按半盎司收一便士,并发行了一便士的邮票。

在邮票上打孔

1847年,英国人亨利·亚瑟发明了第一台邮票分剪设备。最初,这台设备只能裁剪邮票。一年后,发明人对这种机器进行了改进,制造出能打一排小孔的穿孔机。1854年,第一枚齿孔邮票穿孔机诞生了。

信箱

1650年前后,巴黎已有邮局,负责与外省和外国的通信邮务,而巴黎市内的居民之间却无法进行通信联系。为此在1653年,法国人德维莱耶第一次把一些用来放信的箱子挂在主要街道拐角处的墙壁上作为信箱,弥补了这个缺陷。在市内居住的居民只要把已付邮费的票据贴在信封上,就可以就近把信投入信箱,邮局的职员每日三次开箱收取。

1692年,巴黎共有6个这样的信箱,1723年有7个,1740年有12个,到了1780年已经增加到500多个。

明信片

1861年,美国的约翰·查尔顿在费城发明了明信片。之后,一个名叫哈里·李普曼的商人对明信片的设计加进了装饰,进行公开发行并申请了专利。预付邮资明信片不用再贴邮票。这种明信片是由奥地利维也纳伊施塔特军事学院的伊曼纽尔·赫尔曼首先发明的。1869年10月1日,预付邮资明信片首次在世界上发行,其表面为淡黄色,上附一张面值2克莱泽的邮票。明信片可以对亲属、友人等表示问候、祝贺、抱歉等等,是其他通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至今还在大量使用,并且种类越来越多,装饰越来越具有艺术性,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如生日贺卡、学生贺卡、结婚贺卡等等。今天,明信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邮政的专用颜色

世界各国邮政的专用颜色是按照本国的传统和习惯设定的。如英国用红色,美国用灰色,中国用绿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49年12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曾讨论了邮政专用颜色问题,认为绿色象征了和平、青春和繁荣,所以作出决议,规定人民邮政采用绿色为专用色。

国际邮件是怎样邮递的

世界各地大小邮局约654000家,国际邮件每天达10亿份。世界邮政联盟169个会员国的数百万名邮务人员在为送信工作服务。那么国际邮件是如何传递的呢?例如一个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皮斯里弗工作的人,星期一写信给住在法国南部尼斯附近的朋友。邮差当天下午收集好邮件送到镇上的邮局。邮务人员把本地邮件跟寄往加拿大其他地方的邮件分开,又把国际邮件分为太平洋以西的和太平洋以东的两大类。晚上,邮件都装上货车运往160千米外的大草原城。第二天早上两类国际邮件装上货车又运往480千米外的省会埃德蒙顿,从埃德蒙顿邮局运往机场。在机场,西行邮件空运到温哥华,东行邮件运往多伦多。邮件到达多伦多后按目的地所属的国家分类,这个过程到星期四才完成。星期四晚上,国际班机从多伦多飞往巴黎,在星期五早上到达。

在巴黎,邮件由机械化系统处理。编码机根据邮区号码加上条码,指明信件最后由哪里派送。另一部机器按行政区把信件一一分类。信件沿输送带送往邮袋,邮袋再经货车、火车和飞机送到马赛和尼斯。尼斯的邮务人员把信件分类,星期六早晨把邮件运往邮局,由邮差送到他朋友的家。

全球快递服务

普通邮递服务不够迅速,因为邮务人员要处理数以亿计邮件,派送速度慢,邮件要数天甚至数星期才送达目的地。20世纪60年代后期,各地的公司都遇到迅速运送邮件的大难题,国际快递公司应运而生。商业机构派飞机前往世界各地,大多数可在24小时内到达。空运快递服务公司采用最新科技,预定货运班机和客机机位,以便随时选用最快捷的路线。大规模的快递公司以电脑储存世界各地班机升降的时间表,不少公司还自置飞机和直升机,所有快递公司都有专用车队,置备小货车和摩托车,逐户收取和派送邮件。

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1989年拥有飞机418架,平均每天处理邮件14万份。欧洲快递公司可在第二天把邮件送抵欧洲其他地区,欧洲以外的地方则在两天内送到。美国快递公司能在即日或翌日把邮件送到国内的目的地。

快递的邮件大多是信件或者小邮包,利用快递服务运送制成品的厂商也日渐增多。在70年代,快递业的总营业额每两三年增长一倍,1990年年总值约达40亿美元。

用火箭快递邮件

美国一家公司别出心裁地创造,它设备简单,比宇航火箭的造价低得多。它用火箭的弹头舱传递邮件,载重量为10千克,火箭到达目的地上空后,火箭舱门自动开启,将邮件用降落伞射出,然后用无线电通知当地邮局来接收邮件。火箭穿过大气层航行,速度很快,从纽约到伦敦只需50分钟。这家公司现已正式接受邮政业务。

电子信使

电子信使是一种特定规格的信件,投入电子信箱后,信件就被自动拆开,通过光电器件逐字逐句地扫描,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这样,文字图像信息就通过传真机传到远方,而信件原稿能自动销毁。同时,收信函传真机就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成光信号,用摄影方法,把发信人的手迹记录在标准信件上,自动封口,然后输出一封地址、姓名、信函内容与寄发信件一模一样的信函。无论相隔多远,电子信使只花几十秒钟就可完成整个传递过程。

1980年6月7日,第一封从伦敦通过卫星,在短暂的1分钟内跨越大西洋,到达加拿大的多伦多。当地邮局收到电子信后,以特快传递方式递交给了收信人。

到21世纪邮票将成珍品

到21世纪中叶,通信已不再需要任何邮票,现有的邮票都会变成珍稀之物。比利时一位邮政专家肯定地说,到2040年,即邮票诞生200周年大庆时,它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休进博物馆了。因为电脑化书信处理系统将取代邮政。写信时,在电脑打字机上打出初稿,在荧屏上修改,满意后只需把代号输入电脑,信件就会出现在收件人的终端电脑上。另外,随着先进电话系统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和世界各地的亲友通话,不必写信了。

莫尔斯拍发了第一封电报

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科学家和政府官员观看莫尔斯亲手操纵电报机。随着一连串的点、划信号的发出,远在64千米外的巴尔的摩城收到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电文是撋系鄞丛炝撕蔚鹊钠婕?。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拍发的第一份正式的长途电报。

莫尔斯的发明揭开了人类通信史的崭新一页。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电报是有用的。在一切以电为人类服务的事业中,电报是最早的应用。

将用户电报机联入计算机网,用户坐在家中就可以进行资料和文献检索,从电报机上收到文献资料,而无需跑图书馆。记者可以在用户电报机前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报社发稿,商人可以用它来洽谈生意。用户电报在国外已使用非常广泛。

早期的电话机

因为电话的发话端和收话端的结构完全一样,因此在电话机发明的初期,电话机上只有一个筒子,连听带讲都用它。因为打电话的人在讲完话后得马上把话筒放到耳朵上去听对方说话,忙中出错,许多人就会闹出用耳朵说话或用嘴巴听话的笑话了。

现在的电话机

电话机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当初那种样子了。现在的电话机,话筒由两部分组成,一端讲话,一端听话,非常方便。听话的一端装有受话器,讲话的一端装有送话器。

送话器是打电话时对着说话的部分,它已经不像电话机初期那样由金属薄片和电磁铁组成了,因为那样产生的感应电流太小,通话距离一长就听不清楚了。现在的送话器主要由一个金属薄片和一个装有碳粒的小铁盒组成,称之为碳粒送话器。当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波推动着金属薄片来回振动,给碳粒以大小不等的压力,从而使电流随着话音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个原理,送话器便将讲话声音的大小变化转换成了电流的大小变化,在导线上传输出去。

受话器是打电话时贴着耳朵的部分,结构和初期的电话机相似,仍由一个电磁铁和一个金属薄片组成。对方的声音通过送话器被转换成相应的电流,流经受话器的线圈,使金属薄片随之振动,形成了声音,从而双方通话的目的就达到了。

贝恩发明了传真机

1843年,英国的贝恩发明了最初的传真机。贝恩把金属板剪切成文字形状,放在绝缘板上,然后用几只金属爪在上面擦过,爪就与文字形金属部分或绝缘板部分相接触。贝恩在每只爪上接一根电线,电线的另一端连接电报收报机,收报机上装有铅笔。爪与金属文字部分接触或脱离时,这种变化像电报信号一样经电线传向收报机,于是收报机一端的铅笔就在纸上划线。这样,许多爪同时接触到金属文字时,通过电线把这种变化传向收报机,收报机的铅笔接触到纸上,纸便按照爪的压接速度移动,从而在纸上画出文字的形状。

无线电寻呼系统

当一个人需要与某个行踪不定的朋友通电话时,他可以打电话向寻呼台发出信号,寻呼台将其转换为无线信号在全市发出后,被寻呼的人随身携带的BP机就会发生撪绥嘟棓的声音,使被呼叫者可以知道是谁在呼叫他,并立即与呼叫者取得联系。

无线电寻呼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收信机,也就是BP机,可以别在腰带上,或放在口袋里。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BP机可以做得越来越小。无线电寻呼系统一般是由邮电部门为广大的公众用户服务的寻呼系统,容量较大,结构大都采用单局多站制,即在一个广大的服务范围内建立一个寻呼中心局和若干个基地站,这些基地站都均匀地分散在服务区内,构成一个寻呼网络。每个基地站都受寻呼中心局的控制,在同一时刻发出同一信号。同时寻呼中心局与市内电话局有直接联系。这样,人们就可以用市内电话呼叫BP机用户,而BP机用户这时就能从离他最近的基地站发出的电波中收到呼叫信号。

手持移动电话

步谈机是以电池作电源的小型无线电话机,初期产品就可以背在身上。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成功的,供士兵在战斗中作短距离通信使用。大型无线电话则可安装在坦克、军用卡车及其他车辆上。战后,无线电话经过改良,移动通信机常在巡逻车、救护车、消防指挥车以及港湾消防船上使用。

移动无线电话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治安、航空、船舶、运输、工商企业、地方政府等部门不仅将移动电话作为通信手段,而且还把它作为管理的工具。在美国使用的移动无线电话中,90%是对讲电话机。使用对讲电话的双方,在指定频道上作单频或双频单工联系群呼,各个频段都有使用,近距离用甚高频或特高频,远的用中、短波或卫星微波传送。现已开发出选呼和以话音启动发送代替按键的准双工制;无中心共用信道网对此又作改进,不仅能拨号叫通,双频双工通话,而且充分利用频道空闲时间实行共用以节约频道。方法是指定频道作为互相联系,自选频道作为通话,用后自动复原。

电子计算机出现了

在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前,曾有过机械式计算机。1642年,法国的帕斯卡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3年,德国的莱布尼兹发明了手摇计算机,并提出二进制运算法。英国的巴贝奇分别于1822年、1834年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用穿孔卡来使计算过程自动化。1941年,德国的朱赛利用电磁继电器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二进制程序控制的通用自动电式计算机栈冢?承汀?944年,美国的艾肯试制成最后一台机械式计算机Mark-1号机,它是全电子式计算机的前身。

计算机奠定了信息化社会的基础

计算机可以模拟并代替人脑的部分思维功能,扩大了人类信息处理的能力,提高了资料存储和使用效率,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渗透到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成为一场划时代的信息革命。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工业化社会过渡到信息化社会创造了条件。

梦幻般的多媒体技术

以前的个人电脑只能处理文字和数字,即单媒体。现在,个人电脑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而且还能处理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这就是多媒体。多媒体是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最大的特点。电视、电影你只能在一旁欣赏,而在多媒体上,你可以从图形到颜色都予以修改,你可以参与其中,改变剧情,叫演员按照你的意思演出。

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采用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可代替目前多种家用电器,因此将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多媒体能做什么?

多媒体技术使通信更加方便。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利用多媒体同亲友、客户通话。通话者之间不仅能闻其声、见其面而且还可以把图像保存下来。人们也不必分别购置电视机、录像机、个人电脑、电话机、收录机等家用电器,只需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就可以把这些功能全部包含在内。它还具有声像图书馆的功能,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阅读到各种图、声、文并茂的电子杂志。多媒体技术也可使教学多样化,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教学资源,为科学家提供一个更方便的科研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更加直观形象,人们可利用它绘出更精美的图画,谱成更美妙的音乐。

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络(Internet)是一种把许多网络都连接在一起的国际性网络,是最高层次的骨干网络。在它下面连接地区性网络,地区性网络与广域网相连接,广域网连接局域网,局域网里连接着许多计算机。这样,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

互联网络有许多用途。利用它可向全球的互联网络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发送开会通知或简报等,可召开分散于世界各地有关人员的电子会议,建立电子信箱。在互联网络上发布新闻,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研究人员可以快速进行论文、报告和计算机源程序的交换。用户可以自由地、高速地检索出分布于不同网络上的信息。用户还可以从远处进行登录,使用连接于互联网络上的软件硬件资源,例如使用巨型计算机。通过远地登录还可以利用各种商用数据服务。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络发布广告。

烽火台
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2700多年前,中国周朝时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
马拉松长跑是为了报信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要传递信息只能靠两条腿或骑马.马拉松长跑项目,就是为了纪念一位2000多年前为传送捷报而牺牲的英雄设立的.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茨一口气从马拉松镇跑到首都雅典报告喜讯,当他跑完42.195千米的路程,赶到雅典广场说完捷报之后,就精疲力竭,倒地而死.为了纪念这位战士的英雄事迹,1896年,在世界第一届奥运会上,他跑过的距离被作为一个长跑比赛项目列入运动会.
用驿站传递信息
文字的发明促进了人们的交往,从此通信也就开始了.中国远在周朝时就建立了专门传递官府文书的驿站,通过骑马将文书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地传递下去,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驿邮制度,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通信.秦代统一六国后,就将驿站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确定下来.驿邮是以骏马每小时奔跑15千米左右的速度传递信息,来实现远距离通信的.在当时这已经很快了.
信鸽和信猴
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需要通信时,将信装在竹筒里绑在母猴身上,放它出去寻找子猴,母猴总能将信送到目的地.
信鸽从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送工具.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练培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信鸽甚至有可能成为特种通信兵.
邮局的出现
一般认为,邮局是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创立的.居鲁士统治着一个疆土广袤的大帝国,由使者传递书信和信息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由许多驿站组成的邮递行政部门,这便是最早的邮局.这些驿站间隔一定的距离,负责照料每日跑完一站路的驿马.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邮政制度,到唐代基本完善.元朝还整顿了连接东西方的驿站传递制度.
公元前31年,罗马人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仿照这样的机构,建立了公共驿站.站里备有喂足草料的驿马和供过往官员住宿的客房.
在中世纪,罗马式邮局已经消失,修道院遍布欧洲.修道院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称为撀尥祭瓟的羊皮纸卷进行.第一个修道院在纸卷上写上他们的传言,送达的各修道院再加上他们的传言,从而使纸卷越来越长.例如,传送圣·维落尔修道院院长死讯的纸卷长达9.5米,宽0.25米.人们称之为修士邮局.
大清邮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是清代上海地区十三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经历了民营的信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等不同阶段.他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也是近代中国邮政历史的缩影.
1878年(清光绪四年),烟台“华洋书信馆”在周村设立分馆,是为淄博地区大清邮政 机构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清邮局开办.1902年,博山二等大清邮局设立,附 设八陡、西冶街2处代办所,并设信柜5处,有村镇信差2人,另有通沂水、王庄信差2人 ,通莱芜、泰安信差4人.1904年,临淄西关广顺号、卫生堂药店设邮政代办处.翌年 ,桓台设三等邮局,张店、索镇设分局.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设在原张店街里东四街,为商家 代办,办理信件和汇兑业务.时周村、淄川、新城(桓台)索镇、张店等局隶属济南总局, 博山、临淄、金岭、淄河等局隶属青州总局.
辛亥革命以后,“大清邮局”改称“中华邮局”.邮局内部设邮务员、邮务佐、邮差、局役 四级.原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迁至南北街.
1919年1月,临淄中华邮局在临淄城建立,始为三等邮局,翌年10月升为二等邮局, 乡间设辛店、淄河店、孙娄店、西古城4处分柜.1920年8月设立桓台县邮局(三等局 )、张店邮局(三等局,后升为二等)、周村邮局(二等局)、博山邮局(二等局).桓台 县邮局在北石桥、曹村扒头桥设信柜,属商家代办.
1921年,博山邮局增设村镇巡外邮差2人,分南北2路,3日巡行一周.西河、源泉、 八陡、夏庄、邢家庄均设信柜.
1924年,张店中华邮局改为二等二级局,租用民房3间,经营汇票、保价信、平信.南 定亦设邮政局.
1926年,张店邮局迁至原张店二马路(今西一路),并增设包裹邮寄等业务.同时在福 胜里、卫固设置信箱,马尚、卫固分别设立邮寄代办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31年,辛店分柜升为辛店邮局.
1943年,铁山、卫固、石桥设邮政代办所,后改为邮务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45年,张店、南定均为二等乙级邮局.张店邮局配有局长1人,邮务值2人,信差3 人,苦力4人.昌城、马尚亦设有邮政代办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华邮局”即被战时邮局接收.
…………………
直到今天的网络通讯,电子邮件.
最早的信封
在信封诞生之前,为了保守信件秘密,人们颇伤脑筋.古希腊人为了寄信,先把奴隶的头发剃净,在头皮上写信,等头发长好,再将信寄出.收信人把奴隶的头发剃光就可读到信的内容.公元前10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以制好的粘土板作信纸,刻上信的内容,然后装进陶器烧好,收信人必须打破陶器才能得知信的内容.
中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常见的书信是木牍.木牍一般长1尺约0.33米,故也叫尺牍.信封用木板制成,呈鲤鱼形,一底一盖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上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板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中国火漆传入欧洲后,封漆成为通信保密的法宝.1820年,英国书商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不少小姐和女士热衷写信,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人知道,于是设计了一批信封.这是世界上第一批纸质商品信封.1844年,伦敦出现了第一台糊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风行全球.
信封上的邮戳
如今,邮戳的主要用途是盖销邮票.然而邮戳却比邮票早问世400多年.15世纪30年代,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邮局首先使用了邮戳.当时只是在邮件上盖个小图章,注明收寄邮件的地名.此后又出现了邮资已付的邮戳,但都没有具体的日期.
1661年,英国邮政总局局长比绍普,为了检查和考核邮递员是否及时传递邮件,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日期的邮戳,从而使邮戳趋于完善,一直沿用至今.这枚邮戳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出世早179年.
1879年,中国清朝政府开办了大清邮局,使用的是八卦邮戳.八卦邮戳只表示地名,不表明日期.后来的邮戳上才逐渐加上年代日期的标记.不过,邮戳上的纪年比较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采用公元纪年.
进入20世纪后,邮戳的种类不断增多,除了日戳外,还有邮资已付戳、纪念戳、免费军邮戳、旅游胜地纪念戳等10余种.
最早的一便士邮票
在比绍普发明带日期邮戳之前的1365年,法国巴黎市邮政局为了对付日益增多的因拒付邮费而积压的信件,受邮戳的启发,印行了一种特制的小纸片.纸片上没有图案,只印有字样.这种印有邮资已付戳记的小纸片,便是最早的邮票.
爱尔兰人詹姆斯·查默斯在1834年印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而实施是在1838年英国的邮政大臣罗兰·希尔爵士改革邮政之后.希尔规定全国邮资标准一律按半盎司收一便士,并发行了一便士的邮票.
在邮票上打孔
1847年,英国人亨利·亚瑟发明了第一台邮票分剪设备.最初,这台设备只能裁剪邮票.一年后,发明人对这种机器进行了改进,制造出能打一排小孔的穿孔机.1854年,第一枚齿孔邮票穿孔机诞生了.
信箱
1650年前后,巴黎已有邮局,负责与外省和外国的通信邮务,而巴黎市内的居民之间却无法进行通信联系.为此在1653年,法国人德维莱耶第一次把一些用来放信的箱子挂在主要街道拐角处的墙壁上作为信箱,弥补了这个缺陷.在市内居住的居民只要把已付邮费的票据贴在信封上,就可以就近把信投入信箱,邮局的职员每日三次开箱收取.
1692年,巴黎共有6个这样的信箱,1723年有7个,1740年有12个,到了1780年已经增加到500多个.
明信片
1861年,美国的约翰·查尔顿在费城发明了明信片.之后,一个名叫哈里·李普曼的商人对明信片的设计加进了装饰,进行公开发行并申请了专利.预付邮资明信片不用再贴邮票.这种明信片是由奥地利维也纳伊施塔特军事学院的伊曼纽尔·赫尔曼首先发明的.1869年10月1日,预付邮资明信片首次在世界上发行,其表面为淡黄色,上附一张面值2克莱泽的邮票.明信片可以对亲属、友人等表示问候、祝贺、抱歉等等,是其他通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至今还在大量使用,并且种类越来越多,装饰越来越具有艺术性,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如生日贺卡、学生贺卡、结婚贺卡等等.今天,明信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邮政的专用颜色
世界各国邮政的专用颜色是按照本国的传统和习惯设定的.如英国用红色,美国用灰色,中国用绿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49年12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曾讨论了邮政专用颜色问题,认为绿色象征了和平、青春和繁荣,所以作出决议,规定人民邮政采用绿色为专用色.
国际邮件是怎样邮递的
世界各地大小邮局约654000家,国际邮件每天达10亿份.世界邮政联盟169个会员国的数百万名邮务人员在为送信工作服务.那么国际邮件是如何传递的呢?例如一个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皮斯里弗工作的人,星期一写信给住在法国南部尼斯附近的朋友.邮差当天下午收集好邮件送到镇上的邮局.邮务人员把本地邮件跟寄往加拿大其他地方的邮件分开,又把国际邮件分为太平洋以西的和太平洋以东的两大类.晚上,邮件都装上货车运往160千米外的大草原城.第二天早上两类国际邮件装上货车又运往480千米外的省会埃德蒙顿,从埃德蒙顿邮局运往机场.在机场,西行邮件空运到温哥华,东行邮件运往多伦多.邮件到达多伦多后按目的地所属的国家分类,这个过程到星期四才完成.星期四晚上,国际班机从多伦多飞往巴黎,在星期五早上到达.
在巴黎,邮件由机械化系统处理.编码机根据邮区号码加上条码,指明信件最后由哪里派送.另一部机器按行政区把信件一一分类.信件沿输送带送往邮袋,邮袋再经货车、火车和飞机送到马赛和尼斯.尼斯的邮务人员把信件分类,星期六早晨把邮件运往邮局,由邮差送到他朋友的家.
全球快递服务
普通邮递服务不够迅速,因为邮务人员要处理数以亿计邮件,派送速度慢,邮件要数天甚至数星期才送达目的地.20世纪60年代后期,各地的公司都遇到迅速运送邮件的大难题,国际快递公司应运而生.商业机构派飞机前往世界各地,大多数可在24小时内到达.空运快递服务公司采用最新科技,预定货运班机和客机机位,以便随时选用最快捷的路线.大规模的快递公司以电脑储存世界各地班机升降的时间表,不少公司还自置飞机和直升机,所有快递公司都有专用车队,置备小货车和摩托车,逐户收取和派送邮件.
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1989年拥有飞机418架,平均每天处理邮件14万份.欧洲快递公司可在第二天把邮件送抵欧洲其他地区,欧洲以外的地方则在两天内送到.美国快递公司能在即日或翌日把邮件送到国内的目的地.
快递的邮件大多是信件或者小邮包,利用快递服务运送制成品的厂商也日渐增多.在70年代,快递业的总营业额每两三年增长一倍,1990年年总值约达40亿美元.
用火箭快递邮件
美国一家公司别出心裁地创造,它设备简单,比宇航火箭的造价低得多.它用火箭的弹头舱传递邮件,载重量为10千克,火箭到达目的地上空后,火箭舱门自动开启,将邮件用降落伞射出,然后用无线电通知当地邮局来接收邮件.火箭穿过大气层航行,速度很快,从纽约到伦敦只需50分钟.这家公司现已正式接受邮政业务.
电子信使
电子信使是一种特定规格的信件,投入电子信箱后,信件就被自动拆开,通过光电器件逐字逐句地扫描,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这样,文字图像信息就通过传真机传到远方,而信件原稿能自动销毁.同时,收信函传真机就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成光信号,用摄影方法,把发信人的手迹记录在标准信件上,自动封口,然后输出一封地址、姓名、信函内容与寄发信件一模一样的信函.无论相隔多远,电子信使只花几十秒钟就可完成整个传递过程.
1980年6月7日,第一封从伦敦通过卫星,在短暂的1分钟内跨越大西洋,到达加拿大的多伦多.当地邮局收到电子信后,以特快传递方式递交给了收信人.
到21世纪邮票将成珍品
到21世纪中叶,通信已不再需要任何邮票,现有的邮票都会变成珍稀之物.比利时一位邮政专家肯定地说,到2040年,即邮票诞生200周年大庆时,它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休进博物馆了.因为电脑化书信处理系统将取代邮政.写信时,在电脑打字机上打出初稿,在荧屏上修改,满意后只需把代号输入电脑,信件就会出现在收件人的终端电脑上.另外,随着先进电话系统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和世界各地的亲友通话,不必写信了.
莫尔斯拍发了第一封电报
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科学家和政府官员观看莫尔斯亲手操纵电报机.随着一连串的点、划信号的发出,远在64千米外的巴尔的摩城收到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电文是撋系鄞丛炝撕蔚鹊钠婕.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拍发的第一份正式的长途电报.
莫尔斯的发明揭开了人类通信史的崭新一页.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电报是有用的.在一切以电为人类服务的事业中,电报是最早的应用.
将用户电报机联入计算机网,用户坐在家中就可以进行资料和文献检索,从电报机上收到文献资料,而无需跑图书馆.记者可以在用户电报机前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报社发稿,商人可以用它来洽谈生意.用户电报在国外已使用非常广泛.
早期的电话机
因为电话的发话端和收话端的结构完全一样,因此在电话机发明的初期,电话机上只有一个筒子,连听带讲都用它.因为打电话的人在讲完话后得马上把话筒放到耳朵上去听对方说话,忙中出错,许多人就会闹出用耳朵说话或用嘴巴听话的笑话了.
现在的电话机
电话机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当初那种样子了.现在的电话机,话筒由两部分组成,一端讲话,一端听话,非常方便.听话的一端装有受话器,讲话的一端装有送话器.
送话器是打电话时对着说话的部分,它已经不像电话机初期那样由金属薄片和电磁铁组成了,因为那样产生的感应电流太小,通话距离一长就听不清楚了.现在的送话器主要由一个金属薄片和一个装有碳粒的小铁盒组成,称之为碳粒送话器.当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波推动着金属薄片来回振动,给碳粒以大小不等的压力,从而使电流随着话音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个原理,送话器便将讲话声音的大小变化转换成了电流的大小变化,在导线上传输出去.
受话器是打电话时贴着耳朵的部分,结构和初期的电话机相似,仍由一个电磁铁和一个金属薄片组成.对方的声音通过送话器被转换成相应的电流,流经受话器的线圈,使金属薄片随之振动,形成了声音,从而双方通话的目的就达到了.
贝恩发明了传真机
1843年,英国的贝恩发明了最初的传真机.贝恩把金属板剪切成文字形状,放在绝缘板上,然后用几只金属爪在上面擦过,爪就与文字形金属部分或绝缘板部分相接触.贝恩在每只爪上接一根电线,电线的另一端连接电报收报机,收报机上装有铅笔.爪与金属文字部分接触或脱离时,这种变化像电报信号一样经电线传向收报机,于是收报机一端的铅笔就在纸上划线.这样,许多爪同时接触到金属文字时,通过电线把这种变化传向收报机,收报机的铅笔接触到纸上,纸便按照爪的压接速度移动,从而在纸上画出文字的形状.
无线电寻呼系统
当一个人需要与某个行踪不定的朋友通电话时,他可以打电话向寻呼台发出信号,寻呼台将其转换为无线信号在全市发出后,被寻呼的人随身携带的BP机就会发生撪绥嘟棓的声音,使被呼叫者可以知道是谁在呼叫他,并立即与呼叫者取得联系.
无线电寻呼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收信机,也就是BP机,可以别在腰带上,或放在口袋里.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BP机可以做得越来越小.无线电寻呼系统一般是由邮电部门为广大的公众用户服务的寻呼系统,容量较大,结构大都采用单局多站制,即在一个广大的服务范围内建立一个寻呼中心局和若干个基地站,这些基地站都均匀地分散在服务区内,构成一个寻呼网络.每个基地站都受寻呼中心局的控制,在同一时刻发出同一信号.同时寻呼中心局与市内电话局有直接联系.这样,人们就可以用市内电话呼叫BP机用户,而BP机用户这时就能从离他最近的基地站发出的电波中收到呼叫信号.
手持移动电话
步谈机是以电池作电源的小型无线电话机,初期产品就可以背在身上.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成功的,供士兵在战斗中作短距离通信使用.大型无线电话则可安装在坦克、军用卡车及其他车辆上.战后,无线电话经过改良,移动通信机常在巡逻车、救护车、消防指挥车以及港湾消防船上使用.
移动无线电话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治安、航空、船舶、运输、工商企业、地方政府等部门不仅将移动电话作为通信手段,而且还把它作为管理的工具.在美国使用的移动无线电话中,90%是对讲电话机.使用对讲电话的双方,在指定频道上作单频或双频单工联系群呼,各个频段都有使用,近距离用甚高频或特高频,远的用中、短波或卫星微波传送.现已开发出选呼和以话音启动发送代替按键的准双工制;无中心共用信道网对此又作改进,不仅能拨号叫通,双频双工通话,而且充分利用频道空闲时间实行共用以节约频道.方法是指定频道作为互相联系,自选频道作为通话,用后自动复原.
电子计算机出现了
在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前,曾有过机械式计算机.1642年,法国的帕斯卡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3年,德国的莱布尼兹发明了手摇计算机,并提出二进制运算法.英国的巴贝奇分别于1822年、1834年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用穿孔卡来使计算过程自动化.1941年,德国的朱赛利用电磁继电器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二进制程序控制的通用自动电式计算机栈冢承汀?944年,美国的艾肯试制成最后一台机械式计算机Mark-1号机,它是全电子式计算机的前身.
计算机奠定了信息化社会的基础
计算机可以模拟并代替人脑的部分思维功能,扩大了人类信息处理的能力,提高了资料存储和使用效率,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渗透到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成为一场划时代的信息革命.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工业化社会过渡到信息化社会创造了条件.
梦幻般的多媒体技术
以前的个人电脑只能处理文字和数字,即单媒体.现在,个人电脑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而且还能处理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这就是多媒体.多媒体是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最大的特点.电视、电影你只能在一旁欣赏,而在多媒体上,你可以从图形到颜色都予以修改,你可以参与其中,改变剧情,叫演员按照你的意思演出.
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采用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可代替目前多种家用电器,因此将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多媒体能做什么?
多媒体技术使通信更加方便.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利用多媒体同亲友、客户通话.通话者之间不仅能闻其声、见其面而且还可以把图像保存下来.人们也不必分别购置电视机、录像机、个人电脑、电话机、收录机等家用电器,只需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就可以把这些功能全部包含在内.它还具有声像图书馆的功能,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阅读到各种图、声、文并茂的电子杂志.多媒体技术也可使教学多样化,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教学资源,为科学家提供一个更方便的科研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更加直观形象,人们可利用它绘出更精美的图画,谱成更美妙的音乐.
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络(Internet)是一种把许多网络都连接在一起的国际性网络,是最高层次的骨干网络.在它下面连接地区性网络,地区性网络与广域网相连接,广域网连接局域网,局域网里连接着许多计算机.这样,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
互联网络有许多用途.利用它可向全球的互联网络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发送开会通知或简报等,可召开分散于世界各地有关人员的电子会议,建立电子信箱.在互联网络上发布新闻,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研究人员可以快速进行论文、报告和计算机源程序的交换.用户可以自由地、高速地检索出分布于不同网络上的信息.用户还可以从远处进行登录,使用连接于互联网络上的软件硬件资源,例如使用巨型计算机.通过远地登录还可以利用各种商用数据服务.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络发布广告.

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飞鸽传书、用烽火、用快马等等,在这里提供一个有关于烽火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周被犬戎灭亡的导火线,而褒姒也因此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珦下了监狱。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幽王,替褒珦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音sì)。

幽王得了褒姒,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释放了。他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心情闷闷不乐,没有开过一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怎么也笑不出来。

周幽王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有个马屁鬼叫虢(音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骊音lì)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楞了。

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
们回去吧!

诸侯知道上了当,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了。

褒姒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

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连结犬戎进攻镐京。

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那个不开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音jiù)为天子,就是周平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戎又打过来,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了去。平王恐怕镐京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洛邑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z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飞鸽传书、用烽火、用快马等等,在这里提供一个有关于烽火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周被犬戎灭亡的导火线,而褒姒也因此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珦下了监狱。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幽王,替褒珦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音sì)。

幽王得了褒姒,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释放了。他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心情闷闷不乐,没有开过一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怎么也笑不出来。

周幽王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有个马屁鬼叫虢(音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骊音lì)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楞了。

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
们回去吧!

诸侯知道上了当,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了。

褒姒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

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连结犬戎进攻镐京。

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那个不开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音jiù)为天子,就是周平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戎又打过来,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了去。平王恐怕镐京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洛邑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z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参考资料:华夏文化网

古代:
1.烽火, 长城有烽火台, 古代用来专门传递边关告急的信息;
驿站, 古代各个朝代都修有栈道和驿路, 这是整个国家的命脉, 每天都有马匹飞驰而过, 传递着国家各个地方的消息;
2.飞鸽, 用信鸽来送信, 以此传递消息的方法在古代就很频繁, 与烽火台和驿站不同, 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很廉价, 因此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使用;
现代:
邮件, 从15世纪起西方就有了早期邮件传送业务, 这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此外, 更为现代一些的还有: 快递, 挂号信, 特快专递, 电报, 直到我们今天使用的E-MAIL

古今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它们有何不同?
答: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3.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4.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 5.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记号 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

古人信息传递方式与现在社会信息传递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现代传递信息的方法: 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等。 2.无线通讯传输:如手机、对讲机、广播、电视等。 3.网络通讯传输:如email邮箱、视频、QQ聊天等。 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书籍等。古人与现代人传...

古代人和现代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何不同
答:现代传递信息一般靠有线通讯传输(电话,传真,电报,电视)、无线通讯传输(对讲机,BP机(已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数字通讯传输(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3、传递速度不同 古代信息传递较慢,较为偏僻之地书信往来更...

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各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
答:古代人用烽火、信鸽、驿臣来传递信息。近代人则主要是靠邮政、电话、电报来传递信息。现代人使用手机、网络联系越来越多。

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什么变化
答:“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

信息的流通才能更有助彼此的交流,古今信息的获取渠道都有哪些变化?_百 ...
答:一、古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1、在我国古代,纸还没有发明以前,常见的“信”是用漆书写在薄木板上的,叫做木牍。由于木牍一般一尺长,故又称为“尺牍”。后来,有人把信写在绸子上,叫做“尺素”。2、通过信鸽传递来...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答: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1.声音类 击鼓鸣金: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小说电视电影里常见的摔杯为号。其他一些声音,比如钟声之类。2.视觉类 狼烟,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早已经家...

对古今现代的传递信息方式的感受
答: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1、结绳 2、狼烟 3、跑步 4、漂流瓶 5、飞鸽传书 6、信号弹 7、书信传递 现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手机、电脑、商务痛、电话、广播、电视、书籍等等.语言,眼神,手势,手机、电脑、商务痛、电话、...

传达信息的方式(古代的、现代的)
答:”现代信息传递: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已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

古人传递消息的方式有哪些
答:2、快马加鞭。快马加鞭是依靠人力、畜力建立了邮驿制度,也就是驿站。驿站就是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这是自秦汉以来最新的通信和交通方式主要是以“马”...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