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称帝后,是如何对待亲属们的

~

朱元璋称帝后,是如何对待亲属们的?

朱元璋,即明太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家中十分贫穷,那么他称帝后世如何对待亲人们的呢?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古代社会,哪怕是家里出个官员,那全家乃至全族的身份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如果出个皇亲国戚,那更是了不得了。

封侯拜相那也是常有的事,更何况是出个皇帝呢?不过,由于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其亲属大多都已经去世,因此除了少部分活着的亲属外,大部分亲属都只能享受到追封的待遇。

二哥朱兴盛和三哥朱兴祖皆绝嗣

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原名朱五四)和母亲陈氏先后育有两女四子,即长女朱氏、次女朱佛女和长子朱兴隆(原名朱重四)、次子朱兴盛(原名朱重六)、三子朱兴祖(原名朱重七)、幼子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地区发生旱灾,次年又发生蝗灾和瘟疫,进而引发了严重的饥荒,结果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和大哥朱兴隆先后被饿死,家里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二哥朱兴盛。

关于朱元璋的三哥朱兴祖,史料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并没有他有娶妻生子的记载,即便是在给父母和长兄处理后事时,也没有提到他,因此有猜测认为,朱兴祖恐怕在此之前便已经去世了。

由于父母亲人相继去世,而家里又实在没有存粮,因此在料理完亲人的后事后,朱元璋便被迫和二哥朱兴盛,以及大嫂王氏、侄子朱文正分道扬镳,各自逃生去了。从史料记载来看,在和朱元璋分开后,朱兴盛也曾娶妻生子,可惜他本人和儿子朱旺都早早去世了。

没能活到朱元璋发家的那一天。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对于已经故去的亲人们纷纷予以了追封,其中大哥朱兴隆追封为南昌王,二哥朱兴盛追封为盱眙王,侄子朱旺为昭信王,三哥朱兴祖被追封为临淮王。

长兄朱兴隆一脉

朱兴隆,原名朱重四,乃是朱元璋的长兄。在元朝的那场灾荒中,不仅朱兴隆去世了,他的长子朱圣保也在那场灾难中去世了。不过,比较幸运的是,他还留下了一子一女,即朱文正和福成公主。

朱元璋原本与兄长一家已经失散,直到朱元璋投奔起义军后,朱兴隆的妻子王氏才带着儿子朱文正投奔了朱元璋。由于朱元璋当时还没有儿子,因此将朱文正当成自己儿子抚养,而朱文正也不负众望,作战极为勇猛,在进攻集庆路等战役中屡立战功。

尤其是在消灭陈友谅的战争中,因“洪都之战”之功可以说居功至伟。朱元璋对朱文正可以说寄予厚望,然而由于在“洪都之战”后未能获得封赏,朱文正一怒之下开始胡作非为,在被按察使李饮冰弹劾后,竟然又起了异心。

朱元璋这才亲自将其拿回京城,罢官后软禁于桐城,结果没多久就去世了。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追封侄子朱圣保为山阳王,并加封侄女为福成公主,其夫王克恭为驸马都尉。王克恭后来先后任福建行省参政、福州卫指挥使等职。

洪武四年(1371年)时,曾有礼官表示皇侄女应该改封郡主,但朱元璋表示自己的亲戚本就不多,不忍予以降封,因此仍将其称为公主。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鉴于朱文正的战功,朱元璋将他的儿子朱守谦封为了靖江王,靖江王一脉一直传到了明朝灭亡以后,最后一任靖江王朱亨歅最后被清朝定南王俘杀。

两个姐姐不同命

在朱家遭遇那场劫难之前,朱元璋的两个姐姐便已经出嫁,其中长姐嫁王七一,二姐嫁李贞。不幸的是,朱元璋的长姐和姐夫王七一皆早逝,且没有留下子嗣。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长姐为太原长公主,追赠姐夫王七一为荣禄大夫、驸马都尉。

相较于大姐一家,朱元璋二姐一家的境遇可就好了很多,李贞和朱佛女夫妻二人,生有一子李文忠。元末天下大乱时,夫妻二人带着儿子四处流离、躲避战火,期间朱佛女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不幸去世。

至正十三年(1353年),李贞在打听到朱元璋下落后,带着儿子投奔了朱元璋。由于亲人相继离世,朱元璋对亲情极为看重,因而对李文忠也是悉心培养,李文忠倒也的确争气,在朱元璋平定江南、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追封姐姐朱佛女为孝亲公主,姐夫李贞则被封为恩亲侯、驸马都尉。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又改封姐姐朱佛女为陇西长公主,姐夫李贞则于次年被加封为加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驸马都尉、曹国公。而根据《先考陇西恭献王圹志》的记载,就连李贞的父祖三代也都予以了加封。

同样在洪武三年(1370年),外甥李文忠由于战功赫赫,被朱元璋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洪武五年(1372年),由于儿子李文忠的关系,朱佛女又被加册曹国长公主。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去世,朱元璋追封其为陇西王,赐谥恭献。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并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

李文忠去世后,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李景隆完全没有继承父亲的军事才能,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如同内鬼,不仅先后两次葬送朝廷大军,在朱棣率军攻至南京城下时,更是打开城门迎接燕军入城。

朱棣称帝后,李景隆先是因“默相事机之功”受到嘉奖,但之后由于接连遭到弹劾,最终被褫夺爵位,软禁于家中。曹国公爵位虽然仅传三代,但李文忠一脉却得以世代相传,并在嘉靖年间得以获封临淮侯爵位,其第十世孙李弘济为最后一代临淮侯,北京城坡后返回南京,后于南京降清。

事实上,朱元璋称帝之后,不仅对直系亲属予以了加封和追封,就连那些旁系亲属也都予以了追封和加封,例如追封外祖父陈公为扬王;追封岳父马公为徐王;伯父朱五一为寿春王;追封堂兄朱重一为霍丘王、堂侄朱铁哥为宝应王。

追封堂兄朱重二为下蔡王;追封堂兄朱重三为安丰王、堂侄朱转为六安王、堂侄朱记为来安王、堂侄朱臊为都梁王、堂侄朱润为英山王;追封堂兄朱重五为蒙城王,加封其女为庆阳公主等。



朱元璋称帝后,杀光了功臣,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的?
答:朱元璋在当时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登上了开国皇帝之后,便开始大肆屠杀功臣。为了就是希望将权力能够牢牢掌握在自己及自己的后世的手上。然而对于自己的兄弟姐妹,却大多根本没有活到朱元璋成为皇帝的那一天。于是朱元璋便忙着追封自己的亲人,让自己的亲人在九泉之下也能因为...

朱元璋称帝后,残忍杀害功臣,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兄弟姐妹的?
答:朱元璋的父亲有六个儿女,朱元璋排名老四。而他的三哥很早就去世了。朱元璋在打下了天下之后,坐拥天下。对于自己的功臣们,没有丝毫情义,痛下杀手,而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没有那么残忍。他的大哥死的早,侄子投奔了自己,朱元璋不仅没有嫌弃他,还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培养,十分的重视。他还给自己的...

朱元璋称帝之后,是怎么对待兄弟姐妹的?
答:因朱元璋的喜欢,被朱元璋收为养子,跟自己姓朱,19岁的时候,率军支援池州,就立下战功,李文忠也逐渐成为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明朝建立之后,被封为曹国公。朱元璋对待自己的亲人,按照他的脾气来讲,已经很不错的,只不过在那个年代,很多亲人都没有看到朱元璋称帝的那一刻。

朱元璋当皇帝后对他的哥哥是怎么样一种态度?
答:说到朱元璋很多网友都知道他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英雄,朱元璋推翻了蒙元的统治建立了大明朝,而且还开创了洪武之治,这么厉害的一位皇帝想必也是有一些自己的手段吧,其实看一位皇帝好坏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人吧,下面我们也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明朝...

在古代讲究子嗣兴旺,明朝朱元璋当皇帝后,对他的哥哥们怎么样呢?_百度...
答:但是他看待手脚还算不错,充满着仁慈的心。因此在朱元璋即位后,非常感恩二姐一家,在洪武元年封号二姐为敬长小公主,五年封为曹国公主,二姐夫李贞,受封恩亲候。二姐所生之子李文忠,一度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悉心教导,变成明代将军,封岐阳王。反过来,姐姐在洪武元年则无所册封,后来才被曹操封为太原...

朱元璋称帝后,对功臣很残忍,他又是怎么样对待自己兄弟姐妹的?_百度...
答:朱元璋儿时家境贫寒,他总共只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而且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在朱元璋还没有当上明朝的皇帝时,就已经逝世了。后来朱元璋称帝后,追封了他的大哥为南昌王,二哥追封为盱眙王,三哥追封为临淮王,两个姐姐分别追封为太原长公主和曹国长公主。朱元璋对待他的侄子也很好,朱元璋上位后,和失散...

朱元璋称帝后是怎么对待兄弟姐妹的?
答:公元1368年,40岁的朱元璋经过十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于将统治了中原近一个世纪的蒙元人赶回了草原,建立了明朝,在南京登基,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为了巩固大明江山,大肆屠杀功臣,造成了很多的悲剧。那么,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呢?实际上,朱元璋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没...

历史上朱元璋称帝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姐姐哥哥的?
答:比如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父亲是朱五四,又名朱世珍。朱五四和陈氏的四子二女,分别是:长子朱重四、次子朱重六、三子朱重七、四子朱重八和太原长公主、曹国长公主。作为朱元璋的哥哥和姐姐,朱元璋登基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哥哥姐姐们的呢?其实,由于朱元璋早年家里生活贫困,再加上元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

朱元璋称帝之后,又是如何封赏自己的亲戚的呢?
答: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像朱元璋这样一举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可真是少之又少,堪称一代传奇。那么在他称帝之后,对自己的亲戚也是大肆封赏。朱元璋上面有三个哥哥,但只可惜英年早逝,因此,为了感念几个哥哥对自己的恩情,朱元璋还是追封了自己的几位哥哥为王爷。而朱元璋与自己的二姐是关系最好的...

朱元璋曾给刘德放牛,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刘德一家的?
答:相信那时候的朱元璋应该都懂一个道理吧:天子不仁,不保四海。尽管也许自己对以前的地主刘德还有些怨恨,但是基于自己刚当上皇帝,急需一些事情来稳固自己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所以下旨斩杀地主刘德实在行不通,但如果反过来自己以德报怨,会得以百姓称赞。再加上那个时候的自己一穷二白,即使借钱借地给...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