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

~ 1.概述
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路基或基层不良影响而产生病害;另一方面是沥青路面地面层由于材料、施工方法不当和受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而产生病害。
沥青路面病害主要表现形式为:a.泛油、油包、波浪、推移;b.麻面、松散、坑槽、露骨;c.车辙;d.脱皮、肯边;e.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龟裂、块裂);f.唧浆;g.搓板。
2.沥青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
2.1路基或基层的不良影响
2.1.1路基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因此,消除或减轻路基存在的病害,解决由于不良工程质量与水文地质造成的病害,是确保路基安全与稳定和减少沥青路面病害的关键因素之一。
2.1.2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层中的承重部分,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性能,并且还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目前等级公路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稳定类(又称半刚性)和粒料类。
(1)半刚性基层对路面的影响
虽然半刚性基层材料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或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开裂,当沥青面层较薄时,易形成反射裂缝,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半刚性基层的收缩开裂,对于含土较多的材料以干缩为主,对于含集料较多的材料以温缩为主。而它的抗裂性能以温缩抗裂系数与干缩抗裂系数来评价。抗裂系数越大,材料的抗裂性能越强。根据上述分析,为将裂缝减少到最低程度,就需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基层所处的环境来确定半刚性基层的类型与配合比。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二灰稳定类基层,二灰砂砾类集料含量约75%时[1],抗干缩能力均强,它适用于不同地区。
(2)粒料类基层对路面的影响
粒料类基层可分为嵌锁型和级配型两种,在设计、施工中以级配型粒料基层为主。级配型粒料基层的强度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而其强度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的类型(碎石、砾石和碎砾石)、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以及混合料中0.5mm以下细料的含量及塑性指数[2]。同时,还与其密实度有关。
当雨水进入沥青面层或基层的孔隙和裂缝时,如果排泄不畅就会使孔隙和裂缝中充满自由水,在行车荷载的压力下,向四周冲击并携带基层的细料,而行车荷载瞬时消失后,冲击作用马上消失,则细料冲出一段距离后沉淀,这样水已对基层产生了冲刷过程,通过不断地冲刷形成唧浆现象。如果施工不当,造成基层材料不均匀,局部孔隙过大,以及基层表面的浮灰没有消除或清理不干净,另外,基层的碾压和养生质量都是影响其抗冲刷能力的重要因素。
2.2沥青路面面层的原因引起的破坏
2.2.1沥青混合料及进场材料的影响
(1)采用优质沥青,并且沥青标号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施工季节及气温、路面类型、矿料性质和施工方法等予以选用。
(2)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有足够强度和耐磨性能以及良好颗粒形状的碎石,硬度大、棱角尖锐的砂、石屑及高质量矿粉。
(3)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影响。孔隙率太大,不仅会渗水,影响基层及路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影响使用寿命,还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加速沥青老化,在压实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形成车辙。孔隙率太小,在荷载作用下,集料和沥青都没有稍微松动的余地,便只能向侧边挤出,也将会产生车辙。沙庆林《多碎石沥青混凝土》一文中阐述到怎样解决孔隙率太大、太小的问题:Ⅱ型沥青混合料中5mm以上碎石含量多,具有较好的构造深度(也称纹理深度,是指路面粗糙度而言);Ⅰ型沥青混合料中细料颗粒含量多,具有较小的孔隙率。若将两者颗粒组成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矿料级配,就有可能使沥青路面面层的构造深度较深,而孔隙率较小[3]。实践证明,多碎石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它既能提供要求的表面构造深度和较小的孔隙率,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
2.2..2沥青路面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1)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沥青混合料在拌合与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冒黄烟、不均匀、沉淀及无法保证均匀温度等,而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在沥青混合料拌合时解决好。首先所用的矿料符合质量要求,矿料堆放场应加盖,以防雨水,减少矿料的含水量;其次,在拌合过程中,注意拌合温度的控制以及沥青用量的控制[4]。
(2)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Ⅰ)波浪形基层的摊铺,不必考虑摊铺厚度的均一性。在波浪地段,即使摊铺很平整,碾压后仍会出现与基层相似的波形。因此对有波浪的基层应在凹陷处预先铺一层混合料并压实。
(Ⅱ)摊铺机摊铺的速度影响沥青面层的厚度,这就需要合理调整摊铺机的厚度调节器。
(Ⅲ)沥青混合料的性质不稳定,易使摊铺层厚度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不断改变熨平的工作迎角。另外还应严格控制矿料的粒径,使最大粒径小于摊铺厚度的一半,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裂纹、拉沟等病害。
(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如果压实不足,导致孔隙率增大,会出现车辙;过压将会使矿料破碎反而使压实度降低或孔隙率过小,出现泛油和失稳。因此,必须控制碾压的温度,速度与遍数、压实作业程序。
2.2.3潮湿季节对路面的影响
实践证明:沥青面层的破损,大多由于降落在路面表面的水,通过路面裂缝、接缝或面层孔隙渗透到路面结构内部而产生。此外,道路两侧有临时滞水时,水分也有可能进入路面结构内部。若对渗入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就会导致路面面层的破坏。
2.2.4气温
(1)当沥青面层在高温下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刚度不足时,就会在经常变车档变速行车的路段上出现推移和车辙、拥包等破坏现象。
(2)沥青路面在低温时,它的强度和刚度都提高了,但抵抗变形的能力却降低了。在气温降低时,面层材料因受基层和周围材料的约束,不能自由伸缩,于是产生很大的张拉应力,这一应力超过面层材料的容许值时面层就发生开裂。
(3)在高温情况下,应在混合料中增加粗集料的含量,保护良好的级配以形成稳定而密实的骨架结构。在低温情况下,应选用稠度较低的沥青,在混合料中沥青含量不易偏少,矿粉与沥青用量比例不宜偏大,或者采用改性沥青。
3防治措施
3.1排水措施
3.1.1保证路基地面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需要,使地面水不渗入路基内部;另外,地下排水结构物应根据地形、地下水的需要设置。
3.1.2为了拦截地下水、临时滞水或泉水进入路面结构,可直接在路基顶面设置由级配料组成的全宽透水性排水垫层。
3.2处理方法
采取撒铺不同粒径和数量的矿料或重铺面层或者封层;采用挖基坑修补的方法,也可采取先清除缝中的尘土和杂物,然后用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填塞后加以捣实烫平;或采取挖铺法进行处理。总之,根据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消除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定料源及进场材料、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合、摊铺、压实和养护)。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和寿命,应加强路基、基层和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答: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就沥青路面病害损坏原因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沥青路面波浪拥包产生的原因分析沥青路面产生病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量大小,车辆超载情况,气候条件、基层强度、路线线型、路面结构、路面材料、路面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水平及养护情况等。笔...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处置措施?
答: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主要有裂缝、坑槽等病害。 2.1 裂缝 形成裂缝的原因主要是路面结构、路面材料和底基层以及路基填土强度等缺陷引起的。 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公路路面基层多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半刚性结构设计,虽然强度高、变形小、整体性能好,但温差涨缩路面的影响十分明显,容易造成横向反射裂缝。当路面铺筑材料级...

浅析沥青道路路面病害原因|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方法
答:石英砂及玄武岩作为骨料可以增大路面的粗糙程度,起到提高路面摩擦系数、保证行车安全的作用,同时能加大沥青路面集料间的粘结力,由此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节约养护资金的目的。超薄微封层(含砂雾封层)适用于表面产生渗水、贫油、细微裂缝等病害及老化严重的沥青路面养护,表层封水封住了沥青路面的病害就能...

沥青路面由于水稳定性影响,产生的病害包括哪些
答:水是沥青路面的天敌,水稳定性差容易导致沥青路面松散、坑槽等,如果渗到路基内部或土基,还会引起唧浆、冻胀、不均匀沉降等~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答:一、关于沥青路面常见病态特点及其原因的分析 1、比较常见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有泛油、局部沉降情况、功能性破坏情况等,这都影响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正常施工。这些病害问题的产生,都根源于不同吨位的汽车对于公路的反复碾压。这些都是因为长久的重载汽车的行驶碾压而形成的,在这些荷载力的影响之下,路面就可能产...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及防治?
答:中达咨询就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及防治和大家说明一下。随着现在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交通车辆迅猛增加,公路运输负荷越来越大,这给我国沥青路面公路病害防治及路面的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现象依然不容忽视,在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养护对策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1、...

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及处理措施?
答:此外,路面设计厚度不达标也是导致出现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运行车辆超载的影响 超载成为了现代运输的一大隐忧,随着超载现象的频发和严重超载车辆的频繁出现,运行车辆超载已经成为了我国沥青公路路面病害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无视法律法规,忽视社会效益,导致产生极大地负的外部效应,...

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措施?
答:一、沥青公路病害的特征及成因公路沥青路面是我国当前较为普遍的路面结构,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能够吸水,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沥青混凝土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往往会出现裂缝、车辙、松散、冻胀翻浆、...

公路路面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病害
答:沥青路面常常出现纵向、横向裂缝、泛油、松散、坑槽、拥包、(推移)、脱皮、沉陷等常见病害。沥青路面上常见的破损现象和产生原因有:基层反射裂缝。在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基层开裂处的面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面层底面开裂,而后逐渐向上扩张而使裂缝贯穿整个面层。半刚性基层的开裂通常由...

城市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分析?
答: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对新建道路的正常使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虽然造成沥青路面病害的因素很多,但综合起来主要有路面结构设计问题、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管理不严等几个方面。本文就结合实践经验就这些成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路面结构设计问题 1.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以及混合料类型的选择 沥青...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