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人人都需要掌握的急救知识

~

1、异物入眼。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2、扭伤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3、流鼻血。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急救知识有哪些内容
答:1、迅速断绝电源,野外无法找到电闸时,可用干燥绝缘棒、竹竿挑开电线。2、迅速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心跳情况,就地抢救,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靡。3、立即请医生抢救,或在不中断抢救的前提下,送往医院急救。三、如何做好骨折的急救处理?1、骨折病人应立即停止活动,将骨折部位简单固定。2、如伤口...

所有作业人员应掌握哪些急救常识
答: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二、休克 1、休克病人应就地进行抢救,保持病人安静。2、 *** 取休克卧位即头和腿部各抬高约30℃。3、...

急救知识顺口溜20字到30字
答:在等待救助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帮助患者催吐,因为有些有毒物质在被吐出来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亮警报:只要中毒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七、头部“遇袭” 头骨本身非常坚硬,所以一般的外力很少会造成头骨损伤。倘若外力过于猛烈,则颈部、背部、头部的脆弱血管就...

除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还有哪些需要掌握的?
答:8、心脏病。心脏病发作症状不一定总是很明显。除了胸痛,胸闷不适、感觉胸口压着重物或有压榨感、上半身不适、呼吸困难、出一身冷汗、乏力、恶心或突然头晕等都可能是心脏病症状。发现此类症状,应先拨打急救电话,然后让患者咀嚼、吞服一片阿司匹林。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人都应掌握的8种常见急救法 ...

有哪些你必须知道的法庭急救常识?
答:如果你能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你可以挽救你的生命和你的家人关键时刻的生命。多为亲人学习急救技能,让家人更幸福!以下急救知识,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关键时刻可以救命。外伤急救处理:常备医疗用品:各种大小的创可贴、纱布、胶布、棉签、碘伏。做家务的时候,总有不小心割破手指的时候。虽然割破手指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

哪些急救术需要人人都会你知道吗?
答:‍‍身边有人突发急病,如果你会一些必要的急救技能,就可以发挥大作用,甚至救人一命。以下三个急救技术应该人人都会,以备不时之需。1、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

火灾逃生自救的小常识有哪些
答:火灾发生时,我们掌握的一些火灾逃生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安全离开火场,最大可能的避免受到伤害。下面就让懂视小编告诉你火灾逃生自救的小常识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火灾逃生自救的小常识一、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牢记火警电话“119”.二、当周围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定.三、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

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急救技能
答:一、火灾 火场自救逃生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从家庭应急救护对策看:1、发现着火要迅速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楚住处;2、一旦火已从阴燃到火苗阶段,要迅速用家中毛毯、被子等物罩住火焰再浇水扑打;3、用脸盆、水桶不断浇水灭火;4、较轻较小物品着火,尽快将它搬到室外灭火;5、炒菜时油锅起火,直接...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