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期货市场挣钱,止损、资金与等待,这三点你都能做到?

~ 交易中的止损

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杠杆效应使得价格波动被人为放大,并且合约到期的限制使得持仓不能一直保留。当持仓的方向与市场运动背道而驰时,时间的代价将变得越来越昂贵。

在交易不利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那么时常会面临这样的情景:

·投入的保证金刚好被击穿

·帐面盈利可能全部丧失

·因反趋势全部资本金面临灾难的结局

由此可见,要想生存就必须学会止损。止损,应在交易系统出现买卖信号时就应当设置,在交易之中按某种方式全程跟踪和推进。

止损的宽窄,主要是与市场正常波动的幅度相匹配,有时亦附加一定的时间条件。

作为中长线交易者,要避免频繁地触动止损,从而保证在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操作计划能够有效运行。

止损就意味着放弃。放弃的也许是机会,更有可能是灾难。

止损出局的好处有两方面:

进场时机不当,这在决定出场的当时并不能确认是否犯了方向性错误,但我们必须选择离场。

一方面,回避重大错误的可能。

另一方面,为再次寻找更安全,更好的入场点供应机会。

方向性判断错误,在反趋势情况下,如果没能够及时出场,那么时间将对交易构成致命的打击!

避免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及时止损。

所以,止损永远是对的,错了也对。死扛永远是错的,对了也错。

看重眼前利益而不愿下决心止损是许多人的通病。

然而,投资者如果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念,那么当前的割舍将变得微不足道,因为时间会给成功的投资者带来财富。

损失是暂时的、必须的,它是成功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暂时地放弃金钱,是为了保存资金实力,也是为了将来得到更多的、更好的回报。

可见,止损是生存之道,是“飞行员的降落伞”,是市场第一原则的体现。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进场和出场的条件是不对等的。

进场的理由必须是充分的,明确的。但是,出场却不同,理由可以是简单的、朦胧的。

如果试图寻求充足的退场理由,那么交易必将因担搁而陷入困境;过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我们容易挑战行情的极限,从而走向贪婪。

我们应当留有余地,忽略边际利润趋低的后续行情,从而使投资立于不败之地。

许多人不了解这点,始终想通过研究市场来寻求最佳的平仓方法,但至今无人知晓。为什么?

因为没有答案。

答案不在市场,而在每个人的心里。追求完美就是贪婪的表现,不完美的离场方式才是最完美的,才有生存与发展的可能。

交易中资金的管理

保证金的调节,是期货市场赋予投资者的自由。这种权限的自由选择,会带来人性最直接和最充分的暴露,人总是有用足保证金的强烈倾向。

期货并非是普通的金融工具,其杠杆效用像似“核金融”。

因此,高比例动用保证金会使得投资盈亏产生巨幅波动,既可能出现资金爆炸,亦存在迅速毁灭的可能。

这种非常态现象的产生是心魔驱使的结果,这不是投资的正道,其最终结局无一例外被市场所淘汰。

有个类比可以说明:

小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120码的速度算是安全舒适的话,那么每增加10码,其事故出现的概率将会呈现指数上升;当速度达到220码以上,不论驾驶技术如何,事故出现的可能性提升至百分之百。

由此来看,自由并非都是好事,人更需要自律。就资金管理而言,自由与安全之间应当有其统计意义上的平衡点。

实践经验表明:当资金的利用率达到30% 时,对于期货交易而言是最恰当的。尽管投资者技术水平的高低可适度调节这一比例,但30%的利用率是资金管理的基准原则。

在实际交易时,应当树立“安全第一,盈利第二”的思想,可以说,资金管理状况是交易者内心世界的集中反映。

良好的资金管理,有助于投资者与市场维系和谐的关系,有助于交易者水平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交易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提高。

其实,所投入的资金就是一粒种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和结出丰硕的果实。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功近利,总是试图加大保证金量的投入,希望短时期取得优异的战果。

这种急于求战求功的浮躁心态,导致危险、恐惧与失败的阴影从未离开其左右,直至被彻底打败。

挣钱的奥秘,在于时间与平和的心态,在于投资者耐心等待与分享趋势的伸展。空间的打开需要时间,时间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交易中的等待

对于在期货海洋中博杀的投资人来讲,等待意味着一种原则,一种大道,一种自信。

在我看来等待的人至少是清醒的。休息等待是一种积极的防御状态。

许多投资者并不了解其内在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无所作为,是因为“不交易”也许就是最好的交易,这是一种舍弃,是一种顺从与尊重客观市场的表现。

可见,学会休息与等待是决定投资能否取胜的重要一环。

我们需要明白:市场是行情变化中的主角,而投资者的表演不过是个不起眼的配角。应当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市场,而不是自己忙忙碌碌;应当等待市场给出明确的方向,否则,忙碌的结局只能是虚空一场。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忙碌?这是欲望驱使的结果。

当人把眼睛盯在金钱而不是市场与自身时,总是会臆想行情的发生,并希望抓住而不愿丧失。但是,能够发觉市场没有行情,其意义更加重要。

因为只有认识到这点,才会懂得休息与等待的价值。

《孙子兵法》中有句话:“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之所以不作为,是为着安全起见,为着大的战略计划服务,而不是因为眼前的小利或是在利诱下的盲动。

华尔街着名的投机大师索罗斯曾经说过,“休息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远离市场,才能更加清晰地看透市场。那些每天都守在市场的人,最终会被市场中出现的每一个细微的波动所左右,最终根本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被市场给愚弄了。”

期货投资与其它工作或投资存在的最显着区别在于:从事其它工作时需要勤奋才能有所成就,而期货投资除此之外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感悟。这是期货投资的特点造成的。

期货行情波动大,速度快,行情来临的时候也很突然,但更多的时间是在等待。对于中长线投资者来说,“懒惰”或许能够取得良好的收益,在一轮上升行情中,长时间“懒惰”的持仓者,其所获取的收益往往多于频繁短线进出的投资者。

所以期货是智者的游戏,期货投资重在对市场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以及由此做出的投资决策。

如果投资决策正确,一年能把握住几个大的行情既能获利不菲;如果投资决策不正确,交易越多亏损往往会更多。

做期货如何稳定盈利
答:利用技术分析做期货,要想实现稳定盈利,需要在市场中找到赚钱概率在70%以上的点,重复操作,依靠概率优势赚钱。也就是说,建立自己的有稳定利润的交易体系,并严格执行。这是稳定利润的最好方法。这样做相当于把复杂多变的市场简化成一个固定的、相对简单的模型,可以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期货止损止盈是什么意思
答:1、止损是指当某一投资出现的亏损达到预定数额时,及时斩仓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亏损。其目的就在于投资失误时把损失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股票投资与赌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可通过止损把损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又能 够最大限度地获取成功的报酬,换言之,止损使得以较小代价博取较大利益...

黄金期货止损技巧有哪些
答:1、定额止损法 这是最简单的止损方法,它是指将亏损额设置为一个固定的比例,一旦亏损大于该比例就及时平仓。它一般适用于两类投资者:一是刚入市的投资者;二是风险较大市场(如期货市场)中的投资者。定额止损的强制作用比较明显,投资者无需过分依赖对行情的判断。2、技术止损法 将止损设置与技术分析...

期货怎么设置止盈止损
答:设置方法如下:1.用支撑或压力位止损止盈,即买入建仓在支撑位,止盈平仓在压力位,买入后跌破支撑位止损,反之一样。这是期货交易中最常用的止损止盈方法,适用于日内、短线、波段、中长线等所有交易策略。利用这个方法前提是,全面准确判断支撑和压力。2.用资金额做止损,即在每次入市进行买卖前,便...

期货交易中如何做到科学的止盈止损?
答:一、均线止损止盈法:散户投资者们最常用的止损方法就是依据均线止损止盈,这个很简单,以某一根均线突破为开仓点,上破或者下破某一根均线为止损点。上破或者下破所有均线为止损点。大家都喜欢做短线,那么就以短线15钟K线为列,在上涨行情中,K线依次向上突破5日均线同时和10日均线形成交叉,此时就可以...

期货交易中止损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二).时间止损是根据交易周期而设计的止损技术,譬如,您若对某个合约的交易周期预计为5天,买入后价格在买价一线徘徊超过5天,那么其后第二天应坚决出仓。该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关于止损还有资金百分比止损法,心态止损法等,止损技术是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交易防范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是...

如何做期货才能赚钱
答:先从一手开始练习,等一手能达到盈利状态了,再增加后自己掌握不好,觉得有压力,那就再回一手,交易是循序渐进的事情,千万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要对市场规则有充分的了解,期货市场是保证金制度,是以小博大的市场,所以要充分的认识到风险并时刻把控好。

手上有资金10万左右,想全职做期货交易,可以养家糊口吗?
答:如果你不走这三步,就贸然的进入期货市场,就开账户进行交易,那么肯定不能赚钱,必然会遭受亏损。 我以前也是拿着10多万块钱进入期货市场,想法和你一样,想从里面挣钱出来养家糊口,经过了不到一年的操作,我的15万块钱的资金亏得只剩下5万块钱了。其中还没有爆过仓。是20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

期货怎么炒才能赚大钱?
答:3、小户一样有机会。大户资金上的优势并不对每一个小户必然构成压力。期货市场不是大户与小户的两军对垒,而是买卖双方的整体较量。在买方阵容中,有大户也有小户;在卖方队伍里,同样有大户也有小户。4、亏得起多少做多少。从事期货买卖,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有闲钱不妨投资,但要亏得起多少做多少,...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