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和狗都是驯养出的宠物呢?

~

我认为猫和狗能听懂人话。

狗不但能听懂人话,还能通过察言观色来洞察主人的情绪,而同样是驯化为宠物的动物,猫不但不会听人话,也不会看人脸色,甚至有时候主人想要去亲近一下还会招来一顿抓挠。

那么,猫是真的听不懂人话吗?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猫和狗谁更聪明?”以及“猫与狗的性格差异”这两个方面来找一下答案。


猫和狗谁更聪明?
这也是一个存在着很大争议的问题,因为喜欢这两种动物的人数差不多,而这两种动物各自的“拥护者”都认为他们的拥护对象更聪明。不过,我们不能以喜好来定义动物的聪明与否,目前对于动物的聪明程度,通常会用到两个参考标准:第一是动物的记忆能力,第二是动物的神经元数量。

其中记忆能力分为短期和长期记忆,在这两方面上,猫和狗表现都比较的出色,因为猫只要去某一户人家偷吃过,不但第二天能准确的找到路线,即使隔很久,它们也能准确的找到这户人家。


而狗的表现也是如此,举个例子,小时候我养过一只大黄,后来大姑家盖了新房子,但是没钱盖院子里,所以需要一只看门很好的狗,于是我家的大黄就被借走了。

大姑家是在我们家邻村,当时我和父亲牵着大黄送去了大姑家,结果没想到当天的晚上大黄就挣脱了绳子跑了回来,可见它的短时间记忆是比较出色的。至于长期记忆,这一点通过它们认人就能看出来了,狗一生都会记得它的第一任主人。

因此,从记忆能力上看,猫和狗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还是来对比一下它们的神经元数量吧。


动物的神经元数量与智商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因为神经元数量越多储存、分析信息的能力也就越强,我们举个例子,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智商“天花板”的章鱼神经元数量就明显比其他无脊椎动物多,有着多达5亿个,但是,它并不比大多数哺乳动物聪明,比如随便一种灵长类动物都有数十亿的神经元,人类的神经元数量更是达到了约100亿个(人类的神经元数量区间在80-150亿之间)。


从进化的角度看,神经元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物种需要更多神经元的处理信息,这种动物也就表现得越聪明。

早在2017年,Vanderbilt大学心理学和生物科学副教授Suzana Herculano-Houzel及其研究团队就利用一种新的神经解剖学方法对家猫、家犬、雪貂、浣熊等8种哺乳动物的神经元数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在神经元数量上家犬以5.3亿个的数量远超家猫的2.5亿个。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狗比猫的体型大,神经元数量更多不是正常的吗?其实,并不是体型越大神经元数量越多,举个例子,在这次研究的8种动物中,棕熊的体型最大,但是它的神经元数量与猫差不多。


Suzana Herculano-Houzel教授表示:神经元的绝对数量,决定了动物内心精神状态的丰富程度,也决定了它们对事件预判和解决能力的强弱。而狗的神经元数量是猫的2倍还要多,在它们记忆能力表现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个人倾向于神经元数量更多的狗要比猫更聪明一些。


既然狗比猫聪明,是不是就代表着猫不可能像狗那样听懂人话?

首先,我认为狗能听懂人话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训练形成的,这种训练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让它们干什么,直到它们干对了,用摸头或者奖励食物的方法来表扬它,久而久之,在狗的脑海中就能形成关于一些指令的记忆,当我们再说这些指令时,它们就能准确的做出来了,所以,确切的说狗不是能听懂人话,是经过训练后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而猫就不同了,人们从未给它们过这种训练,而且即使人强行的给训练,猫也不会听人的话,这就与狗和猫的驯化程度有关了,从整体上看,狗的驯化要比猫更加的彻底,这是因为狗从狼驯化而来,在驯化的过程中,狗对淀粉的消化能力变强,同时野外生存的能力变弱,一旦被抛弃,它们即使能活,也是在人类居住地内流浪,所以,它们慢慢的就越来越依托于人类。

但是,猫的就不一样了,它的驯化是因为农耕时代时,老鼠大量地向人类的居住地内迁徙,作为老鼠的天敌,一些猫跟随老鼠来到了这里。

当人发现猫的灭鼠能力后,会主动地投喂,让它们在自己的住所内休息,这样慢慢形成了驯化关系。


在猫被驯化后,它依然过着散养的生活,食物主要靠自己捕猎,这与野猫的习性几乎差不多,所以猫的野性和生存能力都要比狗强很多,这导致了猫不会过度的依赖人,从而因为依赖去讨好人,所以它们不会去迎合人的需求,包括人为的想要它们学会一些口令,它们本能的都是拒绝的,自然就不会听懂人话了。




总结
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狗比猫要聪明一些,但是这并不是狗能听懂人话,猫却听不懂的主要原因,这种差异的产生与狗和猫的驯化程度关系最大,狗改变了食物构成,退化了捕猎能力,过分的依赖于人,所以它们不但会接受人的指令训练,还在漫长的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察言观色。

但是,猫长期的半散养状态,让它们的捕猎能力依然没有退化,所以它们自然也不会讨好人,去学习指令和察言观色了。


不过,如今已经很少会用猫去抓老鼠了,尤其是城市里的宠物猫,它们的野性逐渐地退化,野外生存能力也在急剧的下降,所以,未来想要猫听懂人话还是有可能的,等到它们像狗那样依赖人生存的时候,它就得学,而且还得学会了。



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为什么是狗?
答:第二个假说是因为狼是自愿被人类驯化的。虽然现如今的狗和狼区别很大,但是狗依然保持着狼的品性,奔跑速度达到了35公里每小时,700磅的咬合力。人类虽然比较聪明,但是人类的咬合力以及奔跑速度都不行,需要依赖狼的捕食技巧。而狼又属于杂食动物,食谱和人类相似,人类可以将自己的食物分一些给它们。所以...

为什么感觉狗比猫更容易被驯服?没有驯服猫的吗?
答:01狗狗比猫容易被驯服的原因确实是狗狗比猫咪容易被驯服,原因有两点:1.狗狗的智力比猫咪高。通过研究狗狗和猫咪的大脑皮层细胞数量,和人类的对比分析,狗狗的智力相当人类的4到6岁,猫咪的智力相当人类的1到3岁,4到6岁的孩子和1到3岁的孩子,哪个学习东西快、容易,一目了然,所以,从智力上看,...

猫看起来那么骄傲,为什么当初接受人类的驯化?
答:因为古代的人充满了智慧,哪怕是独立孤傲的狼,都可以把它给驯养成乖乖听话的宠物狗,更别说小个子的猫了,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把野猫驯养成了家猫,当时还仅仅是为了抓老鼠,所以养了猫,后来这些猫都已经慢慢成为了人们身边的宠物了。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身边养的宠物当中,猫是再常见不过的...

为什么狗比猫更驯良?
答:人类驯养动物作为宠物,一开始也是出于生存目的。养狗用来看门狩猎,养猫用来捕鼠。所以普通的人类不会从地球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切都应该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整个地球都是只为人类服务。于是,跟其他生物建立关系时,很多人也是照着这种自大的理念去理解的,当发现一种动物具有自私生存...

为什么说狗狗比猫咪好养。容易训练
答:不是有这种说法吗:你对狗狗好,它们觉得你是上帝;你对猫咪好,它们觉得自己是上帝。感觉也差不多是这样,狗狗对人的依赖性更强,猫咪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它一般不会叼个玩具来让你陪它玩,在你回家的时候也不会表现出来它有多高兴。所以养猫要相对省心不少,你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离开而十分挂念...

为什么狗和猫是宠物
答:1、狗和猫的物种来源早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从野生状态驯化动物,狗和猫便是其中的代表。狗是从狼驯化而来的,被称为狗科动物中最忠诚的伙伴,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狗来协助狩猎、拉车、看守家园等事情。而猫则被认为是古埃及神明们的化身,被人们奉为神物并得到了宠爱,后来被带到其他地区...

什么原因让猫和狗成宠物界的宠儿?
答:人类饲养这些动物首先都是功用性的,同样的还有鹰,马,牛,骆驼等。这时候猫狗的另一个优势就发挥出来了,那就是繁殖力强,容易饲养。而到了近代,物资极大丰富猫狗牛马等的功用性逐渐消退,而猫狗因为体型较小长相较萌,从而得以脱众而出变成了宠物。而同样的牛羊等,也变成了食物。所以说长的好看...

是人类驯化了猫 还是猫驯化了人类
答:猫能捉老鼠,又不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况且许多猫猫还十分可爱,这就让人对家猫祖先的容忍程度大大增加,从而使得家猫随着人类农业文明的向外播撒而传播。但猫和人类之间这种较为松散的联系,使得家猫的基因中并没有留下太多被人工选择的痕迹。此外,相比起狗,猫被驯化的时间还相对较短,直到最近两个世纪...

宠物狗那么多的品种怎么来的啊?
答:而现在的绒毛布偶也越做越精致,把这些绒毛布偶做的狗狗宠物和真狗狗宠物混在一起,已经难辨真假了。 据说,狗是狼驯化过来的,为啥到了今天,许多狗狗已经完全没有了狼的样子呢?从科学上讲,是由于生殖隔离还是物种进化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首先说下狗的前身~狼 人和狼都属于哺乳动物,都得益于恐龙灭绝后...

为什么狗能被驯养,而猫不容易被驯养?
答:众所周知,猫和狗都是很常见的动物,在一般人家都很容易见到。但是在农村人家或者在警察局,都是被用来看家护院和寻找线索。但是小猫却不能有此类的作用。那为什么猫和狗都是很常见的动物,但是主要因为狗狗容易被驯服,猫咪却不容易被驯服。主要是因为什么呢?有一句俗话叫做“猫是一种神奇的动物,不管...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