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皇帝是谁

西游记大唐皇帝人物简介~

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为历史原型的。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西行正是贞观年间的事情,时任皇帝是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大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西游记是以李世民为时代背景的,唐僧玄奘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

《西游记》中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西游记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扩展资料: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玄奘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

据历史记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他希望用盛情把眼前这位博学的僧人留在自己的身边。玄奘的西行路途再一次受阻,他以绝食抗争,以表他西行的决心。

到了第四天,玄奘已经非常虚弱了,麴文泰只好同意放他走,而且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丰厚物资。临行前,麴文泰要求玄奘从印度返国路过高昌国时,留住三年。还要求讲经一个月后才能走,玄奘一一答应。

离开高昌时,玄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取经团队,总数达到了三十人。这个团队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随后的一场大雪崩和高原反应夺去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有两个弟子和玄奘侥幸存活。

631年,玄奘穿越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国土后,终于踏上印度国土,看到了那烂陀寺。

此后,他在这个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学里,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学习。这期间,在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声名大噪,自此,玄奘在印度声名远播,无人能及。

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他决定沿着丝绸之路北线,经过高昌国回长安。按照他与麴文泰的约定,玄奘原本要在高昌国停留三年,但在东归途中得知,高昌王麴文泰已经不在人世,此约定未能实现。两年后,玄奘回到中土,受到官方和民间热情的欢迎。

小说中对唐僧归唐的经过简单带过,直接由如来座下的金刚驾着祥云护送回国。只提到师徒四人回到大唐后,受到盛况空前的迎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



《西游记》中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西游记皇帝是李世民---唐太宗
注:唐王李世民信奉佛教。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此,李世民希望唐三藏取得真经保佑唐朝李家江山千秋万代的传下去。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 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经》不过260多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怎么办?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唐初的玄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完全是因为想探索佛教、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取经的原因就是为了把佛经里讲的问题搞清楚,看更多的经书。

唐,李世民

唐太宗 李世民

《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弱看似软弱,办事无主见。文中的玉皇大帝,正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缩影,与齐天大圣孙悟空,猪八戒等人所代表的平民进行对比,揭露与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吴承恩创作出玉皇大帝的形象,是用来寓当时的皇上,笼统的说是为了创作出当时的统治集团,玉帝对孙...

玄奘是唐朝哪位皇帝在时的皇帝?
答:玄奘出行时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四大名著哪本书提到皇帝?
答:四大名著都提到过皇帝。西游记有唐朝皇帝,天上、路上都有皇帝。水浒传写的就是草莽英雄与皇帝的故事。三国演义写的就是几个人争当皇帝。红楼梦里面有很多情节写的是四大家族与皇帝的关系。

唐僧是唐朝哪个皇帝派去取经的?
答:唐僧就是玄奘,他于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一人远游印度,西行五万里取经。贞观三年(629年),玄奘毅然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经过高昌国时,得高昌王麹文泰礼重供养,复欲强留玄奘以为国之法导,玄奘“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麹文泰发觉玄奘气息渐惙,深生愧惧,乃...

西游记里面的大唐皇帝是不是唐玄宗
答: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玄宗则是李隆基

西游记中大 唐黄帝叫什么名字
答:大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西游记是以李世民为时代背景的,唐僧玄奘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

老版西游记大唐皇帝是谁演的
答:张志明, 男,国家一级演员。杭州人,1947年3月5日出生。第一代86版《西游记》中饰唐太宗 望采纳,谢谢

唐僧西天取经回来后,唐太宗究竟封了他什么官?
答:一位著名君王,一位著名高僧,两人面对面交谈,而这次谈话,也使得李世民见到了一位举世无双的人才!从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玄奘面对皇帝李世民,对答如流,从容不迫,口才杰出,思维敏捷,再加上他颇具传奇色彩的旅途及求法经历,使得李世民对于玄奘青睐有加,十分欣赏。而也就是此时,李世民提出了一个...

《西游记》里玉皇大帝的原型是谁?
答:万神之帝: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白居易有诗称「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总执天道: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

唐僧是唐朝哪个皇帝派去取经的?
答:唐僧,姓陈,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世俗称为“唐僧”,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他的义兄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以是唐朝太宗皇帝派他去取经的。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玄奘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阳。贞观(唐太宗李世平的年后)三年(公元629年),他远游印度,带回大小乘...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