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意义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洋务学习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是“器物”上的学习。

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介绍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时,要明确它们各自具有“开端”、“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的特点。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而且使外国机器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这一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继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

第二、创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在后期(l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同时,洋务派举办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不足,连年内外战争,又闹得民穷财尽。他们也意识到“求强”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当时外商在华企业的高额利润和买办的暴富,又给他们以很大刺激,“分洋商之利”也是举办民用企业的动机。此外,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因此,他们在“求强” 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 为目的的民用工业。这些企业涉及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

其中,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所获利润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 的说法。

第三、筹划海防。

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清朝朝野上下基本一致地认识到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正规筹建海军的活动。到80年代中期,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它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海军。洋务派筹建海军的目的和作用,与他们创办军事工业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担负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秩序,镇压国内一切反抗势力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负有抵抗外侮的责任。

第四、创办新式学堂。

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直到洋务运动兴起以前,在中国还没有近代新式学校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这些近代学堂的出现,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它们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为了培养人才,洋务派还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不但学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洋务运动是少数先进的“洋务派”发起的自救运动。在闭关锁国了千年的中国,还有更多的未开明的士大夫、官僚主义强烈的反对这种“崇洋媚外”的做法。洋务派和顽固派曾围绕要不要兴办“洋务”,发生过激烈的论争。顽固派“痛诋”洋务派提倡西学是“捐弃礼义廉耻的大本大原”使用“用夷变夏”的“洪水猛兽”。使得洋务派“三十年来日在谣瘃之中”。在奕设立天文算学馆时就遭到了顽固派强烈的反对。大学士倭仁上书:“夷人称兵犯顺,震惊宗社,焚毁圆明园,残骸众臣民。是大清两百多年来未有的奇耻大辱。朝廷饮恨议和,当不忘雪耻复仇,岂能师事夷人。”不甘大权旁落和继续沉沦落后的中央政府和大部分依旧沉睡在“天朝上国梦”的士人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合力,使洋务运动对原有社会的任何改动都阻力强大。

兴办企业、开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翻译书籍、架设电报、修建铁路等是洋务运动的一系列方式。晚清统治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交流与学习,最后封建统治的枷锁使得这场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仍然对中国近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是对近代军事方面的影响。洋务派一向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以此来抵抗外国侵略,求得民族生存。于是洋务派建立了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海防海军,同时对陆军的武器装备进行改进,还建立了近代军事学堂,培养了一大批新式的陆海军人才。这些都推进了近代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也大大提高了清军军队的战斗力,抵制了一部分外国侵略势力,放慢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速度。
其次就是洋务运动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在开始兴办军事工业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问题,这些难题催生了民用企业的崛起。这些民用企业主要是开展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与军事工业配合的项目。在洋务派的大力倡导下,当时的很多达官显贵严以能够参加洋务运动为荣,因此这一运动实际上是动摇了商鞅变法以来的中国几千年文明当中“重农轻商”的概念。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成分当中有着明显增长的趋势,同时也为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以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要提出学习西方的思想?
答: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第...

洋务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答:您好!(1)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1.主观目的具有发动性;想西方学习具有根本的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2.具有一定的进步性:A.军事上:促进了中国国防近代化,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抵御外来的力量.B.经济上:开始了中国工业近代化...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最后得到的意义
答: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可以从“两点论”角度进行理解,洋务运动的实施增强了清政府的实力,但是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通知。从洋务运动的倾向性来看,洋务派主张改革,这顺应了当时新思想的要求,对于资产阶级萌芽,...

洋务运动从学习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答: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什么?目的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答:4.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

洋务派是学习西方什么
答:洋务派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敌人的挑战,沉睡的中国里, 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

...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答:回答: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这一举措最终能达到的目标就是中国本土资产阶级的诞生,发展和壮大。洋务运动虽然在开始阶段就遭受了中法战争的严重破坏,但是法国人的坚船利炮和中国人学习西方技术之后制作的洋...

洋务运动是如何推动中国在思想,外交,教育,的走向?
答: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之一,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然后推动我们中国的这些思想外交教育,可以快速的增强我们的科技的发展

洋务派思想的意义
答:洋务思想应一分为二,肯定其合理因素,排除其荒谬成份。曾国藩将魏源“师夷之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率先造船制炮,兴办近代军工及相应科学技术,是应当肯定的;对其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以“制民”,是应该...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