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学 简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您好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
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伤害学生。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
顺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
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心理学
家科尔伯格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
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对于教
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
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
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
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特征。当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所以,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
意义。

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
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
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要迅速
很多。
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
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
成熟更后。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
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
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
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以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选择的方向的影响。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摘自 百度文库。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您 !
如有疑问,不要怕麻烦请追问哦~
如果满意,不要忘记采纳哟~
您的采纳是我回答最大 的动力哦

人的心理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和形式,同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心理发展又有其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是因为个体心理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多层次动态系统。

每一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缓慢的积累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而发生质的变化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各种心理因素错综复杂的交替变化。因此,心理发展过程就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

各阶段之间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质的或不完全同质的。说它们是连续的,是因为有些心理因素可能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少,而有变化的心理因素其变化也是在前一阶段中逐渐孕育形成的;说它们是不同质或不完全同质的,是因为有些心理因素已经发生了根本质变。

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发生得有早有晚,有快有慢,但一般说来,这些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各个阶段的次序也是不会颠倒的。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有些心理学家强调心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而忽视在一定年龄阶段上某些心理因素在短期内迅速变化;另外,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过分强调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差异,而把心理发展过程看作是不连续的,这两种观点都不全面。

实际上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并不排斥某些心理因素在一定年龄阶段的迅速变化。例如,在言语发展上,儿童的言语从一岁到一岁半时,以单词句为主,其内容大多是反映生活中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发展缓慢;一岁半以后,在短期内就出现了大量的双词句。

根据布雷因(Braine)对一个儿童言语发展的研究,从一岁半开始,儿童每月双词句的发展数量分别为14、24、54、69、350、1400,到两周岁时,双词句的总数是2500,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言语交际的能力和积极性都大为提高。

但是,这种突发性的改变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经过相当时间的积累才得以达到的。



一、顺序性顺序性是指身心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即强调一定的方向性。故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循序渐进,做到盈科而后进,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二、阶段性阶段性指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发展任务,故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故书本上有很多的插图帮助理解;而到了中学时期,学生思维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故书本内容大多以大篇幅文字出现。

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平衡,时快时慢。所以把发展比较快的时期称作关键期,因此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如狼孩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回到人群中之后难以融入。

四、互补性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理和生理的互补,如盲人的听力比较好;另一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的互补,如身残志坚;故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五、差异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群体和群体的差异,如男女老少的区别;另一方面是个体和个体的差异,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故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学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成长问题和要素,身体也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成长,所以身心成长是有规律的,比如女生在初中1.2年级就开始发育,所以个子,长相,都开始变化,愿意逆反,愿意表现自己,愿意在异性面前表现,这些就是身体和心灵的变化,男孩子就略玩一些,这些都是有规律的,所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