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什么是借贷平衡?

在会计中,什么叫借,什么叫贷?为什么要借贷平衡?~

其实现在的借、贷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
试试根据这个公式来理解借、贷: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左边的增加写在借方,减少写在贷方
右边的增加写在贷方,减少写在借方
正是所谓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所以说这也是借贷平衡的原因!!!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做为记帐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帐法。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要学习借贷记帐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

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帐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

简单来说借就是表示资产费用增加,贷就是负债、收入的减少。借表示得到了多少钱,贷表示花出去了多少钱。借贷平衡就是,如果一笔会计业务有借方必有贷方,而且两者的数据是一致的,比如你收到100元的收入,则银行存款或现金的借方为100元,业务收入的贷方也为100元,两者的数据是一致的,反映在一个会计业务周期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的。
借贷记账法是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全面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三)双重性质账户的结构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借贷平衡就是,如果一笔会计业务有借方必有贷方,而且两者的数据是一致的,比如你收到100元的收入,则银行存款或现金的借方为100元,业务收入的贷方也为100元,两者的数据是一致的,反映在一个会计业务周期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的。

简单来说借就是表示资产费用增加,贷就是负债、收入的减少。笼统的说借表示得到了多少钱,贷表示花出去了多少钱

借字是什么意思
答:古代人们采用了借字这一修辞手法。具体来说,借字是指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通过借用或引申其他字的形状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它可以出现在一个字的上、下、左、右或两个字之间,以及其他更复杂的组合方式。通过借字的使用,可以扩大字的表达能力,增加词汇的丰富性。

会计记账时,写的“借”和“贷”是什么意思
答:会计里的借和贷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增加”和“减少”但根据会计科目的不同,有的时候借和贷表示的增减方向是相反的。具体如下:1、资产类科目: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2、负债类科目: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3、权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4、损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5、...

求财务里面的"借"与"贷"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
答:其实,现在的借贷只是一种符号而已 你根据这个公式更容易理解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左边的增加写在借方,减少写在贷方 右边的增加写在贷方,减少写在借方

会计中的借、贷是什么意思?举例通俗说明,我非专业人士。
答:会计中的"借"、“贷”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只不过在"借"、“贷”记账法下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至于哪个符号表示增加,哪个符号表示减少,这要由账户的基本性质来决定的。如果真的要区别哪里会计科目是"借"、或“贷”,最好结合科目的意思去理解。如资产表示借增,贷减。会计中"借",...

会计中借方和贷方,用通俗的话解释是什么?
答: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要求有借必有贷,借贷必须相等,其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会计中借和贷怎么理解会计中的“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来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的记账方向。“借”一般用于表示资产、...

会计中的借贷是什么意思?
答:借贷是会计中的术语,表明记账的方向。“借”和“借”最初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所表达的内容应该包括所有经济活动资本流动变化的语境,它逐渐失去了它的字面意义,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会计符号,只表明了会计的方向,成为一个特殊的会计术语。

会计中的借和贷什么是意思,不用长篇大论的,给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好了...
答:到底怎样记录呢?是将银行存款还是将原材料记在借方呢?显然,银行存款减少了,原材料增加了,按照资产类科目的意义,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于是,会计分录刚好是:借:原材料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也许会问,我怎么知道就是涉及原材料以及银行存款呢?这一点不用担心,会计分录接触...

会计基础里面的“借”和“贷”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T表格里面一下在...
答: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会计里面的借与贷,用通俗的话解释该如何理解
答:借贷最直白的说法是左右,即资产负债表的左右,左边表资产,增加即为借,减少即为贷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